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出现了水肿,是不是预示着很难治?
约三分之一的肾病患者会有水肿。很多水肿患者会担心:出现了水肿,看着好严重,是不是很难治?
其实,并不是。
有一些肾病患者比较幸运,比如微小病变、膜性肾病,表面上看起来发病时来势汹汹:动不动就是超过3.5g/日的大量蛋白尿,尿蛋白甚至会超过10g/日,伴随着下肢水肿,有时还会伴有上肢、面部、腹部甚至全身性水肿。
但医生不担心这些肾病,只要肾功能没受损,可以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普利/沙坦、他汀类药物等进行抗炎、抗凝、降脂、利尿。尿蛋白可以降下来,各种症状基本都可以恢复。
医生最担心的是某些没水肿的肾病比如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
这是患者数量最多的一种原发性肾病,包括IgA肾病、IgM肾病、IgG肾病等。
系膜增生性肾病的尿蛋白虽然一般不是很多,水肿也不明显,但要注意的是,尿蛋白在用药后并不容易降低,且水肿不明显也让患者难以发现。部分患者可通过肉眼血尿发现该病,但仍有很多没有症状的患者被蒙在鼓里。
又比如膜增生性肾病
膜增生性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肾病,并发症最多,尿毒症风险大,在肾移植后很容易复发。
该病容易发生严重的高血压,以及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尿蛋白、高血压、贫血三大伤肾因素经常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尤其是Ⅱ型膜增生性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是尿毒症风险最大的一种原发性肾病。
约50%的膜增生性肾病患者有水肿,10%~20%患者在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一部分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在肾衰竭前不知道自己的病情。
这些肾病患者经常在发现时,就已经是严重的肾衰竭了,肌酐很高,注定无法康复。
另外,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等等肾病,也经常没有水肿或其它明显症状,悄悄地发展。
水肿患者疗效通常会更好些其实,除了新月体肾炎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有水肿反而是好事。
一是因为,用药后的反应通常比较好。
二是因为,一旦出现水肿,肾病患者会重视起来,第一时间看医生。及时诊治的疗效远远好于延误诊治,预后与结局自然也会不一样。
肾病出现了水肿,是不是预示着很难治?
水肿是慢性肾病早期的一个典型“信号”,常发生的部位包括颜面部、眼睑部,还有双下肢、脚踝处,严重的会出现腹水增多,甚至全身水肿。
肾病水肿的治疗取决于水肿的程度。如果病人只有脚踝和眼睑轻度水肿,没有其他特殊症状,就不必积极利尿消肿。但如果患者有高血压、胸腹腔积液,甚至出现心衰胸闷气短症状,则需利尿消肿,甚至透析引流,以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担。这些措施只是为了解决浅表水肿的症状。建议明确肾脏疾病的病因,如果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能有必要用激素来治疗肾脏疾病的根本问题。
肾病出现了水肿,是不是预示着很难治?
你好,其实并不是说水肿越严重病情就越严重。
约三分之一的肾病患者会有水肿,但有一些肾病患者比较幸运,比如微小病变、膜性肾病,表面上看起来发病时来势汹汹,动不动就是超过3.5g/日的大量蛋白尿,尿蛋白甚至会超过10g/日,伴随着下肢水肿,有时还会伴有上肢、面部、腹部甚至全身性水肿。但只要肾功能没受损,就可以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等进行抗炎、抗凝、降脂、利尿,尿蛋白可以降下来,各种症状基本都可以恢复。
然而,某些没水肿的肾病种类比如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一般水肿也不明显,但要注意的是,尿蛋白在用药后并不容易降低,且水肿不明显也让患者难以发现。部分患者可通过肉眼血尿发现该病,但仍有很多没有症状的患者被蒙在鼓里。
另外,水肿患者疗效通常会更好些。其实,除了新月体肾炎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有水肿反而是好事。
一是因为,用药后的反应通常比较好。二是因为,一旦出现水肿,肾病患者会重视起来,能及时诊治的疗效远远好于延误诊治,预后与结局自然也会不一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关注我!每天了解更多肾病问题哦!
肾病出现了水肿,是不是预示着很难治?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非常具有特征性的表现,约三分之一的肾病患者会有水肿。很多水肿患者会担心:出现了水肿,看着好严重,是不是很难治?
先别急着自己吓自己,水肿并不是说就表示肾病很难治,这要根据肾病的情况来判断,水肿只是一个症状,轻症和重症都可能出现,有些时候,出现水肿反而比未出现水肿的肾病要容易治疗。
水或液体潴留,称为水肿,是指在人体体腔或组织中异常积聚清澈而有水分的液体。简而言之,液体/水潴留或水肿是由于人体组织中过量的滞留液体造成的。这个问题几乎可能影响到身体的每个部位;个人可能经常在手臂,手,腿,脚和脚踝上注意到这个问题。水肿或水潴留可能是由于许多原因引起的,但由于患者的肾脏问题,这种情况很常见。
患有水肿的人可能会出现浮肿或组织肿胀的症状,这些症状直接存在于皮肤下,特别是在人的手臂或腿部。有光泽或拉伸的皮肤是水肿的症状,按压数秒后皮肤会留下凹坑,腹部增大也是肾病导致的水肿的征兆。
当一个人患有肾病时,钠和血液循环中过多的液体可能会导致水肿问题。此外,肾小球的损伤或肾内血管的过滤损伤可能引起肾病综合征,因为血液中存在的白蛋白/蛋白质下降导致液体积聚和水分滞留的问题。
有一些肾病患者出现水肿可能仅仅是一些很微小的病变或是膜性肾病,表面上看起来发病时来势汹汹,动不动就是超过3.5g/日的大量蛋白尿,尿蛋白甚至会超过10g/日,伴随着下肢水肿,有时还会伴有上肢、面部、腹部甚至全身性水肿。这往往是尿液中大量蛋白质流失引起的,当尿液中发生大量蛋白质流失时,肾脏识别出血容量的损耗,因此,努力保留盐,因此,流体在间隙空间内移动,并导致水肿。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对病人的肾脏进行活检以诊断肾脏问题的类型,只要肾功能没受损,可以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普利/沙坦、他汀类药物等进行抗炎、抗凝、降脂、利尿。尿蛋白可以降下来,各种症状基本都可以恢复。
当然水肿也可能是肾脏或肾功能受损引起的,肾脏不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钠元素,这样,当肾衰竭患者的钠摄入量超过肾脏以废物形式排出钠的能力时,无论肾衰竭的实际原因是什么,它们都会出现水肿问题,对于这种情况的水肿,自然就有些难治。
反而有些肾病患者没有水肿,但是肾病却很难治,比如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
这是患者数量最多的一种原发性肾病,包括IgA肾病、IgM肾病、IgG肾病等。系膜增生性肾病的尿蛋白虽然一般不是很多,水肿也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通过肉眼血尿发现该病,但仍有很多没有症状的患者被蒙在鼓里,因此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总之肾病水肿不要过于惊慌,但是还是要尽快就医检查。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肾病水肿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肾病出现了水肿,是不是预示着很难治?
大约三分之一的肾病患者可能出现水肿,想必患者们都比较好奇,出现了水肿,是不是意味着病情更严重,治疗会比较困难呢?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有些肾病患者发病时看起来很严重,尿蛋白含量非常高,还会伴有下肢水肿,有时候甚至全身性水肿。然而,其实只要肾功能没有受到损害,用一些激素、他汀之类的药物,是可以很有效让尿蛋白降下来的。
而一旦肾功能受损,就可能继续发展为尿毒症,风险会非常大,哪怕肾移植后也很容易复发。
从另一方面来说,肾病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出现了水肿,刚好可以让患者引起重视,及时治疗肾病,避免发展为尿素症。
肾病出现了水肿,是不是预示着很难治?
约三分之一的肾病患者会有水肿。很多水肿患者会担心:出现了水肿,看着好严重,是不是很难治?
其实,并不是。
有一些肾病患者比较幸运,比如微小病变、膜性肾病,表面上看起来发病时来势汹汹:动不动就是超过3.5g/日的大量蛋白尿,尿蛋白甚至会超过10g/日,伴随着下肢水肿,有时还会伴有上肢、面部、腹部甚至全身性水肿。
但医生不担心这些肾病,只要肾功能没受损,可以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普利/沙坦、他汀类药物等进行抗炎、抗凝、降脂、利尿。尿蛋白可以降下来,各种症状基本都可以恢复。
医生最担心的是一些没有水肿的肾病比如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
这是患者数量最多的一种原发性肾病,包括IgA肾病、IgM肾病、IgG肾病等。
系膜增生性肾病的尿蛋白虽然一般不是很多,水肿也不明显,但要注意的是,尿蛋白在用药后并不容易降低,且水肿不明显也让患者难以发现。部分患者可通过肉眼血尿发现该病,但仍有很多没有症状的患者被蒙在鼓里。
又比如膜增生性肾病
膜增生性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肾病,并发症最多,尿毒症风险大,在肾移植后很容易复发。
该病容易发生严重的高血压,以及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尿蛋白、高血压、贫血三大伤肾因素经常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尤其是Ⅱ型膜增生性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是尿毒症风险最大的一种原发性肾病。
约50%的膜增生性肾病患者有水肿,10%~20%患者在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一部分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在肾衰竭前不知道自己的病情。
这些肾病患者经常在发现时,就已经是严重的肾衰竭了,肌酐很高,注定无法康复。
另外,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等等肾病,也经常没有水肿或其它明显症状,悄悄地发展。
水肿患者疗效通常会更好些其实,除了新月体肾炎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有水肿反而是好事。
一是因为,用药后的反应通常比较好。
二是因为,一旦出现水肿,肾病患者会重视起来,第一时间看医生。及时诊治的疗效远远好于延误诊治,预后与结局自然也会不一样。肾脏有发病信号,比没信号、被“暗杀”要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