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会影响学生正常开学吗?
老穆认为,河南新增的1例境外输入病例,确实影响了河南的开学,但老穆坚信,不会影响河南开学的大趋势!
河南昨日新增确诊病例为1,累计确诊病例为1274,治愈1250,死亡22例,还剩2例。
河南郑州新增1例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患者刘某某,男,63岁,在卢森堡探亲,3月18日自法国巴黎出发经北京转机后于19日抵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下机即被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3月22日23时,诊断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河南共2例境外输入病例,还有一例就是大家熟悉的“一人害一城”的郭某鹏。
纵观河南各大城市,皆已清零,只还剩2例境外输入病例。
那么,河南会不会因为境外输入病例而推迟开学呢?
我们可以参考辽宁省的做法。
辽宁虽然昨日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但仍在今天发布了开学通知。
辽宁发布了9号令, 明确返校安排。
【1】4月中旬起,高三年级实行省域内同步返校,具体时间由省教育厅通知。
【2】初三年级实行同一市域同步返校,具体时间由市级教育部门通知。
【3】中小学其他年级及中等职业学校适时返校,具体时间由市级教育部门通知,分批错时开学。
综上所述,老穆认为,河南的高三和初三很有可能在4月20日开学。其它年级段,将于4月27日后分批次有序开学!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河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会影响学生正常开学吗?
河南新增的输入病例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开学
有病例新增,为何还不会影响河南的正常开学呢?这要从输入病例,具体情况来分析:
3月23日(今天)郑州疾控中心发布了河南新增的这例输入病例具体情况,63岁男士在卢登堡探亲回国,3月19日抵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刚下飞机就被统一的收治隔离,随后在3月22日确诊为新冠肺炎病毒患者,3月23日显示,河南新增一例确诊病例。
不是所有的境外输入病例都会对地区开学复工造成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大家也意识到了,如果境外回来的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被统一的安排到定点医院隔离,就算随后几天确诊,那么也不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正确认识境外输入病例:
在源头上能够直接将病毒感染源扼制,可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蔓延,这样总体来讲影响程度还是较小的。
不能够像一些“毒王”一样回国,还刻意隐瞒行踪,无所顾忌,到处流动,那么肯定就会影响地区整体的疫情情况,会推迟开学复工时间!
分析河南省疫情实时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知,河南省累计确诊病例1274例,目前省内仍有两例确诊病例没有被治愈。
河南省的开学时间第一批次预计在四月中下旬,因为还没有满足开学硬性标准之一:地区疫情持续28天左右的时间零增长。
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河南新增的这例确诊病例,不会对整体局势造成多大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你怎么看?
河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会影响学生正常开学吗?
谢邀
3月23号,郑州市新增的一例输入性的确诊病例,但是我想这里确诊病例并不会影响河南省已经制定的开学计划和安排!
目前河南省也没有公布具体的开学时间和安排,但是根据河南的疫情控制情况,开学已经指日可待,我认为郑州市新增的这例确诊病例只是一个插曲,并不会影响河南整体的防疫大局。
河南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大省,每年有100万左右的高考学生要参加高考,占到了我们国家考生人数的1/10,还要多如此庞大的高考人口,如果迟迟开不了学,那受到的影响势必非常大。所以我认为河南省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学生开学的问题!
随着境外输入性的确诊病例不断增多,我们在应对这些情况时,也显得比较有把握和针对性,所以处理起来效果也会非常好,我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到河南的开学计划和复工复产的计划!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留言和评论!
河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会影响学生正常开学吗?
今天早上看到这则消息,说实话心里咯噔一下。毕竟河南出了个郭某鹏,导致河南开学再次延迟,现在又新增一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河南的开学时间会不会再度延迟!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赶紧了解了一下这个境外回来人员的行程,看完之后,长舒了口气。还好,这名患者守规守距,从巴黎乘机到北京,转机后19日抵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下机即被隔离观察,3 月22号晚确诊。可以说,这位患者刘某没有影响到郑州市及周边市民,没有造成多大影响,完全和郭某鹏事件性质不同。因此,不会影响到河南的正常开学。
河南省在3 月10号已经连续13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因为郭某鹏的出现,这一记录被打破。不过,郭某鹏被确诊后,与其密切接触者,到目前为止核酸检测都呈阴性。也就说从3月11号到今天,河南已经连续12天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再有16天,也就是到4月9号左右,如果河南没有新增确诊病例,河南也就达到了开学的条件,就可以开学了。
3月19日,河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等级由1 级下调到II级。等到河南的应急响应等级下调到III级,就意味着河南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就可以开学了。不过,目前河南的疫情形势控制也是很不错的。全省174个县区市为低风险区,只有郑州二七区为中风险区。
疫情形势大好,开学为期应该不远。要知道,现在不少省份宣布开学,河南的家长和学生也是非常着急的。不过,河南省教育厅虽然没有公布开学的具体时间,但是各学校的开学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不少高校都已经通知老师返岗了,可见河南开学在望。让我们静等通知吧!
河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会影响学生正常开学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影响开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输入型病例,随着输入型病例数量的不断增加,我认至少造成各地延迟开学半月以上的影响。
河南紧靠湖北“重疫区”,从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的防控压力就比较大,输入性病例对学生的开学有没有影响?主要是看输入性病例是否在绝对的可控范围之内?
本地区安不安全,输入型病例数量仅仅只是一个参考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输入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行动轨迹带来的深远影响。
河南疫情现状河南自疫情发生以来,累计确诊病例1274例,治愈出院人员1250人,死亡人数22人,目前现有确诊病例2人,河南在整体疫情严重排行榜排到第3名。
3月22日,由法国输入新增一名病例,目前输入型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都已在指定地点隔离。虽然输入型病例不断增加,但是随着我国对境外行输入人员的严防死守,以及政策的调整及完善,所有的输入性病例均已在可控范围内。
目前全国本土疫情都已经得到有效的遏制,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对输入型病例严防严守,把输入型病例的传播危险性控制在绝对范围之内,其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天入境人员达12万人之多,我国防疫工作人员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建议境外所有的华侨、工作人员、留学生等无极特殊情况,不要盲目跟风涌入国内,增加我国疫情防控压力。
3月21日,广东出现新增本土病例,这一名病例与输入型人员有密切的关联,这也是我国输入型病例对本土病例直接影响的第一例。
云南、贵州等确定开学时间的省份,陆续也有输入型病例的增加,但是其开学时间仍然按原计划进行,就此证明,输入型病例肯定在我国的绝对可控范围之内,危险传播系数较小。
综上所述,输入型病例的不断增加,肯定影响我国大部分省份开学的时间,但是只要我们把输入型病例的危险传播性控制在绝对范围之内,把影响降到最低,才能让学生们尽快返校开学。
综合河南整体的疫情防控和输入型病例带来的影响来看,估计河南高三初三的孩子应该在4月7号到4月15号左右陆续返校,而其他年级则在4月中下旬陆续有序开学。
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您展示在评论区,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谢谢您的关注、评论和认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速删)。
河南新增一例境外输入,会影响学生正常开学吗?
前阵子郑州“毒王”——郭某鹏在郑州的一阵子骚操作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声讨,为了跑意大利看场足球,生生的逛了一圈世界,回到我国之后还高铁、地铁、公交的连环操作,不知道引发了多少人隔离,大大加重了河南防疫难度,甚至原本的学生开学计划也要被耽搁。如今我国的新增病例已经由境内转变成了境外输入,这也意味着当前的防疫重任其实落在了入境方面,这不经过检测河南郑州在3月22日新增一确诊新冠病例,对于人口过亿的河南来说,可以说每一个新增新冠病例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当然也牵动着千万学子及家长的心,那么这个新增病例会影响到学生的开学时间吗?
从科学兴农了解到的信息看,这个输入性病例的危害显然属于可控性质,看来也并不是每一个输入性感染病例都如同郭某鹏一般会闹到国人人人皆知,人人喊打的局面的。这位输入病例刘某是3月18日从法国巴黎飞到北京,然而又直接转飞机返回了郑州新郑机场,该病例在下飞机之后随即就被隔离观察,不过即便如此直到3月12日晚上才被确诊为新冠感染病例。从刘某的飞行路径看,所有密切接触人员基本上还是处于可控的地步的,而且在进入河南境内之后直接就被隔离,这也意味着并没有在河南境内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感染。
目前而言,河南境内的所有最近新增感染病例都是输入性新增感染病例,郭某鹏的境外输入感染是发生在3月11日,考虑到其在河南范围内造成的影响,如果在其之后的河南没有再度发生新增感染病例的话,那么在两个隔离期之后,也就是4月9号也就将迎来开学了。
而考虑到近期新增的这个感染病例并没有在河南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因此河南方面的开学时间应该不会从其确诊的3月22日算起。如今考虑到我国其他各省市的防疫状况尤其是河南的近邻湖北如今疫情刚刚消退,还存在反弹的风险,接下来不仅要严防境外输入感染,同时还有必要注意外省输入性感染。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前提下,如果省内不再发生新冠感染的话,那么我相信距离省内学生开学的时间就真的不远了。根据目前部分其他省市的开学时间安排,大多也是在4月下旬了,我想河南方面即便是比较早的开学恐怕也要在4月中旬前后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