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4%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适合谁呢?
近日,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推出了。注意一定不要忘记“特定”两个字,因为跟我们的正常银行存款有很多不同。
第一,存款期限不同。存款期限,共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种。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银行存款,定期也不过是1、2、3年,最长的只有5年。不过有关的存款方式还是差不多的,主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种方式。
第二,利率不同。2022年以来,我们的各种存款利率和理财收益率都有大幅的下降。比如说11月份发行的储蓄式国债利率,三年期只有3.05%和五年期只有3.22%。现在各大银行的储蓄存款利率也在不断下降,未来不排除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5年期最高存款利率达到4%(其他年限,还没有公布),是远超过其他银行存款利率,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第三,有区域、数额限制。普通存款是想存多少、存多少,想在哪里存哪里存。但是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目前在广州、西安、成都等三地的整存整取五年期产品最高利率达4%,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利率为2.25%。合肥、青岛地区的同类产品利率相对较低,分别是3.5%和2.05%。
必须有当地的身份证,而且需要在当地的银行网点办理。按照医保监会的要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银行只有4家,是传统的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每家银行的发行限额只有100亿元,个人可以申购的上限是每家银行不超过50万元。
第四,对年龄有限制。35岁以下的人群,是不可以购买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要想购买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必须年龄和产品期限符合一定条件,即本人年龄将产品期限大于55岁。
比如说,年满50周岁的人才可以购买5年期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当然如果个人需要的话也可以购买20年的产品)。年满35周岁、不满40周岁的年轻人,只能购买期限为20年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也就是说,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不到老年(55岁以上)不能取,当然一般有急用,按照活期存款来领取,可就亏大了。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并没有最低投资限额,所以,一般来说这一产品还是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群用于养老目的参加的,保本保息收益高。
利率4%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适合谁呢?
银行理财产品亏损了,新试点的特定养老储蓄,您还买么?
进入11月以后,很多打着固定收益标签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收益下降甚至开始亏本金了。
很多投资理财的大爷大妈看着每天亏损的理财,欲哭无泪,顿足捶胸,发誓再也不买了。但是,11月20日又传出一个好消息,特定养老储蓄产品试点正式启动。
这回您还敢买么?看完介绍你再说吧。
本次试点,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在广州、青岛、合肥、西安、成都5个城市发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接下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也将陆续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专家介绍,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相比,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属于‘存款’,而养老理财以及基金、保险等产品属于‘投资’。存款受存款保险的保护,更适合有养老储备需求且风险偏好较低的群体,也适合临近退休的群体。
在达到领取养老金条件前,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到期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本金和利息可以再投资;还可以享受税收递延优惠,即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待领取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目前要求年满35岁即可购买工行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到55岁才可购买整存零取产品。存取方式包括3种类型,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产品期限有4档,分别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根据监管规定,目前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的上限为50万元。
“存入时,客户可持试点地区签发的身份证,通过营业网点柜台办理,如果客户急用钱也可提前支取。”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查询、支取、销户、零存整取续存时,客户可通过营业网点柜台、智能终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办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