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能悬壶济世将有多可怕?

所谓“悬壶济世”,是指古代药铺门口都掛有一个葫芦,以示行业。葫芦又称为壶,故行医者常以“悬壶济世”为己仼,或以此标榜自己的医德。俗话说“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即源于此。

医者,悬壶为职业招牌,济世为职业本分.无论是悬壶还是济世,都有很高的门槛。没取得行医资格、自己的医术不够精悬起来的壶也要让患者给扯下来.科班出身、取得行医资格的医生若不以济世救人为己任,一味的追求行业利益最大化,丧失医德人格,那么患者就会饱受痛苦的折磨,或者因疾致贫,倾家荡产。

由于医生做为一个治病救人的群体,患者往往有些不满或者质疑也要赔着笑脸迎奉医生,造成一些医务人员手操生杀大权,不计医疗成本,不顾患者家庭状况,唯利是图,

造成“手术排成队,红包遍地飞”的现象。近年来发生的医患纠纷固然有个别患者偏激冲动的因素,但是医生医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大大低俗却是不争的事实。入院不去“望闻问切”,先开出一把单据让患者去做仪器检查,然后再根据仪器分析完的结果给患者行医,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在走这样的程序。纵使最后的结果是感冒、扁桃体发炎等小病小症,大钱已经花出去了。

或许,这些只是个别医院、个别医生,让笔者给撞上了。但是如果医生不以悬壶济世为己任,将会抹黑整个行业的形象,摧毁患者对救治者的信任,还会引起更多、更严重的医患纠纷。

西方国家医护人员从医前要用南丁格尔精神来宣誓,中国古代药铺曾贴有“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警语,而今,真药假药的广告铺天盖地,药架上的药物应该无尘吧——但愿尘土不要转移到医者的心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