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控制血压,降压药的联合应用是非常常见的用药方案,联合用药,能够从不同的作用机理协同降压,提高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率,同时,好的联合用药,还能够抵消或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我们提倡合理的联合用药,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下联合用药控制血压的问题。
要想明白哪些药物组合是好的药物组合,首先要了解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这个原则一共有2个——
1. 药效1+1>2:联合应用的两个或多个药物,能够从不同的作用机理上降低血压,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如果作用机理近似,就不是好的组合,比如沙坦类和普利类药物,如果一起服用,两个药物作用机理相近,都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而发挥作用,则起不到协同降压的作用,副作用发生风险还会叠加。
2. 副作用1+1≤2:联合用药,除了考虑药物的药效,还应该考虑身体对于药物的耐受性,两个药物的副作用还不能存在叠加或者加大副作用的问题,而好的组合,还有相互改善和减少副作用发生风险的作用。比如说沙坦类药物和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两者都有升高血钾的作用,如果联合应用,就会增加升高血钾的风险,一般不会推荐这样的组合。
同时符合上述2个原则的药物组合,就是好的高血压联合用药。
目前我们临床上主流常见的降压药,有5大类,分别是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各种地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各种普利),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各种沙坦),β受体阻滞剂(各种洛尔),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这五大类药物,如何组合降血压呢?根据不同的病情情况,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个例子——
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联合用药,优先推荐两种组合:普利类或沙坦类+地平类药物,或者普利类/沙坦类+利尿剂的组合,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是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的首选,在血压控制不良的情况下,组合应用长效的地平类药物或利尿剂,能够协同降压,地平类药物不影响糖代谢,而低剂量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和普利或沙坦联用,可以减少血钾波动风险,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2. 高血压合并心绞痛: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问题的朋友,推荐地平类+洛尔类药物的组合,这两个药物除了能够协同降压,同时又都有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同时洛尔类药物还能够减缓心率,改善地平类药物导致心动过速的不良反应,是很好的组合。
3. 高血压合并心衰、心肌梗死:对于这种情况,优先推荐普利类+洛尔类药物的组合,这个组合是临床上用于心衰患者的黄金组合,普利类药物除了能够降血压,还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洛尔类药物对于控制心率,缓解心绞痛有良好的效果,这两个药物组合应用,能够做到“降压又护心”。对于服用普利类干咳不耐受的情况,可以换服沙坦类药物。
4.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这种情况的联合用药,有限推荐普利类或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地平类+噻嗪类利尿剂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应用,可以有效降压,还能够减少下肢水肿的发生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肾功能的受损情况,选择药物和用药剂量时都应该慎重,比如对于慢性肾病 4 期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在无肾脏透析保障的条件下,可以用以地平类药物为基础的治疗,并联合 α-β 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来协同降压。
降压药联合用药的选择,一方面考虑降压的效果和身体耐受性,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并发症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组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上介绍仅是抛砖引玉,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方案还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确定。
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临床上比较经典的降压药使用方案有6大类,分别是普利类+利尿剂,沙坦类+利尿剂,地平类+普利类,地平类+沙坦类,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地平类+利尿剂。但是这6类经典降压方案,我要给大家说一说下面更加经典的4类。
1、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这个组合带来的降压作用有时候甚至超过单个降压药物成倍增加的效果。同时,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可能带来的血钾升高,可以被小剂量利尿剂抵消。可以说正作用增加的同时,副作用再相互抵消。
2、地平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这个组合同样经典,可以互相加强降压效果的同时,小剂量利尿剂还可以抵消地平类药物可能带来的水肿。
3、地平类药物+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地平类药物和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一起除了能够协同降压以外,地平类降压药带来的脚踝部水肿可能被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减轻或者抵消。此外,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沙坦类降压药还可以阻断地平类药物带来的交感神经兴奋和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
4、地平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这两个药物除了可以协同降压以外,还可以互相抵消其副作用。比如说地平类降压药的副作用是心率增快,而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是减慢心率,两个相加正好相互抵消。
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高血压病是一种与遗传有关在多种基因作用下导致的疾病。因为导致高血压的基因很多,因此对不同的药物用于不同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副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早餐20年前就说过高血压的患者2/3-3/4的人需要两到四种药才能把血压控制到90 /140mmHg以下。因此,联合用药和复方降压制剂 治疗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手段。
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哪两种药物搭配是最好的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每种药对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降压效果肯定不同,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尽相同,因为人是一个活体,每一个不同的人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无论对药物的疗效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医生在处方高血压病人的药物之前,谁都不知道哪两种搭配对该患者能起到最好的疗效,最小的副作用,且具有最好的耐受性。这就是每个人对各种药物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反应。
我们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三大类型。
1.扩张血管的药物如钙离子结抗剂地平类,血管紧张素II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
血管紧张度高的人,其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心脏射血后遇到的阻力增大,血压就会升高。扩张血管的药物就是减轻心脏射血后遇到来自血管的阻力。
地平类药物主要是对抗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人体分泌使血管收缩,并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过多则引起血压升高。
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主要針对交感兴奋后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它们抑制了血管紧张素的形成或阻断了血管紧张素和血管上的受体结合使动脉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些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机制还稍有不同。因此,有的人用地平类的效果好,另些人使用普利类或沙坦类效果更好。
2.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对抗交感神经兴奋产生的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容易紧张引起心跳加快的高血压升高患者(尤其是年青的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多见)可能效果比其他降压药效果更好一些。
3.利尿剂无论是排钾型还是保鉀型的利尿剂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利尿来降低血容量,使心肌收缩时的射血分数和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压力下降,从而达到降压效果。
国际上着对高血压患者过一种降压药效果不好,必须要联合用药治疗早已有定论,如果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患者首先选择的和其他药物作用不同的利尿剂。当然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时要謹慎。
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治疗,实际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你能过这条河就说明的降压效果达到了。任何两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都可以搭配,只要不受禁忌症和不能耐受副作用的限制,根本不存在哪种搭配是最好的这个说法。这是一个合格医生应该懂得最起码的常识。所以每一个人使用不同的降压药药或联合两种降压药物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和效果。
但观察降压药物的效果必须要通过4-5个药物的半衰期约1-2周,使血液中药物浓度达到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判断和评估它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只要降压效果好,你又能耐受,那就是最好的搭配。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开始说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个伪名题。
2020.5.21
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联合用药降血压,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最普遍的现象了,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很多高血压朋友,一种降压药往往不能够使血压达到目标值,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合理的降压药联用,有助于协同增效,降低不良反应。
对于高压≥160mmHg,和(或)低压≥100mmHg的高血压患者,或者高压大于目标血压值20mmHg和(或)低压大于目标血压值10mmHg的高血压患者,或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联合用药治疗。同时对于高压≥140mmHg,和(或)低压≥90mmHg的高血压患者,在一开始也可以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
这里补充一下目标血压值,并不是每个人的标准都是<140/90mmHg。不同人群的血压目标值是不同的,比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目标血压是<130/80mmHg,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合并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的降压目标是<140/90mmHg,高血压合并肾病患者,在无蛋白尿时降压目标是<140/90mmHg,有蛋白尿时降压目标是<130/80mmHg。
目前常用的一线降压药有5类,包括地平类(XX地平)、普利类(XX普利)、沙坦类(XX沙坦)、洛尔类(XX洛尔)、利尿剂(氢氯噻嗪)。对于2联用药,最经典的降压联合方案是地平类+普利类、地平类+沙坦类、普利类+利尿剂、沙坦类+利尿剂、地平类+利尿剂、地平类+洛尔类。
例如,地平类降压药对于老年高血压、高盐饮食的、经常喝酒的、正在服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或者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或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都很很好的作用。对于这一类病人,就可以选用以地平类降压药为基础,联合普利类或者沙坦类,或者是利尿剂氢氯噻嗪,或者是洛尔类,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又如,普利类降压药、或者是沙坦类降压药,起效较慢,一般需要3-4周才能够达到最大降压效果,但是如果限制钠盐摄入,或者是联合利尿剂氢氯噻嗪,能够使起效时间加快和作用增强。同时普利类降压药或沙坦类降压药都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蛋白尿,对肥胖、糖尿病或心脏、肾脏等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对于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房颤、蛋白尿、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就可以以普利类或沙坦类为基础,联合地平类,或者是利尿剂。
再如,洛尔类降压药,尤其对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洛尔类联合地平类。但是洛尔类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作用相对较差,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掩盖和延长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不适用。
最后,利尿剂对轻中度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患者、更年期女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都可以在其他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都可以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且降压作用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联合用药的好处,就是还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地平类降压药由于扩张血管降压,会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联合洛尔类就可以抵消,同时洛尔类降压药由于抑制心脏引起的心脏负荷增加,又会被地平类扩张外周血管抵消。
同时地平类降压药引起的心率加快,也会被普利类或沙坦类减弱。普利类或沙坦类由于抑制了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会引起血钾升高,联合利尿剂氢氯噻嗪就可以抵消,因为氢氯噻嗪是排钾的。地平类常会引起脚踝水肿,联用利尿剂氢氯噻嗪也可以减轻。所以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提高降压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之所以降压药选用联合用药的方案,是因为联合用药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和更小的副作用,一般血压高于160/100mmHg时均需联合用药,最新欧洲高血压指南建议即使血压为>140/90mmHg时,也可以直接选择小剂量联合用药的方案。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有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等)、ACEI(如洛汀新等)、ARB(如代文等)、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等五大类,那么常用的经典降压联合使用方案有哪些?
1、钙离子+ARB药物。如氨氯地平+代文等方案,可以起到协同降压的效果,尤其适合于一些老年患者、心衰患者。现在直接两种降压药的复合制剂也有日趋流行的趋势,如倍博特(氨氯地平/缬沙坦),服药更方便。
2、钙离子+ACEI药物。如氨氯地平+洛汀新,效果类似于钙离子+ARB药物,目前也有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的复合制剂,服药更方便,降压效果更好。
3、ARB/ACEI药物+利尿剂。这个临床上应用也非常普遍,尤其适合于血压比较顽固,有心衰、钠水潴留等的患者,也有很多复合制剂应用于临床,如复代文(代文/双氢克尿噻)、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海捷亚(氯沙坦/双氢克尿噻)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痛风患者,不宜选用该组合方案(利尿剂影响尿酸代谢)。
4、钙离子+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抵消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的心跳加快的副作用,临床上也有两种药物的复合制剂,如尼群洛尔(尼群地平/阿替洛尔)。
需要提醒的是,ACEI药物和ARB药物,如洛汀新+缬沙坦是不能联合应用的,否则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等更多的副作用。对于一些联用两种降压药血压仍不能达标的患者,可考虑加用第三种降压药,必要时可联用α受体阻滞剂等二线降压药。
降压常常需要2个降压药联合用,临床上有哪些经典降压药联合使用方案?
高血压目前越来越成为困扰大家的慢性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但高血压病人只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我们的身体影响比较小。
高血压最主要的是降压,并且达到标准,只有达标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优选长效药物,目的是怕一些老年人忘记吃,有时还要考虑价格,现在国家带量采购,价格相对便宜。
- 平稳降压长期管理,强调长期治疗依从性,只有好的依从性,血压达标才最有效
- 选择降压药时综合考虑伴随疾病
- 合并血脂等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调脂治疗
-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 65-80岁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
- 年龄≥80岁降压目标为150/90mmHg以下;
-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可在140/90mmHg的基础上再适当降低
A:ACEI 或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类推荐药物: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ACEI类推荐药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
B:β-阻滞剂。推荐:卡维地洛、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C:钙通道阻滞剂。推荐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
D:利尿剂(噻嗪类或噻嗪样),推荐吲达帕胺、氢氯噻嗪。
临床上常用的联合用药,遵循疗效增加,副作用抵消比如A类药+D类药,普利或沙坦类+吲达帕胺
A类药轻度保钾,D类药又会出现低钾血症,这样两类药合用,疗效增加了,副作用抵消了。
还有B+C类药合用,洛尔类+地平类
B类药使心率减慢,C类药又使心率略增快。
但A类药中,有ACE I ,ARB,其降压机制是一样的,无协同增加疗效的作用,故不联合使用。
比如沙坦类药和普利类药就不联合使用。
无合并高血压治疗血压高无并发症,我们选择地平类药治疗,观察2到4周,看看效果怎么样,没有达标,我们就要加药。
可以加A类,氨氯地平+厄贝沙坦,也可以说是氨氯地平+依那普利
也可以加D类,氨氯地平+吲达帕胺
还可以加B类,氨氯地平+美托洛尔
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首选A+B
使用洛尔类药,再梗及死亡风险显著下降。
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心肌梗死患者,如无并发症,均服用A+B,普利类+洛尔类药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首选B或C或A
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药物),它可以降低心肌耗氧,缓解心绞痛症状,临床常用美妥洛尔。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地平类),它抗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不耐受,或用后血压仍高),抗动脉粥样硬化
ACEI(普利类)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稳定型心绞痛证据弱于心肌梗死。
临床上的联合用药还很多,没有并发症的用药相对好一些,有并发症的需要看并发症的情况。
但按《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来看,基本上是傻瓜用药模式,而且是长效制剂居多,用起来非常方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