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高三和初三会被叫停吗?
截至目前,老穆还没有看到吉林全市的高三和初三年级停课消息。
不过,老穆经过一番网络查询,发现有网友和自媒体“感慨”,吉林的初高三又停课了,但不知消息真实度如何。
老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吉林省舒兰市已复课的高三、初三学生再次停课了。
另外,吉林市的高一高二年级也再次延期了开学时间,具体开学时间另行通知。
吉林市的学校为何会暂停或延期开学呢?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原因了,主要是因为舒兰的“聚集性疫情”。
昨天,吉林又新增了6例病患。
老穆详细看了一下,有5个跟舒兰有关,还有一个系5月11日吉林省通报的吉林市丰满区确诊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
如今,舒兰传染链再度延长,学校的开学也再度“成迷”……
老穆要提醒各位学生,我们要耐心等待,在家安心上网课!
成绩固然重要,健康安全难道就不重要了?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吉林市高三和初三会被叫停吗?
截至5月13日,吉林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1例,其中,舒兰市确诊病例14例、丰满区确诊病例7例。目前,吉林舒兰市为高风险地区,丰满区为中风险地区。
5月11日,吉林市教育局发出紧急通知,原定于5月13日高二开学、5月18日高一开学暂缓,具体开学时间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5月12日,吉林市教育局对城区学校初三年级学生停课,从12日起改为居家线上学习,具体复学时间另行通知。县(市)初三年级学生上课形式根据当地疫情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5月10日,吉林省舒兰市风险等级调整为高风险,已经复课的高三、初三学生再次停课。由于城市公共交通暂停营运,城市封闭,相关部门最终决定用客车统一将学生安全送到家。家长表示理解,安全最重要。
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出现了反弹,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学生同样不能聚集在校园里学习。已经复课的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将会停课,这是根据当前疫情形势作出的科学抉择,家长和社会都能够理解教育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
学校是人口较集中的区域,一旦发生疫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防疫主管部门会根据当前疫情形势作出科学评估,紧急叫停高三和初三年级学生上课是正确的做法。体现了防疫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担当精神。
吉林市高三和初三会被叫停吗?
吉林省舒兰市洗衣工发病,导致5月10日舒兰将风险等级调整为高风险,直接导致舒兰当地高三和初三停课,学生回家继续上网课。吉林市昨天一共新增了6个病例,网传吉林市高三和初三已经停课。有家长在网上说,吉林市高三已经停课,孩子都回家上网课了,但是目前官方还没有发布通知;
正常来说,吉林市新增6个病例,那么这6个病例的接触者肯定也不少,这对已经开学的高三、初三孩子会造成很大隐患。所以停课也是极有可能的。
原本吉林市5月13号高二开学,5月18号高一开学;现在吉林市高一、高二因为疫情开学已经推迟了,具体开学时间另行通知。
如果吉林市高三初三再次停课,我完全理解和接受,毕竟孩子的安全才是第一,健康和全都没了还拿什么高考。当地高三孩子真是太难了!距离高开就剩50多天了,可是疫情反弹,家长也不放心孩子继续上学啊。总之,我认为当地教育局一定会给出一个妥善解决办法的。也不要过于忧虑。孩子健康是最重要的。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
吉林市高三和初三会被叫停吗?
在国家角度,市民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在老百姓眼里,儿女的健康也是第一位的。如果吉林市继续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更多患者,高三和初三会停课,重新开始在家进行网课学习的,减少相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相信政府,相信学校。
吉林市高三和初三会被叫停吗?
12号下午初三停,13号高三停
吉林市高三和初三会被叫停吗?
昨天吉林市一共新增了6个病例:
- 病例1,女,1974年出生,系5月10日吉林省通报的舒兰市确诊病例9的密切接触者。
- 病例2,男,1979年出生,系5月10日吉林省通报的舒兰市确诊病例9的密切接触者。
- 病例3,女,1973年出生,系5月10日吉林省通报的舒兰市确诊病例9的密切接触者。
- 病例4,男,1988年出生,系5月10日吉林省通报的舒兰市确诊病例9的密切接触者。
- 病例5,男,1976年出生,系5月11日吉林省通报的吉林市丰满区确诊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
- 病例6,女,1950年出生,系5月10日吉林省通报的舒兰市确诊病例10的密切接触者。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吉林市的初三、初三已经停课,恢复到了线上教学。
距离高考还有56天,这些高三的学生确实非常的艰难,不过生命第一,安全至上,无论有多少困难,希望这些高三学生能够一一克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这些病例中,其中有5人是在吉林市丰满区,一人在舒兰市,在这种情况下密切接触者肯定不少,而且隔离的人员也比较多,所以对于全市的高三和初三学生停课是非常及时的政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