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有的需要晚上服用,有的不需要晚上服用,这是为什么?
对于有高血脂问题的朋友,他汀类药物一定不会陌生,对于高血脂患者,他汀类药物通常是首选药物,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同时还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除了调节血脂,他汀类药物还具有稳定斑块,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在心血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他汀类药物种类较多,从较老的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到较新的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不同的药物,服用时间的选择上也有差异,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为什么有的他汀类药物需要晚上服用?通常说来,需要晚上服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这些药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属于短效的他汀类药物,举例来说,比如氟伐他汀,它的药物半衰期只有1.2小时,药物进入体内后很快就会被吸收起效,因此,对于这样的短效他汀类药物,我们推荐晚上服用。
既然是短效药物,为什么不像有些药物那样,选择每天服用2~3次,而是晚上服用一次就行呢?这是因为人体的胆固醇合成,通常在夜间是最活跃的阶段,他汀类药物晚上服用,能够有效的在夜间胆固醇合成最活跃的时段起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对于降血脂的疗效最佳。而如果白天也服用,加大药物剂量,同时也增大了药物产生副反应的剂量,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对于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由于其具有亲脂性,进餐时服用药物吸收率高,因此一般推荐晚餐时服用效果最好(半衰期3小时左右),而对于亲水性更好的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半衰期1.5小时左右),则晚上睡前服用效果较好。
为什么有的他汀不需要晚上服用较新型的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这些药物的药物半衰期都较长,属于长效的他汀类药物,比如匹伐他汀的药物半衰期11个小时,阿托伐他汀的药物半衰期14小时,瑞舒伐他汀的药物半衰期长达近20小时,这种情况下,这些药物每天服用一次,在24小时内都会发挥降血脂作用,当然就不需要晚上服用了,对于这样的药物,每天选择固定时间服用即可。同样的,这3个药物,也不受进食的影响,没有必要纠结餐前还是餐后服用的问题。
最后给出一个小建议,对于合用其他降脂药物,特别是贝特类药物的朋友,对于长效的他汀类药物,也不妨晚上服用,早服贝特,晚服他汀,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物联用带来的副作用风险。
他汀类药物有的需要晚上服用,有的不需要晚上服用,这是为什么?
他汀不仅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还可减少胆固醇流入动脉斑块,增加胆固醇流出斑块,从而缩小斑块体积,实现斑块逆转,并达到稳定斑块的效果,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他汀前后共经历了三次技术上的突破。从第一代的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到第二代的氟伐他汀,再到第三代的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他汀的作用强度逐渐增强,作用时间逐渐延长。这也是他汀服用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代及第二代他汀,因为作用时间短(其半衰期只有0.5-2小时不等),故需要选择在睡前服药,因为胆固醇合成高峰在夜间,睡前服药可提高降胆固醇的疗效;第三代他汀中,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时间可持续24小时,降脂强度高,故可在一天中任意时间服药,不仅可早晨服用,也可睡前服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匹伐他汀也为第三代他汀,但它的半衰期只有11小时,最好睡前服药。
在使用他汀时,服药时间是需要注意的一方面因素,另外,需密切关注他汀的不良反应。大约5%的患者在使用他汀后可出现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0.5-2%的患者可出现肝功能损害,出现ALT、AST升高;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所以,使用他汀后需注意是否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牙痛;使用1月后注意复查ALT、AST;定期监测空腹血糖。
感谢阅读!
他汀类药物有的需要晚上服用,有的不需要晚上服用,这是为什么?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而抑制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减少胆固醇流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增加胆固醇流出斑块,起到稳定易损斑块(使斑块不易破裂)) 甚至逆转斑块(斑块体积缩小)的效果,从而显著减少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 脑卒中以及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发生和发展。
多项研究通过冠脉造影研究证实,持续他汀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冠脉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和改善最小管腔直径,一些血管内超声也测量到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斑块体积的缩小,这些研究为他汀类药物逆转斑块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目前临床上根据他汀种类和剂量将他汀类药物治疗强度分为高强度他汀,中等强度他汀和低强度他汀,高强度他汀包括阿托伐他汀40-80mg和瑞舒伐他汀20-40mg,权威指南推荐采用中等强度的他汀作为我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这些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氟伐他汀80mg,洛伐他汀40mg,匹伐他汀2-4mg,普伐他汀40mg,辛伐他汀20-40mg,血脂康1.2g。
他汀治疗并非剂量越大越好,因为剂量越大,不良反应越多,而且当他汀类药物剂量倍增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为6%,这就是他汀类药物的6%原则。由于人体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在夜间最为活跃,因此夜间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高峰时段,临睡前服用他汀,血药浓度高峰能与胆固醇合成高峰重叠,可最大程度的抑制胆固醇合成,但是阿托伐他汀的血浆半衰期长达14小时,加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作用,对胆固醇合成的抑制作用可持续20-30小时,因此可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间服用,不必局限在晚间服用,对于同时服用其他需要再夜间服用药物的人群,如正在服用安眠药、一天2次服用的克拉霉素等药物的人群,采用其他时间服用阿托伐他汀还能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瑞舒伐他汀的血清半衰期为19小时,也属于长半衰期的药物,可在一天之内任何时间服用。而其他种类的他汀由于半衰期短,应该在夜间临睡前服用,
参考文献
2015ASCVD患者逆转斑块他汀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
阿托伐他汀钙片说明书
瑞舒伐他汀钙片说明书
他汀类药物有的需要晚上服用,有的不需要晚上服用,这是为什么?
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体内“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脑梗死、周围动脉疾病等,是常见的治疗心血管病药物。
仔细的病友会发现,医生处方有些他汀类药物时会特别提醒“睡前服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体内胆固醇合成的高峰是在夜间,也就是说我们身体内大部分胆固醇是夜间“制造”的。
是不是所有他汀都需要睡前服用呢?当然不是,需要在晚上服用的他汀主要有: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血脂康(含有西药洛伐他汀类似物),也需要晚上服用,一般睡前1小时服用。
大家可能注意到常用的强劲降胆固醇药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没有强调一定晚上服用,这是因为这两种药物的半衰期(在体内降解代谢的时间)比较长,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服药都能保证夜间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而且,食物对于他汀类药物的吸收影响不大,并且他汀类药物并无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因此饭前饭后服用并无太大影响。
他汀类药物有的需要晚上服用,有的不需要晚上服用,这是为什么?
近几年来,因为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强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三酰甘油(TG),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现已经成为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最有效药物。同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方面非降脂作用,其中包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还具有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治疗骨质疏松症、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等多种作用,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使用。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绝大多数医院经常会是建议晚上服用。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肝,而肝 HMG-CoA 还原酶自有其个性;它有昼夜节律,活性在中午最低,半夜最高。所以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也有节律性,中午最少,半夜最多。而他汀类药物正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的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它们通过竞争性抑制 HMG-CoA 还原酶来抑制整个胆固醇的合成。所以一般要求他汀类的药物浓度在夜间要高于白天。而一般的他汀类药物的半衰期偏短,在夜间晚上服用能有效提高药物利用率。
现阶段生产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或者他汀类缓释剂,因为半衰期较长,早晨和夜间服药之间,药效并无差异,这些药剂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段服用。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短半衰期的他汀,如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确实夜间服用药效更佳。但对于缓释或控释剂型,或者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不需要夜间服用,完全可以在早晨和其他药物一起服用,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