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
说句实话,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在校园内!
为什么这么说呢?
【1】所有师生员工在家的时候,就要进行一遍自我检测。
【2】所有师生员工进入大门口时,还要进行一次检查和检测。
【3】另外,学校还要进行晨午检。
我想,倘若学生发烧感冒了,一定会被检测出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意外的发生!
一旦有了漏网之鱼,我想,学校往往会这么做:
【1】感冒发烧些会被立即送往学校的隔离区。
【2】立即电话通知学生家长,询问家长情况。
孩子最近14天去了哪里?是否途径疫情重灾区?是否与病患接触过?
如果没有,直接让家长带回家进行医治!
如果有,直接打120,进行医治!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
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现在是非常时期,任何一个疑似病例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开学以后,如果发现有学生或老师出现发烧的现象,我觉得应该立即送去医院检查,如果确诊是新冠病毒患者,那么就应该立刻进行隔离治疗,并且把与其接触过的人都进行隔离查看。
如果经过医院的检查,确定是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那么也不必过于紧张,一个学校那么大,人那么多,出现那么几个普通感冒发烧的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再怎么普遍的感冒发烧现象也不能够掉以轻心,不怕一万最怕万一,如果真的是因为学校不够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而出现漏网之鱼,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学校这个地方人群特别密集,一旦出现一个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那么就可能出现大面积传染的现象,到时候整个学校就完蛋了,这种责任谁都负责不起。尤其是对于学生这个年轻的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无论国家还是社会都在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所以在学校里面绝不能出现新冠病毒患者而校方很晚才发现的现象。必须要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下足功夫,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做到第一时间控制传染源,避免传染给更多的学生。
所以我觉得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立即送往医院检查,如果是新冠病毒患者,马上进行隔离治疗,并且把与其接触过的人都进行隔离查看,如果确诊是普通的感冒发烧,那经过留院查看并且治疗恢复后可以重新回校上课,不必过分紧张。
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
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按照流程来操作。感冒发热平时是小事,放在防控特殊时期就是必须格外关注的大事。
一、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师生健康返校
今年疫情防控背景下,学校开学一再延迟,开学前,对师生开学前的健康尤其要高度重视,减少和避免学生出现感冒发热情况。
按照《江苏省中小学开学指引》要求如下:
体温检测与健康状况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向校长或班主任老师汇报动向和体温检测及健康状况。精准掌握如期开学复课的每位师生健康状况,以及不能如期开学复课的每位师生的健康状况、具体原因和预计返校日期。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或旅居史的、体温有异常或有疑似病例的师生暂不返校。决不允许任何师生员工带病返校或复课工作。已经下沉到抗疫一线的任课教师必须提前14天向相关组织申请离岗进行居家隔离。外地回来的师生要向学校报告,并按照本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纳入管理。二、非常时期,感冒发热,必须按流程处置
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跟感冒一样,都会出现卡他症状,比如发咳嗽、打喷嚏等。
如开学后发现有疑似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和异常情况的,按照防控预案,必须经过以下流程:
1.第一时间送医。学校应及时让学生到校内临时医学观察场所留观,或就近送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2.第一时间报告。学校应立即向当地教育部门报告,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配合属地做好疫情处置。
3.第一时间隔离。学校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隔离,加强与管理人员、师生亲属的沟通;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随时掌握学生健康情况。
直到症状解除,确认不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否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三、加强自我防护,确保身体健康
等到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学生能够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开学以后,师生要加强锻炼,注意防护,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保持强壮的身体,首先可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来应付紧张繁忙的生活。其次,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避免因为出现发热感冒症状,给自身和他人带来防控压力,甚至担心和恐慌。
要做好自身防护,保持健康的体格,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休息。
- 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外出就餐。
- 合理搭配食物,不挑食。
- 注意防寒保暖。
- 带好口罩等防护用品。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今年开学后,如果疫情还没有宣告完全解除,病毒被彻底消灭,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继续做好疫情的成果的巩固工作。
一旦开学后发生发热等疑似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症状,应该按照有关应急预案给予及时处理。希望各位开学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出现感冒发热状况。
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流感爆发的高峰期,学生极容易群体感冒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带来了太大的影响,每个人几乎都是“谈疫色变”,据悉,青海省3月9日已经开学,真陆续到学校报到。如果这个时候学校有人感冒,肯定是会引起恐慌的。
在这个时期,如果发生感冒,学生自己肯定会害怕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应该立即向老师家长说明,并且到医院诊治。
当然,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感冒:流鼻涕、打喷嚏,这是感冒最明显的症状。要加强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平时要注意身体健康的锻炼,合理饮食,补充营养。
但是一定程度上近期感冒应该比较少。对于学校开学事件非常的重视,就像青海省医务人员都已经入驻学校了。
这个季节忽冷忽热,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贪凉。
如果在校园内出现发烧的症状,不能掉以轻心。应当立马疏散人群,因为新冠病毒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开学人流量大,不排除没有感染的可能。
钟南山院士说过,疫情在四月底基本能够得到全面控制。那么这一段时间我们还是要有很高的“戒备心理”,这是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
【结束语】
大川老师认为:对于学校开学切不能“操之过急”,相信地区相关部门肯定会做好严格的评估判断,才会制定开学时间,大家也不要过多的担忧开学问题,肯定能做到“开学不戴口罩,戴口罩不开学”(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
通过此次事件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口罩还是有很大的防护作用,能一定程度上隔离其它病毒,所以出门在公共场合还是最好佩戴口罩,防止感冒、流感的交叉感染。
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
不要谈发烧色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筛查措施即可
开学延迟至今,何时开学,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如今,全国(港澳台除外)只有青海省于3月9日高中和中职学校正式开学,其他地区,将根据各地疫情的发展,陆续跟进。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主要是高传染性),发烧、咳嗽必将在一定时间内,让人们闻之色变。
其实,咳嗽也好,发烧也好,开学后肯定会出现,但咳嗽发烧并不一定就是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都极有可能是普通感冒或其他疾病引发。那么,开学后发现有学生(老师)咳嗽发烧,又该怎么办呢?
个人认为,不必要惊慌,也不要轻视,按照防疫指南,及时启动预案即可。那究竟该怎么办呢?
第一,立即隔离
目前,各学校都按照防疫要求,设置了校内的隔离点。一旦发现有学生咳嗽发烧,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咳嗽发烧的师生,送至隔离场所。
第二,立即汇报
按照要求,学校立即将有咳嗽发烧的实例,报告给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这个必须在隔离的同时进行,千万不要耽误——万一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而因为汇报不及时,采取的措施不得当,就极有可能引发疫情扩散。
另外,还必须将情况,及时向家长通报。
第三,立即送医
汇报之后,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的指示,利用专门的车辆,送至具有发热门诊的指定医院——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些学校,意识不够,一旦将这类病人送至没有发热门诊的指定医院,就有可能耽误病情,引发争议。
第四,立即筛查
送到指定医院之后,学校、家长要积极配合医院,做新冠病毒的检测。目前,国内的检测试剂,是很充分的。我想,因为是在学校发现的,医院和疾控中心肯定也会高度重视,一定会用最好的资源,最快的方式,来做出诊断意见,以免引发恐慌。
当然,在最终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基于安全的考虑,个人认为,与这名发烧咳嗽学生密切接触的师生,还是暂时隔离的为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第五,立即公布
检测结果出来之后,要由疾控中心、教育部门和医院一起立即公布,避免引发师生恐慌。
其实,在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这种严防死守的密切防控体系下,新冠肺炎在学校发生的可能性是极低的,所以,学生及家长,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担心。
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
我在学校是分管卫生健康和疾病防控工作的。为了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确保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学校按照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常年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首先要说明的是,“开学后发现一个普通感冒发烧的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中有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按照疾控防控职责、流程,学校能够通过进校测温、每日晨午晚检,排查出学生中存在的发热人员。至于发热人员是普通感冒、流感还是其他疾病,学校不能做出判断。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修改成“开学后发现一个发热人员怎么办?”
学校发现发热人员后的处理流程,是按照疾病防控的预案来处理的。本次疫情后,防控预案更加严密、更加具体。基本流程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开学前的准备
每个学校开学前都必须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充分的防控准备工作。针对这个问题的准备有:
1、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小组由一名校级领导任组长、各班班主任、1-2名校医任成员。校级领导负责协调,校医负责专业处置,班主任负责发现、上报异常情况。
2、设置单独的隔离室、配齐基本设施。隔离室要和教室、寝室等学生聚集区间隔一定距离,随时做好消杀。主要用于有可疑症状的校内人员留观和应急处置。
3、请疾控部门对校医做好专业培训,配备防控服、护目镜等设备。
4、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学校疾病防控应急预案,开展一次以“晨午检中发现体温异常学生”为主题的演练。让每一个人有防控意识、熟悉防控流程。
二、事发时的流程
根据应急预案,学校在发现学生体温异常后的处理流程是:
1、发现学生体温异常的班主任或者老师第一时间向学校汇报相关情况。学校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处置小组按照预案开展工作。学校校长或者分管副校长坐镇指挥。
2、班主任将发热学生带到隔离室。校医穿好防护服,用水银体温计对学生进行重新检查。同时询问学生近14天的活动轨迹,完善流调。
3、消杀组穿好防护服,对学生所在的教室、寝室等地方进行消杀。
4、心理咨询组负责对本班其他学生进行情绪安抚、维护现场秩序。
5、转运组联系当地卫生院,在确认学生发热无误后,由卫生院安排专车将学生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期间,校医全程陪同。
6、班主任将相关信息通报给家长,并和家长时刻保持联系。
三、事后的处置:
学生进入医院的发热门诊后,相关排查、治疗工作由医院和疾控部门负责。学校要做的事情还有:
1、将相关事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疾控部门汇报。
2、向全校师生通报事情的经过,确保信息透明,稳定师生情绪,管控舆论环境。
3、复盘应急处置中的每一个细节,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4、对患病学生进行病情跟踪。强调家长,治愈后凭医院的复课证明上学。
整个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如有疏忽,敬请留言补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