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列欢迎”清华大学能不能犯这样的错?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认为,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在清华大学头上,负责横幅制作的人和广告公司也有很大的责任,且负主要责任!

据新闻报道,清华大学经管系在迎新横幅上出现了错别字,将“热烈”的“烈”写成了没有四点底的“列”,乍一看,看不出来。认真一看,错得太明显!

就在这时,就有人出来圆场了,说“热列欢迎”的意思是“热情地列队,表示欢迎”!

老穆想说,错,就是错了!何必要掩饰呢?欲盖弥彰!

老穆还特意查了一下字典,在古代,确有通假字一说,“列”同“烈”,强烈,猛然的意思!

但是在今天,我们都是写成“热烈”,而不是“热列”!所以说,“列”就是个错别字!

(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这件事错不在清华大学,而是横幅制作负责任人。

既然错误已经犯了,而且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只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

(二)本来只是一个小错误,由于清华大学的名气,还有“明星”学生的加入,从而成为热议的焦点。

高考最帅状元杨晨煜、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围棋世界冠军柯洁、IMO满分金牌得主谢柏庭等,他们都将入读清华大学,这也让今年的清华大学新生报到格外引人关注!

就是这样重要的日子,横幅上却出现了错别字,真的不应该啊!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三)广告公司在打印时,难道就注意不到这个问题吗?

说句实话,如果不分开打字,你很难把这个字打错!

除非横幅制作人直接把“热列”发给广告公司,广告公司直接复制粘贴了。

(四)挂横幅之人,难道也看不出来吗?值得反思!

我们在挂横幅时,往往会读一遍,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还是发现了,将错就错,以为没人注意到?值得我们反思!

【结束语】烈日炎炎下,“烈”字少掉了四点底,难不成是为了“节能减排”,减少热量?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顶级学府,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老穆真切地希望下次不要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了!

老穆也希望其他大学引以为鉴,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热列欢迎”清华大学能不能犯这样的错?

先来一首评论区的人才写的诗,供大家欣赏:

北大立下鸿浩志 清华热列迎新生复旦毛至不言老 山大留学配佳人

这首诗巧妙地将近来4所985名大为人诟病的事串在了一起,令人捧腹之余,不得不赞叹,评论区里有大神哪!

虽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要看这个错是什么样的错,怎么犯的错,犯错之后态度又如何!

比起“鸿浩(鹄)之志”、“老至(耄耋)之年”,说实在的,“热列”这个错更不该原谅,为什么?

1,前二者是生僻字不常用,使用者掉错了书袋;而后者是常见字常用字,满大街都是,这个词连小学低年级学生都不会错!所以,网友才会慨叹:有文化的地儿干出没文化的事儿!

2,前二者是在一对众的情况下,口语表达的时候出的错,没有其他人及时帮助校正;而后者是黑纸白字写出来,高高条幅挂出来的!而且这事有多少人参与过?为什么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正错误?到底是看不见还是不敢看见?这里面是不是藏着权力的任性?

3,文科为主的学校崇尚率性,而理科为主的学校崇尚严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负责这件事的人,他们的经济头脑似乎没有放在新生的身上,而是聚焦在校长的身上。怎么把校长服务好,给校长留下好印象,恐怕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至于迎新,不就是走个形式?但是,细节决定成败,这件事给清华的声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让吃瓜群众开始质疑清华的治学精神,开始担心一股浮躁的风气在校园里蔓延。

虽然说有人在竭力为清华大学迎新败笔辩白,说天气热,迎新的人热情,然后列队欢迎新生(校长)的到来,欢迎是真心的,不掺水分,所以用了“热列”,但是,这显然是事后的牵强附会,不是诚恳的态度。

回到开头诗中所说的4件事,大家都已经清楚来龙去脉,不必再加赘述。我等吃瓜群众自没有这个牛气去评价名校的学术水平、治校风格,但想问一句:做了错事,真诚的道个歉有那么难吗?

“热列欢迎”清华大学能不能犯这样的错?

清华校长是做学问的人吗?连这样的错误都会犯,你能管理好学校?这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都会写的字居然在堂堂的清华大学校长面前出错,不知此校长怎么当的!不要找理由遮丑了!

“热列欢迎”清华大学能不能犯这样的错?

今天,清华大学的一条迎新横幅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就是经管系迎新条幅把“热烈欢迎”写成了“热列欢迎”,作为我国最高学府,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让人觉得不能接受。

为什么清华就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清华是大学魁首,业内翘楚,顶级学府,荣誉大,责任就大;大家对清华的期望高,所以要求也高。这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清华大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人们对清华大学的期许。

有人为这件事找出理由。说在古语中“列”与“烈”是通假字,一个意思。我觉得这种解释和做法一定不会是清华人所为。

1、从文化上讲,“列”与“烈”即便在古代是通假字,现在能不能这样用?最现实的说,高考如果这样写了,扣不扣分?

2、这样解释明显想粉饰掩盖错误。这不是清华人的作风。清华人向来实事求是,不怕犯错,有错就改。而不是这样强词夺理,故弄玄虚。

3、从这件事中,清华人也会获得警醒。身为清华一分子,对外一言一行都代表清华。做人做事、为文治学都要严谨认真,才不负百年清华的这份荣耀。

说到底,这件事不是一件多大的事,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人对清华大学是抱着多么高的期望在看待这所我国最高学府。

大家不是想挑刺,更不是想挑清华的失误,而是爱之深,则盼之切。也请清华人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再认真一些,负责再负责一些,不要辜负国人的期许,不要有负清华的荣光。

“热列欢迎”清华大学能不能犯这样的错?

“热列欢迎”这样的低级错误出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还真是让人惊诧。其实,无论这个“热列”出现在大街小巷还是出现在高等学府,都必然会被人批评和指责,这是对我们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的亵渎。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承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严谨治学、积极求索的学习态度,在治学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何“热列”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为何那么多人竟无一人发现并及时纠正?

这个错误反映出的不是有没有文化的问题,而是对待文化的态度问题。我想“热烈”二字大家从小就司空见惯,上小学被学校热烈欢迎过,上初中、上高中都被热烈欢迎过,上大学还要被热烈欢迎,将来工作了可能还要被单位热烈欢迎。所以每个人一生中与“热烈”打交道其实还是挺多的,为何这两个字也能出错?

其一,广告制作方打错字,我想这也是最大的可能性。但是制作方打错了,悬挂标语时学校的迎新组织者应该是会看到的吧,为何竟没有一人指出来?是太忙没顾上看,还是看到了觉得改也来不及了,就姑息容忍了这个错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其二,迎新策划者提供了错别字。按照常规,即使组织者提供了错字,广告制作方也有常识,会自行纠正,这种错误出现的概率真的是微乎其微。然而它还是出现了,且出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不能不说对当今的治学态度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退一步讲,广告制作者没有发现,取标语的人没有发现,那么悬挂标语的人呢?也没有抬头看一眼吗?迎新活动一年只有一次,又不是天天办让组织者烦不胜烦,为何这仅有的一次就被这样马马虎虎敷衍塞责了呢?我想,这绝对不是有没有文化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也许有人说,不就是横幅上面错一个字吗,至于上升到治学态度层面上来吗?

细节决定成败,恰恰是一些小细节反应出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治学态度。一所国内一流高等学府,出现这样的错误实属不该,即使一所幼儿园孩子们还不大认字,出现这种错误也会遭到谴责,更何况是排名数一数二、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大学呢?我觉得,清华应该就此事做出专门的说明和道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有时候,态度比学术水平更重要。

“热列欢迎”清华大学能不能犯这样的错?

是人都会犯错,但清华作为全中国首屈一指、”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让“热烈”写成“热列”这样的低级错误出现在清华校长迎接新生的重要场合,的确令人不可思议!是不是让人联想到穿着“皇帝的新装”招摇过市?这还不算,看到网上有人为“热列”一词做辩解,我想提醒的是,这种辩解只会给人以”欲盖弥彰”的印象。越辩解,就越有更多人看破那“皇帝的新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