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求孩子高一,高二在一流,高三全力以赴拼高考,做法对吗?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说句实话,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家长要求TA什么就能成什么样的。

题主的言外之意是让孩子在高一高二时学习要有所保留,到了高三再全力以赴!

老穆认为,这样的想法,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是,倘若把握不好的话,孩子可能就会出现“成绩崩盘”现象。

老穆喜欢运动,因而在上学期间,经常会参加一些长跑比赛。

跑长跑,有个特点,开始时不能全部发力,否则后程冲刺时,会没有力气。但是,你也不能落后,否则你也追不上来。

15人的1500米比赛,你若想拿到前三名,比赛在前100米,距离第一名不能相差三米。

前200米不能距离第三名相差2米;前500米不能距离第三名相差2米。

到了1000米时,你必须位于前五名,且距离第三名不能相差3米。

到了最后200米,你就要开始发力了,必须进前四名,且距离第三名不能相差2米。

最后100米,就看你的表现了,奋力冲刺,跑进前三名!

学习跟跑步是一样的,高中阶段,高一高二是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你必须全力以赴,不能落后。

试想一下,人家高一高二都在全力冲刺,你还不努力,到了高三,怎能实现弯道超车呢?

再说了,高三是复习阶段,倘若高一高二没学好,你拿什么去冲刺呢?

【结束语】老穆建议,高一高二时,必须全力以赴,只有这样,到了高三阶段,才有冲刺的机会,否则,你连机会都没有。

家长的设想总是美好的,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缺乏实践验证,倘若孩子再领会错误,那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我要求孩子高一,高二在一流,高三全力以赴拼高考,做法对吗?

很有虎爸虎妈的感觉哈!这样的要求当然是所有望子成功的家长的共同心愿,我们都希望孩子够努力,高一高二高三都是一流,高考考到理想的大学。但是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更不用说是不同的爹娘生的不同子。所以我们对孩子也应该有不同的期待。

我的孩子从六岁开始学钢琴。但是我的出发点却并不单纯。想着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怎样,到了高中能不能应付复杂的理科学习,所以想让她早做准备,如果没有生给她好的大脑,起码能有一技之长让她有大学可上。

孩子小学并没有考到理想的初中,但是却在三年后考到我们市最好的高中,而且达到快班分数线。因为中考成绩比哪次平时成绩都高,算是超常发挥,所以进入高一考试成绩就在班上中下。那是她上学以来我最焦虑的一段时间。一下子对她的期待放到很高的位置。我的焦虑很是影响了孩子,我们都很不快乐。孩子很努力,成绩并不如我所期待。

高一结束的时候忘了是因为什么机缘,我一下子想开了,回到了孩子刚上学时我的初心—宝贝,只要你努力就好!我跟她说,十年寒窗玩一局游戏,最后冲刺时应该尽全力,不要考虑结果。努力到什么程度呢?到高考结束不后悔、不说“如果我怎样就好了”的程度。那时候不论怎样我都不怪你。你也可以跟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

她很努力。高考时她的心态非常放松。我跟她说,现在啥都别想,把一切交给老天爷,你该做的都做到了。那年高考数学很难,很多孩子交完试卷就哭了。因为她情绪正常,她的同学都以为她答的好,其实她也一样。她说,已经这样了,哭也没意思啊!考试完她拒绝对答案。成绩出来前一天她倒紧张起来,我说,不用管,你已经尽力了。结果怎样都行,不会差到我们接受不了。结果是,她的成绩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所以我想说,要有追求,要尽力,但是也要平常心。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帮助他们,而不是一直强调结果。你给孩子强调一流,如果孩子有这个能力和追求那当然好,不然可能会有我们想不到的副作用。家长要考虑到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孩子高考发挥失常就是因为压力太大,想的太多。

平常心,尽力就好!人生来日方长,机会很多。

我要求孩子高一,高二在一流,高三全力以赴拼高考,做法对吗?

高考备考可以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对于那些懂得未雨绸缪的孩子,不仅是在高一高二高三的时候充分的努力。甚至在进入高中之前,就已经在为高考做准备了。

所以,要求孩子在高一高二就开始努力,一点都不过分。甚至只能算得上是亡羊补牢。那些从小就开始为高考奋斗的家庭和孩子,甚至是从进入小学的第1天,就已经开始用高考做准备了。

在本文下面的部分,我将会从孩子和家长的角度来阐述一下未雨绸缪的孩子和家庭,他们从小会为高考做怎样的准备。



小学:

在小学阶段,家长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最开始的孩子的功课需要大人跟着到后面,即使大人不要跟着,都可以认认真真的把功课做完再去玩。这基本上是学霸家庭孩子的培养模式。

在小学阶段养成这样的习惯,甚至比他学多少知识更加的重要。通过培养这样的习惯,可以让孩子进入无人值守状态,高效学习。

很多孩子并不是不读书,但是,一旦家长不跟着他们,就没有办法把心思放在读书上面。如果孩子没有办法在小学把自主学习的品格和能力培养出来,一旦家长跟不住的时候,孩子的成绩就会掉下去。

绝大多数的家长只有能力把孩子跟到初中,所以有些孩子小学学的挺好,到了初中成绩一下就下滑了。知识能力强一点的家长初中也能跟得住孩子,但是到了高中没有人跟了孩子的成绩同样的下滑。有些家长的知识水平甚至能够把孩子的整个高中都培养起来,可是到了大学没有人管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孩子大学挂科辍学的情况。

家长毕竟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所以培养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为孩子的一生做重要的准备。

小学的知识准备:

在小学阶段,孩子在学习的知识层面是可以有一定的准备的。某些学科是非常适合超前学习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利用这个智力开发最快的阶段以及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可以让孩子超前学习一部分的知识。

直接对孩子的高考有很大帮助的,有数学的奥数以及英语的超前学习。小学阶段有学过奥数的孩子,普遍在初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有很大的优势,这样的优势有时候甚至可以从小学一路保持到大学。

英语是非常适合超前学习的,初高中背100个单词可能要一个小时,即使用很好的方法,也很难突破这个平均时长,但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记忆力超强,背100个单词的平均时间大概是30分钟。这个在我以往的文章中也有写过,对英语超前学习感兴趣的,也可以看一下我以前的文章。

书法也是小学生练的比较多的一个技能,对于高中以及未来人生中的每一个考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要知道中国人那么多,但是改卷人那么少。往往你的字写得好看,因为卷面的原因,很多题型都能拿到很高的分数,比如说作文。不管语文作文还是英语作文,很多时候只是看字给分。字写得好看,可以获得非常大的优势。

某些孩子有一些特殊的爱好,比如说美术,音乐以及体育上面的特长。这些技能的学习在高考阶段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样的大学如果是一体生来报考分数线会比正常的考生低很多。

小学家长的准备:

小学家长如果说为孩子的高考能够做什么样的准备,人一套学区房就是最好的准备。

按照北京人和上海人的讲法,孩子考大学实际上是社会在考家长。家长能力强了,能够为孩子买到一套学区房,孩子能够从小得到更好的教育,那么就可以做到一劳永逸。

如果是在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地方,如果家长并不是本地人,那么及时得到当地的户口,让自己的学历水平达到入户的水准,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为此很多家长不得不参加很多考试,拿很多的证书,所以虽然是孩子读书,但是实际上考的是家长。

初中:

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三年,孩子在进入初中以后,就马上要面对三年后的第1次淘汰考试,有一部分的孩子注定在过完初中以后就要直接进入社会。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如果孩子在初中结束以后就进入社会,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进入社会的底层。没有学历,没有家庭背景的情况下,进入社会底层是很难翻身的,也非常容易走入歪道。

所以在这个阶段。学习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到了初中,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没有办法教孩子学习了,小孩子课程中的那些知识已经超过了很多家长的认知能力。所以在这个时候,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家长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和小学相比,初中的作业量可能翻了三四倍不止。有一些孩子甚至进入初中,已经感到学习有一定的吃力,有可能在初中就开始有熬夜学习的习惯。

在这个阶段孩子也陆陆续续进入青春期,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但是与此同时开始懂得讲道理,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所以家长更多的变成鼓励和引导的角色。

在初中的知识储备上面:

想要成为学霸的孩子,一定会在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几门上面发力。

英语这一科主要是非常适合超前学习,在初中甚至就能够把高中的知识点全部吃掉,这样可以极大的为高中减轻负担。防止到了高中以后,英语这类的记忆型科目占用太多的时间。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4科都是奥林匹克竞赛科目。学有余力的同学,都会在这4科上面发力去参加竞赛。对于数学物理化学而言,在这个阶段参加竞赛同时也会学习到很多高中的知识,相当于为高中打基础。

由于竞赛的一些解题方法非常的巧妙,孩子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能够在高中的时候派上用场解题能力会强于普通的孩子。并且有初中的学习基础,如果高中继续做竞赛培训,有可能可以在这几科上面拿到加分的优势。

生物这一科在高中并不难,实际上更多的是靠记忆也很容易拿到高分。但是生物竞赛可以说是整个中学里面最难的奥林匹克竞赛。因为生物竞赛的记忆量非常大,活生生要把一个孩子逼成生物学家。

对于那些理科思维或者直白的讲,智商不是那么优秀的同学来讲,如果说有比较好的记忆力,参加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是仍然有机会拿到加分的可能的。这个科目更多的时候是依靠记忆而不是逻辑思维能力。

生物在很多学校,到了高中是高二才开始学的,所以如果要参加生物竞赛的同学实际上都是从初中就开始记忆竞赛的内容了。

进入高中:

进入高中以后,那些从小开始就未雨绸缪认真读书的同学早就已经开启了学霸模式。

但是对于进入高中以后才开始觉醒的那部分同学,实际上只要亡羊补牢,为时还不晚。

中考结束到高考开始前那段的暑假,如果说能够利用起来学习英语,很多同学甚至可以把高中要背的,3500词和《高中英语1.5万考点》全部都背完。

即使没有那么做,进入高中以后,利用好高一的时间也是可以来得及的,尽快的把高中的所有单词背完,进入复习的模式。然后转换初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把背单词学语法刷题的模式改成背单词,背词组短语和固定用法,把语法思维转化成短语是短语思维,缩短自己英语的反射弧。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很快进入高中的状态,不被高中的两极分化所淘汰。

学习理科的那些同学在进入高一以后,就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最起码的评估。高中的数理化学习非常的考智商,虽然能够考上高中的同学脑子都不笨,但是在高中这样的学习强度下,一部分在初中学得非常好的同学,仍然有可能败下阵来。

如果刚刚进入高一,发现自己的数理化学习能力不行,那么就要及时的转换思维。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的评估判断自己应该选择文科类型的学科多一点,还是继续选择理科类型的学科。

特别是在现在的3+1+2模式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智商水平有了合理的评估以后,才更容易选择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学科组合。智商好,逻辑思维强的同学可以坚持选择理科。发现自己在智商和逻辑思维欠佳的那些同学,则应该考虑是否选择文科或者及时采用理科文读法,做好学习的归纳和总结,利用自己的记忆力弥补逻辑思维上面的缺陷。

对于那些记忆力一般的同学来讲,如果进入高一以后发现自己背东西非常的吃力。那么就要考虑延长学习时间,或者追求提高效率的方法。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科学熬夜的方法,以及可以提高记忆效率的《睡眠记忆法》。

家长在高中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孩子的方面真的很少,只有少数家长会在学校边上租一套房子和孩子一起读书,绝大多数的家长只能等着孩子每隔一两个星期才回来一次,交代一下学习的情况。

但是在这个阶段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心理和心理健康。特别要注意孩子是否会因为学习的压力,或者是青春期感情造成的情绪伤害引发的抑郁情绪。

判断孩子是否有抑郁的情绪,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询问:

1 睡眠是否好

2 吃得好不好

3 体重怎么样

青少年抑郁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睡眠质量差,吃不好,体重突然暴增或者暴减。如果有出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孩子心理上面的健康。只有家长充分关心充分的注意,并且及时的干预,才能够避免因为抑郁情绪造成的青少年轻生的现象。

除此之外,家长能够做的非常少,更多的时候就是给孩子鼓励,并且定一定目标,有的家长呢会为孩子找一些资料,帮助孩子在网上面扩展学习的渠道。

孩子从小学一路读到高中,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这样的学习过程都是非常辛苦的,不带孩子辛苦,家长也辛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确实没有那么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我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要求孩子高一,高二在一流,高三全力以赴拼高考,做法对吗?

这问题的前三个字是“我要求”,不少家长可能都有这要求,真正实现的只是少数。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家长。学生能够在高中三年都保持一流,并且顺利进入名校没有错,而且考入名校的大多数学生也正是在高中三里经常保持一流。前提是:1、学生智力水平要达到。学生智力差异好多人会回避,但随着教书年限的增加,我认为考入清北等名校的学生,智力水平都是很高的。如果孩子智商足够,保持一流不是难事。如果智力一般,保持一流就会有一定难度,执意要求,则会有很大压力。2、学生是否有保持一流的主观愿望。如果有,那最好不过。如果没有,家长要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而不是武断的命令。家长学生老师形成合力,学生成绩会不断提高。

总之,高中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高一至高二甚至还会有些叛逆。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也要联系老师了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把自己的希望转变为学生内在的需求,主动的去学习,最终取得理想的结果。

我要求孩子高一,高二在一流,高三全力以赴拼高考,做法对吗?

这个要求没有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

家长的要求和愿望,要由孩子去实现,这中间需要一座桥梁!

教育专著《高中全程升级攻略》可以帮助中学生及其家长梦想成真,金榜题名!

京东、手机淘宝等有售。

仅供参考。

我要求孩子高一,高二在一流,高三全力以赴拼高考,做法对吗?

感谢邀请。

欢迎来到高考前哨站,我是赵德兵老师。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就题主的问题,说一说我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题主的表述可以看出你是一位掌控意识很强的家长,这是你的内心的想法,但是你问过孩子的意见了吗?

如果你没有与你的孩子进行过此类的交流,那只能是你个人的想法了,这绝对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想法。

首先,人格成长,避免激烈冲突。

题主的想法和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关键是要孩子的配合才行,高中的学生正处于自己独立人格成长完善的阶段,现阶段的孩子处于什么事情都要做主的探索期,他们一方面听不进去家长给他们的建议,一方面在自己没有处理好问题的时候又需要家长及时帮助,这个度对于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很难把握的,经常会出现:谁对TA管得多,基本就会出现矛盾激化的情况。

其次,掌握主动,站住制高点

题主的孩子应该刚上高一,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在高一阶段一定要着重做好,这些年在给高三家长和考生辅导志愿填报的过程中,一些学习中等以上的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高一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高一阶段学生一定力争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同时一定要力争站住学校排名的制高点。

第三,做好沟通,及时应对变化

每个高中家长都有希望自己子女学习成绩能够名列前茅的愿望,但是现实有时真是很残酷的,有多少在高一高二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到了高三直线下滑的例子,这里面有的是与自己的父母矛盾激化的原因,有个人追求完美顶不住学习压力的原因,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的原因,当然也有早恋的原因等等,但是不管怎样绝对有掌控欲强烈的家长的原因。

这是我作为一名高中家长善意的提醒:

每个高中的家长都是不容易的,整个高中三年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妥协中度过的,尤其是高三的最后一年基本就是精疲力尽了。

我是高考志愿规划师赵老师,欢迎大家点击关注、点赞、转发,如有升学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及时回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