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低血压哪个更危险?
目前临床研究显示无论是低血压或高血压,如果长期发作,情况都比较危险,具体分析如下:
1、高血压:如果血压长期≥140/90mmHg,即高压长期≥140mmHg或者低压长期≥90mmHg,可以因此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威胁到患者生命。急性脑血管事件包括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等;
2、低血压:严重低血压会导致重要脏器出现灌注不足,如果患者出现脑供血不足会表现为头晕、头疼、黑蒙、视物模糊、嗜睡,甚至出现晕倒,严重低血压会造成脑细胞出现功能损伤。
高血压与低血压哪个更危险?
血压是人体四大生命体征之一。无论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最极端的两个例子就是,高血压危象和低血压性休性克,都会危及人的生命。所以两者同样危险。
在高血压早期,部分患者是可以耐受的,不会出现不适的症状。但有些患者就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而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严重损害心脑血管。如:脑出血、脑梗死、心梗等。
长期高血压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梗死、高血压性肾病等。尤其是高血压肾病,不同于其他几个病,大众熟悉程度并不高,但患病人数却逐年增长。需要警惕。
高血压如此危险,并发症这么严重,那么是不是低血压就好呢?有些人测量的血压值一直是低于正常血压,但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经检查身体各方面指标也正常,无缺血缺氧,这是生理性的低血压,不需要治疗。
当患者出现眩晕、乏力等症状时就需要注意监测血压,查明低血压的原因。如患者突然出现血压明显下降伴有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等症状时,要立即就诊,防止晕厥或低血压性休克。很多患者都认为只有患高血压才会容易得脑梗死,低血压不会。这是错误的。低血压会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因为脑灌注压不足,而引起脑梗死。例如:分水岭梗死。同时,低血压还会引起心肌缺血等其他病理状态。
综上所述,不管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同样危险,出现血压异常时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郝丹丹
高血压与低血压哪个更危险?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们对高血压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己有较多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但对低血压危害和防治,却知之甚少。其实,低血压的危害也是极大的,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当人体坐位测量血压,如果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就称为低血压。
低血压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全身各脏器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引起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引起晕厥或低血压性休克,危及生命。
低血压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
急性低血压多有情绪紧张、创伤、疾病、手术、过度疲劳、长久站立等诱因。一些药物的应用也会引起急性低血压。比如有些患者输注抗生素、中药注射剂时,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同时伴有低血压,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紫绀,四肢湿冷,脉快而微弱,尿量减少等。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积极的治疗,机体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会因严重供血不足引起缺血和缺氧,并迅速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急生命。
另外,高血压患者在服用某些降压药时,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比如,老年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服用特拉唑嗪时,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导致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临床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短暂的不省人事和昏倒。因此,初次服用此药时应在睡前应用,用药后,马上卧床,避免出现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常见于体质较瘦弱的女性,有家族遗传倾向。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过低。这种类型的低血压者,如果无症状,可长期或终生存在低血压,不影响正常活动和寿命。
低血压患者除了平常注意合理膳食和规律生活外,还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长时间站立。在卧位起立时一定要缓慢,尤其是晨起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早晨起床下地动作更要缓慢。另外,尚需注意应用某些药物出现低血压的风险。
总之,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有危害。长期高血压会造成靶器官的损害,一般是慢性远期的;而急性低血压会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危及生命,慢性体位性低血压如无症状,一般尚无大碍。
高血压与低血压哪个更危险?
当然是都很危险!但低血压的危险大都是短期内看得见的,能够感觉到的,个别的生理性低血压除外;高血压的危害往往短期内感觉不到的,但长期血压升高或者波动过大,会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具体来说,当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就可以判断为低血压。血压低,血液循环就会慢下来,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不进去,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输送不出来,身体就会出大问题。低血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1、疲劳乏力、头晕脑胀、脸色苍白,无法正常工作和做事;
2、低血压容易诱发抑郁症状,大多数人情绪低落,心情不好;
3、听力下降、视力模糊,诱发老年痴呆;
4、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
4、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造成缺血性心脏病;
5、严重的低血压,人会昏厥、摔倒,引起骨折或者其他事故等。
一旦人的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有:
1、高血压危象,头晕、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显示多器官的缺血症状。
2、血管损害,伤害的血管遍布全身,有颈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视网膜动脉等,还会导致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
3、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造成心肌肥厚、冠心病和左心室衰竭。而心肌肥厚和冠心病又会导致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
4、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造成严重的致残、致死后果。
5、肾衰竭,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进行性肾衰竭,出现夜尿增多、尿电解质排泄增加、蛋白尿及血肌酐升高等。
高血压与低血压哪个更危险?
不管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只要血压不在正常范围内,都是危险的。
它们的不同在于,高血压带来的是长期的风险和隐患,而低血压可能会带来瞬间发生的危险情况。
高血压的危险对于高血压,我们主要害怕的是它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1)动脉硬化及狭窄
高血压会使动脉内皮轻微撕裂,人体为主动修补它们,会出现一连串导致动脉壁变厚变硬的过程。最终形成名为动脉硬化的疾病。这些变化会影响器官供血,严重的甚至会使器官供血中断。最典型的就是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2)动脉瘤
动脉有多层结构。在持续高压血流的冲击下,动脉壁上薄弱的内层会被突破,形成一个夹层的鼓包(动脉瘤)。动脉瘤可能会破裂,从而引发危及生命的内在出血,如常见的主动脉瘤。
(3)血栓
一旦动脉因为脂肪沉积变得狭窄,形成血栓的风险也会增加。血液会带着这些血栓在体内循环,直到在狭窄处沉积起来。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可能会导致某个器官供血受阻。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大脑内动脉粥样硬化或出现血栓,导致脑血管供血暂时中断,即可出现此问题。它通常是更严重的中风的警示灯。
(5)中风
如果大脑较长时间缺少供血,就会出现中风,这会造成大脑细胞死亡。中风会影响语言、记忆和视觉,导致瘫痪和其他健康问题。
(6)脑溢血
高压血流冲破变硬变脆的脑血管,使得脑出血。
低血压的危险低血压的症状包括:
- 头晕;
- 昏晕;
- 疲劳;
- 无法集中注意力;
- 视野模糊;
- 恶心;
- 湿冷、皮肤苍白;
- 呼吸急促。
极端低血压可导致危及生命的病症:休克。
体征和症状包括:意识不清,特别是老年人;发冷、粘稠、苍白的皮肤;快速地浅呼吸;脉搏微弱。
血压突然下降很危险。例如,如果高压从120毫米汞柱降低到90毫米汞柱,虽然只有30毫米汞柱,但是当大脑未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时,会导致眩晕和昏厥。而由于不受控制的出血、严重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的严重低血压可能会危及生命。
血压高了怎么办?不妨看看这里:《高血压自我服药指南,远离副作用》
高血压与低血压哪个更危险?
谢邀!
首先肯定的说法是,高血压和低血压同样都很严重,都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
首先说高血压,高血压的症状大家一般都很熟悉:早期症状: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 失眠,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
晚期症状: 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厚,肾功能逐渐减退,出现多尿,夜尿,肾功能衰竭而出现氮质血症或尿毒症;脑组织缺血,产生不同程度头痛,头晕,眼花,肢体麻木或者暂时性失语、瘫痪等症状。
再来说,低血压,也不可轻视在影视剧中大家也能常常看到,人在做手术的时候一定要时刻监测血压是否正常,一旦血压降低,这个人的生命就危险了,如果一个人的血压消失,那么人也就失去生命了。
低血压患者,往往会感到很虚弱,经常会疲乏、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蹲后站立时两眼发黑甚至晕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