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印度与日本联合起来的战力,可以威胁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吗?

个人觉得从军力对比来看,他们联合起来几乎可以威胁常五国之外所有国家?你怎么看?

如果印度与日本联合,实力绝对不能小觑。放眼当今世界,估计还真没几个国家能与之匹敌。即便是五常这种级别的势力,也得对其忌惮三分。

众所周知,日本和印度这两个国家,都算得上是当今世界上的顶尖势力,地位仅次于五常,实力可以说是相当的不俗。别的不说,单就在军事领域,这两个国家的实力就已经很出众了。放眼全球,鲜有敌手。不夸张地讲,五常不出,谁与争锋?至少从纸面实力上看是这样。

比如说印度,其作为南亚地区的头号强国,拥有的武装力量相当豪横,各项军力数据都非常漂亮。

首先在兵力数据方面,根据全球火力指数给出的数据显示,印度当前各武装力量的总兵力约为512.7万人,其中作为常备战力的现役正规部队数量达到了144.5万人,排名全球第二位。另外印度还有预备役部队约115.5万人,以及其他准军事武装约252.7万人。

其次是在装备数据方面,印度军队当前在空中装备有各型军用飞机约2100架,为全球第四大空中力量。而在这些军用飞机里面,战斗机的数量超过540架,排名全球第5。另外,印度空军还有攻击机约130架,直升机约770架。

而在陆地上,印度则是装备了约4700辆坦克,这个数量同样是排名全球第四。另外印度还装备有上万辆装甲车,以及4100多门火炮,可以说是火力十足。

至于在海上,印度目前依然还有着约280艘军舰,其中主要包括有10艘驱逐舰,36艘护卫舰和17艘潜艇,对了另外还要加上一艘航母。

很明显,印度当前的军队规模是非常可观的,无论是军队人数,还是装备数量,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即便是英法这样的五常级别国家,那都得甘拜下风。

以实力较强的法国为例,其当前的武装力量总兵力不过才45万人左右,其中常备的现役正规部队更是只有27万人,差不多只相当于印度的六分之一。

而在装备方面,法国同样要远远落后于印度,当前法国装备的军用飞机数量约为1000架,其中包括约240架战机;另外,法国当前装备的坦克数量约为400辆,军舰数量则是在180艘左右。

当然,咱们衡量军事实力,不能只看数量,质量也很重要。毕竟同样是坦克,T-72多半打不过T-90;而同样是战机,米格-21只能是F-22的靶子。

而印度当前的武器装备,确实存在一个老旧的情况。比如陆军装备的坦克里面,还有着大量的T-72型,甚至于T-55型这样的二代坦克;而空军所装备的战机,也还有着不少的米格-29和米格-21。至于海军那就更不要提了,本该退役的二手军舰都一大堆。

不过,我们同样也应该看到,装备老旧的情况在印度军队中并不是普遍存在。人家除了这些旧装备以外,这些年也更新了不少先进产品。比如陆军有T-90和阿琼等一大批三代主战坦克,空军则是装备了苏-30 和阵风等四代机。所以在顶尖战力上,印度的家底其实并不少。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印度除了常规军事力量豪横以外,人家还有核武。仅仅是这一优势,就足以压过全球绝大部分国家。毕竟在当前这个世界上,拥有核武的国家,一双手都数得过来。

说完印度,咱们再来看看日本。日本作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武装力量也是相当豪横。

比如在兵力方面,同样是全球火力的数据,日本当前各武装力量的总兵力约为31.9万人,包括约25万人的常备武装,约5.5万人的预备役武装,以及约1.4万人的其他武装力量。表面上看,日本的这个兵力数据很一般,尤其是和印度这样的百万大军相比,那更是不值一提。

但事实上,这个规模已经不算小了。如果是放到五常里面,那都能排给第五,把英国给挤到后面去。没办法,英国太拉胯了,当前各武装力量的总兵力仅有27万,其中常备兵力才19万人。

另外,日本当前的装备规模也不小。比如在空中,日本当前装备有约1500架军用飞机,军机数量排名全球第六,其中包括约250架战机,约20架攻击机,以及约550架直升机。而在陆地上,日本则是装备有约1000辆坦克,约5500辆装甲车,以及火炮约700门。

至于海上装备,日本目前则是拥有包括4艘直升机航母,和37艘驱逐舰在内的大小军舰约150艘,实力相当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这些装备水平可是很高的,几乎全都是新品,非常的先进。比如说空中的战机,人家五代机F-35都已经上马了,进度不输英国,而法国连五代机都还没有。

而陆地上的坦克,那也大都是90式和10式这样的三代主战坦克,英法的坦克水平也不过如此。至于海上的驱逐舰,则大部分都装了宙斯盾系统。相比之下,英国和法国的军舰,多少都还没这待遇。

所以,日本当前的武装实力不可小觑。全球火力甚至将其排在了全球第五的位置上,比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都还要高。当然,印度的排名还要更靠前,已经是排在了第四位,仅次于三大巨头。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排名有一定的水分。印度和日本的军力虽然很强,但也各自存在着一些短板,整体实力还不能和英法抗衡。

比如印度,军力上的数据虽然很好看,但是他们的经济状况却是一个大问题。当前的印度还是一个不太发达的国家,经济上比较吃紧。

有人说,印度不是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吗?2020年,印度的GDP总量约为2.62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比法国都还要高。这种认知其实就比较片面了,印度的经济总量是挺高。但是你得知道,印度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把这2.62万亿美元平摊下去,人均还不足2000美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连许多非洲国家都比不上。

所以,印度实际上就没多少钱,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众所周知,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如果经济不行的话,军事实力也要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印度这种工业基础薄弱,军工技术落后的国家而言,他们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家底去支撑军事上的消耗。

俗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如果是短期的冲突还好,直接一波流。但一旦陷入长期战争,那么双方就将陷入到国力的消耗中去。届时不管是生活物资方面的需求,还是武器装备上的缺口,印度都无法做到有效的应对。

其他的不管,打仗的时候总得要补充武器装备吧?而印度的军工产业落后,大部分装备都是靠进口,请问钱从哪里来?而如果没有武器,印度又该拿什么去和人家打?

当然,日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经济上没问题,但在实际的军事发展中却走了歪路。日本因为是二战战败国的缘故,战后的军事发展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比如无法进行核技术的军用研究,不能拥有海外的军事基地,甚至连大型的进攻性武器都不能装备。

所以我们看到日本当前的那些所谓先进装备,其实都只是一些没牙的老虎,只能被动防御而无法主动进攻。平时搞搞防空反导还行,真要拉出去正面刚,那可就无能为力了。想想英法这些国家,人家可是没有进攻武器限制的,到时候直接就是一波导弹扔过来了。日本的反导能力虽然不俗,但总挨到也不是个事儿啊。

总的来说,印度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目前还是有很大上升空间的。他们虽然整体实力很强,但短板也十分明显,比起五常这样的天花板,多少还有一段距离。

然而,如果把这两个国家联合到一起,那可就不一样了。届时双方的短板将会得到一个很大的补足。

首先印度的经济短板没有了,毕竟日本可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20年的GDP总量超过5万亿美元,快顶得上两个印度了。而且日本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发达国家,拥有极高的工业科技水平。这对于印度工业基础薄弱这一项短板,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其次对于日本而言,战败国限制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毕竟人家印度可不是战败国,军事研究和装备制造都没有什么限制,甚至连核武都有了。如此一来,日本便再也不用担心自己只能被动挨打了。

所以,两国在互补之下,整体实力将会迎来大幅度的提升,甚至达到五常的水平。不说能与三大巨头一较高下,压过英法一头应该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换句话讲,如果印度和日本联合起来,放眼当今世界,比他们强的国家,不会超过三个。只不过很可惜,他们应该没那机会。

你认为印度与日本联合起来的战力,可以威胁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吗?

印度、日本的军事实力都是非常强大的,以常规军事实力来说,两国均排名世界前十。美国“全球火力指数”、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推出的2017年世界各国军力排名,印度排名世界第四、日本排名第七至第九位(各媒体、机构的排名略有不同)。无论是印度,还是日本,任一国的军事实力都强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

单从军事规模上来说,印度还要强于五常之中的英、法,但其实际战斗力恐怕要大打折扣——武器装备全靠外购,人员训练水平低下,等等。有一点需要说明: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伪命题,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上,还是从两国国情、国家利益上来说,印度、日本根本就不存在“联合起来”的可能性。尽管印度与日本近期走的比较近,而且还有美国“印太战略”的支持,但这些东西都不能说明什么。

别说是印、日联合,即便是同为美国盟友的日、韩,在美国的大力撮合下,也是貌合神离——距离联合起来还差的远。印日关系确实是有了新的进展,两国签署7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定、印日联合军演、两国军事基地互相共用等。显然,印度与日本加大了双方在经济、军事上的合作,军事互信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但有一点需要认清,印日、印美之间不过就是“合作+利用”的关系,而不是盟友关系,更不存在着军事同盟——这与美日、美韩的同盟关系相比,还差了那么一大截。

实际上,盟友之间都无法真正的联合起来,各国考虑的都是本国的利益——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比如美国与欧盟的关系,在伊朗问题、贸易战问题上,美国就与欧盟站在了对立面,更不用说印、日现在还不是盟友了——利益才是根本。假设印度与日本真的联合起来,如果没有美国等其它国家的支持,不考虑核武因素,两国联合后的军事实力,也不过能排名世界第四位而已,强于五常中的英、法——两国都不具备完整的军工制造业,并不具备制造陆、海、空三军所需性能先进的装备的能力。

两国的军工制造业加在一起,仍然差的远——日本的军工制造业早已是个半残,关键的技术、核心设备完全依赖于从美国进口;印度就更不用说了,连子弹都得进口,如发生大规模战争,武器弹药仅够维持一周的时间。两国不具备核潜艇(印度只有一艘歼敌者号弹道导弹核潜艇,租借俄罗斯的攻击型核潜艇已趴窝)、战略轰炸机、第四代战斗机(日本的F35J不具备空战能力)等,两国都没有真正的高性能武器装备,都未形成体系化作战能力……

从全球来看,军事实力排名前三的美、俄、中属于第一梯队,排名第四以及后面的国家只能属于第二梯队,中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不考虑核武因素,如果不计后果,第一梯队的任一国家都可吊打第二梯队中的随便哪个国家——第二梯队中两国加在一起的军事实力,也无法挑战前三的地位。单从军事上来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今后只看美、俄、中,其它国家还不够这个资格。日本想要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必须得摆脱仆从国的地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你认为印度与日本联合起来的战力,可以威胁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吗?

日本与印度联合起来,也只能算是二流国家,改变不了世界格局!

长期以来,印度靠购买他国武器来充实自己!自身不具备科技实力,即使拥有核武,也只能踩别人的脚跟,印度不会对任何大国产生威胁!只能对一些地区小国指手画脚,装腔作势!所以,印度只能是二流国家。

自二战以来,日本不可拥有军队!虽然日本的科技很先进,但是,在美国的庇护下,日本在军事上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只能屈居美中俄之下!日本只是狐假虎威,由美国的摆布!

综上所述,日本就是与印度联合,也只能在五常之下,不会对世界格局产生影响!

你认为印度与日本联合起来的战力,可以威胁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吗?

这两个国家中其中一个的战力就足以威胁这个世界上九成以上的国家了,更不用说是联合起来,真要是联合起来,除了五常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被他们吊起来打,就算是五常中的英法两国,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同样也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

印度的“综合火力指数”在全世界的排名是第四,高于第五的法国和第六的英国,这个很正常,法国还好一点,英国的话基本上放弃治疗了,现在是完全跟着美国混,印度的常规军力军队规模还要大于英法两国加在一起,只不过装备质量和兵源素质堪忧,而英法两国经常随着北约到处挑事,在应战经验的丰富程度上肯定不是三哥能相比的,不过,三哥目前拥有全世界第二的人口基数(超过我国指日可待),加上这几年发展迅速,战争潜力不容小觑,如果不考虑完好率等因素的话,印度的军备规模比英法两国加在一起还要大!

然后是日本,其“综合火力指数”排在第八位,反正日本怎么排都是在前十之内的了,日本自卫队怎么说呢,装备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水平上,都是排在世界前列的,尤其是海自,更是曾经的亚洲第一海上力量(现在不是了,现在亚洲第一的我们国家),只不过日本缺少战略性武器,最强的海自在进攻性武器上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为美国对日本海自的要求就是一支辅助防御型舰队,其能力主要集中在反潜、反水雷和区域防空上,反舰能力和对陆打击能力是海自的短板,空自的话规模和英国差不多,但小于法国,陆自可以忽略不计,不过,日本整个国家的体量很强,世界第三经济体、科技发达,人口基数也大,同样拥有不俗的战争潜力!

因此如果印度和日本联合起来,吊打五常之外(五常有洲际核打击能力)的国家真的没什么压力,再加上印度也是有核国家,跟日本联合在一起,取长补短的话,可能印度军队的实力还能提高一大截!

你认为印度与日本联合起来的战力,可以威胁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吗?

这个问题很搞笑,更不专业,暂且不说印度跟日本联合,就单说日本或者印度,不用联合起来,单独的一个国家就足以威胁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了,世界上两百多个国家,真正有陆海空三军的国家不足四分之一,拥有第三代战机的国家也就十分之一左右,就整体军力而言,从数据上跟武器装备数量上来看,日本逊于印度,拿二者较弱的日本来说,其军力完全可以横扫整个非洲大地几十个国家,非洲也就南非埃及能勉强一战,再拿到南美洲跟东南亚地区,绝大多数国家还装备着二代武器呢?日本横扫两大洲没问题,就算单干欧洲的非主流国家,一样不在话下,可以这样说:目前的印度跟日本单独拎出来都可以威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那么联合起来岂不是更厉害能威胁到99%的国家不?答:联合起来确实厉害,但是就算印日联合,想干翻美中俄三国任何一国还是有困难的,再者说,印度的武器有俄罗斯的、美国的、以色列的、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自己的万国牌武器,自己的军队内装备的这些武器数据链都不能共享,如何与日本自产武器相匹配,是个巨大的问题,难不成跟二战一样靠无线电指挥?

你认为印度与日本联合起来的战力,可以威胁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吗?

有美国在,这种情况是不现实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