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浒传》中扈三娘被杀了家人又被逼与王英通婚,还觉得宋江很仁义?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回答这个问题很有必要搞明白当时扈三娘的身份、还有祝家庄等三庄联盟跟梁山是什么关系。
第一个问题,扈三娘是梁山的俘虏,作为被俘虏的女性,在古代尤其是水浒这个相当残酷的世道,被俘虏的女性会是什么结局,不需多言,相比之下扈三娘嫁了一个头领,自己也当了一个头领,是不幸中的大幸。
而且我们最好还是站在古代的角度看待此事,古代女性地位本身就底下,虽然名著小说很多没有凸显这些,但还是不要忘记的好,扈三娘本身就没有自由恋爱一说,从巩固三庄关系嫁给祝彪,变成嫁给王英,以古代人的角度去看,没有现代人那么抵触。
而且从宋江的态度上说,宋江虽然强迫让扈三娘嫁了王英,但当着众人的面子,让宋太公认了扈三娘这个干女儿,并且当众说扈三娘是自己妹妹,那么以后在山寨里,扈三娘的生存地位有保障,人总要向前看,向现实看不是吗。
水浒在某种意义上不恰恰是本现实小说吗,林冲有一身本事,但顶头上司的干儿子调戏自己老婆,不还得忍着?秦明被宋江他们害的死了全家,但打不过宋江他们,最后还是接受了入伙。越是在混乱的世道,人命越不值钱,自己能活着活得好很多时候对普通人来说才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问题,是三庄同盟先挑衅梁山的,两者战场交兵,扈家庄被灭,至于扈成投靠了梁山但扈家庄还是被李逵杀了.
但是,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扈三娘当时在山寨里关着呢,只怕不知道这个差距。扈三娘看见的自两家厮杀,还是自家主动挑起的争端,自己也曾经追杀宋江,差点要了他的性命,既然上战场交兵,宋江事后的态度确实算的不错了。
为什么《水浒传》中扈三娘被杀了家人又被逼与王英通婚,还觉得宋江很仁义?
《水浒传》中最让人不能理解的就是扈三娘嫁绐王矮虎这件事情。为什么扈三娘不但表现的心甘情愿,而且还觉得宋江很仁义呢?只能说宋江面上工作做的很好,善于伪装而己。
第一,扈三娘被掳上梁山,众人普遍想法一定是宋江留着做押寨夫人的。押送扈三娘的娄罗都小心伺候着,送到宋江父亲宋太公那保护起来了。宋江回山已后,对扈三娘也秋毫无犯,这种出乎常态不同于其它山大王的表现,扈三娘是绝对没有想到的。
笫二,宋江虽然自己没有胡来,却强行让扈三娘嫁绐了王英。事发突然,扈三娘根本就没有时间充分考虑。在土匪窝里能以自己清白之身只嫁一个不喜欢的丑男人,虽然心里烦得很,也算万幸了。宋江这个举动,也是扈三娘出乎意料的。
第三,宋江给了扈三娘活下去的机会与希望。宋江一伙是杀害扈三娘全家的仇人,李逵是首恶。扈三娘要以先杀李逵再嫁给王英,向宋江提这个条件是合乎情理的要求。但是扈三娘却绝口不提的与王英拜了天地。只能说扈三娘压下了仇恨与屈辱,在等待报仇雪恨的机会。
正是宋江以这种伪善的面目,蒙蔽了大家,被颂之为仁义。如果是真的有仁爱之心,为何不把扈三娘这个良家女子,送下山去?却强行把她嫁给一个人人厌恶的土匪,这与逼良为倡有何区别。说扈三娘从心里感觉宋江的仁义,无论如何也是说不通的。
为什么《水浒传》中扈三娘被杀了家人又被逼与王英通婚,还觉得宋江很仁义?
只能说明扈三娘被宋江的假仁假义蒙骗,放弃家仇,苟生偷生。如果说扈三娘觉得宋江仁,那么她就是一个白痴。
为什么《水浒传》中扈三娘被杀了家人又被逼与王英通婚,还觉得宋江很仁义?
不是宋江不仁义,实乃施耐庵太不仁义了,一点也不照顾大伙的感受。
为什么《水浒传》中扈三娘被杀了家人又被逼与王英通婚,还觉得宋江很仁义?
谢谢邀请:
咋一看扈三娘全家被梁山英雄杀害,扈三娘还嫁给了梁山首领之一王英,好像不合逻辑不合人情,但作者就这么写的。
历代王朝更新换代杀前朝皇帝全家,皇后皇妃女儿等归为己用,像唐太宗杀太子当皇帝,留下很多太子妃成为自己的妃子。唐明皇把太子李享的妃子扬玉环霸占,这在历史上算不了什么。
在旧社会旧风俗面前女人上不了台面,好像应该就是男人们的依辅品。要说扈三娘嫁给王英不合理,作者写的有漏洞不通情理,在文化界最认可的四大名著,找一找有很多地方不合事理逻辑。
再说以前各个朝代的文人名人,和现在人的文化科技各方面是没法比的,就说这头条上写文章诗词歌赋的,有工人农民职员等,上过三年学就能写,而且有人写的诗还很高档。
为什么《水浒传》中扈三娘被杀了家人又被逼与王英通婚,还觉得宋江很仁义?
多谢邀请!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王英虽然个头矮,杀人不眨眼,但不杀女人,且王英又对扈三娘情有独钟,真是不打不亲,越打越爱,这就是姻缘。
在那乱世的日子,能快乐一天是一天。宋江能暂给她一个安乐窝,也算幸福美满。
再说宋江没有把她一家赶尽杀绝,能活下来是万幸,所以扈三娘觉得宋江很仁义,感激宋江保的好姻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