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的益处大,还是害处大?
一切向钱看,从目前来说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害处大于益处,主要是因为人类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价值衡量体系。
目前人类的价值衡量体系是一个混合体,由主观衡量和市场竞争衡量组成,但是无论是主观衡量和市场竞争衡量都存在巨大的缺陷。
主观衡量指的是人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做出相对应的价值判断。但是由于每一个对事物认知都不一样,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同一样事物,在不同人眼中出现不同的定价。
打个比方说,一幅画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眼中,就是一张有图案的纸,这副画的价值也许比不上一顿饭。
但是在画家眼里就不同,同样的一副画,在画家眼里马上就变的价值连城。
也许很多人忍不住要问了,就一副画而已,又不能当饭吃,能有什么价值?
虽然我不懂画,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画有很多种,每一种画都有它特殊的价值,就比如说抽象画,抽象画是画家把他对灵魂探索的成果用画表达出来,是人类进行自我探索的一种方式。
灵魂探索是人类思维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人类能够想像出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靠的就是思维构造。
知道西方人在科学发展上为什么那么厉害吗?他们的抽象画家对科学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西方的抽象画家为西方人不断进行思维上的探索,让他们的想象力更强大。
西方人为什么画大价钱购买抽象画,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盯着抽象画看,会进入画家在灵魂上探索到的层次,从而让自己的思维能力获得进一步的升级。
其实像这些东西跟你们说了你们也部分,而且没有强大内心的人,千万不要长时间的盯着那些抽象画家的画,你一不小心进入他所看的另外一个世界,很有可能会疯掉的。
另外说明一下,画家层次不同,他画中的价值也不同,除了画之外,还有小说、诗歌、音乐等等都具有不同的价值作用。
由此,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构造不一样,对物品的价值判断也不一样,一旦物品到了不识货人的手里,就会变的一文不值。
市场竞争价值衡量法,是用货比货的方式来判断事物的价值,看似合理,但是具有非常大的偏面性。
在有物可比的时候会相对的好一点,但是有一些物品,就单独一件的话,就没法比较了,这时候会物品会进入“物以稀为贵”的自然法则。
但是稀少的物品却并不一旦有真实价值,有时候它的贵往往贵在人的虚荣心价值上,但是虚荣心价值对人类文明进步可没有什么作用。
反过来说多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没有价值的,对人类文明进步就没有作用的。
打个比方说科学家,当世界科学家多了,相对的科学家也廉价了,但是廉价的科技家对文明发展没用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再廉价的科学家对文明的发现也是有作用的,只不过他们的贡献所得到的价值回报将会被市场竞争给刷下去。
因此主观判断往往对事物的价值衡量具有认知上偏见性,而市场竞争衡量往往又带有偏面性的狭隘的价值判断逻辑。
当人类社会在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价值衡量体系之前,以“一切向钱看”为标准,对人类文明进步肯定是有害的。
本质上在劳动价值自由交易市场中,钱的确是起到衡量一个劳动价值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主观认知判断和市场竞争因素的左右,钱并不不一定等于付出价值。
就像一个人靠天天下跪叫别人为“爹”赚钱,他是获得了钱,但是他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作用吗?
要让“一切向钱看”对文明进步产生更大作用,前提是先建立一套科技合理的价值衡量体系。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价值体系来衡量,一切向钱看对人类文明进步害处远大于益处,后果是社会上满地都是骗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