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能除湿吗?如果能,如何吃可以让功效放大?
在我们经常看到要祛湿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推荐薏米红豆粉或者薏米红豆粥,而这个薏米红豆也被人们称为“祛湿神药”,但是许多人永这个薏米红豆祛湿的时候,发现其实祛湿的效果并不是太理想,甚至怀疑这只不过是某些商家为了利益过于夸大薏米的祛湿作用。那么,这个薏米是否真的可以祛湿呢?薏米怎么吃才最除湿呢?下面,左撇子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湿”?“湿”是中医六邪里面风、寒、暑、湿、燥、火中的一种病邪,我们经常会听到中医大夫说一个人体内存在过多的湿气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肥胖、食欲不佳、湿疹、长痘、头发容易油、精神不佳等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而且通过看舌头、看大便等就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湿气过重的情况。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湿气,这个湿气是最难对付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这一句话,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知道湿气是很难祛除的。因为这个湿气就像油一样,黏性非常大,那感觉就是油加到面条里面一样,我们很难再将面条中的油去除干净。而且这个湿气还容易与六邪里面的病邪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更加难以去除干净了。比如湿与寒勾搭在一起,就会形成寒湿;湿与热勾搭在一起,就会形成湿热,湿与风勾搭在一起,就形成风湿;湿与暑勾搭在一起,就形成暑湿等。所以说,如果一个人的体内存在过多的湿气时,是很难祛除干净的。
二、薏米真的具有祛除的功效吗?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对于祛湿,网上许多人都推荐用薏米红豆祛湿,那么,这个薏米是否真的具有祛除的功效呢?这个我们不妨看看《中药大辞典》里面是怎么说的。
《中药大辞典》里面记载,薏米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薏米的确是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因此,如果体内存在过多的湿气时,是可以通过食用薏米来达到祛除湿气的效果。
但是许多人发觉,就入我前文提到的那样,虽然大家都知道薏米有祛湿的功效,但是许多体内有湿气的人在使用薏米祛除的时候,祛湿效果并不太理想,有些人连续吃了一两个月,甚至几个月都没有太大的效果。那么,为什么他们用薏米祛除的效果并不太呢,到底是薏米祛除的功效低还是在使用薏米祛湿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下面,我再跟大家说说薏米怎么吃才最除湿。
三、薏米怎么吃才最除湿?第一,薏米使用量要足
能都祛除湿气的中药有许多,比如白术、苍术、茯苓等,而白术、苍术去燥湿作用比较强,但是薏米的祛湿作用并不如白术苍术那么峻猛。所以在使用薏米祛除湿气时,一定要使用比较多 而不是只用少量就可以起到祛湿的效果。
当然了,这也不是我随便说的,对于薏米祛除湿气的应用,医书也有记载。里面记载,薏米性属和平,渗而不峻,补而不腻。乃清补淡渗之品,唯药力和缓,且质地较重,故用量须倍于他药。所以说,在使用薏米祛湿时药保证薏米的用量。
第二,薏米使用时应该搭配使用
在使用薏米祛湿的时候,最好就是不要单独使用薏米祛湿,而应该是搭配其他的中药一起使用,这样才能加强祛除的效果。《本草述》里面记载:“薏苡仁,除湿而不如二术助燥,清热而不如芩、连辈损阴,益气而不如参、术辈犹滋湿热,诚为益中气要药。然其味淡,其力缓,如不合群以济,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另外,《本草新编》里面记载: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从上面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薏米祛湿的效果发挥最佳,不仅要再在用量上比较多,而且还应该搭配其他的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这样才能起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比如体内的湿气与其他的病邪形成了寒湿、湿热、风湿、暑湿等,那么就要搭配一些具有驱寒、清热、祛风、除暑等作用的中药,这样才是最好的祛湿方法。
总的来说,要想彻底的祛除体内的湿气,单单依靠薏米这一味中药是不可行的,必须经过中医大夫的辨证施治,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祛湿。同时还需要避免体内湿气的持续产生,最后还要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加体内湿气的排除。这样多方面结合,才能最终将体内的湿气去除得干干净净。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薏米能除湿吗?如果能,如何吃可以让功效放大?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稠,如油入面”。难怪之前一直做错!我总结了10个要点,为什么吃不出效果来的原因,你弄清楚了,就不会被湿所困了。
原来薏米这样吃才能祛湿、减肥!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湿气是“万恶之邪”,最容易滋生疾病。 中医认为湿邪是很多疾病的根本,会影响人体脏腑功能,导致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可能出现疾病。 如: ① 导致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调; ② 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③ 引发皮疹等皮肤性疾病;
湿气的危害如此严重,但我们身体里的湿气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内 湿 湿与水密切相关。内湿,即人身体内部津液、饮水所化的湿气。 正常情况下,湿能润泽肌肤,维持五脏六腑的功能。但由于我们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等原因,导致身体湿气积聚过多,就出现了各种疾病,如:湿疹、瘙痒、发胖、掉发等等。 外 湿 如果居住的地区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此时环境中的湿气就是外湿。所以一般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身体湿气重的人也会比较多。 外湿容易通过鼻腔呼吸、皮肤呼吸等方式进入体内,使得“内湿”、“外湿”相互结合,更容易增加各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湿气的表现症状, 你有没有符合的?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很多亚健康问题,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系。
很多人愿意煲汤。有天轮到了薏米排骨汤,吃完以后瞬间她就爱上了这个味道。开始思考起能不能天天喝的问题,其一是味道好;其二是岭南气候易湿重。但是却被朋友阻止了,朋友说,“这薏米虽然祛湿,但是长期吃就不对了。不应该这么干。”这是为什么?薏米怎么了?不是“祛湿王”吗?我来跟大家解释一下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1、祛湿如果单纯的吃薏米的话,基本是没有什么太大效果的,除非长年累月每天都吃,这样坚持几个月,应该可能会有效果。
2、但是弄错体质,不分湿寒、湿热,薏米反而起反作用。
薏米祛湿效果强大但要分体质食用 如果要祛湿,薏米是很好的选择。它的祛湿功能强大,但不合理的食用反而会加重人体湿气。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
● 有的人容易出汗、烦热、口渴,爱喝凉水,手心脚心常常热烘烘的并且舌头偏红,这类人是偏“热性体质”的人。
● 有的人容易畏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爱喝温热的水、容易腰膝酸软,并且舌苔白腻,这类人是偏“寒性体质”的人。 薏米虽然有良好的利尿祛湿的功效,但是薏米药性偏寒凉,对于偏热性体质的人吃了无碍,但是对于偏寒性体质的人来说,经常吃薏米,无异于雪上加霜! 所以,要想发挥好薏米的功效,还得好好分体质、按方法食用。 按体质食用 1、生薏米——适合热性体质生薏米,即为未经炮制的薏米。其性味寒凉,适宜热性体质的人群食用。而本身就是偏寒性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2、炒薏米——适合寒性体质 炒薏米,性温,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尤其对于湿气导致的腹泻、胀满的症状效果很好,适宜寒性体质的人群食用。
3、长期单用薏米祛湿不靠谱 因为少做了这一步
其实薏米祛湿不假,但是如果只祛湿不健脾,那就真的是不利于健康了。要知道,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水汽的功能就有所降低,水汽难以排泄出体外,长期堆积即成湿气;而脾喜燥不喜湿,湿气一重,脾就要不停地工作来加速排泄,时间久了也容易发生损伤。
因此,如果长时间只祛湿,却不注重健脾,看起来湿重的症状似乎是减轻了,其实反而是把脾给伤了,脾胃运化需要阳气,寒食伤阳,久而久之自然不利于身体健康。
4、祛除体内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两个厨房常见的小东西就可以。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就是薏米和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要按照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经典祛湿搭配 ▲▲▲ 说到祛湿,很多人都会想到薏米红豆汤。但很少人知道的是,薏米红豆粥中,中医推荐的“红豆”其实是“赤小豆”,两种豆子是有区别的。 普通红豆外形胖圆,多用来食用,而赤小豆更小更细长,用来入药或者煮薏米红豆粥,利水祛湿的功效更显著。
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区分红豆和赤小豆哦。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粘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饭后服用,能润泽肌肤,美白祛湿,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点糖或者蜂蜜。既好吃又美容减肥。
5、为何对症吃薏米却仍不见效果?竟是两个细节出了错
所以,湿气重也是需要分型的,有些人可能吃薏米真的很有效,有些人可能没有效果。那为什么有人明明是对症来用,却还是不觉得湿气有祛呢?这就和吃的方式有关系了。
很多人吃东西讲究原汁原味,对薏米也是这样。实际上,薏米直接主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主要是因为薏米偏寒,直接煮着吃会伤脾脏,最好是炒一下再拿来煮汤,能够减轻薏米的寒性。
其次,如果薏米在煮之前没有先用热水浸泡上一个小时的话,是很难煮烂的。没有煮烂的薏米起不了任何保健作用的。
不经过处理的薏米通过单纯的煮是很难煮烂的,所需时间很多,通常人们吃的都是这种没煮烂的薏米,没等吸收就排出体外了。
总而言之,就是让人吃到的薏米是烂的,开花的。
6、加上大米,盐,糖,就废了
薏米煮粥千万别加大米 我们经常用薏米做材料煮粥,比如薏米红豆粥、薏米百合粥等;但此款“粥”不需要加大米! 像红豆和薏米,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好利用这种“清”的性质来祛湿。 一旦加入大米,就会变得粘稠,相当于加了湿气,味道可能更好,但对于祛湿养生来说,功效会没那么强。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7、薏米祛湿效果很平常,还要健脾薏米对于祛湿确实有效,但作用主要在于健脾,但薏米作为食疗,健脾的能力有限,而且很多人吃薏米的方法又不对,所以很少有人靠吃薏米能祛湿。 用薏米祛湿的同时要健脾胃 湿气是脾虚引起的,湿气又会使脾虚加重,所以健脾、祛湿要一起进行才正确! 薏米虽能健脾胃、清肺热,但重在利水渗湿,而芡实、茯苓、莲子、山药都属于味甘性平之物,又有补脾健胃、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的功效,还能改善脾虚、湿气引起的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更为重要的是不论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都能食用。 所以想要祛湿的人,可以在薏米红豆粥里加上这几味补脾胃的材料,祛湿健脾效果更好。 薏米祛湿好处这么多, 如果吃错方法就太可惜了。对于轻微湿气的患者来说,日常用薏米还能有些作用,但对于已经湿气很重的朋友来说,吃薏米的作用就很低了,而且生活中,很多人吃薏米的方法不对,导致薏米吃到肚子里,基本都无效。
薏米的使用方法很重要薏米的使用方法决定了薏米的功效,如果单纯的将薏米放入米中熬粥,那基本薏米怎么吃的就会怎么出来。
这一物搭配薏米祛湿效果胜过薏米红豆汤一般认为,薏米祛湿最好要搭配一些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的药材效果会更好。一般大家最常见的搭配就是红豆,但是你知道吗?有一物比红豆更适合。那就是芡实了。芡实性平和,可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与薏米搭配既可祛湿又可健脾。而红豆性偏凉,有部分人群可能不太适合。
薏米的使用非常讲究,并不是所有人的适合的中医有一种病,叫做脾约,其含义就是脾津液缺失的严重,症状就是容易出汗,不管喝多少水也渴。
这类人是不适合使用薏米的,因为薏米本身治疗燥热,吸收津液,容易导致脾约加重,排便困难。
另外,孕妇在怀孕的时候会有舌苔白腻增厚的情况,也比较喜欢吃凉性食物和油腻的食物,这种情况虽然说是脾虚,但不能用薏米,因为薏米容易导致胎儿早产。
薏米红豆汤怎么喝最好?喝多少:营养专家建议,薏米红豆汤一天最好不要喝超过三百毫升的量,更不可以取代日常的主食,吃太多反而会造成营养不均衡或肠胃不舒适的情况。
什么时候喝:一般来说在早午餐之间食用薏米红豆汤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人体的脾胃已经开始了工作,身体在这个时间段可以更好的吸收营养物质。
加点什么:煮薏米红豆汤的时候,加一些大米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水肿,加一些莲子百合可以帮助润肺和美容,气血不足的朋友还可以加几颗红枣。
祛湿,要根据体质,改变生活方式祛湿不是单独吃一种食物就能做到的,很多人吃药都很难祛除身体的湿气,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身体。
多运动:体内的湿气要排除最好就是通过运动,运动的排汗不仅能够排毒,更能够有效地把多余的湿气排出来,并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生活中避免湿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因此睡觉不应直接接触地板。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在潮湿下雨天要减少外出。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
少吃盐:吃东西比较“重口味”的朋友往往都比较容易惹来湿气,因为“重口味”会加重对脾胃的负担,大家在饮食上少吃多盐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流质和五谷类食物。
少吃凉性食物: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想要了解更多,我的健康我做主,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张巧林说育儿。
薏米能除湿吗?如果能,如何吃可以让功效放大?
薏米是药食两用的食物,我们平时吃的最多方式就是薏米做粥吃,薏米煮水喝,这两种吃法,都有一定的除湿作用,但是不同的人体质、状态不同,不用强调“最”除湿,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方法。有人脾虚就可以煮粥;有人风湿,就选酿酒喝也不错,一切最好的就是因人而异。大家都熟知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其实薏米的除湿作用,关键在健脾,脾气健运,湿气可除。分享4种吃法,8款薏米食疗方。把有点复杂的做法介绍的稍细点,便于朋友们,宅在家里做着吃。--薏米怎么吃最除湿?--【煮粥吃】煮粥的食材可以单独用薏米或薏米粉,也可以搭配其它食材,增强除湿、祛湿作用。
1、薏米粥
研末跟粳米一同煮粥喝,每天食用。2、冬瓜薏米粥
组成~冬瓜150克,薏米50克做法~- 将冬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
- 薏米提前淘洗,煮20-30分钟后把冬瓜加入一同煮至熟烂即成。
3、什锦乌龙粥
组成~薏米30克,冬瓜子仁100克,赤小豆20克,荷叶10克,乌龙茶适量做法~
将薏米、冬瓜子仁、赤小豆煮熟,放入纱布包好的荷叶、乌龙茶,
再煎煮8分钟,取出纱布袋即可,每日服1次,经常食用为好。
4、山药薏米粥
组成~山药、薏米各30克,莲子肉15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做法~
将山药、薏米、莲子肉、红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1千克,
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稀粥调入白糖即可。
做法~
将鳖甲、金银花、柴胡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汤
取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和薏米,一同入锅煮成粥,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薏米扁豆水
薏米、白扁豆各30克,加水一同煎煮,喝汤。【做羹】桂圆薏米莲子羹
组成~桂圆肉30克,薏米70克,莲子100克,冰糖适量做法~
将莲子用水泡发,去皮和心洗净
桂圆肉、薏米洗净同莲子一同放入砂锅中
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转入小火煎煮至莲子酥烂加冰糖调味即成。
赤豆薏米饭
组成~赤小豆60克,薏米、粳米各100克做法~
将赤小豆、薏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
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成饭食随餐当主食。
薏米能除湿吗?如果能,如何吃可以让功效放大?
现代人,“十人九湿”,一说到祛湿,总会有人提起薏米。可有人薏米没少吃,湿气还是那么重。
是薏米根本就不除湿?还是吃得不对?
薏米能不能祛湿?《名医别录》中说薏米:“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纲目》对薏米的作用是这样介绍的:“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薏米的作用:“健脾,益胃,补肺,缓肝,清热,息风,杀虫,胜湿。”
张仲景对付风湿身疼用的是麻黄杏仁薏苡仁汤。
可见,薏米不仅能除肠胃的湿气,还能祛筋骨间的湿气。
薏米怎样吃更祛湿?很多人都说,薏米炒过再吃效果更好。
这样说也有一点道理,但炒薏米可不是随便炒炒就行。
《本草纲目》介绍了它的做法:“每一两,以糯米一两同炒熟,去糯米用。亦有更以盐汤煮过者。”
也就是说,薏米和糯米以1:1的比例一起炒,炒熟之后,再把糯米去掉,这样炒出来的薏米,效果更好。
为什么要用糯米炒呢?因为薏米性凉,虽可祛湿,但经常吃寒凉的东西,容易伤胃。而糯米性温,是暖胃的,正好可以改善薏米的缺点,祛湿的同时,又保护了脾胃。
为什么很多人吃了不少薏米,湿气没祛去,反而越来越湿?因为身体太寒了,就像自然界中的阴雨天,总不见太阳,湿湿的地面很难变干。一旦太阳出来,地面很快就干了。
也就是说,祛湿要有足够的阳气,伤了阳气,只会让湿气越来越重。
用糯米炒过后的薏米,就没了后顾之忧,祛湿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用糯米炒制,也可以用盐水煮。盐是咸的,咸入肾,肾主水液,水液代谢的总管是肾,盐相当于引药归经,用咸味去调动肾的能力,让水液代谢更加高效,薏米祛湿的效果就会更好。
薏米大粒的好还是小粒的好?同一个品种,当然是个头大的更好。但不同品种之间的比较,就不能单纯以个头大小来评论。
就薏米而言,小粒的品种比大粒的品种更好,从价格上也显示出它们的差别,小粒薏米往往都卖得比大粒薏米贵。
薏米的分布范围很广,南方各省都有栽培,辽宁、河北、陕西等地也有种植。
贵州是薏米的主要产地,贵州兴仁还有“薏米之乡”的称号,兴仁的小薏米,颗粒饱满,味道清香,口感软糯。
薏米可以这样吃当然,并非炒过的薏米才能祛湿。在各本中草药书籍中记录的薏米的用法,基本上都没有强调要先炒过才能用。煮饭、煮粥、煮水喝,都能起到祛湿的效果。
如果能巧妙搭配,不仅作用好,味道也特别好。
- 双豆薏仁羹
材料:绿豆、赤小豆、薏仁各1/3杯。
做法:将三种豆子浸泡2小时以上,洗净后放入豆浆机或破壁机中,按水位加水,选择“豆浆”键即可。喝之前可以加少许糖或盐调味。
用豆浆机或破壁机自带的量杯量取每种材料的用量。如果早上喝,可以头天晚上临睡前泡上,第二天一起来,就可以用来打豆浆了。
根据《本草纲目》的介绍,加盐祛湿的效果比加糖好。加盐本来就能使薏米的作用增强,而糖是甜的,甜味容易困脾,吃多了反而生痰湿,是不利于祛湿的。
- 四神汤
材料:茯苓、莲子、薏仁、芡实各15g。排骨一根。
做法:1、茯苓、莲子、薏仁、芡实浸泡2小时以上,洗净,放入砂锅中。
2、排骨斩成小块,焯水,捞起,放入砂锅。
3、砂锅中加适量水,加1勺料酒、3片生姜,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1小时。关火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相传,乾隆下江南时,随行的大臣们,因不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纷纷病倒了。后得当地高僧指点,用茯苓、莲子、薏仁、芡实炖猪肚吃,才安然无恙。这个方子流传下来了,成为闽南地区的风味小吃。
猪肚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不适合经常吃,可以将猪肚换成其他食材。排骨性质比较平和,几乎适合各种体质,选择排骨煲四神汤是不错的,味道也很清爽鲜美。
也可以加些海带、胡萝卜、玉米、山药、冬瓜等食材一起炖,但这些食物比较容易煮烂,可以在最后15-20分钟时再加入即可。
- 翡翠白玉汤
材料:冬瓜300g,薏米20g,瘦肉100g,姜3片。
做法:1、薏米浸泡2小时以上。
2、瘦肉切片,用少许油、盐、白胡椒粉腌制15分钟。
3、冬瓜洗净,将皮和瓤切下,但不要扔掉,冬瓜肉切片。
4、锅里放水,先将薏米煮半小时,再将冬瓜皮、冬瓜瓤、冬瓜片、肉片、姜片全部加入,再煮5分钟,加少许盐和白胡椒粉调味,关火。
冬瓜也能祛湿,但主要作用在冬瓜皮。冬瓜皮粗糙,不好消化,可以将冬瓜皮先切下,一起煮汤,不用吃瓜皮。
白胡椒和生姜可以温中散寒,加强脾的动力,更好地运化水湿,祛湿的效果更好。但如果体质湿热,就不要放白胡椒。
祛湿还要注意什么?有人吃了很多薏米,却没有效果,因为祛湿不是光吃一些祛湿的食物就行,还要注意几个方面。
- 1、湿气的来源
居住环境靠近水源,比如江、河、湖、海等,更容易感染湿气,尽管经常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但湿气仍然源源不断。
有的人一边吃着一些祛湿的食物,另一边又不停地吃一些肥甘厚味,比如煎炸烧烤、甜品、水果、大鱼大肉等,湿气增加得比清除的多,湿气怎么可能祛掉呢?
- 2、脾虚
脾运化水湿,食物进到肚子里,需要经过脾胃这条生产线的加工,加工出来的是合格品,就是身体能利用的营养;加出来的是废品,身体无法利用,就是垃圾,也就是“痰湿”。
尽管我们在积极地“扔垃圾”,但奈何工厂总是生产出太多的废品,怎么扔也扔不完。
所以,祛湿一定要兼顾健脾,否则效果差强人意。
- 3、阳虚
如果遇上几天阴雨,不见太阳,地面上的积水很久都不能消退。一旦太阳出来了,晒一晒,地面就干了。
身体里的湿气也需要“太阳”晒一晒,身体里的太阳,就是阳气。
经常喜欢吃冰的、喝凉的,身体里都是冷气,湿气怎么能“晒”干呢。
所以,祛湿,要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同时,多吃温热的食物、多运动,还可以艾灸、泡脚、泡温泉,身体里阳气足了,湿气自然会被“烘”干了。
结语薏米是大家常吃的食物,祛湿消肿有帮助。小粒的薏米比大粒的好,炒过的薏米效果更好,正确的方法是用糯米炒。即使没有炒过的薏米,也一样有用,学会搭配更重要。
祛湿不仅仅是吃一些祛湿的食物,还要减少环境和饮食带来的湿气,兼顾健运脾胃、补充阳气,祛湿的效果才好。
薏米能除湿吗?如果能,如何吃可以让功效放大?
炎炎夏日也是各种汽水、茶饮等饮料的销售旺季,但是很多饮料中的化学物和防腐剂是少不了的,有时间的不妨自己动手为家人煲点爱心茶饮。
这道冬瓜薏米茶有祛湿解暑,止渴除烦,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这道茶饮中用到的薏米不但有健脾去湿的作用,还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煲这道茶饮所用到的食材都非常的大众,物美价廉。如此低投入、高回报的美食,您还等什么?
| 冬瓜薏米茶 |
By 朵云3602
用料
主料:冬瓜1500克、薏米180克
辅料:冰糖400克、水适量
做法
1.准备好所用到的食材
2.把薏米洗净倒入电压力锅中
3.加满水开电,压30分钟
4.煮薏米时把冬瓜去瓤切片
5.煮好的薏米连水一起移入大点的汤锅中
6.加入冬瓜,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煮约20分钟
7.最后加入适量冰糖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8.煮好后把渣用漏勺取出弃用
9.留下的冬瓜薏米茶室温冷却后,可以装入干净的容器入冰箱冷藏后饮用
薏米能除湿吗?如果能,如何吃可以让功效放大?
薏米要炒一下,炒熟之后磨成粉或搭配赤小豆煮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注意是赤小豆,而不是红小豆哦!赤小豆是扁的,而红豆是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