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司他韦真的能取代利巴韦林的神地位吗?

首先,利巴韦林是个抗病毒老药,抗病毒范围也十分有限,并不是什么广谱抗病毒神药,在国内的药品开发和临床应用上,确实有被滥用的情况,其次,奥司他韦可以抗流感病毒,但现在也有被过度炒作的嫌疑,真的快成了“神药”了。李药师今天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两个抗病毒药物。

李药师谈健康,点右上方关注,更多安全用药知识与您分享!

利巴韦林

对于这个药物,李药师介绍下它的历史,利巴韦林这个药物于20世纪70年代于美国被发现,其原研药品公司对于这个药物推崇有加,曾对外宣称该药物对“艾滋病毒”有对抗作用,并导致其股票大涨,然而真相并非如此,该公司的“谎言”也受到了美国FDA的严厉监管和警告,但评价一个药物是否有效是很难一下子就证明的,经过多年的对抗,最终以该公司承认利巴韦林对艾滋病毒无效和被FDA罚款60万美元而而告终。

利巴韦林目前在美国被批准的适应症只有两种,一种是丙型肝炎,另外一种是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批准的剂型也只有口服固体制剂和气雾剂两种,就算是这样,对于丙型肝炎的治疗需要合用干扰素,用于小儿肺部合胞病毒感染治疗气雾剂在美国的医师指南中也只是让医生根据情况自行选择,并非首推用药。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用药示范名单中,利巴韦林唯一的适应症是用于治疗病毒性出血热。

而在我国目前是什么情况呢?利巴韦林在我国有颗粒剂、片剂、气雾剂、滴眼剂、注射剂多种剂型,适应症就更是五花八门,除了上呼吸道合胞病毒,出血热等,还有皮肤疱疹病毒,气雾剂有病毒性咽炎,咽颊炎、病毒性鼻炎等适应症。临床使用上就更随心所欲了:手足口上利巴韦林、腮腺炎用利巴韦林,水痘出疹子上利巴韦林,肠道病毒感染腹泻上利巴韦林、感冒发烧上利巴韦林。药物的滥用不是某个人的事情,但国内的实际情况确实是,利巴韦林确实存在滥用的情况,特别是儿科的滥用。

为什么说轻易不要使用利巴韦林,一是它对上述国内经常使用的适应症缺乏足够的科学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其自身的毒性副作用很大,利巴韦林的动物试验数据表明,本品有致癌性、致畸性,不论男女,服用该药物后,都应在6个月内避免怀孕,孕妇哺乳期妇女更是禁止服用。另外,服用该药物有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副作用,比起这些问题,呕吐等胃肠道副反应都是小意思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FDA和世卫组织对这个药物的使用要求这么严格的原因。

看了这么多,您还觉得利巴韦林是神药吗?

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是罗氏公司1999年10月在瑞士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用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对抗治疗。该药品在我国上市时间是2001年,成人装叫“达菲”,国内上市的颗粒剂叫“可威”,一般儿科常用。

从这个药物的历史可以看出,其上市时间也不短了,但却在今年流感爆发情况下,也变成了“神药”,因为职业原因,今年被数次问到:“山东那里能搞到奥司他韦?”,“帮我买点奥司他韦,老妈发烧退不下来”,“孩子去看病,大夫说只有奥司他韦管用,可是他们医院没有,快帮我买点!”,碰到这样的事情,我却也无能为力,因为山东确实全省断货,一药难求;但同时我又暗自庆幸,为什么?因为找我帮忙买药没买到的,在没有服用奥司他韦的情况下,身体也全都恢复了健康。

不论甲型流感还是乙型流感,只要不是重症并发或有明确的指征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完全可以通过对症治疗,精心护理恢复健康的!

奥司他韦并没有那么“神”,它2008年在禽流感爆发时,被WHO紧急列入流感预防一线药物以来,质疑声就从未中断过,于是在2017年,奥司他韦被降级为流感“辅助用药”。为什么,正是因为奥司他韦对于流感病毒的对抗作用也并未经过充分的临床验证,是否真的能抗流感病毒,还需长时间的临床数据积累。

说一下副作用,奥司他韦曾被报告有多例的精神症状副作用,包括导致精神错乱,谵妄等情形,由于流感高热本身也有可能导致该现象,因此,是否有奥司他韦引发还并没有明确相关的证据,但如果服用,也请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胃肠道副作用,这个副作用的发生率还是挺高的,周围很多朋友,特别是儿童,服用奥司他韦后出现呕吐现象。

奥司他韦变成“神药”,一方面是人们希望病情赶快扭转的急迫心情导致了盲目的抢购和囤积,另一方面是一些媒体和报道报这个药物的作用说的太神奇,好像不吃奥司他韦,流感就好不了了,另外,现在医患关系并不那么和谐,很多大夫宁愿让你多吃点药快点好起来,谁愿意去冒风险给你减少用药呢?

但李药师还是重申个人观点:奥司他韦不是神药,不要盲目囤积,不要随便给孩子吃,不要用于预防流感,仅在确需使用时服用即可。

谈用药安全,我们是认真的,如果看完本文有收获,请点赞,同时欢迎留言转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