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和沙坦可以换着吃吗?
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药物,都是临床上高血压患者的常用降压药物,其作用机理类似,降压效果,适用人群也类似,到底可不可以换着吃呢?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有没有必要呢?这个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些朋友想要降压药换着吃,可能存在很多种不同的情况,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种常见的情况——
副作用身体不耐受,换服另一种降压药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减少外周血管阻力而达到降压效果的降压药,在降血压的同时,对于心脏、肾脏等靶向器官,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人说沙坦类药物比普利类药物好,但并不能这么说,普利类药物除了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还保留了缓激肽通过诱导生产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但缓激肽的产生,又使普利类药物容易引起咳嗽的副作用。
因此,对于伴有心衰的患者的药物应用上,对心血管保护作用更强的普利类药物是首选,但如果再服用普利类药物控制血压的过程中,出现干咳的副作用,那么可以考虑换服沙坦类药物来替代普利类药物。在这种情况下,普利类药物是可以考虑患者沙坦类药物的。
服用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降压效果不好,想换成另一种试试?如果是是基于这种情况,建议您还是要慎重。首先不管是普利类药物还是沙坦类药物,其降压效果达到最佳效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如果是服药初期,控压效果不良,不妨先坚持吃上一个月看一下,如果实在是降压效果不好,可以考虑换服另一种降压药。但还是建议大家咨询医生或药师后再决定,对于普利或沙坦单服降压效果不好的情况,换成另一种的情况,由于两种药物作用机理相似,能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倒不如咨询医生,联合应用另一种作用机制的药物,协同降压更靠谱,如加服地平类药物,利尿剂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担心药物的耐药性,所以两种药交替服用?这种担忧就真的没有必要了!降压药物,不论是沙坦还是普利,都不会因长期服用产生耐药性,这类药物作用的靶向器官是人体的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不会因为你长期服药还是不服药就减少分泌或增加分泌,因此,也不会出现服用时间长了,身体和血压就产生耐药的情况,完全不必担心。如果您服用沙坦或普利其中一种药物,降压效果良好,身体耐受,坚持服用就好,完全不必交替服用降压药。
普利和沙坦可以换着吃吗?
普利类降压药,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沙坦类降压药,即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主要包括厄贝沙坦、坎地沙坦、氯沙坦等。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他们的医学名前都有“血管紧张素”这几个字,可能正纳闷普利和沙坦是不是同一类药。不错,他们都属于RASS系统阻断剂,只不过各自阻断的位点不同而已。
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降压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是心内科医生的常用药。他们有两个特点,起效较慢,但长期服用,不仅可降血压,还可使心血管受益;其次,他们与利尿剂联用,不仅可增加降压疗效,还可降低普利或沙坦引起的高血钾不良反应,降低利尿剂引起的血糖波动。基于普利和沙坦可逆转血管壁肥厚,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抑制左室重构,保护肾功能,增敏胰岛素,故尤其适用于合并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二者适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长期治疗可稳定降压。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建议普利和沙坦换着吃,虽然他们都属于RASS系统阻断剂,但毕竟阻断的位点不一样,降压机理有差异,若血压控制稳定,突然换用另一种降压机理的药物,可引起血压波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将普利换为沙坦:普利类药物可引起刺激性干咳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使用中不耐受,由于沙坦不会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故这种情况下,可更换为沙坦。
综上,不建议普利和沙坦换着吃,只有当普利类药物引起刺激性干咳,患者不耐受时,建议更换为沙坦。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普利和沙坦可以换着吃吗?
这件事要看怎么说。
“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在降压的作用机制上,都是通过阻断人体内同一个影响血压的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达到降压目的的。
“普利”类降压药,叫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有收缩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II产生。“沙坦”类降压药呢,叫做“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是抑制组织器官上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去和血管紧张素II结合的。
这两大类药都是在阻断血管紧张素II作用的环节上,只是“普利”类药阻断在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的环节,“沙坦”类药阻断在血管紧张素II的受体部位,一个在上游环节,一个在下游部位,总体的作用都是一致的。这样呢,血管紧张素少了也降压,组织器官里血管紧张素的受体不接受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也降压。也因此,这两大类药在降压治疗中一般不主张合用。
当然,药物作用的具体细节方面还是有所差别的。
普利类降压药问世比较早,临床应用的时间长,对这一大类药物的各个具体药物的临床研究比较多,药物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很好的证实。沙坦类降压药问世比较晚,临床应用的时间相对短些,但这些年也做了不少临床研究,也都陆续证实了和普利类药相类似的临床疗效,加上很少有引起干咳的副作用(这一点,是普利类药物出现得比较多的副作用),所以临床应用沙坦类药明显增加,颇有点后来居上的势头,只是价格偏高。
所以,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的适应证、禁忌证大致是相同的。这两类药的好处,是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脏器的其他损害,对心脏、肾脏有比较好的脏器保护作用。如抑制心肌肥厚,防治心脏扩大,保护心功能;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还有对血管壁的保护等,除了用于降压,还适合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糖尿病蛋白尿的病人。
前面说过,有些人吃普利类降压药后会出现干咳。如果干咳轻微,过一段时间能够适应,也是可以继续吃的。如果不能耐受这种干咳,或者越来越重,可以考虑换用沙坦类药物。如果服普利类药物后降压效果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不必换药的。
再有,一些研究显示不同的沙坦类药物在脏器保护方面有所不同,也是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换药的。比如厄贝沙坦的降尿蛋白作用,氯沙坦钾的抑制心室肥厚、降尿酸作用等。
不赞成在用药后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来回换药,一会儿沙坦,一会儿普利;或者不同的沙坦、不同的普利交替吃(这在临床上是可以见到的)。因为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代谢规律,药物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才能在体内达到稳定的水平,持续地发挥疗效。频繁换药,不同药物的血药浓度不稳定,药物的降压作用也会波动,血压自然会波动,这对于患者的降压治疗是不利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普利和沙坦可以换着吃吗?
普利类降压药常见的包括: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等等。
沙坦类降压药常见的包括: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等。
这两大类降压药都属于五大类降压药之一,是临床最常用的两种降压药,也是高血压的首选。
这两种药物,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可是说是亲戚,在作用机理方面,普利的作用点更靠上,沙坦稍微靠下,所以,虽然是两种药物,但很相近。
普利和沙坦常用于哪些情况:1、高血压,是降压药的中坚力量,降压平稳,长效,保护靶器官,相对副作用小。指南推荐首选的药物。2、各种心衰:心衰的基石用药,可以抑制心室重构,防止心脏扩大,降低心衰住院率,降低死亡率。只要是心衰,都建议服用,可以降低心衰死亡率,最新指南对于沙坦的推荐指出: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作为心衰药物,而不是所有沙坦。
3、糖尿病肾病:可以降低糖尿病尿蛋白,糖尿病肾病的好帮手。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选择普利,如果普利出现干咳、喉头水肿等等副作用时,才会以沙坦来替代普利。
这是正确的关系:普利出现副作用,这时候用沙坦。当然如果出现高血钾,严重肾病肯定两种都不能使用。
但在临床从来没有说两种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
总之,普利和沙坦都是不错的药物,但要在医生指导下,而不能交替使用。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普利和沙坦可以换着吃吗?
普利类降压药可不可以和沙坦类降压药换着吃?这个问题临床上也常常被患者们问起。今天,张大夫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到手机前面的你。
对于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他们就像一根藤上的两个果实,脾气秉性很相似,治疗的疾病也类似,同时降压效果也不相上下。那么,它们之间可不可以换着吃呢?首先,如果一位高血压患者吃其中一个药,没有什么不适和副作用,同时降压效果也不错。那么,真心没有什么必要调换着吃。但是,如果一个高血压患者正在吃普利类药物,发生了比较常见的副作用,比如说干咳,而这个患者还特别适合吃这一类的药物控制病情,这个时候就可以吃沙坦类降压药。也就是使用沙坦类降压药替换普利类降压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患者干咳的副作用会很快消失。
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都是非常好的降压药,用好了不但可以降低血压,还能保护心脑肾免受损伤。希望我的解答对大家有些帮助。
普利和沙坦可以换着吃吗?
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比较一下这两类药物,这两类药物都是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都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两类药物作用机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是属于同一大类的药物,都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生理情况下,肾脏分泌的肾素经过酶转换后生成血管紧张素Ⅱ,之后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血管紧张素受体,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当然血管紧张素Ⅱ还通过其他机制升高血压。基于以上原理,研发人员就研发了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药物,普利类药物可以抑制使肾素转换的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从而发挥降压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这类药物具有很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对糖脂代谢无影响,临床应用广泛,但是ACEI类药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它会引起10%~20%的患者出现喉咙发痒、陈发性发作的刺激性干咳,以夜间为重,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这个时候就应当停用普利类药物了,就可以换用沙坦类药物治疗。
沙坦类药物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但是它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从而发挥降压作用。常用药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少见,适应症与普利类药物类似,也同样具有普利类药物的优点,所以普利类药物不耐受患者可用转换为沙坦类药物治疗。
另外,这两类药物均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禁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妇女及高钾血症者。
参考文献:
2011年高血压指南
常见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4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