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是否意味着美国关上同伊朗的谈判大门了?
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其实这是好事,并非坏事。
当然了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也是表现出对伊朗的一种强硬,但是恰恰是这种强硬,刚好说明美、伊冲突的转机快到了。
首先一个是美国再次延长了参与对伊朗核项目改造的5国再次延长90天的豁免期,由于这次再次延长豁免期,让美国丢了面子,很容易被外界视为软弱。所以要用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作为弥补,维持美国对伊朗的强硬。
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是希望通过限制扎里夫的行动来为伊朗赢得更多的层面,尤其是不希望扎里夫出现在联合国里。这里面涉及到俄罗斯刚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波斯湾地区集体安全构想》。
这份安全构想的内容其实很符合联合国宪章,符合波斯湾国家需要,也符合全球需要。所以俄罗斯的这份构想很有可能会成为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共识,但是这份共识需要确定各种合作机制,需要有人牵头。
美国限制扎里夫行动有可能就是为了限制伊朗在这份共识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由此压制伊朗在波斯湾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要伊朗签订一份新的核协议这个路子,注定是很难走下去,主要是有三种困境等着他。
一、美国要对伊朗进行石油出口归零的禁令并没有实现,反正催生了欧洲的INSTEX结算系统,威胁美元霸权地位。二、美国使用极限施压的手段也没有让伊朗屈服,反正增长了美国再次陷入战争的风险。
三、美国要求盟友参与中东护航编队没人响应,反而让俄罗斯整出了一分安全构想,要把美军从波斯湾驱逐出去。
这三种情况其实样样都击中美国的要害之处,如果美国继续和伊朗僵持下去,情况会对美国越来越不利,僵持的越久,这三种情况越有可能步步向美国逼近。
不要说美国同时陷入这三种情况,只要陷入其中的一种,都会让美国带来极大的麻烦,这时候美国要“刹车”也很正常。
美国现在制裁扎里夫,其实也是在表示这段时间内美国不再搞事,不再升级和伊朗的对峙,没有战争风险,扎里夫为不需要频繁走动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阿联酋已经派人去伊朗进行访问,阿联酋作为美国的在中东的盟友,如果没有美国默许的话,他们是不会派人去伊朗的。
既然阿联酋派人去伊朗了,说明美国以一种更主动的方式来化解他继续和伊朗僵持下去将会遇到的三重困境。尤其是化解俄罗斯用《波斯湾地区集体安全构想》驱逐美军撤离的举动。
美国可能不会要求伊朗再单独一分新的伊核协议,而是用整个波斯湾地区国家共同签署一分核不扩散协议代替,避难单独针对伊朗,陷入困境。
其实在俄罗斯的《波斯湾地区集体安全构想》中已经有提到这个问题,让这里的国家相互签署一份核不扩散协议。一个是给全球一个交代,另外一个是让他们相互监督,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堵住美国的嘴巴。
特朗普现在真的没办法,他今天还讨好普京,要派美国人去西伯利亚帮俄罗斯救火。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发生了森林火灾。
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是否意味着美国关上同伊朗的谈判大门了?
美国对伊朗外长扎里夫进行制裁,可以说是美国对伊朗用尽了十八般武艺,而没有能够动摇伊朗的根本,这也充分的显示出了美国的黔驴技穷和穷途末路了。
美国对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及其团队进行制裁,对于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也实行制裁,那么,美国到底还有什么花招没有玩呢?美国的这一做法反而遭到了詹姆斯的回呛:感谢美国看得起我!因此也可以显示出,美国对扎里夫的制裁,是不会起任何作用。
伊朗问题是由美国一手造成的,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并已恢复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石油封锁,以及军事威胁。而伊朗作为自卫,不得不全方位的来应对美国的这一系列的极限施压。所以,责任是在于美国。而美国不改变自己的错误做法,一味的对伊朗国家和领导人进行制裁,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对解决伊朗问题无济于事的。
其实,特朗普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制裁扎里夫只是一种形式,而更希望的是能够换取伊朗走到谈判说上来。而美国在与伊朗的博弈中,派出了双航母战斗群,以及许多先进的军事装备和作战军事人员,长途奔袭来到了波斯湾地区,而且还损失了一架全球鹰无人机。
但是,不管美国怎样折腾,但是,美国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要求伊朗和平谈判的进程?所以,美国不会因为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而关闭和伊朗的和平谈判大门的。制裁扎里夫,只是美国的一个姿态而已。所以,不必太在意。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是否意味着美国关上同伊朗的谈判大门了?
8月1日,美国宣布对伊朗外长扎里夫实施制裁,冻结其在美资产,禁止任何机构、个人与其往来,美国今后也不会与他谈判,要求伊朗更换新的谈判代表。
乍一听,这不是美国要拒绝与伊朗谈判了吗?可恰恰相反,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其实也是美国企图将伊朗逼到谈判桌上的一系列行动中的一种,是对伊朗一再拒绝与其谈判才作出的反应,只是这种行为太令人啼笑皆非了,堪称世界外交史上的首例。
众所周知,自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国就采取多种手段施压,希望能与伊朗就新的伊核协议进行谈判,包括今年5月8日开始执行的对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措施。但截止到目前,伊朗仍然没有答应美国的谈判请求。理由很简单,伊朗要求美国解除制裁、并将伊朗石油出口恢复到制裁以前的水平才能与其谈判。
而就在几天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又一次喊话伊朗,希望能够访问伊朗,与伊朗人民对话。但同样遭到了拒绝。事后蓬佩奥就怒了,斥责伊朗,你伊朗外交部长能来美国,我为什么就不能去伊朗了呢?其实扎里夫前不久去美国,人家是去参加纽约联合国大会的,这与一国外长受邀访问能扯到一起去吗?
嗯,你不让美国国务卿访问伊朗,那我就制裁你的外交部长。可能美国是真的忘了,扎里夫作为伊朗的外交部长,其职责和外交使命只是为了服从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执行的也是伊朗的国家意志,这与他个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做难道就能把伊朗逼到谈判桌前?
对于美国的所谓制裁,扎里夫的回复也很有意思,除了否认在美国有个人资产外,他说,“既然美国的制裁是因为他的个人言辞,那么今后有人要看我推特或对我采访,是否也要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批准?”可见扎里夫对美国的这种荒谬行为的不屑一顾。
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是否意味着美国关上同伊朗的谈判大门了?
美国宣布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其本人立刻予以回应:感谢美国这么看得起我。
美国财政部给出的制裁理由是:因为扎里夫“实施了伊朗最高领导人的鲁莽议程,并且是该政权在全球的主要发言人。”
据悉,这种制裁会冻结扎里夫在美国的所有财产,并禁止美国任何人或任何实体与他打交道,否则,这些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但扎里夫早就对外声明:他在美国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他的脚印和汗水。
由此可见,特朗普先生除了会玩制裁,也不会玩些别的什么,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阎罗殿的判官。
不久前,美国就打算制裁扎里夫,后来发现这里存在一个矛盾,即:美国欲主动与伊朗进行谈判,自己不敢去德黑兰,却又不让人家来华盛顿,难道通过视频进行商谈吗?于是乎,便将扎里夫从制裁名单上抹了去。
现在,美国又郑重其事制裁扎里夫,难道是不想让他再踏上美国的领土,还是禁止他进入联合国大楼?关键制裁的指令发自于美国财政部,由此说明,扎里夫造访联合国应该还是来去自由。
既然扎里夫在美国一无所有,那么美国财政部对其的制裁岂不被窝里放屁——臭他自个儿嘛!
如果我的理解是错的,那就是说扎里夫无论去哪国访问都不行了。倘若敢去,美国就会制裁该国,但美国有这个能耐吗?
所以说,特朗普的玩笑有点开大了,同时也显得他的胸襟过于小肚鸡肠,根本不配做一个“爷们儿”。尤其让希拉里和佩洛西瞧他不起。甚至梅拉尼娅都曾说过:特朗普下台那天,就是我和他离婚之日,只因为这个老公太TMD丢人了。
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是否意味着美国关上同伊朗的谈判大门了?
本人比较认可题目的判断。美国制裁一个国家的外交部长,也就意味着两国之间没有了沟通的渠道和沟通的必要,简单的说就是美国不需要和伊朗再沟通再会晤,那么谈判的大门自然也就关上了。
不知道是美国实在没有可以制裁的手段或者没有制裁的目标,才选择对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制裁,对外交部长的制裁呢?还是故意用这种方法羞辱对方,以凸显美国的强势地位和世界警察的无限权力。
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的回话和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多名官员回应一样,他们没有资产在美国,也没有什么公司和美国公司打交道,同时,扎里夫讥讽美国害怕扎里夫向世界揭露了他们的丑恶嘴脸。
美国和伊朗的沟通管道不多,这次将桥梁“外交部长”拉入制裁名单,势必隔绝与伊朗的打交道的渠道,以前特朗普多次喊话的谈判、伊朗提出的谈判都化为乌有,美国如何再与伊朗接触呢?美国可以不理睬伊朗,随便你增加军队人数,随便你增加军事装备,随便你在伊朗的周围溜达,伊朗也可以不理睬,什么劳什子玩意儿一旦进入海域、领空,准备好的反击就立即实施,就如同打掉那个“全球鹰一样”,只做不说,免得“言多必失”;但是,其他国家照样要和伊朗打交道,伊朗同样要和其他国家增进友谊加强了解,一定会乘飞机出行,到自己需要的国家去,美国难道要制裁这些航空公司?要制裁这些与扎里夫碰面的国家?即时宇宙第一的美国也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执行力,其他国家也不会甩他这个“决定”吧!
伊朗和美国打口水仗可以休矣。接下来全是实干,可是美国又有什么样的措施可以出手呢?——其一,军事战争。特朗普的这个任期之内不会出现,第二个任期之内不好预测。其二,特朗普不断制造事端,使德、法、英三国不再团结一致支持“伊核协议”,最终瓦解该协议,从而达到特朗普心目中的“新核协议”。可是这是一个长期的斗争,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特朗普未必如愿。
美国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是否意味着美国关上同伊朗的谈判大门了?
谢谢邀请!
自去年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国与伊朗的谈判的大门开启过吗?美国重谈伊核协议的十二个条件从来就没有变过。
尊重伊拉克政府的主权;停止支持中东恐怖分子;停止威胁邻国行为;释放所有被扣押的美国公民;停止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支持;停止伊朗革命卫队对恐怖分子的支持;停止所有铀浓缩活动,包括关闭重水反应堆;从叙利亚全境撤出所有受伊朗指挥的军事力量;停止扩散弹道导弹,停止发射或发展核导弹系统;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无条件地进入伊朗境内所有相关地点;停止支持阿富汗塔利班等恐怖组织、停止庇护“基地组织”领导人;必须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所有与核计划相关的军事方面的情况,并永久、可核查性地放弃核计划。
美国开出的与伊朗谈判的条件,是谈判的态度吗?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也允许各国和平进行铀浓缩活动。伊朗核协议也是允许伊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此项活动,只要15年内不生产浓度超过3.67%的浓缩铀即可。
美国为伊朗敞开的谈判的大门就是让伊朗放下武器,然后再把自己捆上,去哀求美国赦免。
美国谈判的条件,就连其盟友,英国当时的外交大臣约翰逊都表示不现实。所以,即便是美国不对伊朗外长扎里夫进行制裁,美伊之间也没有重谈“伊核协议”的可能。早在半个月前,伊朗外长扎里夫在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期间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曾重申,只有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外交谈判的大门才会“大大敞开”。
扎里夫同时表示,伊朗无意与美国开战,也无意发展核武器。在他看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并不想开战,“但我相信他身边的人并不介意开战”。“特朗普身边的人”即是扎里夫多次指出的美国“B小组”中的博尔顿和蓬佩奥。众所周知,自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来,这两个人就非常活跃、积极挑拨是非,并试图挑起美伊战争。
据报道,扎里夫到联合国开会的赴美签证就是在蓬佩奥批准后签发的,要求扎里夫只能在联合国大楼、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伊朗驻联合国常驻代表驻地以及纽约肯尼迪机场之间活动。当时也并没有美国官员与扎里夫会面。
此前,美国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总统鲁哈尼以及伊朗革命卫队高官等伊朗官员都进行了制裁,只放过了扎里夫,但也没表现出谈判的诚意来。
之前,差不多所有世界主要国家都在为挽救伊核协议而努力,其中包括日本和英国。英国虽然在美国的指使下扣押了伊朗油轮,但却没有放弃挽救伊核协议。对挽救伊核协议不满的,只有扎里夫所称的“B小组”,即博尔顿、蓬佩奥、内塔尼亚胡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其实这个“B小组”也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始作俑者,其中最活跃的就是内塔尼亚胡。当初因为奥巴马不听他的劝阻签署了伊核协议,一个小国总理竟跑到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的讲台上,公然批评奥巴马、抨击美国的对伊政策。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小国总理,阻挠不了美国总统想干什么!所以,他只能把破坏伊核协议的希望寄托在奥巴马的继任者身上。
对内塔尼亚胡来说,所幸的是,奥巴马的继任者,是和奥巴马有过节的特朗普。据说特朗普曾经公开质疑奥巴马的出生证是假的,没资格当美国总统;而奥巴马也在一次宴会上羞辱了特朗普。所以,特朗普上台后,凡是奥巴马支持的,他都反对;凡是奥巴马反对的,他都支持。
特朗普上台后要撕毁伊核协议,总得需要有个借口,这时内塔尼亚胡拿出了“证据”,展示了几个PPT,“证明”伊朗有秘密发展核武器的计划。其实内塔尼亚胡展示出来的“证据”,和一个月前蓬佩奥展示的、伊朗革命卫队拆除遇袭油轮上未爆炸水雷的证据差不多。只是那时时间充足可以从容造假,同时还可以吹嘘一下以色列摩萨德的本领如何如何能够通天入地。其实是扯淡。
费了那么大劲才让特朗普撕毁了伊核协议,如果再对伊朗敞开谈判的大门,岂不是前功尽弃。博尔顿还是福克斯新闻台时事评论员时就通过电视节目和特朗普的首席顾问班农影响特朗普。敦促特朗普收回对伊核协议的认可,把伊核协议描述成是美国“外交惨败”。他早还发表过文章,扬言要“轰炸伊朗”。这也就是说,只要内塔尼亚胡、博尔顿包括蓬佩奥,还能对特朗普产生影响,美国与伊朗谈判的大门就不是敞开的。除非伊朗屈服。
当初,美国对扎里夫免于制裁,现在又重提对扎里夫的制裁,其实是一回事,因为不论美国人怎么做,都不可能让伊朗外长出卖伊朗利益。所以现在同样也受到了美国的制裁,扎里夫倒是可以释然了。就像美国宣布对扎里夫的制裁时给出的理由,扎里夫是在代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行事,是执行其“破坏稳定政策”的工具。这种来自敌人的评价,大约会被扎里夫当成是最好的奖赏。
不管美国制裁的理由如何奇葩,就这么点戏码,一点一点往上加,伊朗核问题的热度就不会减。虽然制裁扎里夫,和制裁哈梅内伊一样,都没用。因为事实就像他们自己所说的,他们在国外都没有财产。但是,就算是美国对伊朗已经黔驴技穷了,多鸣几声,也没什么……
大家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