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本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为何有的老师有怨言?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小学时,下午五点才放学,现在的小学,为了减负,三点半就放学了。
可三点半放学,又衍生出新的问题来,家长要上班,哪有时间接送呢?
没有家长接送,怎么办?于是又产生了“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旨在解决家长接送难题,原本是件好事,但对于老师而言,可就不那么“愉快”了。
你想啊,老师上了一天课,原本可以休息了,忙自己的工作,可现在有了课后延时服务,可能会更累了。
虽然说老师参加课后延时服务是有补贴的,但这样的补贴真的是微乎其微,这对于“休息”和“家庭”而言,真是不值一提。
课后延时服务,秉持“自愿原则”,严禁学校或个人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要求学生参加,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学生参与。
再者,每个地方的课后延时服务收费是不同的,有些地区,课后延时服务的费用都是由当地的财政买单的,比如上海。而有些地区,则是由政府和家长共同承担的,所以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比如成都。
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每月100块钱左右,收费低,老师的补贴自然不会高。
有些老师之所以不愿意,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有些老师,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回家照顾。
【2】有些学校,安排老师不合理,这就让有些老师不愿意了。
【3】补贴较少,且老师上了一天班,比较累,实在提不起工作积极性。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本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为何有的老师有怨言?
我是老师,我也在参加延时服务。我们学校的延时服务是免费的,学生家长不需要交钱。就我了解到的现实情况是,没有哪个老师是甘心情愿参加延时服务的。
第一,老师只是一份普通职业,甚至是低收入职业,正常工作时间之外,被无偿奉献而牺牲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想没有几个活雷锋。
第二,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家庭是不是真的都是无法克服实际困难,没时间带孩子?比如我们学校,就有私下传说某某学生的奶奶,为了自己下午打完麻将牌局,把孩子放在延时班;某某学生的爸爸,下午午睡到延时班下课还没起床(这是孩子自己跟老师说的);某某学生的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可以带孩子,但看别人参加延时班,生怕自家吃了亏,也必须参加延时班……
第三,延时服务的提出初衷是好的,切实解决有实际困难的家庭和早早放学的基础教育学校作息时间之间的矛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政策制定者多多斟酌,早日实现真正的三方受益。
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本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为何有的老师有怨言?
我本身既是家长,又是老师,对延时服务,我持的态度是否定的。我从家长和老师两个角度谈谈看法:
家中孩子是由老人看管的,延迟服务之后,放学时间相对较晚,老人年纪大了,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不安全;孩子在学校坐了一整天,已经非常辛苦了,延时服务是纪律严明的学校,在学校必须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孩子放学却不"放松",长期下去对孩子而言可能会变成一种"痛苦",尤其是男孩子,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延时服务虽然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但家长的陪伴会相对减少,孩子也会更加辛苦;
做为一名教师,对延时服务也是否定的的:首先无形的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虽然说延时服务采取自愿的原则,但是事实上还是有强制性因素的,选择延时服务,一旦家里有事情,必须要请假或者和其他老师调课,将"公事"变成"私事",比较麻烦;另外,教师也是有家庭的!选择延时服务,等于"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管","自己"必须去管理"别人的孩子",我从内心是排斥这种做法的,我多么希望下班之后陪伴自己的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晚上啊!
总而言之,国家的政策是好的,国家的出发点不光是为了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啊,也增加了教师额外的收入;但是具体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每个老师和家长情况都不同,看个人情况而定吧!
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本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为何有的老师有怨言?
我不知道怎么会3方都受益。受益的是哪三方?
第一,学校会受益吗?
我认为学校会有潜在的风险。因为延时服务不属于正常教学工作。学生的管理是个问题,在此期间学生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教师的管理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学生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完全由学校承担。
第二,教师会受益吗?
我认为更不会,尤其是班主任的精神负担更重了。人不是机器,从学生进入学校到离开学校的这段时间,班主任的神经就处在紧张的状态,因为学生出现任何问题,首先是让班主任负责。学校领导,学生家长,上级领导都变成问责的主体。班主任变成了“罪人”。
第三,只有学生家长会受益
因为我们社会现实就是“大部分打工者”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性质。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以前是让家里的老人承担学生放学后的时间管理,不知是什么原因将这个责任“转嫁”给了学校,而且道理满满。学校不知怎么的变成了“免费的幼儿园”。
我不明白,学校延时服务符合教育法吗?
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符合教育法吗?符合未成年儿童的保护法吗?
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本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为何有的老师有怨言?
新的学期开始了,某小学为了更好地为家长服务,实施了一项新政策“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作业辅导,这一消息被大多数家长知道后都纷纷点赞,可是有些老师却开始抱怨了。
由于现在小学放学比较早,很多家长由于工作不能准时接送孩子,当学校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后,我想对于家长来说是受益最大的,不仅解决了接送问题,还解决了孩子学习上的疑惑或者是培养有些兴趣,简直就是一举多得。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老师。我们要知道老师是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来工作的,如果这种服务没有相应的报酬,谁有会心甘情愿的去做呢?
所以在我看来,老师抱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首先,对于有些老师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那么谁又来替自己照顾孩子,分担家庭责任呢?
其次,老师每天也会有自己的工作,备课,授课,教研······他们背后付出的辛苦实在太多了。如果这种课后延时服务是在牺牲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来义务劳动的话,时间长了内心难免会感到不平衡。
最后,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说不得动不得,老师都快成为一种高危职业了,孩子只要在学校多待一分钟,老师就有一分钟的责任。
老师有怨言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工作上谁都有不顺心或者劳累的时候,我们要给予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
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本是三方受益的好事,为何有的老师有怨言?
题主说“三方”受益,这里的”三方”应该是指学校、老师、学生。事实上是不是这样的呢?
我们来看看到底谁才是受益者。
作为学校,为了做好这个课后延时服务,费用收取、作息时间的安排、课程安排,都是几经调整。为了合理,为了最佳,领导们真是绞尽脑汁。比如我们学校,从去年秋季开始,成为我县课后延时服务8所试点学校之一。所以无论是教科体局还是学校内部,都是非常慎重的。
去年秋季收费100元,上学期有家长提出意见,说是疫情期间家长无收入,要求降低收费,然后调整成80元。
安排作息时间也让领导难办,我们是初中,放学本来就晚,家长不满足于只是放学后延时一个小时,他们都要求上晚自习。这样一来,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难办的是学生晚餐的问题。因为我们学校食堂餐位有限,容不下2000多人同时就餐,所以一是动员学生自己带早餐,二是号召家长送饭,三是三个年级轮流用餐。这样,教室就需要有老师值守,这是上晚自习之外的工作,由哪些人值守?怎样算工作量?领导们反复考虑,才基本妥当了。
还有排课,也让领导们绞尽脑汁,因为涉及到非文化课老师,毕竟有利益瓜葛,为了雨露均沾,必须有创造性的思维。他们外出考查,学习别的学校的经验,最终几异课表,总算基本搞定了。另外,领导们除了辅导,还要轮流考勤,这工作量,也让领导们苦不堪言。
课后延时服务,所收取的经费由教科体局统一管理、安排、发放,学校领导只负责督促、服务,除此之外,不能为学校增收一分钱,所以,学校不是受益者。
作为教师,谁都想放学后按时回家,照顾孩子,赡养老人,陪家人吃晚饭,散散步,看看电视,然后按时就寝。可是现在有了课后延时服务,不得不放弃本该休息、照顾家人的时间,来为学生服务。虽然也有几百块钱的收入,但是,这点报酬,不足以回馈老师付出的劳动,以至于心理上失衡。比如我,从06年不上早晚自习开始,早已习惯下午按时放学回家。即使给学生无偿补课,那是自愿的,没人逼着,也不考勤,如果哪天心情欠佳,或者身体有恙,完全可以放学就走人。
可是现在的课后延时服务,有了学校作息时间的制约,自己的辅导必须按时去上,有时候本来白天就有两三节课,加上晚上的两节课下来,简直把人累得够呛。尽管如此,每个月也只有几百块的收入。这点儿钱钱,哪个成年人都不会看重吧!
所以,老师也不是受益者,当然就有些怨言了。
作为家长,因为小学四点左右就正常放学了,这时候家长大都还在上班,没时间接孩子放学。即使孩子放学后自己回家,在家也没人管理,既担心孩子不自觉完成作业,也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课后延时服务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现在有了课后延时服务,不用家长放下工作着急去学校接孩子,可以正常下班后再去接不迟,即使去晚了,老师也会等着。孩子作业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既保证了质量,也免却了家长辅导作业之苦。孩子如有问题,可以请教老师,老师绝对会耐心仔细地解答。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举办各种兴趣班:体育类、文艺类、文化类,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孩子晚上回到家,家长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可以抽查一下孩子学习情况;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基本就可以不用花时间管理了。孩子可以利用晚上时间,巩固一下当天知识,还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家长所交的那点儿课后延时服务费,跟校外辅导机构比,真是千值万值。
可能有家长会说,这个课后延时服务没有校外辅导给力,其实,校外辅导机构大多数也属于基础辅导,对大部分孩子而言,把基础弄扎实,也就差不多了,课后延时服务主要是把当天的功课弄懂,巩固好,把基础弄扎实,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很有效的。
所以,课后延时服务,就是为家长和学生量身打造的举措,家长和学生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结论:中小学提供课后延时服务,是好事,但不是“三方”受益的好事,家长和学生才是真正的受益者。老师牺牲本该属于自己和家人孩子的休息时间,虽看似也取得了一定报酬,但是,这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老师们有怨言也实属正常。不过,怨言归怨言,老师们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心情不爽而懈怠工作,这,已经足够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