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这么普及,为何脑卒中发生率却逐年升高?

现在吃降压药这么普遍,甚至农民都能免费领取政府医保的降压药,同时按医生的要求吃降压药,而且人们的健康卫生意识也逐年上升,但是调查数据却显示脑卒中发生率逐年升高?

对于这个问题,说一下个人观点:

1. 降压药的普及,不代表高血压控制率的升高,在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仍然很低。

2. 高血压控制住了,确实能够减少脑卒中风险,但高血压并非导致脑卒中的唯一风险因素。

医疗条件确实在不断进步,现在农村的高血压患者,也可以领到医保提供的降压药,但如果你知道,我们国家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不到一半,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不到五分之一的时候,对于我国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就应该有个初步的了解了。

高血压确实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风险因素,长期的高血压不控制或控制不良,会加速脑动脉血管的硬化,不管是梗塞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与高血压长期不控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控制好高血压,是减少脑卒中风险的重要方面。

但吃上药就代表高血压控制好了吗?当然不是的,高血压的控制,不但要重视合理的用药,更好重视好生活上的调理调节。吃吃了降压药的同时,控制体重了吗?控制盐的摄入量了吗?清淡饮食了吗?戒烟了吗?酒有没有少喝点?心态控制的如何,还是爱生气吗?这些方面,也是控制高血压,减少脑卒中风险的重要方面。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服药了并不是万事大吉,从生活调理和合理用药方面,保证血压控制平稳才是最重要的。想要控制血压的平稳,除了要注意生活调理,合理用药,也要注意血压的监测,只有监测好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才能及时合理的选择和调整用药,保证血压控制的平稳。

因此,及时高血压患者即使服用了药物,也不代表高血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只要真正的把血压控制达标,才是最重要的。高血压的控制,应该至少把血压降到140/90以下,如果身体耐受,能够降到130/80以下,能够更好的减少脑卒中风险。

血压控制好了,能够减缓动脉硬化速度,减少脑卒中风险,但并不代表脑卒中不会发生,除了要控制好血压,有高血脂问题、颈动脉斑块等方面问题的朋友,还应该注意控制好血脂指标,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高血糖也是导致脑动脉硬化的风险因素,控制好血压的同时,把血糖控制好也非常重要。这些因素,对于诱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都是一些疾病因素,都应该控制好。

除了控制好疾病,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度加强运动,戒烟限酒等多个方面,并不仅仅是对控制血压有一定的益处,对于上述相关疾病的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减少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想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还要注意生活上的一些诱因影响,突然的寒冷刺激,过大的情绪波动,便秘时用力排便,熬夜等多个因素,都有可能在相关疾病的影响下,诱发脑梗塞或脑出血等脑卒中问题的发生,也都应该注意避免。

降压药这么普及,为何脑卒中发生率却逐年升高?

  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脑梗塞等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之一,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严重后果,其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而在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中,高血压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他因素像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吸烟、酗酒等。所以很多高血压病人认为只要血压控制好了就不会发生脑卒中,这是很危险的一种认识。

  目前降压药这么普及,为何脑卒中发生率却逐年升高,其原因如下:

  一、没有合理、规范的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当确诊为高血压后,要长期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服用正规药物治疗,服用药物要定时定量,切勿随意调药加药,更不能随意停药。

  二、不良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中应该控制好体重、减少钠盐的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调整血脂代谢、改善糖代谢异常、改善高尿酸血症等方式综合干预,才能使高血压患者尽可能的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没有明确所患高血压的类型、程度,有无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伤。高血压是一种有许多病因引起的、复杂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损伤重要的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四、没有很好的终生用药理念,高血压治疗的核心目的就是要让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这样才不容易造成其他器官的损害,从而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五、没有进行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协同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时应同时兼顾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降压治疗方案除了必须有效控制血压外,还应兼顾对糖代谢、脂代谢、尿酸代谢等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

  六、情绪波动较大,高血压患者若情绪长期不稳定也会影响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严重者可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以上这些因素就是造成脑卒中逐年升高的因素,在控压工作中必须加以注意。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降压药这么普及,为何脑卒中发生率却逐年升高?

一、降压药普及率很高吗?

看一组真实的数据,我国目前有约2.7亿的高血压患者,但是知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群只有百分之五十七。也就是还有百分之四十三的人群,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至于服药率和达标率,那就更低了,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只有34.1%,而血压达标率仅有9.3%。这也就意味着,在真实世界里,高血压的服药率和血压达标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二、高血压可以导致脑卒中吗?

脑卒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脑卒中又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出血,而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栓塞和脑梗塞!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和脑梗塞,以及脑栓塞的重要的一个原因。但除此以外,高血压还可以引起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眼病、肾病等诸多并发症,也就意味着高血压不仅仅可以引起脑卒中还可以引起其他相关并发症。但反过来,脑卒中诱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压。

三、没有高血压也可以脑卒中吗?

但高血压不是脑卒中的唯一诱因,除外高血压,比如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烟等,都可以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患者没有高血压,到初中依然会发生,只是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减小,所以正如提问者提到的那样,降压药的普及越来越高,但为什么脑卒中越来越高呢?这是因为高血压不是诱发脑卒中的唯一因素。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客户推送给您。

降压药这么普及,为何脑卒中发生率却逐年升高?

很多人是被降压药害苦的。

降压药这么普及,为何脑卒中发生率却逐年升高?

您好,我是执业药师yang,我来回答您“降压药这么普及,为何脑卒中发生率却逐年升高?”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脑卒中的概念。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老百姓又叫做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指的是颅内血管的破裂或者堵塞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一般脑卒中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一类是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一般是脑梗或者囊梗塞,而出血性脑卒中一般是脑出血,一般是缺血的更多一点,脑梗塞大概占80%,而脑出血可能少一点,只有20%左右。缺血性脑卒中,老百姓又称为脑梗,或者脑梗塞,指的是血管堵塞以后引起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出现了一系列的,比如偏瘫、麻木等症状,而脑出血指的是脑子里的血管破裂以后出血,引起的脑细胞的损伤以及压迫等症状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偏瘫、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脑卒中的根本诱因又是什么呢?

脑卒中发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一般情况下,像高血压的患者、糖尿病的患者、高血脂的患者、吸烟的人、有心脏瓣膜病或者心肌梗死或者是心律不齐的患者,还有肥胖、运动减少、家族有过脑卒中病史的人群容易发生脑卒中。

目前国家对脑卒中进行筛查的时候,称为8+2,就是8个因素,2也就是本人有过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有过脑卒中,这就更是危险因素,这些人群容易发生脑卒中,为什么这些人群发生脑卒中?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一类的病人,三高的病人,会发生血管内膜的损伤,损伤又形成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可以使脑血管闭塞,或者是脑血管的栓子脱落到了脑内,然后将脑血管堵塞了,老百姓称其为脑血栓,这种状况下脑卒中也就发生了。所以脑卒中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以上都是一些高危人群。

说到这就提到了上面的疑问“降压药这么普及,为何脑卒中发生率却逐年升高?”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 诱发脑卒中的病因不止高血压一种。

2. 部分高血压患者对其血压控制并不重视。

我是杨药师,医学硕士,执业药师,专注全民大健康科普。

任何健康咨询,来问杨药师。

欢迎点赞和留言互动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