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摔伤肿痛去医院拍片,说没伤骨头但22天了还肿怎么办?
手腕摔伤肿痛去医院拍片,说没伤骨头,但22天了还肿怎么办?
1⃣️凭临床经验,鉴别你的右腕摔伤肿痛22天还肿,证明当时跌扑时最起码关节有扭伤,但有多重伤,是不是伤着了腕骨还是扭伤,你回忆一下,只要当时摔伤后5分钟腕部某部位有局部肿起,这是某腕骨有骨折了,关节突然急剧扭伤,使关节囊腔受挫有组织液渗出,加上皮下血肿,这是用临床经验判断的标准之一。
2⃣️如果5分钟就肿了怎么拍片还正常?因为腕部有八块不规则的腕骨,🖐️右手掌对人,从拇指侧顺时针数起:舟骨、月骨、三角骨、豆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状骨、只要临床症状上确认有骨折,就要从几个角度分别拍X光片,而且诊断腕骨骨折,既要有投照经验还要有看片经验,不规则的腕骨骨裂或骨折在影像重叠时无法看出骨折。
3⃣️你跌伤后已近一月,如果腕关节还肿,是骨折造成的,它有一个压痛点对应在某个腕骨上,如果没有骨折便为整个腕部肿胀及功能障碍、如果怀疑有骨折可再去拍片复查能看出。
4⃣️腕关节骨骨折很难痊愈,因为关节腔血供不良,由于长期肿胀不消,至肌肉萎缩,腕部骨脱钙,最后呈废庸性无菌坏死,最后只能手术摘除该腕骨,临床上常见!
5⃣️腕关节肿胀不消,手不要下垂,用三角巾悬吊胸口,有人不懂,还整天劳作不停,后来拍片,某腕骨变白了,这就是坏死。
腕部还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可用云南白药或红花油喷雾,口服布洛芬2#/3次/饱服、内服外搽消除无菌性湿肿,减缓后遗症。可每月去拍片观察,小部位你可别轻视!
谢谢你的阅读🙏!
手腕摔伤肿痛去医院拍片,说没伤骨头但22天了还肿怎么办?
Ⅹ光检查无骨裂。只能说明软组织损伤,只能慢慢调养。如果两周疼痛继续,需去医院做CT检查。
伤筋动骨100天,慢慢会好的。
手腕摔伤肿痛去医院拍片,说没伤骨头但22天了还肿怎么办?
手腕受伤后22天了还肿胀,当时拍片未发现骨折,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复查排除骨折,因为手部骨头比较多,重叠在一起有时候很难发现有骨折,人的手有共27块,14块指骨,5块掌骨,腕骨8块分舟骨.月骨.三角骨.豆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勾状骨.这些骨头之间都是靠韧带来链接的,如果韧带损伤也是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么多的骨头,有些骨头只有很少的血液供应,当受伤后发生供应血管损伤的话也可能出现骨坏死的情况,比如舟骨。
一、发生了骨折手部受伤后可能存在骨折,当然骨折存在畸形等情况,大家都很容易区分,有一种骨折叫做隐匿性骨折,骨折可能为线性骨折等当时由于组织肿胀等的原因,首次拍片可能发现不了骨折,但确实存在骨折。
治疗措施:
1、受伤的时候可以直接做CT检查排除骨折可能。
2、休息,不负重2周,2周后如果仍然有疼痛可以再次复查X线片排除骨折,因为2周后血肿吸收,组织肿胀减退,拍片的时候如果有骨折,骨折线最为清楚。
3、如果发生骨折需要石膏制动3-4周后功能锻炼;
二、周围韧带损伤受伤后可能损伤到周围的肌肉及韧带,手部肿胀,局部压痛,可有淤斑等表现 。
治疗措施:
韧带扭伤,因韧带结构松弛,不稳定持续,常导致手部无力。损伤轻者可用弹性绷带或宽胶布包扎固定,或用石膏固定。2周后除去固定,以弹力绷带保护2周。韧带断裂广泛或有软组织嵌入妨碍复位,可手术缝合修复断裂韧带。术后石膏固定4〜6周。
三、单纯软组织的损伤受伤单纯的周围软组织损伤,软组织修复一般需要1-2周,这时候需要注意需要,避免过度的劳累,加重软组织的损伤,待软组织损伤修复后再功能锻炼才能更好的恢复功能。
四、血管损伤后骨坏死舟骨营养血管主要从结节部和外侧中部进入。舟骨周围大部为软骨面,无骨膜附着,骨折后靠内生骨痂才能连接,骨折后损伤营养血管,近侧断端由于缺血易发生无菌坏死。
伤后局部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并疼痛加重。鼻咽窝处有压痛。有时轻微骨折症状不明显,与腕扭伤症状相似,易误诊忽略,临床症状怀疑骨折时,应暂按骨折处理,待二周后,复查X片。由于骨折处骨质吸收,骨折线能明显认出。
手腕摔伤肿痛去医院拍片,说没伤骨头但22天了还肿怎么办?
针灸,一针就好!
手腕摔伤肿痛去医院拍片,说没伤骨头但22天了还肿怎么办?
①一般来说,软组织损愈合时间需要4—6周,在这段时间内需要制动保护,少活动,哪个动作疼哪个动作就不要做。
②判断肿胀是否随时间变化,早上起来肿胀是否减轻,下午是否加重?如果症状较刚受伤没有减轻,或者一天24小时都肿胀且较为明显,就需要及时就医,看是否还有损伤没有查出
③诊断问题:x线只能判断骨头有没有损伤,对于软骨、肌腱等无法判断,腕关节常见损伤有三角纤维软骨损伤等,建议核磁检查
希望能帮到你
手腕摔伤肿痛去医院拍片,说没伤骨头但22天了还肿怎么办?
医院拍片就是看骨头出没出问题,骨头医院断定没有什么问题,那可能就是软组织挫伤了,软组织挫伤需要慢慢康复,伤筋动骨一百天,过两三月就会慢慢康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