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农村妇女,想要找有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可以吗?
我看有点难,除非你53岁的年龄,43岁的长相,否则,有5000元退休的男人,不一定会看上你。
都说农村的女人不谈条件,看到了这个提问,改变了我之前的看法,一个农村53岁的妇女,再婚还要求那么高的条件,真是意想不到,难怪年轻的女孩谈恋爱要求有房有车有存款。
其实,到了这年纪,找一个爱自己的男人就行,没必要提出那么高的条件,更何况自己除了是个女人,一无所有,如果自己年轻或有一份退休金,还有谈条件的筹码,但是,什么都没有,还要求男人有五千元一个月的退休金,实话实说,很难,非常难。
53岁的农村妇女,不论是离婚,丧偶,一般人不会再嫁了,大多数人安心在家带小孩,让儿女外出安心工作,老年再婚,很难遇到真心相爱的,彼此都不信任对方,虽然同床,但却异梦,现实中,有些人结婚不到一年,又离婚了。
所以,老年人再婚要慎重,宁愿搭伙过日子,也不要登记领证,一旦离婚,就会产生经济纠纷,到时恐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农村53岁的妇女,显得很老相,特别是那些工作辛苦,生活条件不好,身体偏瘦的女人更显得沧桑,实际年龄只有53岁,但看上去比城市的73岁的妇女还老。
土都埋了多半的人,其实没必要再找了,如果是觉得寂寞,找个知己聊聊天,或者搭伙过日子,没必要来真的了。
到了这年纪,有这种想法的人,多数是妇女,男人很少有这种想法,因为大多数男性到了天命之年,对于夫妻生活根本不感兴趣,一旦人缺少了荷尔蒙,还不如自饮几杯。
53岁还想再婚的妇女,都是因为缺少安全感,想晚年有一个疼自己的男人,有一个避风港,有一个安度晚年的家。
53岁想再婚并没有错,自己不尝试,怎么会知道天上掉馅饼,所以,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应该大胆去追求。
53岁的农村妇女,想要找有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可以吗?
我二姑是农村妇女,52岁那年,她与一个每月退休金7000多的男人再婚了,婚后,她与再婚丈夫,过得很是幸福。
我二姑有两儿一女,儿女都有出息,先后在城里买楼定居,二姑却一个人住在乡下农村,一天,二姑去地里摘豆角,回来的时候遇到有几个村民正在刁难一个发福的男人,我二姑替男人说了几句话,就是这几句话,改变了她的余生。
我二姑叫高玉霞,是我三爷家的女儿,当嫁的年龄,嫁给了同村的王福来,结婚后,二姑先后生下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都有出息,都是大学毕业,也都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又在城里安家落户了。
我二姑夫52岁那年,突发脑溢血,遗憾离世了,抛下了我二姑,那一年,我二姑51岁。
二姑夫去世后,二姑的大儿子率先提出,把我二姑接到城里他家去,我二姑说:我还干得动,咱家还有几亩地,不能荒废了,我留在乡下种点地,你们就可以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了,等我老了,再去你们三兄妹家轮流养老也不迟。
就这样,我二姑一个人留在了乡下,她的三个孩子,会经常回来看我二姑,赶上农忙的时候,他们约好一起回来,帮着我二姑下地干活。
我二姑的日子,过得倒也无忧无虑。
我二姑52岁那年,一天上午,她去地里摘豆角,我二姑摘了满满一大塑料袋,她一个人是吃不了这么多的,村里有一个孤寡老人,每次摘来蔬菜,我二姑都会给这位老人送去一点。
我二姑拎着豆角,回到村口的时候,看见村口停着一辆车,车轱辘下,有一只鸡,已经被压扁了。
有几个村民正围着一个发福的中年男人,这个男人50左右岁的年纪,看穿衣打扮,应该是个城里的有钱人。
我二姑凑过去,听见男人正在跟几个村民说好话:“我不是故意的,当时,我真的没注意到那只鸡会突然跑过来,我刹车不及才压到了鸡,我给你赔偿可以,但一只鸡你跟我要500,是不是太多了?”
村里的二宝不依不饶地说:这只鸡是普通的鸡吗?你仔细看看,它可是只乌鸡,我是留着给我媳妇补身子的,被你压扁了,没法吃了,我让你赔我500,不是我有意刁难你,是这只鸡就值这么多,不给我500,你就别想走。
另外几个村民,帮着二宝说话,吵吵着非让男人赔500给二宝,有一个村民还坐到了车盖上,男人好像很为难。
我二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她知道乌鸡金贵不假,但也不值500,二宝是有意趁火打劫的,她特别看不惯二宝的这种行为,就走过去对二宝说:“你家的乌鸡啥时候卖过500一只?昨天你还卖了两只,我也看到了,两只鸡你卖了230多,一只也就100多,你跟人家要500,不是刁难人家是啥?”
二宝三十多岁才娶到了媳妇,是我二姑给他介绍的,当初给二宝介绍对象的时候,我二姑知道二宝家的日子一般,不但让女方少了一万块彩礼,二宝想给我二姑点辛苦钱,我二姑也一分没要,二宝对我二姑很尊重也很感激。
我二姑说话了,二宝不能不给我二姑面子,他对男人说:“你今天是遇到了贵人,看在我婶的面子上,我放过你,你走吧。”
二宝叫下了坐在车盖上的邻居,几个人就要回村,男人拦住二宝,拿出200块钱递给二宝说: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是我的不对,我身上只有这多了,这200块钱你收下,补偿你的鸡钱。
二宝看了看我二姑,我二姑说:“你留一百吧。”
二宝留了一百,和几个村民就回村了。
我二姑拎着豆角也想赶紧回家做饭,男人却叫住她说:“这位姐姐留步,我想和你打听一件事。”
我二姑停下脚步说:“什么事?”
男人说:“我想跟你打听一下,你们村里有没有闲房?我想租一处。”
村里有几处闲房,是老人跟着儿女进了城,房子就闲了下来,或是有的人家又翻盖了新房,老房子就没人住了。
我二姑说:“闲房有几处,你要是真心想租的话,我可以带你去看看。”
男人让我二姑上了他的车,开着车进了村。
我二姑领着男人看了几处闲房,这几处闲房都是很长时间无人居住的,院子里荒草遍地,有的房顶还漏雨,男人都不满意。
我二姑问男人:“我看你像是城里人,到乡下租房是你自己用,还是给别人用?”
男人说:“这位姐姐,我租房是给我父亲用的,我父亲今年74岁,不久前,他下楼的时候踩空了,从楼梯上滚落而下,摔成了脑震荡,留下了后遗症,很多事他都想不起来了,整天也无精打采的,我看着心里很难过。”
“我父亲是在农村长大的,我想在乡下给他租处民房,让他住到乡下来,说不定我父亲触景生情,会恢复记忆,你不知道,我父亲现在痴痴呆呆的,连我他都不认识,我的亲生父亲不认识他亲生儿子,我的心情很沉重,我就希望我父亲能认出我来,再叫一声我的小名。”
男人说着说着,眼里还转泪了。
我二姑也替男人难过。
二姑问男人:“你为什么不带着你父亲回你们老家?老家不但你父亲更熟悉,也有老街坊老邻居,对你父亲的恢复可能更好。”
男人说:“我的家庭和事业都在城里,老家距离这里太远了,我想给我父亲雇个保姆,让保姆陪我父亲在乡下,离我近点,也方便我随时过来看望老人。”
我二姑又带着男人看了两处闲房,男人都不是很满意,有些失望。此时,已经快中午了,男人感谢了我二姑,想与我二姑告别回城,我二姑看着男人失望的样子,心里不落忍,她想帮助男人,便对男人说:“我有一个想法,不知你同不同意?”
男人说:“只要对我父亲的恢复有帮助,不管什么事我都会同意的,你说出来我听听。”
我二姑说:“你先去我家看看,对我家满意了,我们再细说。”
男人见事情有了转机,很是高兴,跟在我二姑身后,去了我二姑家。
我二姑家是三间瓦房,院子里种着一些花草,我二姑勤快,院子的角角落落都打扫得非常干净。
在院子的西面,还有两小间厢房,里面堆放着一些杂物。
我二姑一个人住在东屋,虽然陈设简单,但窗明几净,看着很温馨很舒服。
我二姑带着男人,在院子里和屋子里走了一遍,然后对男人说:“我是这样想的,我丈夫已经去世了,我儿子女儿也都在城里,家里就我一个人,我家的条件你也看到了,如果你不嫌弃,可以把你父亲送到我家来,我负责照顾他,我不要钱,我有过父母,我也是我子女的父母,我理解你的心情,我只想帮助你,让你父亲恢复记忆,能想起来你是谁。”
男人对我二姑家是满意的,通过在村口替他解围,男人也知道了我二姑是个仗义又善良的人,对我二姑的人品也放心,他非常感激我二姑,但让我二姑没想到的是,男人却说:“我很感激你,可我不能把我父亲送到你家来。”
我二姑很诧异,她问男人:“是你对我家的条件不满意,还是你不放心我的为人?担心我照顾不好你父亲?”
男人摇摇头说:“都不是,我对你家满意,对你也放心,但你知道,我父亲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我有一个哥哥,他提前病退了,我哥哥会跟着我父亲一起到乡下来,你能接受家里突然多出两个男人吗?”
男人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接着补充说:“是我没有交代清楚,我想雇保姆来乡下照顾我父亲,是想找个男保姆,保姆和我哥哥他们两个人一起照顾我父亲,谁都会轻松一点,你一个女人照顾我父亲会多有不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男人说完,扭头就走了。
我二姑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她愣在了当场。
男人走到大门口的时候,我二姑看着他略显落寞的身影,忽然跑过去拦住男人说:“我想好了,把你父亲送到我家来吧,还有你哥哥,让他一起过来,为了大家都方便,我把厢房收拾出来,我住厢房,让你父亲和你哥哥住东屋,西屋也收拾出来,你来看望你父亲的时候,也有了落脚的地方,我和你哥哥一同照顾你父亲,我不方便做的事情,由你哥哥做,这样你看行不?”
男人没想到,我二姑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如果他接受了我二姑的提议,让我二姑住到厢房,就太委屈我二姑了。
男人说:“这可使不得,这是你家,怎么能让你住到厢房呢?我哥和我父亲不是反客为主了吗,我不同意,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我二姑说:“想在乡下找到一处条件不错的闲房,那可不是容易事,你父亲也不能耽搁,时间越久他越不好恢复,这样,你多给我点房租,我多得了钱,也就谈不上委屈了。”
确实如我二姑所说的那样,为了找到一处合适的闲房,男人已经跑了好几个地方,都一无所获,父亲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他心急如焚。
男人看着我二姑,我二姑一脸的真诚。
男人感激地对我二姑说:“我真是太感谢你了,那好吧,我多多给你房租,明天,我找几个民工过来,把厢房和西屋都收拾出来,然后就把我父亲接过来。”
男人高兴地与我二姑辞别了。
送走了男人,我二姑简单地吃了几口午饭,她就喊来了二宝两口子,帮着她一起把厢房和西屋里的东西都搬到了外面。
这些东西无处存放,我二姑让二宝在东墙角搭起了一个帐篷,把东西放到了帐篷里,还剩下一些,二宝家有闲地方,就寄存到了二宝家。
厢房没有床,我二姑让二宝,用木板搭了一个简易木板床。
做完这些,我二姑又把东西两个屋的卫生打扫了一遍,忙完这些,天已经黑了,我二姑送走二宝两口子,回到厢房,躺在木板床上睡了一晚。
第二天,男人带着几个民工,一大早就来到了我二姑家,当他见到我二姑已经把大部分活都干完了,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男人来到厢房,见厢房里,墙壁还是水泥的,都没有刷涂料,我二姑休息的床铺,是硬硬的木板床,他眼含热泪问我二姑:“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我二姑说:“你不用感动,我这样做,就是为了多收你点房租钱,我是无利不起早。”
男人笑了笑,他知道我二姑不是为了钱才这样做,我二姑是和他开玩笑。
男人没有说话,他拉着几个民工回城了。过了两个多小时,男人又回来了,这次,与他一起来到我二姑家的,是两个搞装修的工人,还有一辆家具城的运输车,车上拉着一张床,还有一些装修材料。
把装修材料和床卸下来后,运输车就回去了。
男人让两个装修工人,马上动手,把厢房墙面处理好。装修工人干活很麻利,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把拉来的绿色环保的板材,安装到了墙面上,板材是白色的,看着干净透亮,让房间亮堂了起来。
男人又让装修工人帮忙,把床抬到厢房里摆放好,原本堆放杂物的厢房,看起来有了点家的样子。
我二姑看着男人和装修工人一起忙碌,很是感动,都不知如何感谢他。
男人说:“你也不用感谢我,我也不是白忙活的,我的工钱,会从给你的房租里扣。”
我二姑也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男人和我二姑商定,第二天,就把他父亲送到乡下来。
隔日,男人开着车,拉着他父亲和他哥哥,还有他妻子,来到了我二姑家。
男人的父亲虽然目光呆滞,吐字不清,但他看起来却是干干净净的,身上一点异味也没有。
男人的哥哥,据男人说是因为有点慢性病才病退的,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了他有慢性病,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个病人,他仰首挺胸,走路身板笔直,说话也声音嘹亮。
男人的妻子,穿着得体大方,一看就是有修养有文化的人。
我二姑帮着他们,把带来的东西规整好,该放到厨房的放到了厨房里,该装到柜子里的装到了柜子里。
快中午的时候,我二姑和男人的妻子一起做饭,吃饭的时候,大家虽然不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却胜似一家人。
除了男人,彼此虽然也是第一次见面,但却没有陌生感,说话聊天很愉快,气氛很融洽。
男人和他妻子,在我二姑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天一亮,他们还要回城打理生意,就回城去了。
男人和他妻子走后,我二姑就和男人的哥哥,开始一起照顾老人。
他们用轮椅推着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老人坐在轮椅上,看着远处的青山,看着在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很是安静。
我二姑和男人的哥哥聊天,这才得知,他叫孙旺友,今年53,退休前是一家国企的领导,退休后,每个月有养老金7000多,他妻子三年前病故了,目前也是一个人。
我二姑和孙旺友,都是独身,年龄也相仿,经历也相似,他们很有共同语言,越聊越投机。
转眼,孙旺友和他父亲,住到我二姑家就到了第七天,这天,我二姑的儿子女儿回来看望我二姑,他们走进家门,看到我二姑和一个男人,在院子里陪着一个老人聊天,老人反应迟钝,他们很是诧异。
我二姑和他们解释,他们才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二姑的子女们,没有责怪我二姑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们小的时候,我二姑和二姑夫就教育他们,做人要善良,需要献出爱心的时候,要把爱心无怨无悔地奉献出来。
晚上的时候,我二姑的子女们做了晚饭,大家坐到一起吃饭,为了哄孙旺友的父亲开心,他们给老人夹菜,我二姑的孙子,还管老人叫爷爷,老人的眼里,闪过了一丝光亮。
吃过晚饭,我二姑的子女们想回城,家里现在不同以往了,住下来不是很方便。
孙旺友说:“你们不能回城,这里是你们的家,是我和我父亲打扰了你们,你们这样回去,我会感到不安的,你们住一晚,你母亲也很想念你们的。”
我二姑的子女们只好住了下来,男的与孙旺友和他父亲住在东屋,女的住西屋,孙儿嫡女和我二姑住厢房,在厢房搭了临时床铺。
那天晚上,我二姑的儿子和姑爷和孙旺友闲聊,孙旺友的父亲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他好像还搭了一句话,说了一个“好”字,孙旺友兴奋不已 。
为了让老人接触大自然,我二姑和孙旺友,经常用轮椅推着老人去村外的小河边,去田间地头,去人多的地方和村民待在一起,村民对老人都很同情,也很热情。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多月,一天,孙旺友的弟弟和弟妹,来我二姑家看望父亲,父亲见到二儿子和二儿媳,嘴唇动了动。
孙旺友的弟弟赶紧走到父亲跟前,蹲下来问父亲说:“爸,你想说啥?我听着呢。”
孙旺友的弟弟只是随便问了父亲一句,他以前经常这样问父亲,每一次,父亲都让他失望了,这次,他依然没敢抱有奢望。
孙旺友的父亲,看着蹲在跟前的二儿子,嘴里说出了两个字“朋朋。”
孙旺友的弟弟,也就是当初那个来乡下为父亲租房的男人,他的大名叫孙旺朋,父母喊他小名朋朋。
孙旺朋听到父亲叫他的小名,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睁大眼睛看着父亲说:“爸,你再说一次,你是在叫我吗?”
父亲又说了一遍“朋朋。”
孙旺朋喜极而泣,他拉着父亲的手说:“爸,你想起了我是谁,那你认识她是谁吗?”
孙旺朋叫过了妻子,父亲看着孙旺朋的妻子,嘴角动了动,吃力地说出了三个字“儿媳妇。”
站在一旁的孙旺友,也是高兴不已,他走到父亲跟前,问父亲:“爸,你认识我吗?我叫啥?”
父亲端详了孙旺友一会儿,然后说“你是友友。”
孙旺友和弟弟孙旺朋,相拥而泣,自从父亲发生意外失忆后,他们哥俩就盼着父亲能恢复记忆,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很久,终于等来了父亲认出了他们是谁。
父亲只是刚刚有点恢复,想让他完全想起过去的事情,还有还长的路要走,但他们有耐心等下去。
时光如梭,弹指间,孙旺友和他父亲来到我二姑家就过去了半年多,孙旺友的父亲想起了很多过去的事情,有时,孙旺友和我二姑聊天,他还会偶尔插句话,虽然有时文不对题,但我二姑和孙旺友还是高兴不已。
一天,我二姑的子女回来看望我二姑,赶上孙旺朋也带着妻子来看望父亲,大家聚到了一起。
大家一起哄老人高兴,又一起做了午饭,吃饭的时候,孙旺友的父亲看到孙旺友是挨着我二姑坐的,他指着我二姑说:“我大儿媳好,她对我好。”
我二姑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孙旺朋把我二姑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叫到了一边,问他们说:“我有一个想法,我哥也是独身,你们的母亲也是独身,我想让他们结为夫妻,相濡以沫,不知你们有没有意见?”
我二姑的子女,不敢替我二姑做决定,但他们劝我二姑,让她放下顾虑,只有她心里喜欢孙旺友,就点个头,当女子的会支持我二姑的决定。
与孙旺友接触半年多了,他们一起照顾老人,孙旺友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我二姑对他很尊重,心里也不反感他,我二姑羞涩的点了一下头。
不久后,在孙旺朋夫妻,和我二姑子女的见证下,我二姑与孙旺友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两个人成为了夫妻,那一年,我二姑52岁,刚过完生日不久。
如今,我二姑和孙旺友,在乡下一起伺候公爹,老人的记忆已经恢复了大半。
53岁的农村妇女,想要找有退休金5000以上的男人可以吗?可以的,没有问题,我二姑就是一个例子,我二姑也是农村妇女,孙旺友退休金每月有7000多,但他们成为了夫妻,彼此还很恩爱。
农村妇女,想找一个有退休金的男人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要注意以下几点,否则可能事与愿违,不但得不到想要的幸福,还会徒生烦恼。
1:不要过于看重钱财。
一个女人,想要嫁人的时候,不管她多大的年龄,都不要太把钱财当回事,眼睛只盯着钱看,有被利益干扰判断的可能,难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影响婚后的幸福。
有清醒的判断,知道自己是为了感情需要才结婚的,明白这一点,才能找到满意的伴侣。
2:要知道适合比钱财在婚姻里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退休金的男人有很多,遇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彼此是不是有共同的追求,是不是性格合适,是不是脾气相投?这些,远比退休金更能决定结婚后幸福与否。
找到一个合适的男人,比找个其他方面并不契合,只有退休金的男人更能白头到老。
不要只把有没有退休金,当做唯一选择的目标。
3:结婚前,要了解清对方的家庭情况。
即使对方有退休金,彼此也适合,也要对对方的家庭做个适度的了解。
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50多岁的女人再婚,牵扯到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会更多,婚前做到心中有数,婚后才能应对自如,遇事才能不慌不乱。
结语:有正确的择偶观,对感情有正确的认知,对婚姻有切合实际的希望,对自我的条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合理的规划,只要做到了这几点,53岁的农村妇女,想找到一个有退休金的男人,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事情。
53岁的农村妇女,想要找有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可以吗?
53岁的农村妇女香香,真的找到了一个5800退休金的男人,本来是想找到了一个长期饭票,结婚以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香香想的太简单了。
香香一直生活在农村,只有一个女儿,丈夫属于泥瓦工,每年挣的钱不够家里开支,香香在家养点鸡养点鸭,给女儿做饭,一到冬天丈夫就爱玩牌,家里就没有过存款,香香和丈夫打过闹过,对丈夫来说根本就没有用,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丈夫包了小工程,香香就给工友做大锅饭,丈夫挣钱多了,就开始嫌弃香香,不让香香跟着工程走了,让香香在家呆着,工地上雇了一个年轻一点的寡妇做饭,香香从丈夫对自己的态度,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香香忍到女儿出嫁,离婚了。
离婚时,香香说:我找不到年轻的,我还总可以找一个年龄大的,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吧。丈夫以嘲笑的口吻说:你想找5000退休工资的呢,可能就是80岁以上的老头子。
香香来到了城里姐姐家,让姐姐帮忙找有退休金的,五千以上的男人,姐姐也托人帮忙找,找了几个男的,符合香香的条件,可是这些男的都觉得香香一个农村妇女,没有退休金,都打退堂鼓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男方61岁,退休金5800元,妻子去世一年时间,人也挺老实的,同意和香香结婚的。
香香终于如愿以偿了,结婚以后,男方的女儿把父亲的工资卡是交给了香香,但是没有告诉香香密码,到开支的日子女儿就来了,只交给香香3000元,香香就问剩下的钱呢?老公的女儿说:你一分钱不挣,凭什么把我爸的退休金交给你?我转到我的卡上了,每个月我会给你送3000元,香香气得不行,这个老公一声不吭,可能也是觉得女儿做得对吧,刚刚结婚,也不能马上离婚吧,忍了。
每个月3000块钱,男的每个月买药都要几百块钱,有的时候3000块钱根本就不够花,香香就出去找了一个刷碗的工作,每个月1800元,工资虽然不多,但是对于香香来说,自己可以挣钱了,也很高兴。每个月的生活费比较充足了。
香香工作的饭店是大嫂子柴锅炖,生意特别红火,工作了一段时间,这天主厨为了让老板加工资,提出了特别高的条件,老板没有答应,主厨撂挑子了,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的,后来香香说:我也做过这道菜,不然我来试试,老板说:那你就试试吧。
香香做的大锅炖柴鸡,色香味俱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老顾客都说比以前更好吃了,新顾客也慕名而来得越来越多了,老板非常高兴,一个月工资给香香开8000元,问香香行不行?香香爽快地答应了。
香香搬到店里,店里管吃管住,香香终于挣到了高工资,太高兴了,她想一年下来就可以攒10万块钱,趁着自己还能干得动,多干几年,也像城里人一样,存点养老钱。
又到老公开支的日子,老公的女儿把钱送来了,5800元,心照不宣,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女儿想让香香搬回家去住,不然父亲没有人照顾,没有人做饭吃,香香说,钱还是你拿着吧,你可以给你父亲雇个保姆,女儿说不出话来,她也知道雇个保姆4500元一个月。
香香的前夫也来了,找香香回家,因为他没有工程了,挣得钱随挣随花了,53岁的人了,一点储蓄都没有。听大姨子说,前妻现在一个月工资8000块钱,对前妻刮目相看了,求香香和他回家,保证以后不再玩牌了,香香和他生活了30年,从来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从来没有这种态度和她说过话。
现在香香终于明白了,钱只有自己挣的,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活着也硬气,53岁的农村妇女,想找一个退休金5千元的男人可以找到,可是不一定是长期饭票,还会让别人挑来挑去的,还不如当保姆的待遇好。
53岁的农村妇女,想找一个退休金五千元以上的男人,是可以找到,可能要看别人的脸色,还得要凭别人赏,哪如像香香一样,现在成了香饽饽,看来还得要自己挣钱,比找有退休金的男人强多了。自己有能力挣钱了,就可以挑男人了?你们说是吧?
53岁的农村妇女,想要找有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可以吗?
52岁的乔惠香和一个每月退休金6000多的城市男人再婚了,她得意地带着丈夫回娘家给母亲过生日,没想到丈夫的一个举动让她在娘家人面前尴尬不已,让她对这场婚姻产生了动摇。
乔惠香和前夫张贵有两个儿子张顺和张利,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同一个城市工作。
人人都羡慕乔惠香有两个争气的好儿子,可是没人知道乔惠香心里多年的一块心病:夫妻俩人前的恩爱不过是假象。
乔惠香有个双胞胎姐姐,姐妹俩长得都很清秀,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漂亮姑娘,姐姐乔慧芳高中毕业后去城里打工,后来嫁给了城里的小伙子,在老公的帮助下在城里参加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
每当姐姐夫妻俩回家,父母对姐姐一家都很热情,每次姐姐带回家的东西不管多少,父母都赞不绝口,这些事情让乔惠香心里很不舒服。
可是乔慧香也无可奈何,当年她和姐姐一起去城里打工,她却因为吃不了苦没能留在城里,回到村里后嫁给了村里外出打工的张贵。
张贵一开始在老乡开的酒店里打工,因为张贵脑子灵活,慢慢地在酒店里干成了掌勺大厨,有了技术后,张贵就出来单干开了家小餐馆。
创业初期为了减少人工成本,张贵就把乔惠香接过去,张贵主厨、乔惠香负责店面的接待、收款、收拾卫生。张贵忙不过来的时候,乔惠香也会上灶炒菜,炒菜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酒店生意越来越好,店面扩大后也招了服务员,乔惠香经常请姐姐一家到饭店里吃饭,可是看着张贵肥硕的身材、粗俗的谈吐,再看看姐夫的书卷气和渊博的见识,乔惠香就在心里为自己鸣不平,觉得自己也应该找个有文化、有知识的老公。
乔惠香在心里嫌弃张贵的时候,张贵也嫌弃乔惠香是个“黄脸婆”了,对乔惠香的态度不冷不热,乔惠香从丈夫的态度里发现了端倪。
乔惠香忍到两个儿子大学毕业结婚成家后和张贵办了手续,那一年乔惠香50岁。
离婚后,乔惠香觉得自己虽然不能像前夫那样找个年轻的,找个每月退休金5000以上的城里人总是可以的吧?
于是,她让姐姐帮忙给自己留意符合自己条件的男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个62岁的老张,每月退休金6000多块钱,妻子因病去世4年了,老张只有一个女儿也已经结婚成家。
老张心脏不好做过搭桥手术,平日里是女儿给他找了个钟点工做午饭、收拾下卫生,对老张的身体乔惠香也没介意,觉得人老了身体不好也常事。况且家里还有个钟点工照顾,自己也不会很辛苦。
没想到两人刚结婚不到3天,老张就把钟点工辞退了,说他已经和乔惠香结婚了,不想家里有个外人影响他们夫妻相处的甜蜜、
乔惠香觉得老张说得有道理,两人虽然是再婚也是蜜月期,家里有个外人终究不舒服。老张对她也是柔声细语的,乔惠香做饭洗碗时,老张就站在厨房门口和她说话,还表扬她做饭好吃干活麻利。
两人婚后一个月老张就把工资卡交给了乔惠香保管,可是乔惠香去取钱时老张却不知道密码,老张说有一次自己差点被人骗了钱后,女儿就去银行把密码改了,每次老张需要花钱都是女儿帮忙去取。
乔惠香就让老张找女儿要密码,没想到女儿却不肯告诉,说他们老年人容易上当,她会每个月把父亲的工资取出来交给老张做生活费。
当月老张的女儿就交给乔惠香2000块钱,说家里的水、电、煤气费用和物业费用她给交,父亲的衣服她给买,2000块钱两个人吃饭足够了。
面对女儿的做法,老张也不说话,乔惠香虽然生气可是也没办法,总不能刚结婚就为钱的事和继女吵起来。她只好说:如果这个钱不够,你就要把你爸的工资都给我。继女说你只要不大手大脚的花钱就足够了。
继女每个周末都会带着老公和孩子回家,每次回家偶尔带个水果,但是从买菜买肉,吃饭还必须要吃鱼吃肉。
这样过了几个月,2000块钱的生活费根本不够用,乔惠香就让老张跟女儿多要点生活费,老张却说:咱俩平日里少吃点鱼肉,孩子们也不过偶尔回家吃一次,节约点也就够了。
乔惠香不想委屈自己,就用自己的积蓄贴补生活。
乔惠香母亲80岁那年,姐姐早就和她商量着一起回老家给母亲祝寿,乔惠香和老张提前商量说让他给母亲准备个1000块钱的红包。
老张很痛快地答应了,回老家前乔惠香还提醒老张拿好红包,老张说都准备好了,姐姐开着车两家人一起回老家给母亲祝寿。
宴席期间姐姐和乔惠香拿出给母亲准备的衣服和鞋子,姐夫和老张分别拿出来红包,乔惠香为了给自己整个面子,让母亲打开红包看看,老张却突然说:等吃完饭后再看吧,数完钱还得去洗手多麻烦啊?
乔惠香却瞥了他一眼说:就打开看一下也没什么啊?
老母亲禁不住乔惠香的撺掇,打开红包以后,乔惠香顿时就愣住了,觉得脸上火辣辣得,恨不得有条缝钻进去,老张的红包里赫然只有200块钱。
乔惠香当场就要发飙,却被姐姐拉住了,乔慧香还想给老张找补点面子说:老张,你是不是拿错了红包了?边说边给老张使眼色。
老张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乔慧芳看着妹妹的脸色阴沉下来,赶紧说:惠香,老张肯定拿错了,我看你包里还有个红包,你过去看看吧。
随后乔慧芳把妹妹拉到旁边房间,从自己包里拿出一个红包又塞上1000块钱,让乔惠香拿过去给老母亲。
回家后乔慧香和老张一顿大吵,说平日里自己贴补在家里的费用也不止1000块钱了,而且自己提前和老张说好了,老张不同意可以提前说,可是他却让自己在全家人面前丢脸。
她和老张吵完后还不解气,又给老张女儿打电话,让继女把老张的工资卡密码交出来,继女却说:你自己一分钱不挣,你家也从来没有对我父亲有过任何的帮助和照顾,凭什么让我父亲给你母亲那么大的红包?我爸的工资我这个亲闺女有资格保管也轮不到你来保管。
说完继女就把电话挂断了,乔惠香气坏了,想要收拾衣服回家,老张却拉着她劝她别生气,说他去找女儿要密码。
乔惠香看着老张的软弱心里很不爽,想要离婚却又觉得自己刚结婚没多久就要离婚,会被人笑话,她尤其不想让前夫看自己的笑话,她选择了忍耐。
一天早上乔惠香买菜回家,在小区遇见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女人,俩人一聊天才知道那个女人是小区的保姆,照顾一个70岁的老爷子,每个月5000多的工资,逢年过节老人的子女还给她发个红包、送个礼物啥的。对她也客客气气的。
本来说好只照顾老爷子,如果孩子们回家吃饭时候,保姆要做一大家子8、9个人的饭菜,老人子女就会给她发个红包啥的。
乔惠香想了想自己的遭遇,觉得自己虽然顶着老张妻子的身份,但是却过着不如一个保姆的日子。
乔惠香找到自己姐姐说了自己的苦闷,姐姐说:年轻人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经济匹配;其实老年人也是一样的,女人不管什么时候只有经济独立在家里才有话语权。
乔惠香决定改变自己的处境,她每天吃完饭就出门在小区周围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后来乔惠香在离家5分钟路程的一家烤肉店找到了一个串肉串的工作,工资计件结算,每天早上7点开始,串一串8毛钱,乔惠香每天能串100多串,如果愿意做服务员管吃管住,工资另算。
乔惠香这样每个月能赚5、6000块钱,老张却坐不住了,每天一大早乔惠香就出门上班,中午也不回家给他做饭了,乔惠香说老张可以去她工作的烤肉店吃饭她让老板给他打7折,要不就自己在家做饭,反正老张女儿给的2000块钱都在老张手里。
老张的女儿很快来找乔惠香,说可以每个月给她5000块钱,让她回家和老张一起生活,乔惠香却说:你父亲的钱你拿着吧,反正你爸以前也是用钟点工照顾他。
乔惠香想要和老张离婚,这时候前夫张贵也来找乔惠香,原来离婚后他沉迷于温柔乡里,酒店经营一落千丈,年轻女人和别人合伙把他的店面以低价盘下后和他分手了。
张贵请乔惠香和两个儿子吃饭,想让两个儿子劝母亲和自己复合,没想到两个儿子却说这件事尊重乔惠香的选择。
乔惠香拒绝了张贵的请求,她说: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乔惠香和老张说,如果真的想和自己生活就把工资卡拿到他自己手里,老张以前的积蓄和房屋她也不需要,但是老张必须有他以后足够的养老费用,她现在也努力赚钱给自己积攒养老费,将来会不会拖累老张。
她说老张如果愿意和自己做伴一起生活,就不能让他女儿过度干涉到她们两人的生活,如果老张还是事事听女儿的,他们也就到此结束了。
53岁的农村妇女想要找个有退休金5000以上的男人可以么?
这个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在走进再婚生活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免得没有获得幸福反而让自己徒生烦恼。
一、 不能让钱财成为再婚的首要条件再婚的老年人一定不能把钱财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只有基于感情的婚姻才是稳固的,建立在金钱的上的婚姻,就像建筑在沙滩上的城堡,经不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再婚老人彼此之间要提前沟通好生活的费用,分配好彼此的积蓄和房产问题,婚前财产互不干涉,但是婚后的经济收入一定要共享,否则婚姻走不远。
再美好的婚姻和爱情,如果不落实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不长远。
二、 再婚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对方的家庭和子女情况老人再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双方子女的态度,如果子女豁达和包容,接受老人的再婚伴侣,这样的再婚生活多半是幸福的。
如果对方子女对于老人再婚是排斥的,这样的再婚就要慎重考虑,毕竟人到50岁以后,前半生的经历和儿女是老人的一生牵挂做不到完全撇清。
处理不好与对方的子女关系,老人的再婚生活终究会有理不清的麻烦和烦恼。
老人再婚一定要有正确的择偶观,不要对再婚生活抱有过于美好的期待,要对双方的经济条件、家庭条件有正确和清醒的认知,对婚后生活中的问题提前做好沟通和规划。
在互相匹配的条件下,双方具有互相宽容、互相照顾和理解的心胸,老年人的再婚生活才会过得幸福。
53岁的农村妇女,想要找有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可以吗?
53岁的农村妇女,只要保养得当看上去年轻貌美,想要找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是完全可以的。其实,许多七老八十的男人退休金一两万的都有,他们找老伴不会在乎女方是农村还是城里的,对他们来说老伴就是免费保姆,娶来就是照顾他们的吃喝拉撒。所以,你想依赖男人的退休金生活,就要做好端屎倒尿的思想准备,否则,就靠自己生活吧。
53岁的农村妇女,想要找有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可以吗?
53岁的王婶嫁给了退休金5000块钱的李老伯,她本以为后半生有了依靠,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一次意外导致王婶腰部受伤,直接把两个人的再婚生活推向深渊。
王婶是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多年前她和老公离异了,她含辛茹苦养大了儿子,给儿子娶上了媳妇,按说今后余生她可以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了。
但是,由于家里鸡毛蒜皮的事太多了,王婶和儿子一家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和谐,王婶萌生了找个老伴的想法。
2012年,53岁的王婶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住在城里69岁的李老伯 ,李老伯的退休金5000来块钱,名下有一套正在还贷的小房子。
王婶觉得李老伯虽然比自己大16岁,但是他身体还算健康,主要是她觉得李老伯有退休金,有房子,她的后半生也算是有依靠了。
对李老伯而言,找一个50来岁的妻子,她年轻,可以好好照顾自己,好好陪伴自己。
两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很快就生活在了一起,王婶强烈要求领结婚证,对她而言,一纸结婚证意义非凡,那是对她老年生活的保障。
但是李老伯思考再三后,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王婶答应,那就去领证,如果她不答应 就做搭伙夫妻不领证了。
李老伯的条件就是要签一份婚前协议!他权衡利弊,写出来洋洋洒洒的一大张纸。
其中几条比较重要的是:一,王婶如果想在房产证上加名字,就得给他一半的房款175000元。
二,不准王婶无故离家出走,如果她想离婚,就得赔偿他60000元。
三,王婶平时要尽心尽力地照顾李老伯的饮食起居。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份婚前协议是李老伯为了自保、为了防备王婶才列出的这些条款,对王婶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王婶想到了自己就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经济来源,她只好忍气吞声答应了这份婚前协议。
其实,王婶对李老伯的房子没有任何奢望,她从来没有想过在房产证上加名字。
他们商量好了,结婚后所有的生活开支都是李老伯出,但是每月的生活费,李老伯都是扣扣搜搜地交给王婶一两千块钱,他还得千叮咛万嘱咐地让她节约过日子。
每天早晨,为了节省几块钱的菜钱,王婶要去离家很远的早市去买菜,虽然小区附近就有菜市场,但是李老伯嫌附近的菜贵,不允许王婶在菜市场买菜。
现在很多人都是买馒头吃,但是为了省钱,王婶却要汗流浃背地去买来面粉,自己发面蒸馒头 。
夏天的时候,李老伯说天热,就和王婶分房而居,李老伯住的房间有空调,他一个人独自享用空调的凉爽。
王婶睡在另外的房间酷暑难熬,大汗淋漓,她只好找来了一个电风扇用,但是李老伯嫌她开电风扇浪费电,不让她用电扇。
王婶趁着李老伯不注意的时候就打开电风扇凉快一会儿,但是,李老伯发现后,一不做,二不休,他拿着剪刀,把电风扇的插头直接给剪掉了!
王婶热得睡不着觉,她只好把李老伯的房门打开一点,让她也享受一点清凉,但是,李老伯直接把房门从里面锁上了!
王婶虽然非常生气,但是,她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收入 ,起码跟着李老伯有吃有住的,她只能将就着吧!
在认识王婶以前,李老伯一个人生活,开支比较少,自从娶了王婶后,慢慢地,李老伯觉得生活开支骤然加大了,两个人的生活费肯定要比一个人多。
再加上他还要付房贷,他天天焦躁不安,对王婶指桑骂槐,那意思就是王婶在他家白吃白喝,给他带来了经济负担!
两年后,李老伯把房子卖了,申请了公租房。
住进了公租房,也不需要再继续还房贷了,生活支出少了很多,按说老两口应该举案齐眉,安度晚年!
但是,李老伯还是嫌弃王婶对这个家没有任何贡献,他整天耷拉着个脸,找茬吵架。王婶每天小心翼翼地看他脸色行事!
不久,一场意外事故不期而至,直接把两个人的再婚生活推向了深渊。
那天,王婶的儿子从乡下来城里看望母亲,王婶留儿子吃饭了,由于当时儿子喝了酒,王婶就不让他开车了,她把车钥匙收了起来。
但是,儿子借着酒劲和王婶抢夺车钥匙,一不小心,王婶被儿子推倒在木制沙发的扶手上,她一下子倒在沙发上,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噼里啪啦往下掉,她扶着腰,再也不敢动弹了。
儿子吓坏了,赶紧打了120把母亲送去了医院,经过检查王婶是腰部骨折,需要马上住院。
王婶住院的日子里,都是儿子和儿媳妇伺候,李老伯几乎没有来过医院,他更没有掏过一分钱的住院费。
住院期间,王婶花了30000多元,都是儿子出去借来的。
李老伯对王婶说:“你的腰部骨折是你儿子造成的,我没有责任去照顾你,更没有责任给你出医药费,你找你儿子要钱吧!”
王婶有苦难言,自己的伤痛的确是儿子造成的,儿子也非常内疚,但是,她已经嫁给了李老伯,她有了病痛,难道他就坐视不管吗?王婶躺在病床上,眼泪刷刷而下!
王婶出院后,回到了家里,伤筋动骨一百天,她还是不能下床活动,需要卧床休息。
刚开始那几天,李老伯还能勉强做饭给王婶吃,王婶非常感激。
但是,李老伯照顾了几天王婶,他就心生厌烦,他觉得找个再婚妻子就是为了照顾他的,没想到现在却倒过来了,他得伺候妻子了。
他再也不愿意做饭给王婶吃了,有时候他就买个馒头放在床边,让王婶啃干馒头吃。
他开始天天不着家,有时一走就是一天,他去找他那帮老朋友谈天说地,饿了就在外面下馆子,根本不考虑王婶卧病在床怎么办?
王婶躺在床上,天天以泪洗面,以前她以为嫁给一个比她大16岁的男人会衣食无忧,他会对自己知冷知热,万万没想到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他竟然对自己不管不问!
有一次王婶让李老伯帮她打一盆温水,她擦擦身体。
李老伯不情愿地帮她端来了水,王婶想让他帮忙擦洗后背,但是李老伯非常嫌弃,他头也不回地出去了。
王婶只好自己用湿毛巾擦洗,不可避免地在地板上洒了一些水。
李老伯回来后发现地板湿了一片,他大发雷霆,指责王婶纯粹是在糟蹋他的家,指着李婶破口大骂!
在那一刻,李婶心如刀绞,几年来她辛辛苦苦地照顾李老伯,以为能换来他的真心实意,没想到他越来越过分!
这段年龄相差16岁的婚姻没有给王婶带来温暖和安全感,相反却把她的心伤得千疮百孔了。
当王婶的身体好转,能下地走路的时候,她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李老伯,回到乡下。
王婶趁着李老伯出去了,她收拾了自己的衣物,悄悄离开了这里。
王婶回到了村里的老房子,她在家里养鸡养鸭,炊烟袅袅,按理说日子也算平静。
但是,儿子和儿媳妇却让王婶不安生,他们小两口由于性格不合,经常吵架,每当他们吵架时,儿媳妇总要跑来喋喋不休地朝王婶指责她儿子不好。
王婶不胜其烦,说儿子,儿子不听,儿媳妇又非常强势,更是说不得!
王婶天天暗自垂泪,情绪非常低落。
那天王婶正在院子里喂鸡的时候,突然,李老伯推门进来了,王婶大吃一惊说:“你怎么来了?”
李老伯说:“别忘了咱们当初的协议,你离家出走已经很长时间了,你要是提出离婚就得赔偿我60000块钱。”
李婶苦笑着说:“你还好意思找我要60000块钱?我照顾你这些年,我落什么好了?你看看我家里能值60000块钱吗?”
这时李老伯服软了,他说:“我不是来找你要钱的,我知道你没有钱。你跟着我回城里吧,你在这个破房子里怎么生活?”
李老伯的几句好话,让王婶心软了,再加上儿子和媳妇儿正闹离婚,让她非常心烦,她就收拾了一下跟着李老伯回去了。
王婶以为经过这次巨大的风波,李老伯会对她好一些,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苛刻了。
可是,王婶想得太简单了!
王婶回来后,李老伯还是像以前那样对待她,甚至比以前更加过分了。
他严格控制生活支出,王婶在刷拖把,他都会嫌她浪费水,让她攒着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和刷拖把。
王婶出去买菜回来,他都得让王婶报出菜价,他得合计一下王婶是否虚报菜钱。
天长日久,王婶和邻居聊天的时候,说起家长里短,难免会抱怨李老伯太抠门了。
这些话不知道怎么传到了李老伯的耳朵里,他大为恼火,嫌王婶败坏他的名声。
有一次王婶正在家里炒菜,李老伯却突然把燃气关了,不让她用燃气,王婶反驳了几句,质问他不用燃气怎么做饭?
李老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给了王婶两个耳光,把她打得一个趔趄。
王婶拾起厨房里的盘子就想砸向李老伯,但是她怕砸出伤,想想又放下了盘子。
从那以后,李老伯就经常对王婶动手了,稍微让他不满意的地方,王婶就得遭受他的拳打脚踢,有一次王婶打了110,警察来了后,也只能当做家庭矛盾纠纷处理。
王婶非常伤心,她这一次打算要真的和李老伯离婚了!
她知道李老伯不是自己的依靠,这些年她一直忍气吞声,悉心照顾李老伯,以为能换来他的真心,但是,她想错了!
万般无奈的王婶去了一家饭店打工,包吃包住,一个月2600块钱。
王婶干净利索,干活非常卖力,她主要负责后厨的碗盘清洗,她每天把后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主家非常喜欢她。
王婶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她给自己买了一件衣服,把其余的钱全部存了起来。
头一回,王婶觉得心里慢慢有了底气,她还年轻,身体还算健康,在这里好好干几年,攒点养老钱,以后回到乡下去安度晚年!
后来,李老伯又找到了王婶打工的饭店,还是劝她再回去,这一次王婶非常坚决,她说找个时间,把婚离了吧!
李老伯落寞地走了。
李婶是个农村妇女,她嫁给了退休金5000的李老伯,但是,一切和她想象得截然相反,她并没有得到任何保障和幸福。李老伯处处对她设防,结婚前就签订了不利于她的婚前协议,结婚后,王婶没有得到来自李老伯的关心、爱护和应有的尊重。
尤其是王婶腰部受伤后,李老伯不管不问,甚至恶语相向,让她伤透了心。
再后来,竟然发展到李老伯对王婶拳脚相向,王婶终于醒悟,她不能再继续委曲求全,她要离开这里。
王婶开始了打工生涯,虽然辛苦,但是,她活得坦坦荡荡,心里平静踏实,她明白了女人最大的安全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的。
回到问题:五十三岁的农村妇女,想找退休金五千的以上的男人可以吗?如果你遇到的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素质高,有涵养有爱心,他能接受你没有经济收入,他愿意为你的后半生保驾护航,你们在一起有共同语言,彼此悦纳,你嫁给他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王婶和李老伯的婚姻,给大家提了个醒,一个农村妇女嫁给退休金五千以上的男人,还是谨慎些好。
一方有退休金,另一方没有收入,这样的组合家庭要想过得幸福,我有以下建议:
一,女方不要把钱看重,不要把自己的后半生随便托付到一个人身上,彼此走在一起主要是为了做伴 ,而不是要一张长期饭票。
二,女方要自强自立,趁着身体尚可,可以打一份工攒点积蓄,为以后的养老做打算。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三男方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要适当帮助女方,只要女方好好陪你好好照顾你,男方在物质上要有一定的付出。
总结:
老年人的婚姻需要以感情为基础,彼此之间相互付出,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在物质方面不要斤斤计较。
婚姻的核心价值不是去索取,而是奉献,是给予,王婶和李老伯的婚姻之所以失败了,就是因为李老伯处处对她设防,他觉得自己的经济状况远远好于王婶,他的心里非常不平衡,他就担心自己吃亏,生怕自己失去了什么。
李老伯对待感情的处理方式,注定了他很难获得对方的回报,他的伴侣不会幸福的,更不会有安全感。
王婶不应该把自己的幸福挂靠在一个男人的身上,这样太被动了,好在她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那就是趁着身体健康,好好打工攒点养老钱,以后才能安度晚年。
老年人的再婚,更加不容易,遇到了就是缘分,大家一定要好好经营感情,好好经营家庭,把物质看轻,把陪伴看重,这样才能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