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何出尔反尔,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对叙利亚空袭行动?

据德国之声新闻网9月10日报道,援引德国《图片报》的报道称,德国国防部正在与美国国防部就美国、英国、法国可能对叙利亚目标进行可能的空袭事件进行谈判。发动空袭的前提条件是叙利亚政府再一次使用生化学武器。不过这一举动将面临来自议会和政府内部的巨大阻力。

德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和北约发生全面冲突并解决难民危机。

也许你们会很奇怪,德国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会对叙利亚发起空袭行动,怎么又会为了防止俄罗斯和北约发生冲突呢?

一、德国在打乱美英法的计划

德国是北约成员和美英法三国是北约集团的主力,美英法三国已经联手对叙利亚进行过一次袭击,再进行一次合作是很容易的。

德国在这个时候说他要加入,就会打破美英法原来的铁三角,再策划空袭的时候那就考虑如何把德国加进入,重新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部署,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德国的加入会让这次可能存在的联合打击的发动时间会大大的推迟,德国的军队还在国内呢,而且德国的国会还没有批准这个行动。

如果美英法要等德国单位再一起联合行动,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但是德国是北约重要的一员,德国说要加入,美英法也不能说“你德国不要来,我们自己干。”

二、德国要以危止战

德国要加入美英法对叙利亚的联合军事行动,目的就是要把局势推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十字路口上来,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德国的加入会让叙利亚面临局势的危机变成整整个世界的危机。

从而让更多的人意识大叙利亚局势的升级有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从而大家冷静下来,阻止局势的升级,由战争变成对话,缓和即将爆发的叙利亚局势,最后通过对话解决叙利亚问题。

如果德国出兵叙利亚,等于北约集体出动和俄罗斯在叙利亚上对抗,这是要重回冷战,到时候国际呼吁止战的声音就会高涨。

三、德国这是一本正经的“做坏事”

德国作为北约集团一员,正经八百的发出组织上正确性的“声音”是有必要的,而且谁也找不出他的毛病。

但德国这个声音到底起什么作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德国因为难民问题,国内冲突加剧,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言论有利于转移国内矛盾。

德国境内有很多难民是来自叙利亚伊德利卜省,很多人都是支持反对派武装的,换种说法的话,这些难民很多是放弃武器的反对派武装成员。

德国说出兵参加美英法联合行动,这起到安抚难民的作用。

伊德利卜省现在很多平民都是武装份子的家属,如果战事一起,这些难民的会前往德投靠自己的亲属,到时候德国面临的难民问题将会更严重。

总结起来的话,德国“出尔反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

德国和俄罗斯有很多合作,如果北约和俄罗斯发生强烈对抗,德国将会陷入两难的困境的,一旦和俄罗斯合作中断,德国在经济上不得不向美国妥协,之前所有的抗争都会打水漂,所以有必要阻止北约和俄罗斯的全面冲突。

除此之外就是问延迟战争,最后能把将要发生的战争变成对话,有于解决德国所面临的难民问题。

德国为何出尔反尔,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对叙利亚空袭行动?

在今年4月叙利亚杜马发生化武袭击之后,当时德国只是对叙利亚进行了口头的谴责,但是拒绝参加美、英、法组织的空袭行动,但是这次德国政府的态度似乎已经发生转变。前几天媒体开始炒作称德国总理默克尔称支持俄罗斯和叙利亚收复伊德利卜,相关报道跟俄罗斯媒体一样喜欢偷换概念。默克尔支持俄罗斯打击伊德利卜的跟基地组织有关系的恐怖组织,可没说支持俄罗斯和叙利亚收复伊德利卜。这明显受俄罗斯一贯的将反对派武装等价于恐怖组织的宣传所致。

(默克尔、普京、特朗普)

那么德国为什么突然考虑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军事行动呢?

首先从当先德国政府的支持率就能看出问题发展的端倪。9月9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保守派联盟和其执政伙伴社民党(SPD)的支持率,创历来“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新低纪录。导致这一新低的直接原因就是难民问题,而致使难民增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东地区持续不断的战乱。德国参与美英法可能的空袭,其实也就是试图阻止因为战事所导致的难民潮的发生,给俄罗斯施加压力。

(默克尔与难民)

现在伊德利卜聚集了大概350多万人,如果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展开军事行动,那么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难民潮。大批难民会不顾土耳其的边境封锁而进入土耳其,由于土耳其本身已经接纳了300多万叙利亚难民,已经没有能力和条件去接受更多的难民。大批难民会如潮水一样进而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涌向欧洲,待遇相当优厚的德国很显然是理想目的地。

(土耳其境内的难民营)

近日来,由于难民问题所引发的刑事案件高发,导致德国国内极右翼民族主义势力开始抬头。以基民盟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不断的下滑的过程中,极右翼民族、民粹主义政党的支持率却不断攀升。如果德国默克尔政府一旦崩溃,举行大选极右翼势力可能会参与组建政府。那么这对于自由、开放、包容的欧盟而言,将带来巨大冲击。

(德国右翼游行)

为了迎合美国的要求,缓解军费压力。

难民问题是主要原因,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德国试图在讨好美国,目的就是以实际军事参与来为美国分担负担,从而换取美国在提高费占比问题上的宽限,减轻财政压力。德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其军费占比当前名义上仅为1.2%(明年预计1.3),实际上更低。按照这个速度不可能在2024年达到倡议所规定的2%的要求。直接参与美军军事行动,配合美国的中东战略。这不但可以强化美德盟友关系,还可以争取到美国的更多的军事支持,来应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

(德国国防开支占比变化)

德国可能参与联合军事行动对于当前的德国国防军而言,是一次不错的练兵实战机会。因为自从1999年德国参与“科索沃战争”后,德国空军就从未在本土之外真正投下炸弹。德军虽然参加过很多海外人物,但是多是维和和守备人物,并不是直接参与作战。现在的德军军备废弛,急需参与实战进行磨炼。

(德国狂风战机)

结语

德国作为西方大国,与美、英、法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在对待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不可能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德国人更为谨慎的性格,让其在就突发事件上的处理和表态上,往往会权衡的更多,所以轻易不会做出改变。就这次可能参与也只是处于谈判和协调阶段,尽管德国国防部长莱恩在推动,不过阻力却非常大。大联合政府当中的社民党明确表示反对德国参与叙利亚军事行动。

(美防长马蒂斯与德国防长莱恩)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德国为何出尔反尔,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对叙利亚空袭行动?

这是俄罗斯媒体援引德国媒体的表述,在目前德国内部受到极右翼冲击和俄罗斯即将在叙利亚获胜的情况下,该新闻的真实性是可信的。

同4月份的打击不同的是,目前的叙利亚局势日渐明朗,叙政府军在拿下伊德利卜后将取得绝对优势,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在叙利亚站稳脚跟,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得到巩固。众所周知欧洲同俄罗斯既存在能源合作关系,又存在地缘竞争关系,所以打击俄罗斯影响力成为欧洲一致共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此次德国考虑加入打击阵营的主要原因。

而此次推动打击的德国国防部长莱恩,是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股肱之臣,从05年就跟随其进入德国政府,所以此次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默克尔的态度。默克尔现在受到国内政坛的诟病和极右翼的冲击,需要通过一次对外行动缓和国内矛盾,而且此次行动也能遏制俄罗斯叙利亚打击伊德利卜通过土耳其传导而来的难民问题,为她的国内形象加点分。

但德国的对外行动需要经过政府统一和议会同意,然而在“大联合政府”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民主党反对的情况下,该议案的推动不会一帆风顺。

德国为何出尔反尔,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对叙利亚空袭行动?

无所谓出尔反尔,当初不打只不过是因为利益给的不够,现在有了机会,该打还是要打的,这就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无所谓正义与否,只追求对本国有利。

德国准备参加英法美可能对叙利亚发动的空袭,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毕竟对于俄罗斯来说,英法美才是德国的传统盟友,因此作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不奇怪的,这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某去利益。

德国目前正遭受来自美国的空前压力,被迫屈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今年四月份,美国宣布联合英法两国对叙利亚政府军实施空袭,但是此次行动就遭到了来自德国的抵制。不仅如此,在4月份美国策划的对俄外交战中,德国政府的反应也相当的消极,在美国和英国分别驱逐了60名、23名外交官时,德国仅象征性的驱逐了4名外交官来作为回应。

德国的步调不一致,可以说让美国相当的恼火,因此在随后的美欧贸易战之中,美国就抓住了钢铝产品以及汽车的产品的出口,把德国狠狠的教训了一次,这一下就击在了德国人的软肋只上。

后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7月份匆匆跑到美国会见特朗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目前美国对德国的不满情绪,好在美国见好就收,经过协商双方均表示,将致力于消除关税和贸易壁垒,避免当前一触即发的贸易战。

可以说现在的德国决定加入英法美空袭叙利亚的队伍,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德国是一个产品输出型国家,美国市场是德国最重要的市场,如果这个市场对德国关闭,那么造成的后果是德国人无法承受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德国人选择站在美国人一边,是最正常不过的选择。

德国在这个时候选择站队美国,符合当前德国人的利益。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从来就没有豪不利己这种事情,因此德国在这个时候选择站在美国这一边,决定参加对叙利亚的空袭,很显然是在为自己的战略布局进行考虑的。

先前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之中,从来就没有拉德国进来共同分享利益的想法,那么叙利亚战场对于德国来说,就等于是一点“甜头”都沾不到,这对于雄心勃勃的默克尔来说很显然是不合理的。

过去德国不插手叙利亚,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德国与俄罗斯正在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经济来往,俄罗斯是德国一个主要的能源输出国家,因此德国并不适合过早插手叙利亚争取利益。

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伊德利卜之战,德国人发现插手叙利亚的机会已经不多,如果再不赶紧跟上美国队,那么可能就没有什么机会在参与叙利亚战争进程了,这个时候德国很显然是要进场捞点“油水”的,毕竟德国人训练了那么多库尔德游击队,也不能白训练了,总还是要拉出来溜溜的。

因此在这个时候,德国插手或者不插手叙利亚内战,事实上都是可以接受的一个局面,这主要是状况基本已经决定,德国即使是插手进来,可能也不是主要的作战力量,因为不管德国站在哪一边,都争取不到多少发言权,只能说是过来打一轮酱油罢了。

德国为何出尔反尔,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对叙利亚空袭行动?

德国此前称赞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反恐行动,如今又宣称要加入美英发空袭行动,显然是翻脸很快。事实上,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利益。此前德国为了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当然要在立场上更加支持俄罗斯。如今好处已经拿到了,面对美国的施压和紧逼,德国只能对美国有所表示。

德国是北约成员国,并且美军在德国有驻军,所以目前其还不会与美国闹翻,这个是比较肯定的。德国的军事装备和军事体系都依赖美军,其短期内离不开美军。也就是德国想要摆脱美军的控制还需要一段时间努力。德国公开呼吁成立欧洲军队,减少安全上对北约的依赖,但是德国的这种想法必然受到美国的压制,实现起来还是有不少困难的。

德国已经在汽车关税问题上向美国屈服,但并没有赢得美国的任何同情与支持。总体而言德国对于美国还是有很大意见的,并非真心的支持美军。德国虽然表态可能加入美英法阵营空袭叙利亚,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太多的动力,只是在美国施压下的表态站队而已。所以说德国军事参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规模不会太大,甚至会不直接出兵参与。

德国为何出尔反尔,准备参加美英法可能的对叙利亚空袭行动?

如果“群殴”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队伍中多了一个德国会有什么不同吗?德国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实际上,德国的默克尔一直在军事打击叙利亚问题上摇摆不定,未必会入群。

德国的安全利益重心在欧洲,一直避免军事介入局势复杂的中东地区

与法国的大国迷梦不同,作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一直把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利益重心放在欧洲,并因此而成为了欧盟的领导国家,在欧洲安全上敢于使用武力,比如直接参与对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可在中东地区,除了第一次海湾战争派出扫雷艇外,拒绝参与美国的军事行动,比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内战等。今年4月,在美国的“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开赴地中海的时候,法国和英国纷纷响应,而德国也派出了一艘护卫舰“黑森”号与其会合并联合演练,但在最后一刻默克尔还是决定不参加美英法的空袭行动。转而向美国提供外交支持,在美国空袭后立即表示:考虑到战争罪行的程度,无辜民众的痛苦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遭遇的困难,美国的空袭是可以理解的。事态发展至此,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应该负起全部责任。按照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的说法,默克尔政府决定用言辞而非导弹表示支持。

德国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收益很有限,所以摇摆不定

根据媒体的报道,德国认为发动空袭的前提条件是叙利亚政府再一次使用化学武器。自叙利亚内战以来的“化武疑云”一直不断,但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阿萨德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反倒是“白头盔”演砸了以后名声臭大街。在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下,再制造一起令人信服的化武袭击事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当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如果美国决定联合英法再次大规模空袭叙利亚,多几架或者少几架德国飞机会有什么不同吗?光靠不出动地面部队就能扭转叙利亚的战局? 德国能够有什么收益呢?一种说法是可以控制叙利亚的难民问题,可是如果战争升级,难民问题只会更加严重。法国就是因为军事介入了叙利亚后而引发了多起国内恐怖袭击事件,在难民问题已经成为默克尔的政治负资产和多数民众反对的情况下,军事打击叙利亚而可能带来的恐怖袭击风险和难民潮是脆弱的默克尔内阁难以承受的。另一种说法是为了修补和美国的关系,承担北约盟国的义务。德国和美国的关系不是派几架飞机去叙利亚射一下导弹就能修补的,即使去了特朗普也认为是理所应当,不会有丝毫感激。

默克尔政府即使参加美国主导的对叙利亚军事行动,也只是象征性的。二战以后,德国除了在北约的框架下军事打击南斯拉夫外,还从没有对其他国家采取过军事打击行动,当年的施罗德正是凭借着反对伊拉克战争而赢得了高达80%的支持率。在今年4月,美英法空袭叙利亚后的德国民调显示60%的德国民众认为空袭叙利亚是一个错误,在收益如此有限而内政外交风险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德国是否参与美国的军事行动仍是一个未知数,默克尔政府仍在观望和评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