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当出现脾虚的时候就容易生百病。而脾虚的时候我们自然就想到补脾,但是有些人补脾有效果,有些人补脾却没什么什么效果,着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脾虚有分脾阳虚以及脾阴虚,它们的用药都有所不同,如果没有分清脾阳虚和脾阴虚的话,那么自然就没什么效果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它们以及如何调理。
什么是脾阳虚?脾阳虚,说到底就是阳气不足造成的,可能是由于年老体弱造成阳气不足,或者是因为脾阳不足,阴气过盛,从而导致脾的运化失职的一种病理现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寒症,这可能与平时的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思虑伤脾,或者进食过多的生冷食品所致。另外,如果平时进食过多的寒凉药物,也会损伤脾阳,从而造成脾阳虚。
脾阳虚有什么症状?当身体存在脾阳虚时,往往会有以下几个症状:①畏寒,四肢不温,喜温喜按,这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从特别怕冷,身体没有阳气的滋润就表现肢体不够温暖,而且特别喜欢喝温水。②营养不良,虚胖,这是因为阳气不足,从而造成五谷不化,人体不能及时吸收营养,甚至可以看到肢体浮肿或者脸色苍白没有血色。③大便稀溏,容易出现腹泻,小便短少,或者女性朋友的白带量多而清稀,颜色发白,④舌质淡胖且舌苔白滑或有齿。⑤腹痛,因为阳虚阴盛,体内有寒,容易造成气滞,所以容易腹痛,特别是受寒时,腹痛更加明显。
当身体出现脾阳虚时如何调理?脾阳虚就是体内阳气不足,所以需要温补,补充阳气,需要进食一些温热属性或者温阳散寒作用的食物,比如桂圆、大枣、辣椒、韭菜、肉桂、花椒、干姜、芡实、莲子等,还可以进食一些温阳的药物,比如鹿茸、补骨脂、熟地、菟丝子、淮山药、附子、黄芪、山茱萸、人参等。同时还可以进食一些中成药,比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另外,还应该忌吃各种冷饮以及生冷瓜果。最后,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体内的阳气,保证气血通畅。
什么是脾阴虚?脾阴虚说到底就是脾的阴液不足,从而造成燥热内生,比如平时偏食辛辣刺激食物,就容易损伤阴津;还有体内热盛或者久病,从而伤及阴津;还有情志不舒,肝火动怒,经常发火,往往容易伤阴;另外,如果过服用一些温燥伤阴的药物也容易伤脾阴。最后,当脾胃气虚时也会影响水气运化,从而导致体内阴津不足。
脾阴虚有哪些症状?上面说了,脾阴虚主要是因为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容易出现便秘、口渴口干、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手足烦热等症状,并且还会出现饮食不化、食欲不佳、或者食后容易腹胀、大便干结等症状,另外还会出现唇红干燥、舌淡红少苔或无苔的症状。
脾阴虚应该如何调理?对于脾阴虚的调理,自然就是补充津液,以养阴为主,选择一些滋阴润燥药物,比如山药、扁豆、苡仁、黄精、玉竹、天花粉、沙参、麦冬、葛根等,还可以喝一些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散、六神散、滋阴健脾丸等。
总的来说,我们要首先知道脾阳虚与脾阴虚的特点,才能知道如何区分,而区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只要是出现手脚冰凉、肚涨冷痛、黎明腹泻,那么就是脾胃阳虚;只要出现手足烦热、口渴、多食易饥、腹痛绵绵、大便干结等,那就是脾胃阴虚。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
脾阴虚和脾阳虚虽然都属于脾虚,但是症状表现上却有非常大的不同,很好辨别。
一、看嘴唇色泽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往往嘴唇的色泽就能够反映出脾的状态。
如果嘴唇经常干燥起皮,但是颜色是红红的,这就是脾阴虚的症状。
如果嘴唇颜色淡白,经常处于没有血色的状态,那就是脾阳虚的表现。
二、看舌头脾阴虚的表现是舌苔不匀、地图苔、花苞苔、而且舌头很薄、很红、舌头偏小。
脾阳虚的表现是舌头比较胖大,舌苔比较黄厚腻。
三、看眼袋眼袋在中医里被称为肉轮,对应的也是脾胃,一般脾虚的人都会有眼袋,而脾阴虚的眼袋会发红,甚至有点紫红色。
脾阳虚的眼袋颜色不会那么深,是微微有些发青。
四、看大便脾阴虚的人常常因为阴液不足而导致便秘,大便常常是前面干燥,后面不成型。
脾阳虚的人大便容易粘马桶,总觉得排便不净,上厕所的次数比较频繁。
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
脾阴虚和脾阳虚这两个证型都是虚证,都有脾胃功能减退的表现,消化力不足,形体偏于消瘦,喜欢吃软的、稀的饭食,不喜欢吃硬的和干的饭食。神疲乏力,脸色无神彩。
脾阳虚,主要是虚寒。一般有三种表现:
1、脾胃阳虚,总是感到胃凉,胃部隐痛,阴天下雨、寒冷天都会胃部不适,会拉肚子,怕凉食,喜热食,胃部喜按喜揉,经常拉肚子,面色萎黄、虚胖、浮肿,舌淡有齿痕。
脾主四肢,脾阳虚一般身体困而沉重,喜卧不喜动,四肢和胃部冰凉。肚子怕风吹。
口淡无味,没有食欲,腹胀没有饥饱感。
脾主思,脾阳虚一般思维迟钝不活跃,不喜欢发言。还容易钻牛角尖。
妇女白带如清水稀薄。
我们经常说的湿气重一般指的就是脾胃阳虚。
2、脾肾阳虚。脾胃阳虚一般是全身怕冷,脾胃阳虚主要是四肢和胃部怕冷,但不会全身怕冷。
五更泻,早上鸡鸣时分必上厕所,大便完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脾胃阳虚一般拉肚子不会完谷不化。
手脚冰凉,头冷,反复感冒,腰部冰冷,阳痿,毛发稀少,脱发,女性无性欲,男女不能生殖。
肾藏志,肾阳虚的人无斗志,沮丧,有失败感,看人生一片灰暗。
脾肾阳虚的人脸色有水色,脸色暗偏黑。周身水肿,小便不利。
3、肺脾阳虚。咳嗽、稀痰,遇冷加重。反复感冒。
气虚气喘。
上焦有寒,其口多涎。肺脾阳虚的人口中唾液多,经常唾唾液。
以上是脾阳虚的问题。
脾阴虚主要是虚热,一般有脾胃阴虚和心脾阴虚两种情况。
1、脾胃阴虚:胃部隐隐有灼热感,不舒服,想吃饭,但吃不多,容易胃胀。喜凉饮,但喝不多。
脾不升,胃不降,容易胃胀打嗝。
容易便秘,但不耐受大黄等通便药。
肌肉四肢怕冷怕热,消瘦无力。
2、心脾阴虚:心烦、口干不想喝水,思维略亢,胸腹有热感,失眠。
如何调理?
脾胃阳虚,有理中丸、温胃舒。
脾肾阳虚,有附子理中丸、肉蔻四神丸、右归丸。
肺脾阳虚,有小青龙合剂。
脾胃阴虚,有石斛、木瓜、生地、麦冬。
心脾阴虚,可以喝天王补心丹。
有了上述问题,最好到医院就诊。
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
脾阳虚也称脾胃虚寒,属于病症名,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所表现的证候。主要因为饮食失调、过度食用生冷、劳倦过度、久病伤脾或者过度忧思所致。脾阳虚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胃痛、食欲不振。由于脾胃虚寒所致,因此也会有四肢不温、喜温胃寒、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嫩,舌苔薄白,脉迟沉等症状,妇女还可能有白带多、清稀等表现。脾阳虚在治疗上应以温中健脾为治则,方选小建中汤,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方剂的加减。
脾阴虚是指脾精不足所致的一系列证候。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的濡养是通过脾气的散精输布而实现的。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嗜好食肥甘、湿郁化热、损伤胃阴或肺津不足、痨瘵阴亏、子盗母气耗伤脾阴或汗吐大泄等因素所致的耗伤脾胃阴津。脾阴虚在临床上多有胃阴虚的表现,可见有不思饮食、饮食后胃胀满、腹痛、口舌干燥、大便秘结、形体消瘦、舌红苔薄,脉细数等症状。多见于各种营养不良所表现的症状。治疗上,应以“滋养脾阴,养阴和营”为治则,方选沙参麦门冬汤,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方剂的加减。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
在人体当中,脾与胃同居于人体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主生血,主要功能是对摄入体内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将水谷精微物质化生为气血津液,输布至脏器、四肢百骸当中。
脾阴阳虚之证主要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阴虚与阳虚的主要区别与各自特点如下——
脾阳虚证的特点脾之阳有推动、发散、温煦脾气的作用,而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形成。主要原因多为过食生冷、苦寒之品,或先天肾阳虚衰,从而导致脾阳虚衰,失于温煦运化之力,进而阴寒水湿内生不化。
- 脾阳虚弱,运化无力,则会出现食少、腹胀、泄泻等脾胃症状。
- 而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阳虚弱,则会表现为唇色淡白,面色苍白无华。
- 而脾阳虚衰,容易导致寒凝气滞,出现胃脘冷痛、喜温喜按、怕冷喜暖食等病症。
- 脾阳虚弱,无力运化水液,容易造成水湿泛溢肌肤,出现面色、四肢浮肿、下利清谷、大便溏稀、完谷不化、白带清稀量多等问题。
- 脾阳不足,无力温煦,则会出现四肢冰凉、消瘦乏力、畏寒恶风等症状。
- 脾阳虚弱,则会表现为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白厚腻。
对于脾阳虚的人群,重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在临床上,多用以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四味药组成的理中丸。而在生活中,则需注重饮食调养,少食水果、牛奶等性寒凉、生冷的食物,多吃如山药、牛肉、生姜、黄芪、大枣等补阳之品。
脾阴虚证的特点脾之阴,主要是濡养脾脏的作用,同时其与脾阳相互制约、并相互协作。
脾阴虚,则为脾的阴液不足,导致体内热盛。主要原因为饮食不节,或因久病伤阴,亦或泄泻、吐利、汗出过多耗伤阴液导致的。
- 脾阴亏虚,主要的表现为手足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红、不思饮食、消化不佳、烦躁易怒等病症。
- 脾阴不足,无法上滋肺阴,则会出现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等问题。
- 脾阴无力下充养肾精,则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病症。
- 脾病累及心、肝失于濡养,则表现为失眠、健忘、两目干涩、心悸、肢体麻木等问题。
- 脾阴不足,表现在口唇为颜色深红、干裂起皮,其舌红少津,苔少薄黄。
脾阴虚弱,则以养阴为主,临床上多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应用。而在生活中,可多食木耳、银耳、梨、芝麻、百合、鸭肉、蜂蜜、黑豆等滋阴之品。
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
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吸收,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及运化水湿。
脾虚可分为脾阴虚和脾阳虚,脾阴虚和脾阳虚基本不会同时存在。尽管两者都是脾虚,但是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脾阳虚脾阳虚是脾虚衰所导致,长期脾气虚,就会发展成脾阳虚,或过食生冷,误用寒凉药物所引起。
主要症状:腹胀,腹痛,倦怠,喜温,恶寒怕冷、手脚发凉,大便清稀,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女性白带多质稀。
尤其是午饭之后,患者易精神倦怠、疲乏犯困,部分患者出现腹胀、嗳气等症状。
临床上女性朋友脾阳虚的情况比较多,此类患者体重会有所增加,或会出现妇科病,月经延后,白带增多,而且夏季都可能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冬天睡不暖被窝,食欲减退,饭量小胃口小。
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头昏、眼花、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调理方法:
药物方面,用一些温阳暖胃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或口服口服附子理中丸或者理中汤、人参健脾丸等,还可以适当增加补益、温热的药物调理身体,比如使用人参、大枣、黄芪、桂枝、党参等药物熬汤,或者泡茶饮用。
饮食方面,平时饮食清淡,忌食生冷瓜果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难消化的食物。平时吃饭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干姜粉、胡椒粉等暖胃的食材。
平时可以多吃健脾胃的食物,例如鸭肉、红薯、小麦、羊肉、梗米、山楂、枸杞、黄芪、大枣、肉桂等。
生活方式方面,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保暖多穿衣服,特别是女生要注意保暖,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肚子。
脾阴虚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所致,消化功能失常为主。
主要症状:临床以纳食不化,皮肤干燥,肌肉消瘦,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或手足烦热、溺少便秘,舌红少苔为特征。
调理方法:
药物方面,可以服用方剂理中汤来以及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中药方面也可以用火麻仁、首乌、乌梅等药物和食材进行治疗。
饮食方面,吃一些粥、汤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太过刺激辛辣的东西。多吃坚果类食物,像核桃、榛子、松子,同时酌情添加蜂蜜。多吃些百合,乌梅,山药,梗米,小米粥,薏仁粥等食物。
生活方式方面:注意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和身体的免疫力,在睡眠习惯方面,早睡早起,不熬夜,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总的来说,不论是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一旦出现脾虚,多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体虚,或者禀赋不足所致等等先天与后天的原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调理脾虚,人才不会生病。
以上就是关于脾阳虚脾阴虚内容的分享,感谢大家阅读,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