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除了吃药,该如何降下来?
看到这个问题,我先想到的是两层意思,一是高血压患者一方面吃药,一方面生活上还需要如何注意才能控制好血压,二是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吃药,能不能靠别的方面的生活调理将血压降下来。
其实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第一种理解是正确的,第二种理解往往控制不好血压,再看题目下方一段话,明白这位朋友的情况了,刚发现高血压,怕服药造成依赖,想通过生活调理的方式将血压降下来,那么再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给这位朋友纠正一下有关高血压的错误认识。
高血压吃药会造成依赖性吗?这位朋友说,刚发现,是初期,您没有给出具体的血压测量值,所以我们无从判断。但刚发现是初期这种话,最好不要随便下结论。
很多高血压的朋友,发现就是二级甚至三级高血压!特别是对于年龄不大的中老年人朋友,高血压的问题,通常身体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一旦发现,却是血压已经高的惊人,来给您说一下什么叫初级高血压,对于血压偏高,但是不超过160/100mmhg的情况,如果没有慢性肾病,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肥胖等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问题,那么您这个情况可以算初期。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先不服药,生活调理。
但即使如果您的情况已经需要服药,也不必担心产生药物依赖性,绝大多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都应该终身服药控制血压的平稳,这并不是药物依赖不依赖的问题,而是高血压这个疾患本身的特性所决定,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情况通常会不断的进展,选择适当的药物,控制血压的平稳,是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方法,没有之一。服用降压药,不会产生依赖性,不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心血管问题,这才是真相。
高血压如何生活调理?说的有点多了,还没有回答这位朋友关心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如果是一级高血压,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情况,才可以考虑初期不服药,通过生活调理来降血压,如果需要服药,还请坚持合理用药,保持血压平稳。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调理,不止是针对不用吃药的初级高血压情况,对于正在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同样应该坚持和遵守,给大家这么几点小建议:
1. 低盐饮食,控制摄入盐的量,主要是控制钠的摄入,因此,除了食用盐,调味品,加工肉,小零食,含防腐剂的饮料等,都是钠的来源,都要注意均衡摄入,不要吃喝太多。
2. 控制体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因素之一,控制好体重,不但有利于控制好血压,还有利于控制好血脂血糖,甚至可以这么说,控制好体重,就能控制好您的健康。
3. 适度运动: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适度的运动,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血管的柔韧性,降低血压,同时还能促进机体的代谢,对于血脂血糖血尿酸,都有很好的调节和降低作用。每天坚持不少于30分钟的运动时间,每周不少于5次运动,中等强度即可。
4. 戒烟限酒:这个不用多说,吸烟对于心血管的危害非常巨大,如果您吸烟,先把烟戒了吧,这比降压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严重多了。酒也要少喝,长期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也很大。
5. 戒除焦虑:平和的心态,摆脱无谓的忧虑和压力,对保持血压平稳是很重要的。很多舒张压高的朋友,都是因为长期压力大,焦虑所致。
6. 坚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只要条件允许,一定不要熬夜,如果你坚持每天规律睡眠,11点前入睡,充足的睡够6.5~8个小时的睡眠,可以有效的保证你的身体在夜间的休息,不但有利于降血压,还有利于机体免疫力的提高。
以上6点,如果您能真的做到,先坚持3个月的生活调理,这时候再去量血压,多数情况下,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如果已经下降至合理的范围内,那么您可以不用服用药物,继续坚持上述生活调理,如果降压不理想,血压仍然偏高,还是建议服药控制血压。
高血压除了吃药,该如何降下来?
做一些适合自己身体的运动……我发觉游泳可以降低血压,但只是对我自己而言!
高血压除了吃药,该如何降下来?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并且不再是老年人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高血压。于是降血压就成了一大难题,那么除了吃药,还有没有什么降血压的好方法呢?
1.选择具有辅助降压功效的食物,比如燕麦、荞麦、玉米、土豆、芹菜、洋葱、茄子、菠菜、芦笋、油菜、海带、香菇、胡萝卜、白萝卜、木耳、山楂、香蕉、黄豆等。日常食物多样化,轮换来吃对血压更有益。
2.注意补充一些对控制血压有益的营养素,如钾、硒、钙、镁、胆碱、烟酸、维生素C、膳食纤维、牛磺酸、亚油酸、黄酮类物质等等。当从饮食中无法获取这些元素时,也可以选择专门的膳食补充剂。
3.坚持运动,运动能够消除精神压力,增加微血管血流量,改善血管机能,从而调节血压水平。运动还能够帮助减肥,而体重降低,有助于在整体上降低血压水平。那高血压的朋友适合做什么运动呢?爬楼梯、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等均可。
4.保持良好情绪,日常可以听听音乐,做做瑜伽。易燥易怒、焦虑、失眠、精神压力大也会让血压失控,所以学会调节精神压力,对高血压的朋友们来说也是一项重要功课。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记得点赞哦,更多三高问题欢迎关注我们!
高血压除了吃药,该如何降下来?
高血压是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为必表现,并可伴有心、脑、肾等多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综合征。高血压的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中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必不可少,而除了药物以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基础病(继发性高血压)和改善生活方式来协助血压的控制。高血压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血压升高只是疾病的表现之一,通过积极治疗基础病,我们常常可以将血压降低,而不需要长期用药。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但通过药物与生活方式的综合性干预,我们也常常可以将血压控制达标。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①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应<6g,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②严格戒烟、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如饮酒需严格控制量,男性每日酒精量应<25g、女性应<15g;③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④控制体重,肥胖者(包括腹型肥胖)注意减肥;⑤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等;⑥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暴怒、焦虑等。 高血压患者的降血压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综合评估病情后选择个体化用药,建议优选长效制剂。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并定期复查,了解血压控制情况,以更好的协助治疗。大家切勿偏听偏信、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高血压除了吃药,该如何降下来?
如果一个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光靠吃药来控制高血压,这种做法就好比是一条腿走路,你的血压是很难做到平稳控制的,很多朋友都知道糖尿病的调理有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这5驾马车的说法,实际上,对于高血压来说,同样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高血压控制除了服药以外的生活方面的“3驾马车”。
高血压生活调理的第一架马车——饮食调理想要调理和控制好高血压问题,健康的饮食调理必不可少。
很多朋友知道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理要注意低盐饮食,但控盐,每天吃的淡一点,只是高血压控制饮食调理的一个方面。除了要注意低盐饮食以外,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理,还应该注意低脂低糖饮食,同时多吃水果蔬菜,适量的注意豆奶类和坚果类食品的摄入,对于有肥胖的问题的朋友,除了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也要注意食量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有助于体重的控制,而体重控制下来,对于高血压的控制,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具体的膳食结构方案大家可以搜一下DASH饮食(得舒饮食)或地中海饮食等,这些饮食方式,都是对高血压患者有益的饮食结构,参照执行就是很好的。
高血压生活调理的第二驾马车——运动锻炼高血压患者结合身体情况,合理的进行运动锻炼,不但有助高血压控制,还有助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降低。
对于高血压运动的问题,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身体状况好,身体素质还不错,可以适当的加大强度,如果年龄较大或较虚弱,适度的活动即可,不一定要追求运动的强度,总体上来说,保持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可以参照有氧运动指能达到最大心率[最 大心率(次/min)=220一年龄]的60%~70%来把握, 坚持运动锻炼,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运动,这样有效而持续的运动锻炼,更有助于高血压的辅助控制。
高血压患者运动锻炼,其健康获益是全方位的不但有益血压控制,还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脂血糖代谢,降低心血管的整体风险。
高血压生活调理的第三驾马车——心理调节很多时候,高血压患者,如果能够把心态调整好,戒除不良情绪的影响,高血压的波动性就会大大降低,良好平和的心态,是保持血压平稳的重要方面。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的脾气性格都不一样,但无论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样那样的压力,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是不可避免,有的朋友想的开,一笑而过,开开心心的去面对;有的朋友想不开,今天的问题还没解决,还想着明后天可能面对的压力和问题,天天焦虑紧张;有的朋友碰见生气的事儿,笑呵呵的也就过去了;有的朋友碰到气人的事儿,火冒三丈,三天三夜还下不去,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样也会对我们的血压形成不同的影响。如果已经有了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不妨让自己看开点,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去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静的心态,会让血压更加平稳,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也会大大降低。
高血压患者除了服药以外,如果能够做好上述3个方面的调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定期的测量血压水平,了解自身的血压控制情况,把血压控制平稳达标,才能够更好的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血管风险和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
高血压除了吃药,该如何降下来?
平时多吃芹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