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地平类降压药?
对于有高血压问题,需要服药控制的朋友,地平类药物一定不会陌生,各种各样的地平类药物,都是属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类的药物,在这一大类药物中,地平类药物又属于二氢吡啶类的CCB药物,是临床上可以首选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类降压药物。面对各种各样的地平,有何不同,又该如何选择,今天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
从作用机理上来说,地平类药物作为一大类药物,其降血压的作用机理都是类似的,这类药物通过竞争性的拮抗血管平滑肌上细胞膜上的钙离子的转运,从而达到舒张动脉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除了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地平类药物对于心脏还有一定的靶向器官保护作用,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绞痛,地平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改善心绞痛的作用,对于老年性的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等,地平类都是可以应用的药物,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地平类降压药控制血压,还有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因此,对于初级高血压的控制、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情况,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冠心病的情况,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情况,地平类药物都是可以首选的药物之一。
在药物的联合应用方面,地平类药物也是很常用的药物,普利类药物、沙坦类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都是可以与地平类药物联合应用控制血压,对于难治性高血压的控制中,地平类药物也常常包含在三种或者四种降压药的组合当中。
虽然地平类药物降压和心血管保护的作用机理类似,但是其药物结构的差异,还是导致了不同的地平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将地平类药物分为三代。
第一代药物,以硝苯地平普通片为代表,这类药物降压效果强,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属于短效的药物,其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波动大,更容易引起心跳加速,心悸、头痛等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不良反应,难以在24小时内良好的控制血压,通常需要服药2~3次才可以控制血压,现在已较少应用。
第二代药物,代表药物是硝苯地平的缓释片和控释片剂型,这类药物通过剂型的改变,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加长了药物的起效时间,对于副作用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的改善,硝苯地平缓释1型和2型片,可以在12小时内起效控制血压,而缓释片3型和控释片,则可以达到每天服用一次,24小时控压的药物释放效果。
第三代药物,代表药物氨氯地平, 左旋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等,这些药物的普通片就属于长效的地平类药物,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属于血浆半衰期长的长效第三代药物,其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可以做到每天服用1次,24小时长效控压。
拉西地平、乐卡地平,属于长组织半衰期的药物,也属于第三代的地平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紧密结合,具有“膜控”的特点,降压作用更加平稳,高血压患者服用这类药物的血压波动更小,也是很好的高血压控制药物。
除了上述的三代药物外,地平类药物中还有一类药物,这类药物对于心脏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弱,但是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血管有选择性的舒张作用,对于脑血管紧张引起的偏头痛、缺血性脑血管病等,有一定的应用,比如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就属于这类对于药物,如果是高血压伴有相关适应症的脑血管疾病患者,这两个药物可以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
地平类药物降血压效果好,选择种类多,是很好的临床一线降压药物,但在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它的副作用风险,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引发的副作用,如头痛、心跳加速等,是最值得注意的不良反应,选择长效的二代、三代地平类药物,这方面的副作用发生率会更低。长期服用地平类药物,还应该注意脚踝水肿,牙龈增生,便秘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就医确认是否由药物引起,是否需要停服药物。
另外,对于有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的朋友,应该慎用地平类药物,与其同类的非二氢吡啶类CCB药物,具有心脏负性肌力作用,不会引起心动过速的作用,可以作为替代选择,比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都是这样的药物。
怎样选择地平类降压药?
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在临床治疗高血压已经使用很多年,其降压效果好,既可以单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降压,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抗高血压药物中,占据重要地位。钙通道阻滞剂如“xx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这一大类有很多种,具体有什么区别和特点呢?
一.分类:1.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
2.二氢吡啶类按照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又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代表药物:硝苯地平;第二代代表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第三代代表药物: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等。
非二氢吡啶类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二.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1.二氢吡啶类:对动脉血管和心脏亲和力不同,具有较高选择性,主要作用于动脉,对心脏的自主活动和心脏的传导影响较小;
2.非二氢吡啶类:对动脉血管和心脏的选择性较差,除了具有扩张动脉血管作用外,对心脏功能影响也较大,如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从而导致心率减慢。
三.不同类型药物特点:二氢吡啶类:
1.第一代药物:如硝苯地平,半衰期短,对血压控制时间较短,一次用药,不能覆盖24小时,为短效降压药。另外该类药物生物利用度较低,用药后药物血浆浓度波动较大,能快速导致血管扩张,激活交感神经,所以容易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悸、头痛等症。
2.第二代药物:如硝苯地平控(缓)释片。相比与普通片,控(缓)释片可以缓慢释放药物,延长作用时间,减少每天用药次数。不同的是控释片比缓释片制剂工艺更先进,采用胃肠膜控技术和零级释放模式,使药物24小时内匀速释放,保证了药物血药浓度的平稳。
3.第三代药物:长血浆半衰期药物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有效成分上一样,只是左旋氨氯地平是在氨氯地平结构上经过改造,去掉没用的一部分结构,所以每次服用剂量更小)以及长组织半衰期药物拉西地平等。长组织半衰期的拉西地平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结合,从而具有“膜控”特点,与相硝苯地平控释片相似,能够平缓、持久地控制血压。
非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能够减慢心率。
1.维拉帕米可以扩张心脏正常部位和缺血部位的冠状动脉,解除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心肌耗氧量。
2.地尔硫卓:扩张冠脉和末梢血管,改善心肌肥大延长房室结传导。
四.如何选择药物根据高血压类型及伴随疾病的不同,按照不同类型药物特点对症选药。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具有高盐饮食习惯、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适合选择二氢吡啶类药物;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合非二氢吡啶类药物。
2.血压较高,有高血压危像等情况,需要立即降低血药的适合选用硝苯地平普通片。对伴有冠心病的患者,需要长期平稳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缓释片、拉西地平等。相比较而言,硝苯地平比氨氯地平更容易发生心悸、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
3.高血压合并变异性心绞痛的,一般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选择硝苯地平为佳;合并不稳定型心绞,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均可选择,长期使用选择缓控制剂为宜;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多是由于动脉硬化斑块引起,宜选用非二氢吡啶类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4.高血压合并心率失常、心动过速者优先选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5.有偏头痛的患者可以选择尼莫地平。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怎样选择地平类降压药?
你好,比较常用的是硝苯地平,常用的有控释片和缓释片两种剂型,个人比较倾向控释片,就是拜新同,每日一次,服用比较简单,依从性好。
作者简介:中医老庞,主治中医师,具有15年中医从业经历,有相关的健康问题可以关注我,每周推出中医养生保健音频节目,欢迎收听!同时免费赠送中医养生保健资料,欢迎私信领取。
怎样选择地平类降压药?
谢谢你邀请回答,地平类降压药是处方药,因为我不是医生,所以就不能向其他人讲述如何选择那些属于医生处方的药物。
怎样选择地平类降压药?
高血压应该看医生,不能随便买要吃的。
怎样选择地平类降压药?
现在医院常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或者控释片都可以,控释片更方便,可以根据经济情况来选择缓释片还是控释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