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
阿卡波糖是一种2型糖尿病人常用的降糖药物,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这个药物安全性较高,长期服用不存在耐药性问题,也可与其他绝大多数的降糖药物联用降糖,因此,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中使用的药物,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药。
阿卡波糖的适用人群和优势阿卡波糖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中,属于单独的一类——α糖苷酶抑制剂,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因此,对于这个药物,首先要确认的是,它是一个着眼于餐后血糖调节的药物,对于调节空腹血糖,这个药物是不适用的,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而且通过生活调理控制餐后血糖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这是非常适合的药物。
阿卡波糖除了能够有效降低糖耐量减低者的餐后血糖外,它和其他药物联用降糖也是非常适宜的,特别是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的组合,对于血糖的控制,可以说是很好的药物组合了。二甲双胍控制肝糖原的产生和输出,降低空腹血糖,阿卡波糖抑制碳水化合物的肠道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这两个药物的作用机制互补,全面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
另外,阿卡波糖不通过血液吸收起效,进入人体后,阿卡波糖仅有1%~2%的进入血液,因此,与其他药物血液中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率也低,因此,这个药物对其他药物的影响一般也较小,安全性较高。
阿卡波糖可能产生副作用和服用注意事项服用阿卡波糖最容易产生的副作用就是胃肠道的副反应,包括腹胀,排气等,服药时采用小剂量起始的办法,是有效减少副反应,增加身体耐受性的办法。
除了胃肠道副反应外,阿卡波糖还可能引起的副反应有:
肝酶升高,服药前12个月,建议定期检查肝酶变化,一般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罕见皮肤红疹,荨麻疹,皮疹等情况。
除了上述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外,对于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肠胀气患者,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都是不宜服用阿卡波糖的。另外,这个药物如果单服不会引发低血糖,但如果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引发低血糖时,一定要用蜂蜜或葡萄糖来纠正,食用蔗糖或淀粉类的食物纠正低血糖效果差。如果服用药物过量,要注意在4~6小时不要进食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饮料,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腹胀,腹泻。虽然阿卡波糖很少进入血液,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但对于考来烯胺、肠道吸附剂以及消化酶类制剂同服时,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应避免同服。
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米、面等主食)摄入为主,因此我国糖尿病人群以餐后血糖升高者居多,阿卡波糖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它可以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糖尿病一线治疗药物,对于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为适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糖尿病人群餐后血糖升高的问题,被誉为最适合中国人饮食结构的降糖药。
阿卡波糖的降糖机制与众不同,主要是通过抑制淀粉转化为糖类,从而延缓小肠前段对糖类的吸收,降低因进餐所引起的餐后血糖升高,通过改善餐后血糖间接的改善空腹血糖,可配合饮食控制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辅助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的服用方法为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嚼服,一日三次,一次50~100mg(1~2片)。
再好的药物也有不良反应(副作用),阿卡波糖也不例外,我们在服药过程中应加以注意,谨慎处理:
- 胃肠道反应:阿卡波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这是因为阿卡波糖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吸收,碳水化合物分解后产生的一些糖类在小肠停留时间延长,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气增多,可以引起胃肠胀气、肠鸣因、腹泻、腹胀、腹痛等,导致有些患者因不耐受而终止服药,因此,服用时应遵循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的原则,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耐受性会逐渐增强,这些症状也会逐渐缓解。
- 低血糖:单用阿卡波糖很少引起低血糖,并可减少餐前反应性低血糖风险,但与胰岛素促秘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等)和胰岛素联合应用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增高,应引起注意。因阿卡波糖可抑制碳水化合物吸收,因此服用阿卡波糖时如出现低血糖,不能通过进食馒头、饼干等碳水化合物来缓解,必须使用葡萄糖或蜂蜜才能够纠正低血糖。
- 肝功能异常:大剂量服用阿卡波糖的个别患者会发生与临床相关的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高限3倍,多为一过性,停药后转氨酶会恢复正常,极个别患者出现黄疸和肝炎合并肝损害,应在用药的头 6-12 个月监测血清转氨酶变化。
- 过敏反应:偶有患者皮肤出现红斑、皮疹、荨麻疹等,如不能耐受,应停药观察。
参考文献:
阿卡波糖片说明书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
杨文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临床研究和应用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10):939-941.
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
阿卡波糖即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能阻碍小肠将多糖碳水化合物消化成单糖葡萄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中国人。
但服用阿卡波糖常会出现腹胀、放屁增多的问题,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出现低血糖的几率也会增加。下面,“问上医”为您详细介绍阿卡波糖的副作用。
阿卡波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了解阿卡波糖的副作用之前,我们先得了解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其副作用与其药物机理密切相关。
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的核心营养成分,但这些碳水化合物大部分不能被直接吸收,需要和小肠内的α-糖苷酶结合,才能被消化成葡萄糖等小分子糖,进而被吸收。
(1)阻碍小肠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
α-糖苷酶抑制剂,会阻碍α-糖苷酶发挥功效。它能伪装成碳水化合物与α-糖苷酶结合,从而减少最终进入血液的葡萄糖。
由于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占很大的比例,因此专门对付碳水化合物的阿卡波糖就更符合中国糖尿病人,降餐后血糖的能力很突出。
(2)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并发症
由于能够减少吸收入血的葡萄糖的量,用阿卡波糖有助于控制体重。此外,由于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末端未消化,使肠蠕动增加,而间接减少了脂肪的吸收。
实验证明,阿卡波糖能整体上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小血糖波动、降低甘油三酯、改善胰岛抵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几率。
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1)腹胀、放屁多
吃阿卡波糖后,碳水化合物无法被有效消化吸收,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和嗜酸杆菌获得大量“食物”将其分解,进而大量繁殖、分解食物残渣,导致肠道内气体产生过多。
这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胃胀、腹胀、腹泻、胃肠痉挛性疼痛、顽固性便秘、放屁多等。这种情况一般在治疗的前2-3周内出现,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而减轻或消失。
(2)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可能发生低血糖
服用阿卡波糖后,吸收入血的葡萄糖量会减少。单用阿卡波糖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当它与其他药品联合一起服用时,则容易会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
此外,服用阿卡波糖出现低血糖时,吃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的食品(如馒头、蛋糕、糖果等)的升糖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即使吃了这些食物,阿卡波糖也会阻止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或果糖。
应该立即口服葡萄糖片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建议正在服用阿卡波糖的您在家中备一些葡萄糖片。
阿卡波会损伤肝肾吗?阿卡波糖主要在肠道发挥作用、排泄,仅有1%~2%被肠道吸收入血,因此通常对肝肾功能影响极少。已合并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者可以服用。
但中度、重度肝肾损伤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若服用阿卡波糖后偶尔引起肝脏转氨酶暂时性升高,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即可恢复正常。
哪些人不宜服用阿卡波糖?阿卡波糖会影响肠胃功能,因此有严重消化障碍、肠道炎症、慢性肠道疾病伴消化或吸收不良者、部分性肠梗阻或有肠梗阻倾向者、结肠溃疡以及肠胀气的患者禁用。
泻药和止泻药、肠道吸附剂、助消化药的酶制剂,抗酸药(如奥美拉唑)及考来烯胺者,会削弱阿卡波糖的疗效,故不宜合用这些药物。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或创伤的患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者禁用此类药物。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
阿卡波糖是常用的抗糖尿病药,通过延迟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降低餐后血糖,长期应用也可轻度降低空腹血糖。阿卡波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其次为肝功能异常。
胃肠道不良反应:腹胀、排气增多、腹泻、腹痛阿卡波糖由于抑制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延长了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酵解,使产气增多,以致发生腹胀、肛门排气增多,腹痛、腹泄,少见恶心、呕吐等。改变用药剂量、服药方法及饮食结构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改变用药剂量:阿卡波糖的常规起始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三次;若更小剂量起始给药,如每次25mg,每日两次,逐渐增加给药剂量,可减轻上述胃肠道不良反应。
二、改变服药方法:餐时服药,与第一口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服,如米饭,可减轻上述胃肠道不良反应。
三、改变饮食结构:限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严格糖尿病饮食,即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热量的50-55%,蛋白质占每日总热量15-20%,脂肪占每日总热量不超过30%,可减轻上述胃肠道不良反应。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异常、黄疸、肝炎阿卡波糖可引起转氨酶异常、黄疸、肝炎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远远低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1%。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仍需注意复查肝功,以及早发现,建议用药后的第一年内,每3月复查一次肝功能,若升高达3倍正常上限,停药并及时就诊,必要时保肝治疗,避免肝炎的发生;若第一年内无肝功能异常,以后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肝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阿卡波糖的作用部位在肠道,故有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卡波糖,主要包括存在慢性胃肠功能紊乱、严重疝气、肠梗阻、肠道溃疡等疾病的患者。否则,会加重肠道病变。其次,阿卡波糖的生物利用度极低,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阿卡波糖不超过2%。但被吸收的阿卡波糖主要经肾脏排泄,故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当肌酐清除率低于25时,禁止使用阿卡波糖。
感谢阅读!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
段医生答疑在线🔑阿卡波糖的副作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阿卡波糖,主要降低餐后血糖,相对于其他药物来说,安全系数比较高,副作用少。长期服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哪些?接下来为大家讲解。阿卡波糖,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它的降糖原理:
正常情况下,食物中淀粉 、双糖的分解和吸收需要依赖小肠黏膜的α‐葡萄糖苷酶。阿卡波糖就是通过抑制这一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的分解和吸收 ,达到降低餐后高血糖的目的。同类的药物有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
因此,阿卡波糖适用于:①餐后高血糖患者。②联合应用双胍类(二甲双胍) 、磺脲类(格列美脲) 、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或胰岛素等降糖。③糖尿病前期患者应用,可以延缓进展为糖尿病。
阿卡波糖的副作用(1)胃肠道反应,最多见,表现为如腹胀、排气,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一般发生在用药初期,所以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减轻。
(2)阿卡波糖单独使用不会发生低血糖。但是在如果在服用期间,因为其他原因出现的低血糖,必须用葡萄糖或者蜂蜜来纠正,蔗糖或淀粉类食物效果差。
(3)肝损伤,比较少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4)阿卡波糖降糖的作用位点在肠道,所以有慢性肠道疾病、肠梗阻者 、肠溃疡等禁用。
阿卡波糖是降糖药中副作用比较少而且比较轻的药物之一。☞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阿卡波糖有哪些副作用?
高血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产生的并发症。而药品相关的不良反应也是其中一方面。所以作为一种口服降糖药,大家自然也都很关注阿卡波糖有什么副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下阿卡波糖的降糖原理。我们的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其必须先经过唾液、胰液等作用分解为寡糖,然后在小肠经α糖苷酶分解为单糖(葡萄糖、果糖),这样才能被吸收进入血循环。而阿卡波糖结构类似寡糖,但与α糖苷酶的结合能力却远比寡糖强的多,这样就能竞争性抑制寡糖的分解,从而延缓多糖释放为葡萄糖,最终降低餐后血糖。可见阿卡波糖的作用点不在葡萄糖,所以其本身不会引起血糖降低。但,单阿卡波糖和其他降糖药物联用时,降糖作用增强,则可能引起低血糖,这时进食或是服用蔗糖效果都是不好的,而应使用葡萄糖。
那么阿卡波糖还有什么副作用呢?
1、胃肠功能紊乱,这是阿卡波糖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
前面我们说了阿卡波糖是通过影响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来降低血糖的,未能降解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被人体内正常的细菌分解后便会产生大量的残渣气体,于是很多服用阿卡波糖的人们便会出现胃肠胀气、排气增多,顽固性便秘,偶见腹泻、腹胀,个别还会出现腹痛,甚至极个别可能出现轻度的肠梗阻。好在多数的症状都可以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减轻或消失,一般为2-3周。
2、肝功能异常
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肝炎。有报道,在50万余例使用阿卡波糖的患者中,有19例出现血氨基转移酶升高,不过在停药后均能恢复正常。然而在日本发现个别患者发生爆发性肝炎而死亡,不过是否与阿卡波糖有关还不明确。
3、皮肤反应
少数服用阿卡波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红斑、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4、与其他药物合用
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并发症,所以阿卡波糖也就常和其他药物,如地高辛、华法林等,一起联用。有研究显示,阿卡波糖可降低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又可提高华法林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改变他们的作用强度。所以,阿卡波糖与其联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及时调整剂量。
5、其他副作用
少见乏力、头痛、眩晕,还可能出现铁吸收率降低、贫血,
那哪些人是不可以服用阿卡波糖呢?
1、对阿卡波糖过敏的患者;
2、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
3、Roemheld综合征、严重的疝、肠梗阻和肠溃疡等由于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病患者;
4、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低于25ml/min;
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
6、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儿童。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