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会有哪些并发症?

高血脂的准确叫法,应该叫血脂异常,是指人体的血脂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等单个问题出现或多个问题综合出现的一种生理指标异常情况。虽然血脂异常,对于个人来说,不一定会有什么感觉,也不一定马上就产生某种具体的危害性的疾病,但对于血脂异常这样慢病来说,其长期控制不好的危害性还是不容忽视的。

生活上我们有很多的慢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等,这些慢病问题,在发病初期,往往身体耐受性良好,没有任何的不舒服感觉,但没感觉不代表不用控制,如果生活上不注意调理,坚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该用药的情况下,因为没有感觉也不用药,那么最终心脑血管疾病、其他的代谢性疾病,痛风等各种各样的,具有症状的疾病就会找上门来,这些疾病有的只是有疼痛等方面的症状,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有的如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处理不好甚至会致死。因此,对于这些“慢病”,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今天来说一下高血脂的危害性。

高血脂最大的影响,还是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影响,高血脂长期不控制最大的风险,就是有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脂长期偏高,一方面会引起血管的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受损后,更容易引起血脂、血小板以及其他物质的聚集,最终慢慢的会形成一定血管内皮下的小斑块,这些富含脂质的斑块内部呈黄色,会引起血管的狭窄,血管弹性的变弱,血管硬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又叫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管壁斑块,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心梗、脑梗、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息息相关,而高血脂,又是导致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控制好血脂,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心脑血管相关疾病风险。

除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长期的血脂代谢问题,还可能会影响身体其他代谢方面的问题,导致糖耐量异常,高血糖甚至糖尿病问题的发生几率的加大,血尿酸的代谢也会因高血脂的问题而受到影响,导致血尿酸的代谢的进一步减弱,血尿酸升高,进一步引发痛风。除此之外,脂质代谢的异常,还会诱发一些急性的疾病和慢性疾病,如甘油三酯重度升高,超过5.6mmol/L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急性的胰腺炎等疾病,而长期的血脂异常,与肝脏健康,脂肪肝等问题也息息相关。

总之,血脂异常应该引起重视,不要因为没有感觉就不去控制它,对于轻度的血脂异常,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上的清淡饮食、加强运动、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等方面来改善血脂代谢,对于生活干预调节不下来,或者血脂重度升高,经过评估有心血管疾病高危或极高危风险的朋友,该服用药物来控制和调节血脂,还是要及时的应用药物干预,控制好血脂,有助于身体心血管健康和其他方面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脂会有哪些并发症?

大家还记得那个27岁每天吃外卖,结果住进了ICU的报道吗?

她的甘油三酯高达30,比正常值高出了十几倍,最终因急性胰腺炎住进了监护室,急性胰腺炎是个非常危重的疾病,会死人的。

所以长期高血脂,长期不控制,尤其是甘油三酯升高,会导致急性胰腺炎,会致命!

其实血脂并不是一个指标,血脂简单分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又分为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属于好血脂,能清理血管垃圾,高一点好,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当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时候,我们不用担心,这是一件好事。

我们平时说的高血脂,指的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升高。

长期高血脂,最大的危害是远期危害,那就是长期高血脂会造成血管垃圾增加,会形成血管斑块,会导致血管狭窄,最终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单纯的血脂标准如下:

1、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超过5.2mmol/L,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mmol/L。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mmol/L,并>2.3mmol/L,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2mmol/L。(各个医院参考值略有差异)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2mmol/L,甘油三酯超过2.3mmol/L。

4、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过3.12mmol/L。

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主要看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一般要求控制到1.8mmol/L以下最佳,越低越好;没有心血管疾病,但经过风险评估属于高危风险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目标是2.6mmol/L以下;中低危风险的情况,则应该以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3.4mmol/L的标准限度即可。

大部分人血脂升高,初期并没有任何感觉,所以高血脂不能跟着感觉走,必须通过抽血来化验才知道自己的血脂高不高,而且要化验血脂四项,而并非别的项目。

如果发现高血脂,一定要引起大家重视,当然发现高血脂并不一定马上吃药,首先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坚持有氧运动,低油低盐低糖饮食,控制体重等等,这些是基础。

对于甘油三酯高于5.65的情况,才需要配合降脂药一起降脂;对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于4.9的时候,需要配合降脂药一起降脂。

总之,高血脂属于三高之一,不但会导致致命的急性胰腺炎,更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脂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高血脂会有哪些并发症?

一、什么是高血脂?

高脂血症也成高血脂,又称作血脂异常,通常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伴随或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的情况。我国成人高血脂的患病率可以高达40%以上,由此可见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病,也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种慢性病。

二、高血脂会有哪些并发症?

高血脂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以及外周血管等诸多疾病,比如常见的冠心病,脑梗塞,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等等;同时血脂升高,还可以增加肿瘤的患病风险:增加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生概率。但高血脂最为常见的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预防高血脂以后的动脉粥样硬化,就成为预防高血脂后相关并发症的重中之重。

三、血脂升高以后怎么办?

血脂一旦升高,我们首先要确定和区分是原发性的血脂升高,还是继发性的血脂异常,又抑或是相关疾病引发的脂质代谢异常。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决定患者的干预策略,并且需要把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为首要干预的靶点。但把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应该做作为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的基础。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饮食控制,戒烟,限盐,限酒,增加运动等等。如果有必要及时的药物治疗,也是血脂升高的重要治疗方法。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高血脂会有哪些并发症?

高血脂一直存在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出现?

目前,高血脂症患者极为普遍,它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那么高血脂的危害有哪些呢?

微循环淤滞

高血脂会加大血液的黏度,危害循环系统中的微循环灌注。体内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与乳糜微粒在血液中游离并沉积,降低血液的流速,增大血液的粘稠度,使微循环的毛细血管淤滞,并降低红血球的电泳能力、变形能力。

肝部功能损伤

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高血压

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

形成粥样硬化

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制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病长期粘附在血管壁上,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形成血管硬化。

冠心病

当人体由于长期高脂血症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小、血管腔变窄,心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形成冠心病。

高脂血症的防治措施

高脂血症的防治可分为非药物和药物措施。

1. 非药物治疗措施

饮食调节

高脂血症应以食疗为主,平时应不吃动物脂肪和肥肉,应避免食用动物的脑、脊髓、内脏、蛋黄、鱼子以及贝壳类食物。食物中油脂不宜过多,应按照病人的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全日总热量由脂肪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5%~30%为宜,应选植物油为烹调油(约30g),常吃海鱼、虾、禽类的瘦肉,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忌食砂糖、水果糖、蜜糖等。

限盐

盐摄入过多是高脂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食盐中的钠会使血管收缩,小血管壁水肿。由于钠是亲水的,可造成水潴留、肢体浮肿及细胞外渗透压增高,由于细胞外钾钠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损,血液黏滞,流动缓慢,脂质沉积于血管内膜,促使动脉硬化,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5g为宜。

增钾

因钾摄入量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因此限盐增钾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举措。

饮茶

饮绿茶,茶叶中含有多量维生素C对人体具有新陈代谢作用,且维生素C和E茶多酚亦可降低胆固醇,减少脂肪积累,使血脂浓度下降。

运动锻炼

通过适量运动,使体重减轻有助于降低血脂。

戒烟

吸烟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吸烟者血管并发症严重。

2. 药物治疗措施

目前可选用的药物有他汀类和贝丁酸类,具体使用方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高血脂并发症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高血脂会有哪些并发症?

高血脂可以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很严重。

人血液中的脂质主要包括:脂蛋白(含有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磷脂、糖脂。任何一种或几种脂类高过正常范围,都属于脂质异常症。

高血脂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两大类。

1、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指脂质或脂蛋白代谢的遗传性缺陷及某些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等引起。

2、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指由于代谢失调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库欣综合征、肝脏疾病、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某些药物等引起。

临床分类有: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脂质主要是肠道从食物中消化吸收入血液的,另外饥饿时从脂肪组织或肝脏也可动员一部分脂质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处。脂质本身是不溶解于血液中的,所以它们必须和某些特殊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进入血液。这些特殊的蛋白质是脂类的载体,所以被称为载脂蛋白。它们和脂质结合的产物被称为脂蛋白,所以高脂血症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按照脂蛋白分子大小的不同,脂蛋白可以分为四种:乳糜微粒、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因此,高脂血症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高血脂本身,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

但高脂血症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血脂过多脂质沉积在血管内皮,逐步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逐渐使血流变慢、血管堵塞,而全身器官都依靠动脉供血、供氧,高脂血症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因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如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冠心病患者常常由于活动过度,会引发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状;由于血脂过高,堵塞脑血管造成脑卒中,会引起半身不遂、跛行、语言不清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高脂血症也是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高脂血症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视力下降、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肢体坏死、溃烂、跛行、高尿酸血症等。有些原发性和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还可出现腱状、结节状、掌平面及眼眶周围黄色瘤、青年角膜弓。严重乳糜微粒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并且,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甚至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及时治疗高脂血症。

高血脂会有哪些并发症?

高血脂并发症有哪些?

1、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血脂一旦过多的阻塞冠状动脉,造成动脉硬化,心肌缺血缺氧,就会出现冠心病。

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最为危险的因素之一。研究发现,血清总胆固醇平均下降1%,冠心病的发生率会下降2%,所以,调节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2、脑梗塞:

血液中胆固醇过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动脉管腔狭窄、阻塞,当这种情况出现在脑血管时,就会引起脑梗塞。

多项研究证明,脑中风发病率和致残率与长期调脂治疗的效果有明显的关系。而在引起脑中风的因素中,如饮酒、肥胖、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中。高血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3、糖尿病: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被人统称为三高,会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高血脂会加重患者病情,所以,临床上一般在治疗高血糖的同时,还会进行一定的调节血脂处理。

而且高血脂是引发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如冠心病、眼底坏死、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积极治疗高血脂能够有效的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4、脂肪肝:

脂肪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脂肪在肝脏内大量蓄积而引起的,且患者常合并有高血脂症。

高血脂、长期大量饮酒、肥胖者、糖尿病、腹部脂肪堆积和有病毒性肝炎患者都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所以,高血脂患者调节好血脂是预防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如果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识,关注“南方健康”头条号

搜索相关专栏——《9招吃掉高血脂,降血脂很简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