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什么?

大家一提到癌症就会闻风丧胆,一旦得了癌症就相当于被判了死亡,但是有一些癌症生存率还是相当高的,这就是甲状腺癌。愈后效果非常的不错,甲状腺一般在我们身体里面比较隐蔽的部位,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甲状腺激素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身体的生长以及新陈代谢。导致甲状腺癌出现的原因比较多,例如情绪以及内分泌都是致命因素。

那么,甲状腺癌是怎么出现的?

1、碘元素摄入异常

如果想要甲状腺正常的工作,离不开的就是碘元素。不管是摄入过少还是过多,都有可能对甲状腺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说如果日常碘元素摄入过少的话,就会诱发甲减的情况出现。如果说碘元素摄入过量也会造成甲亢,同时可以增加出现甲状腺癌的可能性。

2、放射线接触频繁

大家都知道,长期接触放射线就有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数据显示,居住在核事故地区的人群出现甲状腺癌的几率比生活在其他地区的人要高出几倍。如果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就有可能对甲状腺的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还会刺激正常的甲状腺素分泌,最终造成癌症的出现。每年甲状腺癌症呈年轻化趋势发展,这主要和放射线过多接触有直接联系。

3、甲状腺疾病不被重视

很多人对于甲状腺疾病不是很在意,或者长期存在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肿瘤,及时被治疗很容易造成病情恶化,如果受伤的甲状腺细胞没有及时的被修复,很容易出现分裂以及DNA的变异,最终造成癌症的出现。

4、身体内的激素水平紊乱

甲状腺在我们人体里面是一个非常大的内分泌腺,如果长时间的内分泌紊乱,就会给甲状腺造成一定程度的健康影响。根据数据显示,我们身体里面的雌性激素水平如果超标的话,就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导致激素水平紊乱的主要原因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经常熬夜或者盲目地服用一些激素类药物,这些都可能造成内分泌紊乱。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有经常熬夜的习惯,不但可以导致内分泌紊乱,还有可能造成身体的免疫力低下。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容易造成甲状腺癌出现的原因以外,如果家里有成员曾经出现甲状腺癌,那么就应该及时地进行检查,这类疾病有非常明显的遗传基因。一旦发现甲状腺异常,要及时进行治疗。

甲状腺癌是什么?

作为一名前甲状腺外科医生,很乐意回答一下我专业领域内的问题。

甲状腺是人体的一个器官,生长在人体的颈部位置。甲状腺癌,顾名思义,就是甲状腺上长的癌症。

甲状腺癌可以分为四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癌(FTC),甲状腺髓样癌(MTC),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其中PTC和FTC属于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癌,预后较好;MTC和ATC属于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癌,预后较差。

甲状腺癌中,约90%的都是PTC,而PTC几乎可以说是所有癌症中预后最好的一种类型。绝大多数的PTC(淋巴结转移仅局限在颈部的) ,都能够手术完整切除,再辅以术后碘131治疗,可以把术后复发概率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

但是,万万不可因此就轻视PTC,须知“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再怎么好,也挂着个“癌”字,而复发和转移是所有癌症的共同特征。PTC也可能会远处转移,转移到肝、肺、骨等重要器官,因PTC而去世的病人也时有见到,一些公众平台所谓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不算癌”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①我是前甲状腺外科医生,临床医学硕士,擅长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如果有人想咨询病情,可私信与我交流,一定比忙碌的临床大夫解答更详细认真。③我的公众号(健康知识工坊),发布有各类医疗健康知识科普(包括:甲状腺知识、各类医学健康知识等),欢迎关注。

甲状腺癌是什么?

生活中,癌症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让我们谈“癌”色变,但甲状腺癌却被称为“懒癌”,“幸福癌”。香港著名影星汪明荃,羽毛球国手王楠都曾得过甲状腺癌,而术后都恢复得很好。

首先,甲状腺癌之所以被称为“懒癌”,是因为恶性程度较低,大多数患者无意间发现颈前肿块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去医院检查的,通常患者可带瘤生存数年而无任何症状。

  其次,以超声为代表的影像技术已经极大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近几年,体检的日益普及和体检中甲状腺超声的广泛引用,甲状腺癌尤其是小于1公分的甲状腺微小癌发现率也越来越高。而甲状腺癌早期的患者,经过及时治疗,一般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预后也比较好。因此,有人戏称甲状腺癌是最幸福的癌,如果人一辈子必须得一种癌的话,那希望是甲状腺癌。

90%左右的甲状腺癌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干净的患者无需再进行化疗和放疗,但仍需进行内分泌治疗。经过规范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8.5%,其中女性的5年生存率是92.8%,男性是75.4%。45岁以下非晚期甲状腺癌患者,20年生存率可达到85%至90%。因放射或化学治疗对大部分甲状腺癌效果不明显,故甲状腺癌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甲状腺癌术后是否复发或转移,与手术切除的范围有明显关系。据统计,单纯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率为40%~60%,肿瘤及其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后复发率为20%~30%,而颈部联合根治术后复发率为10%~20%。另外,甲状腺癌恶性程度的高低也决定了复发率的高低,也就是说,恶性程度越高,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越大。治疗后0到3年恢复期内是肿瘤复发、转移的高峰期,此段时间要按时检查。

目前美欧亚等国家/地区的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对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在治疗策略上目前存在分歧,欧洲指南的主张是手术切除,而美国和日本的指南则倾向于对非常低危的乳头状微小癌进行积极的随访监控,而非一定要手术。所以如何判断结节是否为“非常低危”,目前尚没有非常好的手段,这应该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甲状腺癌是什么?

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在女性中,全国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其中甲状腺癌居第四位,2014年,甲状腺癌在女性中发病为7.50%,2015年则为8.49%,可见,甲状腺癌的发病是有所增长的。有部分人认为甲状腺癌相比起其他癌症,它是相对“善良”的,很多都能治愈,或者不影响寿命,但是这毕竟是癌症,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而且这是总体上的数据,所以甲状腺癌患者还是需要注意的。

什么是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一般而言,甲状腺癌可以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甲状腺癌中占比最多,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这类癌症总体上预后较好,癌症发展也相对较缓慢)、甲状腺滤泡癌(与乳头状癌合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这类癌症治疗预后也相对较好)、甲状腺髓样癌(其预后介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癌之间)、甲状腺未分化癌(这类癌症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为7~10个)。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高危人群,更应该重视甲状腺,警惕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1)童年时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者放射性尘埃接触史的人群。(2)有全身放射治疗史的人群、(3)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者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例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加德纳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者家族史。

甲状腺癌的常见症状:

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没明显的症状表现,通常是在甲状腺触诊或者超声检查中发现甲状腺中有小肿块。如果甲状腺癌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症状,如甲亢、甲减等。如果甲状腺癌压迫到食管、气管等器官组织时,可导致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对于甲状腺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因此可引起患者出现腹泻、心悸以及面色潮红等症状。所以,如果长期出现腹泻,找不到原因,可以去检查一下甲状腺,以排除甲状腺癌变的可能。

甲状腺癌的常见治疗方法:甲状腺癌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TSH抑制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所以以下主要介绍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当然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的甲状腺癌采取的治疗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辅以术后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某些情况下需要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甲状腺髓样癌也同样以外科治疗为主,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辅以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另外,甲状腺髓样癌较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事实上,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存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甲状腺髓样癌的外科治疗,在切除甲状腺原发灶的同时还需要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而对于未分化癌的治疗,只有少数的患者才有手术的机会,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说预后很差、生存期短。当然,对于肿瘤的治疗,一直都强调的是个体化治疗,不同的病情、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最终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也会有所差别。希望以上的医学科普知识能帮到您!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和关注,更多医学科普后期持续与大家分享!

甲状腺癌是什么?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甲状腺?甲状腺是脊椎类动物比较重要的腺体,它属于内分泌器官。甲状腺依靠制造甲状腺素来调节使用控制能量的速度、制造蛋白质及对身体其他荷尔蒙的敏感性。成人的甲状腺平均重量为20到40克,为蝴蝶状,像一把盾甲,所以由此得名。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四倍。它主要分为四个大类:乳头状癌、滤泡性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其中九成为乳头状癌,其手术后相对的效果都会比较好。

甲状腺癌患者的症状:甲状腺肿块存在多年中或者是短期内迅速增大者;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有明显压迫症壮者。

病发常见原因:

1、碘缺乏及高碘饮食都可能促进甲状腺癌发病率。但意见尚不统一。

2、放射线能使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分泌出现问题、也可导致癌变。

3、其他的甲状腺疾病,比如甲状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节性甲状腺肿等患者,也有几率合并甲状腺癌。

4、家族遗传因素,临床上也可见到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的成员患有乳头状癌。常见的甲状腺腺癌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切除患处,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相对手术治疗后,致死率较低,平均生存时间较长。

希望我的回答对患者有益处,祝你们身体健康。

关注《美女药师伴你健康行》,让美女药师伴你健康前行。

甲状腺癌是什么?

一、甲状腺癌是什么?

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主要包括乳头状腺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四种类型。它们的发病年龄、生长速度、转移途径、预后都明显不同,如乳头状腺癌术后10年生存率将近90%,而未分化癌变程很短,一般仅生存几月。

二、怎么判断得了病?

1.甲状腺功能化验: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TSH降低的高功能性热结节,较少为恶性,故对其甲亢进行治疗更为重要。TSH正常或升高的甲状腺结节,以及TSH降低情况下的冷结节或温结节,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穿刺活检等)。

2.核素扫描:放射性碘或锝的同位素扫描检查(ECT)是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大小的重要手段。

3.B超检查:超声是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手段,是细针穿刺活检(FNA)实施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也是效益比最高的检查手段。超声下可疑恶变指征包括:低回声结节、微钙化灶、丰富的血流信号、边界不清晰、结节高度大于宽度、实性结节、以及晕圈缺如。国内有人曾将结节形态、边界、纵横比、周边声晕、内部回声、钙化、颈部淋巴结情况等方面对结节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比术后的病理结果,统计得出结节形态、钙化、内部回声情况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更具相关性,可着重观察这方面特征(仅针对乳头状癌)。

4.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针吸活检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及粗针穿刺活检两种,前者是细胞学检查,后者是组织学检查。对于B超发现的可疑恶变的甲状腺结节,可采用该方法明确诊断。

三、如何预防?

1.低碘饮食

甲状腺滤泡癌多见于饮食中碘含量较低的国家。如果同时暴露于放射性物质,饮食缺碘可能会增加患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

2.辐射

辐射是甲状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辐射来源包括医学治疗辐射、核电厂泄露或核武器。单独接受过头颈部辐射治疗,也会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风险取决于辐射的剂量和年龄。一般来说,剂量越大和年纪越小,风险会越大。

通过放疗治疗某些儿童癌症(如淋巴瘤、肿瘤、神经母细胞瘤),也会增加风险。但因放疗而产生的癌症,并不会比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癌更严重。X光和CT扫描成像也会让孩子接触辐射,但剂量要低得多,所以还不清楚它们会增加多少患甲状腺癌(或其它癌症)的风险。为了安全起见,除非很有必要,不应该对孩子做这些检查。

点此了解甲状腺自我护理指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