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里哪吒杀了龙王三太子,《西游记》原著里哪吒和龙王有没有仇怨?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的优质内容。
关于哪吒的问题,首先我们明确的是,《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绝非前后传的关系,这两本书作者不同,且《西游记》成书早于《封神》,其中人设、故事大不相同,所以说任何把两书混为一谈都是不可取的。
既然要问西游原著中龙宫对哪吒是否有怨恨,就要看原著中哪吒闹海故事的描述。
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
西游原著中哪吒闹海故事写的十分简略,就是哪吒踏倒水晶宫(损坏建筑物),捉住蛟龙要抽筋,注意这个“要”字,这说明哪吒很可能并没有完成这件事,而且书中也没说这个蛟龙到底是谁,是否是龙王亲戚。而龙王也没有因为此事去找李天王一家的麻烦(当然也有可能在西游世界中此时李靖已经是天庭重臣,龙王不敢告他)。
但不管怎么说,西游世界中的哪吒对龙宫的实质性破坏就是损坏了建筑物,这对于神仙来说不算什么大事,而最后毕竟没有当真闹出来龙命,如果这条蛟龙还不是龙王的亲属,那就更没什么了。李靖要杀哪吒,说的恐生后患,笔者个人的理解是李靖是觉得哪吒小小年纪就挺能惹事儿,长大还了得?但单就此事来说其实算不上多么大的事情,龙宫应该不会跟当时还是小孩儿的哪吒多计较。
《封神演义》里哪吒杀了龙王三太子,《西游记》原著里哪吒和龙王有没有仇怨?
你好,我是曹镜明
现在大多数人将《封神演义》看作是《西游记》的神话背景,认为《西游记》是依据《封神演义》的剧情创作而出的;
可是不然,如若以创作时间来看:《西游记》要比《封神演义》出现的早;
已默认作者吴承恩,及最早刊印时间为标准:
1)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2)由于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最早的版本为金陵世德堂本(明万历二十年,1592),署“华阳洞天主人校”,首有陈元之序。
已默认作者许仲琳为准
许仲琳(1560年—1630年),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朝小说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
首选学界对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的作者与出版年代一直存有争议,而笔者此次的探讨仅以流传最广的说法为准,不做延伸;
吴承恩的生活年代是——1500年—1582年
许仲琳的生活年代是——1560年—1630年
吴承恩要比许仲琳大60岁,至吴承恩死时,许仲琳才22岁,一个22岁的小伙子如何能写出《封神演义》?
故而从两人的在世时间分析:《西游记》要比《封神演义》成书要早;
综述:本身《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就不存在背景上的从属关系,即便是有也应该是《封神演义》参照《西游记》的设定;故而两本小说之间的哪吒和龙族的之间的恩怨本就无稽之谈,不能做探讨;
《封神演义》里哪吒杀了龙王三太子,《西游记》原著里哪吒和龙王有没有仇怨?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神话小说,也是很多人了解中国古代神话的启蒙书!我们都知道小说是编写的,有杜撰的成分,但是绝不是空穴来风,一样是根据民间传说整理而成,两书成书时间相差不多,流传的神话传说类似,只是作者解读的不一样!神话传说只是素材,是为小说的编写服务的!所以书中都有哪吒,都有龙王,但是细究起来都不一样!封神演义安排哪吒杀龙王三太子是为了剧情安排,削骨还父,莲花化身…西游记中哪吒都已经是三坛会海大神,定居天庭,享受人间烟火,而龙王地位就低了,被魏征梦里斩了一条,地府也不敢怎么样!孙悟空把人家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借”走,也敢怒不敢言!贬低了龙王,抬高了大圣!
《封神演义》里哪吒杀了龙王三太子,《西游记》原著里哪吒和龙王有没有仇怨?
都是作者编的,有时候作者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不同时代的作品,人物可以一样内容可以有区别,艺术反映生活高于生活,后来的作者写作时有新的考虑
《封神演义》里哪吒杀了龙王三太子,《西游记》原著里哪吒和龙王有没有仇怨?
封神演义中东海东王之子敖丙死于哪吒之手,因此东海龙王敖广与哪吒有杀子之仇,西游记中东海东王敖广与孙悟空结下了夺宝之仇、受辱之恨,但与哪吒再无仇怨。
《封神演义》里哪吒杀了龙王三太子,《西游记》原著里哪吒和龙王有没有仇怨?
无论是《封神演义》或者《西游记》哪吒与龙王都是没有直接仇怨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量劫的影响,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一句现代的话“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首先,我们先看哪吒,他是谁呢?文中有交代,是娲皇宫女娲娘娘的灵宝灵珠子转世,而女娲娘娘是靠造人成圣,开辟娲皇宫居于天外混沌,自然的娲皇宫就跟人间有了因果。
再说东海方面,他的因果从何处来的呢?《山海经 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而炎帝是谁呢?乃是上古三皇之一,跟娲皇宫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东海的因果应该由谁来承担,当时东海龙王入主东海,整个东海是由龙族控制的,当时龙族还是比较强势的,因果不得报应,后到封神时期,龙族上天前,经过天庭与西方教的斗争,龙族势力大幅度衰减,不得不接受天庭管制。
最后再说哪吒与三太子的恩怨,他们之间没有恩怨,可以说是身不由己,无所谓对错,他们只是龙族、人族、娲皇宫了结因果的工具人罢了。没有哪吒,也可以有红绣球下凡;没有三太子,也可以是二太子。所以他们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了结了一个由来已久的因果,从而降低量劫的力量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