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胃出血还能服用阿司匹林吗?

很多朋友之所以应该服用阿司匹林,而拒绝服用或者不敢服用,主要就是因为担心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胃出血的问题。对于这个认识上的误区,我们今天主要谈两点:

1.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不是一定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2.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于适用人群来说,心血管获益大,对于该服用的情况,还是应该坚持服用。

服用阿司匹林一定会导致胃出血?这是一个谣言

把一种可能性归结为一种必然结果的思想,是非常要不得的。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患者,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间,需要注意胃出血的风险,但并不代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会导致胃出血的问题出现。

阿司匹林之所以有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跟阿司匹林本身的药物作用机理有关,现在多数患者服用的低剂量肠溶片,已经大大减少了药物直接对胃黏膜造成的刺激性,但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的作用机理,前列腺素的不足也有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影响,引起胃黏膜损伤风险。

但对于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来说,它们的效果发生在血管内斑块破裂时,就是预防血栓,但效果发生的在出现出血性问题时,就会造成出血风险的加大,这种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及时选择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其他作用机理的抗血小板药物,同样也要注意出血风险的预防。

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不是一定会造成胃黏膜损伤,也并不是一定会造成胃出血的问题。一般说来,对于本身有胃部相关疾患,比如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或胃溃疡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并伴有慢性胃部疾病的患者,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间,需要更加注意胃出血风险。在服药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如果出现呕血、黑便、柏油样便等消化道出现症状,应该及时的停药就医。

对于心血管疾病预防,阿司匹林该吃还得吃

首先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如果乱用滥用阿司匹林,反而会导致不必要的出血风险,得不偿失。

但如果是确实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患者,或者是已有心血管疾病需要服药预防疾病二次发作风险的患者,还是应该遵医嘱坚持用药的。对于哪些情况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临床上有有一套详细的评估方案,如果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确认是适合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那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对于心血管系统的获益是巨大的。

我们选择药物做疾病预防,要了解和考量药物的长期用药风险,但也要关注服用药物的健康获益,对于心血管疾病未来10年发病风险超过10%甚至更高的情况,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其健康获益是大于服药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因此,推荐对于适用人群,阿司匹林,该吃还得吃。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并不是说就不用考虑和预防出血风险,对于有一定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又确实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一般建议在服药的前12个月,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来保护胃黏膜,减少胃出血风险,一般临床建议是在服药的前6个月,每日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拉唑类药物,在服药的后六个月,改服替丁类药物或隔日服用拉唑类药物,这样的用药方式,可以减少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带来的胃出血风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