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员工的退休金那么少呢?
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低,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实也是体制的原因,相应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
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对国有企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际上,在此之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群体是无法参加养老保险、没有相应的养老待遇的。
很多私营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按照最低基数缴费,相应的缴费年限也不是很长,因此退休养老金待遇比较低。
在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国有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早已经实施了养老保险缴费。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国有企业固定职工,其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因此,国企职工的缴费年限相对较长。
另外,国有企业一般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基数给职工缴费,缴费基数高。而且很多国有企业还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
像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会造成养老金待遇降低,用人单位会在退休以后还会给个人一定的养老补贴。现在陆续改为了退休时一次性给付或者纳入企业年金制度。
总体来说,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待遇实际上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待遇差不太多。
随着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我们的养老制度模式也日趋实现并轨。但是对于2014年10月之前的缴费年限,依然是通过视同缴费的方式计算养老金。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承担。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
过去的历史性政策,也确实会随着视同缴费年限的逐渐缩短而消失。
但是,未来人们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相同,产生的养老金待遇相同。要想领取高养老金,只能长时间缴费或者高基数缴费了。
为什么企业员工的退休金那么少呢?
企业员工退休金少很正常,平时员工收入就少的可怜,因为是领导养活员工,所有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分配方案都领导针对员工制定的,只要企业领导拿得多就行,哪一位企业员工不想多拿一工资增加一点收入?因为我们没有办法。
为什么企业员工的退休金那么少呢?
因为自己交社保!不像事业14前政府包交!自己交,又要生活又要交费,顾不过来,交的少!而自己不用交,国库包交,交的当然多了!于是因果即出![捂脸]
为什么企业员工的退休金那么少呢?
企业员工也有养老金高的,但大多数企业员工的养老金是低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1年企业员工的月平均养老金为2987元。虽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没有公开的数据,但经过一些公开数据的推算,其月平均养老金已超过6000元了。就是说企业员工的月平均养老金还不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养老金的一半,如果算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后的职业年金待遇,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均养老金,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均养老待遇差得更多。造成企业员工养老金低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双轨制养老金政策造成的。
2014年10月前,企业员工的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是执行不同的政策的。
企业员工需参加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的养老金要根据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按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来确定。一般来说,其退休后的养老金只有在职时工资的40%至50%左右。
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其退休后的养老金不是按养老保险计算公式确定的,而是按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的,工龄在35年以上的其养老金为退休前工资的90%,工龄在30年以上的其养老金为退休前工资的85%。他们的养老金水平一般可以达到退休前工资的85%至90%左右。
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本来就比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要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又比企业员工要高,那么企业员工的养老金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少很多,就显得很正常了。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在企业工作了35年的人,在2014年初进入了事业单位工作,进去后半年后就退休了,那么,他退休后的养老金就是其退休前工资的90%。如果他不调入事业单位工作,从企业退休,那么其退休后的养老金大约就是其退休前工资的50%左右。假如他在企业的工资是5000元,进入事业单位后的工资也是5000元,那么在企业退休其养老金大约为2500元左右,而在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约为4500元。如果调入事业单位后,其工资提高到了6000元,那么其养老金就可以达到5400元左右。这种养老金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二、缴费基数低造成的。
2014年10月后,机关事业单位也实行了养老保险政策,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了。企业员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在退休后计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办法也是一样的。从理论上来说,他们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应该会缩小了吧?但实际上没有缩小,可能还在扩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缴纳基数高,企业员工的缴费基数低。
为什么企业员工的缴费基数低呢?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与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例如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为8903元,而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只有5240元,两者相差3663元。如果缴费基数是月平均工资的话,企业员工的缴费基数是要低很多的。
二是在缴费基数的确定上有些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在缴纳社保上是应缴尽缴,一般是就高不就低确定缴费基数的,会将奖金、津补贴也计入缴费基数。而企业员工的缴费基数可能就不会将奖金、加班费等计入了。这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就是月平均工资,而企业员工的缴费基数可能就会在月平均工资的基础上减去一些奖金或加班费等基本工资之外的收入了。这就造成了他们之间在缴费基数上的差别更大了。
三是收入高的企业员工可能缴费基数不一定高。有些私营企业尽管给员工以较高的工资待遇,其工资可能与机关事业单位相当,但在缴纳养老保险费上,可能全部员工都以最低缴费基数来申报缴费,因为这样单位缴费部分也会少交,也可以为单位节省一部分费用,从而增加利润。这就造成了高收入的员工缴费基数也低。
四是灵活就业人员一般会以最低缴费基数缴费。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用,单位承担的缴费部分也需要个人全部承担,由于单位缴费部分在其中占的比例较大,个人缴费的压力很大。因此,灵活就业人员往往以最低缴费基数缴费。
三、缴费年限不长造成的。
在这方面,机关事业单位比企业员工有优势。因为机关事业单位是“铁饭碗”,他们一进入了机关事业单位,成为了在编人员,就不会失业了,就一直缴纳养老保险到退休了,缴费年限就会很长。
而企业员工则没有这些优势,他们可能会在中途失业,会失去工作,失去收入来源。在失业这段时间,如果生活费都没办法解决,那么就会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就会少了。过去的一些企业,老板是不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的,那么他们的缴费年限也就更短了。
还有一些灵活就业人员,他们的收入很少,生活都成问题,很难挤得出更多的钱来缴养老保险,有些人就在缴费满15年后不再缴费了,或者是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逐年缴费。这也造成了这部分人的缴费年限只有15年,比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5年、40年的工龄来,那就短很多了。
综上所述,过去,企业员工养老金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少,那是退休双轨制造成的。现在,企业员工的养老金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少,主要是由于缴费基数低、缴费年限短造成的。当然,在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占有一定优势。
以后,如果企业员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一样、缴费基数一样、缴费年限一样,那么他们的养老金也会是一样的。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为什么企业员工的退休金那么少呢?
因为企业和企业工人对国家的贡献很小,只有,行政,事业单位及人员对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们的退休金多一些,是很正常的噻。
为什么企业员工的退休金那么少呢?
因为企业员工都是底层人,蛋糕都被上层人分光了,所以就这么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