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为什么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但官方却说延迟?
老穆认为,这件事不能怪学校,要怪只能怪“境外输入病例”!
短短20来天的时间,境外输入病例数就从1突破到一百,达到143例!
说句实话,因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影响,推迟开学的不仅仅是内蒙古一家,还有很多地区!
比如北京、甘肃、浙江、上海、广东、山东、广西、河南、陕西等。
老穆所在的江苏地区,理论上高三在3月23日可以开学了,但至今没有发布开学通知!
根据开学提前一周通知原则,今天已经3月17日了,所以江苏的高三和初三恐怕难以在3月23日开学。
我们再来看一下内蒙古目前的疫情状况,如下:
内蒙古昨日新增确诊病例为0,累计确诊人数为75,治愈73例,死亡1例,还剩1例。
内蒙古已经连续27天无新增病例,再过1天,就满28天了。
3月16日,经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内蒙古全区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将继续推迟,具体开学日期提前一周通知。
今天是3月17日,由于内蒙古宣布继续推迟开学时间,故而3月23号肯定是不会开学的!
倘若让老穆推算内蒙古的开学时间,保守估计,内蒙古的高三和初三可以在4月6日左右开学。
高一高二和初一初二估计在4月13日左右开学。
小学各年级估计在4月20日左右开学。
幼儿园最后开学,估计在4月底左右开学。
内蒙古目前还没有境外输入病例,老穆希望内蒙古能够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争取让学校能够早日开学!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内蒙古为什么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但官方却说延迟?
可以非常确切的说,在没有接到自治区教育厅正式通知的情况下,内蒙古一些市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这个信息一定是不可靠的。
在今年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除了省教育厅正式发布的通知以外,其他任何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是没有权利私自决定开学时间的。
再说,没有接到自治区教育厅的正式通知,哪一个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敢承担这样的责任?敢发布这样的通知?
所以,请一定不要道听途说,听信谣言。但凡听到这样的信息,那都一定是不可靠的谣言。
3月16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的正式通知是,全区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继续推迟,具体开学日期提前一周通知。
如果开学时间一旦确定,自治区教育厅会提前一周向社会发布开学时间,只有省教育厅红头文件发布的正式开学通知才是最可靠的,其他途径来的消息都是不可靠,不可信的,特别是小道消息和道听途说的消息,那就更不可靠了。
今天是3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是昨天(3月16日)刚刚发布的通知,所以说题主说的,内蒙古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这个消息一定是不可靠不真实的。
从当前的疫情形势来看,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不太严重,防控的也比较好,但这段时间未来输入病例的风险非常高。能不能开学?什么时候开学,相信自治区政府和教育厅一定会综合研判,提前一周向社会发布信息。
目前,还没有接到教育厅正式通知,那些只能安心、静心、耐心的等待,不要轻信谣言,也不要去传谣。
内蒙古为什么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但官方却说延迟?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3月16日确实下发了全区开学时间继续推迟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区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继续推迟,具体开学日期提前一周通知。所以题主说的情况是可能的,相信这是自治区政府经过科学研判的结论,现在疫情并未消除,境外输入风险骤增,制定开学返校计划一定要慎之又慎,也是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官网截图
从疫情影响来看,内蒙影响较小,但形势也在变化,严防境外输入,每个地区都不可懈怠,已经宣布确定开学日期的云南省和贵州省,都相继出现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无疑对最终是否推迟或延期开学是有影响的。个人理解自治区政府关于继续推迟开学的决定。
学校防疫是重中之中,学生背后是千千万万家庭,为什么急着让孩子戴着口罩,冒着风险上学呢,线上课程依然有序进行,学习时间同样可以更安全地保证,你认为呢,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云南截至3月16日24时,累计确诊2例境外输入病例
3月16日,贵阳发现1例英国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内蒙古为什么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但官方却说延迟?
内蒙古为什么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但官方却说延迟?
据内蒙古卫健委消息,2020年3月16日7时至17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例。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例,现存确诊病例1例,治愈出院73例,死亡病例1例。目前,尚在接受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5人,均为外省市区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人。内蒙古疫情防控实现连续27天“无新增”,整体防疫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如此好的疫情防控形势,不少地市教育局可能按捺不住喜悦心情,授意一些学校试着先让高三开学,于是便有了“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的奇葩事。3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下发全区开学时间继续推迟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区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继续推迟,具体开学日期提前一周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为何要下发这样的通知呢?笔者觉得,有两点理由:其一是、教育部明确要求“高三开学必须坚持省域同步”,某些市乱来先让高三开学,是绝对不允许的;其二是、近来境外输入病例频发,防控形势骤然紧张,开学必须延迟。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已经确定具体开学日期的贵州和云南两地。 3月17日上午,据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3月16日,贵阳市发现一名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据云南省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3月17日消息,3月16日12时至24时,云南省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法国输入),截至3月16日24时,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截至3月16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3例。这里的关键是云贵两地都是已经确定具体开学时间的,输入型病例,给他们的开学增加了巨大压力;有鉴于此,内蒙古自治区审时度势,果断再次延迟开学,完全就是为了学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考虑!
按照教育部统一布署,延迟开学是大原则,各地考虑开学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准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如果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内部疫情防控的具体态势,已经完全满足了防疫专家给出的“保持28日连续无新增,才是安全的”建议,同时又符合了教育部考虑开学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可以安排学生错峰错层次开学了;但是,现在防疫抗疫形势又有了新变化,境外输入型病例猖獗,带来了一些列不安全因素,这个时候考虑开学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科学的、更是对学生安全不负责任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3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下发全区开学时间继续推迟的通知”是非常理智和清醒的,同时又是审时度势和高度负责的表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继续延迟开学”决策点赞!
内蒙古为什么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但官方却说延迟?
谢邀
的确,3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一则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就是说,全区所有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开学时间继续推迟!具体推迟到什么时候,还需要另行通知!
其实内蒙古自治区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也不是很意外!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确诊人数只有75人,而且也实现了连续多日的零增长!但是近期境外确诊患者入境的频率和人数呈现了爆发,给很多已经清零的省份和确诊人数长期为增长的省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内蒙古自治区未雨绸缪,提前针对疫情的严峻形式做出判断,先推迟开学的时间,我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
或许有的学生已经接到了学校,或者班主任的通知,但一定要遵守规定,先行在家,不要前往学校,这样既不利于自己的安全,也不利于他人的安全!
一切都要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的通知为准,任何学校不得擅自开学!
不过我认为在月底之前,内蒙古自治区的高三学生应该是可以开学的,学校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准备工作以后,是可以达到高三学生开学的条件,也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学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内蒙古为什么一些市的高三学生已经接到开学通知,但官方却说延迟?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内蒙古什么时候开学?
按自治区教育厅3.16日的最新通知是全区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继续推迟,具体开学日期提前一周通知。
同时,各盟市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防护物资保障,启动开学条件评估准备工作,有序组织教职工返回学校所在地。
提问人质疑的部分市接到高三学生开学通知,不算准确。因为根据防控情况,开学时间是在调整变化的。比如说,之前网传的3.27日开学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今天发布新通知延迟开学。
事实上,2月份自治区防控指挥部曾发通知,全区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不早于3月15日,具体开学日期视疫情防控情况提前一周通知。之后,根据防控变化,又通知将延迟。
根据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的学生留言,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和老师之前预计是三月中旬开学,但是3月3日开始上网课后,部分大学被要求做好五月份的网上备课。
事实上,并非是所有学生都不像开学。3.16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块就有学生给自治区党委石书记留言:
内蒙20多天无新增,只有70多个确诊,希望重视一下学生需求。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早日回归校园,不能再拖了。并请公示一下开学日期或时间段。
3.16日自助区教育厅发的公告也算是对这个留言的一个回应呢。
大家对要求高三、初三尽早复课怎么看呢?
⚪ 若是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谢!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