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一辈子一般能存多少钱?
大家都是普通人,其实也很想知道一辈子,我们究竟能攒多少钱?其实有关计算较为复杂,让我们一步一步的来说。
攒钱=收入-支出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上面的概念。
第一,收入情况。2019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021元。
2019年我们城镇化率达到了60.6%,因此我们选择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未来我们将不断推动城镇化,农村地区空心化情况已经基本显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城镇工作、定居并生活,这才是未来的主流。
注意上面说的是平均,实际上还不是普通人。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很多亿万富翁有钱人,他们会将我们的人均收入拉的很高。真正的普通人实际上是中位数的群体。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3924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26523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4389元。
第二,支出情况。可尴尬出来了,国家并没有公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那么我们只能按照平均值计算。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2155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28063元,农村人均消费支出13382元。
普通家庭能攒多少钱呢?城镇居民人均一年可以攒多少钱呢?42359元减28063元,结果是14296元。
可是,一个家庭包含多少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我国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1人,比2000年降低了0.34人。2020年我国将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预计家庭人口规模会降到三人以下了。
我们按照三人计算,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每年能够攒下42888元。
如果按照30年计算,差不多能攒下128.664万元。
未来的变数。未来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在有关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变数。
第一,养育子女。子女的教育一直是家长非常重视的问题,家长们在子女教育方面从来不吝惜花费,几千元的辅导班说报就报,上万元的夏令营说去就去。很多时候,家长把孩子形容为一只吞金巨兽,而且有的家庭现在已经变两只了。而且随着自己的增长,花费会越来越多,包括上大学、结婚等等。有的时候,一个家庭可能要把毕生的积蓄拿来给孩子付首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对未来是看好的。
第二,收入增长。2019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这已经是较低的增长速度了,过去曾经达到10%以上。尽管现在我们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四万元,可是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并不确定。即使按照6%的平均增长速度,30年后,我们的收入也会增加5.74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庭敢于砸下一辈子的积蓄来买房的原因,因为随着收入的增长,我们供房的压力会越来越轻。
第三,财产增值。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现金资产会存到银行吃利息,顶多购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另外的投资途径,就只有房子。在资本市场还不是很完善的今天,很少有人会投资股票。所以,近年来房产增值非常厉害,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老头老太太每月领着两三千元的养老金,但是他们的房产就有三四套,让很多年轻人可望不可及。
人们真正攒钱的时间多集中在儿女成家立业以后,这一段时间我们攒的钱才是真正为自己储蓄的养老金,一般家庭能攒个二三十万元就非常不错了。
如果年轻时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到到退休年龄后没有职工养老金,压力真的是非常大的。还是建议年轻人不管何时,一定要从年轻为老年后筹划,这样退休后才能力有一份较充分的养老待遇。
普通家庭一辈子一般能存多少钱?
我们家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再普通不过了,我来跟大家聊聊我爸妈从年轻到现在能存多少钱吧,无非就是收入-支出嘛,不过可能会让大家失望,农民确实很勤劳,也能挣钱,但是花出去的钱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血汗钱,大把大把的,所以要说存钱的人都是勒紧裤腰带的人。
我爸妈结婚以后开始分家,80年代分家有啥好分的,就是给了一间小破房子,几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还有两口人的地,这就算是分家了。
我爷爷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人家,但好歹也是退伍的老兵而且还开超市的,但是人家不都说老二是最吃气的吗,一点都没错,我爸啥也没有,还是最受欺负的那个。
好在我爸妈能干,特别的能干,那个年代只要是能吃苦饿不死,一年收粮食两茬,但其实没几个钱,有几百块钱就不错的了,但是因为还没有机械化每次收粮食都得很长时间才收完,这算是每年的固定收入吧。
然后我爸打算做一些小零工,挣钱补贴家里,但是奶奶特别偏心大娘家,大娘这人又无理取闹非要我爸去帮他家里卖鹅,因为我大爷是老师,顾不上家里;搞得我家里日子也不好过。
我妈呢在家里自己养了一些鸡鸭鹅还有一头牛、一群鸡,后来又养的猪,这样一年下来能贴补几百块钱;我妈跟我姥姥学的织布,家里床单、被罩、鞋子全是我妈自己的做的,节省了很多的钱。
刚结婚那年因为爸妈没孩子算是攒了一点钱吧,但家里的房子实在是太破了,爸妈决定翻新一下房子,好不容易攒的钱就这样全都上了房子上去了,爸妈那一年存款几乎为0,不过有了不动产,也很不错了。
后来的四年里我妈接二连三的生了三个闺女,我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又去跟不管我妈,我妈到了快生孩子的时候还去地里干活,因为马上要收粮食了,我爸一个人忙不过来。
其实在怀我之前,我家里还可以吧,我姐姐两个人,我爸妈种地,能吃苦,我爸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去天津打工,但就去了一年,挣了3千块钱,但是因为我妈自己在家里带两个孩子还要忙家里家外,大娘总是欺负我妈,我爸就不出去了,在家里守着,有的时候去县城找零工。
这三年整体来说还可以的,每年能攒个几百块钱,慢慢地也算是日子上了正轨了。
但是转折点在怀我的时候,家里一落千丈。
我爸从天津回来以后,我爷爷就找人让我爸做了村支书,当时八九十年代不是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吗,我妈怀了我,那个时候村里的大喇叭整天喊计划生育的事情,我爸作为村支书必须要带头执行,所以想让我去打胎。
但是我妈是真的不舍得,她又没读过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只是不舍得孩子,而且有了两个闺女她更是希望怀的是个儿子,就偷偷地跑到我姥姥家躲着。
但是政策可不是闹着玩的,到了我妈怀孕七个多月的时候被强制带着去打针流产,我爸妈实在是不舍得这个孩子就这么没了,就给打针的塞了点钱让他给打歪了,我提前生了。
早产,不是一般的早产,生的时候还不到两斤,我能活下来算是一个奇迹吧,所以从小身体就不好。
那一年我家里还有村里5个孩子跟我一起被罚了1200块钱,那对于我们家可是巨款,所以那一年我家里基本0存款。
因为家里没钱我妈有没有奶水,我连麦乳精都没喝多少,都是吃的小馒头,一口一个,可能吃了。但是因为婴儿没什么营养,总是吃这样的东西,身体肯定是不行的。
在我六个月的时候彻底地病倒了,住院加手术花了将近2000块钱,本来家里就没钱,那一年成了负债,负债将近2000,跟爷爷奶奶借了一些,又跟大姨、二姨家里借了一些。
而这些钱爸妈勒紧裤腰带,不舍得吃不舍得喝还了两年,这两年我家里0存款。
在我的印象里除了我干妈嫂子给我买新衣服我都没有新衣服都是穿我姐姐穿小了的。
后来姊妹三个都上学了,我家里五口人的地再加上爷爷奶奶不种的地一年能有个几千块钱的固定收入了,我爸那几年一直在县城做零工,一个月是不到两百块钱的收入,这样核算下来一年能收入五六千,家里虽然有三个孩子上学,但是爸妈能省的都省了,从来没有给我零花钱,所以一年能攒下个一两千块钱(还要抛去种地的成本、人情来往、给爷爷奶奶粮食)。
到我上初中的时候为了节省住宿费用我爸妈让我住在了当老师的大表姐家里,到了我上初二那年,家里攒了四五万,但是家里的房子实在是太旧了,重新盖房子,因为盖房子需要管工人饭吃,我记得可清楚了我天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家,就为了能吃口妈妈做的饭菜,真的是太香了,家里要不是有事,爸妈才不舍得买肉。
那一年我家里又成了0存款,但是多了一栋漂亮的新房子,我们可高兴了。
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大姐考上了大学,三个孩子读书家里的经济压力非常大,爸妈直接包了20亩地;而且这个时候我爸妈已经做小生意有几年了,加上包的地一年收入七八万是没问题的。
除去我们三个人读书的费用、家里的日常开销、种地的成本、人情来往,能攒下个三四万;这个时候家里有了一些存款也敢花钱一些了,我也有新衣服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只要是我在家里的时候我爸都会给我买各种各样的好吃的,那个时候感觉可幸福了。
之所以还是拼命地赚钱攒钱因为还有两个要考大学,费用都很高,不能不提前准备啊。
我考上大学那年我爸妈的生意也算是有了不错的起色,一个月收入五六千没问题,好的时候七八千吧,在加上家里的地一年收入10万是没问题的。
第一次学校的费用一共杂七杂八地交了七八千,给我一千块钱的生活费。
到了我大二的我大姐毕业,其实她在大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赚钱了,做兼职的老师,一个月加上加班费能挣个4000块钱,也是在那一年我家里添了第一辆小汽车,爸妈买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还是暑假的时候爸妈去车站接我回家,看到小汽车我可高兴了,我家里终于有小汽车了,终于不是那些三轮车、拖拉机还有电动车了。
那一年也算是我家里过得比较轻松的一年,我偷偷问我爸妈攒多少钱了,爸妈没跟我说实话,只是开玩笑说买车都花了,不过我估摸算了一下除去买车的攒个六七万还是没问题的。
我上大二、大三这一两年,我大姐被我爸妈召唤回老家考了事业编,做起了老师,那个时候大姐没有谈对象,每个月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全都给了我爸妈,想零花了就跟我爸妈要,其实在老家那边真花不了几个钱。
这两年我爸妈的生意也很忙,只要是我放假就会帮忙,一年攒个十几万很轻松。
在我上大三的时候家里的房子重新装修的,全是我爸跟我叔叔一起弄得,花了一万来块钱,我放假回家看着装修好的房子看着真爽。
感觉那两年是我家里最轻松的两年,我生活费没了我妈总是问我还有钱吗?再给你打点钱,但是我不好意思多要,没钱了就忍着少花点。
到我大学毕业估摸着爸妈差不多攒了二十来万吧。
那一年我大姐结婚,给我大姐置办嫁妆,又给了她一些钱,算是一笔大的开支吧,差不多3万;
然后我二姐结婚,她远嫁地给了她3万现金;
我是最后结婚的,我爸妈除了被子四件套一点都没提钱的事,我就这样结婚了。
然后结婚以后我妈突然问我想要辆车不,我不好意思说要,就说我现在还没钱等攒下钱了再买吧。
我妈可逗了,跟我爸说:“闺女想买车,还差几万块钱,你给补上吧?”
然后我爸给我出了80000买了第一辆车。
我们姊妹三个接二连三的结婚然后又买房子一家又补贴了3万装修款,爸妈多年的积蓄基本上掏得差不多了。
不过爸妈节俭了一辈子,只要我们都不去她就是能吃饱就行,我们三个总是劝她想吃啥买啥就是了,攒那些钱干啥?
我妈说:“花钱的地方多了,人情世故的都得随,我跟你爸尽量多攒点钱,不给你们添负担,等老了跟你们要钱不是拖累吗?”
现在因为网购的比较多,我爸妈的生意其实影响挺大的,收入骤减一半吧,在加上三口人的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个不到10万块钱。
我们三个人结婚这几年一共生了6个孩子,每次爸妈都可大方了,一个孩子10000块钱,还买上一大堆的东西,对自己抠抠搜搜的,但是对孩子从来没小气过。
现在我爸妈也是快60的人了,看看实际的存款其实不超过10万块钱,每年都能有将近10万的收入,但是就是存不下那么些钱,其实除了人情世故,爸妈总是变着法的给我们钱,为了让爸妈相信我们真的过得好,不需要他们帮忙,我不管家里添了什么家具、买了什么衣服、带着孩子去哪儿玩了、这个月挣多少钱都会汇报汇报,但是我妈总是说“你呀总是报喜不报忧,你婆婆身体不好我又不是不知道,你看你瘦的。”
在爸妈的眼里不管怎么样都希望孩子过得好,总觉得孩子没钱花,每次给他们买衣服、买礼物总是呵斥我,但实际上心里乐滋滋的。
普通家庭一辈子一般能存多少钱?
其实这个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工资收入也在不断的提升,比如三十年前,你的月收入可能就一两百元/月,但是现在都是三五千元/月,如果在30年前,让你预估,估计你也不敢预估一个太高的数据,而基于一两百元/月预测出来的数据,肯定不准确,因为它代表着只是那个时点的测算数据而已。
什么是普通家庭?普通家庭,在我看来指的是没有任何特殊家庭背景,没有任何超高收入,没有极具优势的工作岗位,也没有大额资产等着继承的家庭,夫妻双方只是整个社会最广泛的打工群体之一,工资收入也在普通人的范围之内,如果按照这个来看的话,目前普通家庭的夫妻双方的家庭收入合计不会超过1万元(夫妻两人各在5000元范围之内)。
如果以高值1万元算,一年可以有12万元左右,按照40年的工作时间计算,可以达到480万元,但是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你们家庭每个月都是需要开支的,夫妻双方月入1万元的话,扣除各类家庭开销、孩子教育、人情往来等等,实际上能剩下个一半就不错了,按照一半而言,也有240万元,也很可观。但这是基于你们不买房、不买车的情况,一旦买房买车下去,说句实在话,到退休的时候能有三五十万已经很不错了,试问目前退休的普通家庭中,存款超过10万元的多吗?在城市里或许会有一些,但是在农村里,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总结其实计算这个可以存多少钱没有任何的意义,就像津巴布韦,可以说存款有100万亿,有用吗?没用,不说国外的,就以国内为例,30年前,退休时如果有10万元的存款,那不了得,现在退休时能有10万元的存款,则不会引起人们的震惊。所以有多少存款,赚多少钱没有意义,关键在于赚的钱满足生活所需没?足够带给你幸福感没?这个才是关键。
普通家庭一辈子一般能存多少钱?
普通家庭一辈子一般能存多少钱?
我就属于普通家庭,如今我和爱人退休已有4、5年了,我们俩这一辈子还算比较幸运,始终没有下岗。她从事教学工作,我从事政府机关工作,俩人因没有过高的职务和技术职称,所以一辈子工资也不高。
1985年工资没有改革前,我们俩每人每月50来元的工资,到了1985年工资改革后,每人每月能拿90来元的工资。因我县地处欠发达地区,90元的工资拿了十来年,直到2000年后每人的工资才漲到850元,再到2010年后工资涨到了2500元左右,时间到了2015年俩人的工资才猛涨到3500元左右,再加上年终的精神文明奖和取暖费等,每年每人能拿5oooo元左右。
俩人共同挣钱还始终买不起市里的房子,没法了就只好在市郊区买了一座房子,那还是2010买的房子,造价35万元。就用这座房子给儿子举办了婚事。
所以说一般家庭一辈子也存不了几个钱。我们一家到现在才存了36万元。
普通家庭一辈子一般能存多少钱?
这个很难有统一的答案。
所谓普通家庭,一不是官宦人家,二不是富商人家,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家。
我21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从80年代最初的月工资一百多元丶二百多元,到90年代的一千多元,到2017年退休时的八千多元,在我生活的这个四线城市应该是比较高的。根据我的家庭收支记载,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的收入按照每年平均4万元计算,至今已经有43年了,总收入大概在170多万元,除去60%的家庭生活开支100万元左右,再除去买房丶给儿子结婚和支助儿子在上海买房的开支,我家目前加上妻子的收入,全部存款加在一起也不到20万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绝大部分家庭越来越富裕起来了,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特别有钱的程度。再加上房价丶子女就学丶医疗费用丶物价的过快上涨,多数家庭一年的支出都在总收入的70%左右,一年能存个万把块钱就算不错了,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有50%的家庭都有房贷。严格地说,这些有房贷的家庭如果除开固定资产不算,大部分都属于没有存款的家庭。另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青年人中,有70%左右的人平均存款不到5万元。
我手上还有另外一组数字:目前我国年收入在5万~10万以下的家庭中,以一家4口来计算,在当今的高物价下,除去生活开支几乎没有什么存款;年收入11万~20万的家庭,如果有房贷,再加上子女教育丶吃喝拉撒的开支,一年的存款不会超过2万元,家庭一辈子存款应该在50万元左右;年收入21万~50万元以上的家庭,由于收入算得上是小康水平了,除去各种开支,每年的存款应该可以达到10万元以上,家庭一辈子的存款应该在100~200万元左右。不过在目前的中国,这类普通家庭占全国普通家庭的比重微乎其微,可能达不到3%。
由此可见,就目前来讲,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如果不算总资产,是很难职攒多少存款的。对于北上广深等一丶二线大城市的普通家庭来说,虽然收入相对更高一些,可是由于受高房价丶高消费的拖累,除了每个月还房贷丶付房租丶过日子,也不会有太多的存款,大部分家庭目前的存款不会超过100万;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几年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不少农民家庭是富裕了,可他们也把大部分的钱或用来到城里买了房、在农村盖了小康楼丶买了小汽车,所以也存不了多少钱,大多数家庭的存款在10万元左右。
普通家庭一辈子一般能存多少钱?
16岁那年家里准备买房,我妈把家里的存折和存单都拿出来算算有多少钱,数了3次每次数字都不一样,于是把我叫去一起数,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家里有多少钱,一共22万,瞬间觉得家里很富有。
我的家乡在苏南的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农民,我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父母是80年代末结的婚,结婚第二年我就出生了。
外公家当时条件稍微好一些,在我3岁时就起了楼房,爷爷家条件差一些,一直还是砖瓦房。我父母都是初中毕业后就没继续上学了,进了当地的国营工厂,也是在这个厂里他们认识的。
那时候是80年代末期,爸妈都是普通的车间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就五六十块钱,工资拿到以后自己只留5块钱,其他全部交给家里,因为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在上学。
爸妈结婚后跟爷爷奶奶分了家,在爷爷家隔壁又盖了一间小房子,还是砖瓦房,一年后我出生了,家里的日子过得挺紧巴巴的,全家的收入就靠爸妈的工资,那时候他们一个月能拿80多块钱了。
我3岁那年,家乡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赚到钱的,比上班要挣得多,父母商量了一下以后,觉得一直上班拿固定工资也没有什么多大的提升空间,不如辞职出去打工。
辞职这件事当时还是遭到了爷爷奶奶的反对的,他们觉得出去打工太苦,工作也不稳定,可能会饱一顿饥一顿,不如在家里上班稳定,不舍得我爸出去吃苦,而且我那时候还小,如果离开父母也没人照顾,当时爷爷奶奶还是每天都要做农活的。
但是我爸一直是挺有主见的一个人,坚决要外出打工,但是也做了一些妥协,我爸出去打工,我妈在家带我,同时也种田。可能我们家的转折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只是当时我还小,也不记得什么事。
我爸出去打工第一年基本没赚到钱,还被同乡给骗了,要不是遇到好心的老板,可能连回来的路费都没有,而我妈在家带我的同时还要种田养猪,两个人的日子过得都很辛苦。
第二年我爸才开始挣钱,第二年回家过年后就找人盖了水泥楼房,当时我们村有一半人还没有盖房呢,算是有了一点小突破,村里不少人还是比较羡慕的,那时候我5岁。
6岁那年父亲在广州算是安顿下来了,虽然是在工地打工,但是工作也算是稳定的,暑假时让我妈带着我一起去广州玩了一个多月,我第一次见到大城市,在这之前我连我们县城都没有去过几次,连去个镇上都觉得很新鲜。
那时候家里的生活开始渐渐好了起来,7岁那年村里装电话,一个固定电话要3000块,村里只有少数几家装了,我家也是其中之一。我爸说会经常打电话回来问我妈和我的情况,多跟家里联系,他在外面也很想家,但是为了挣钱,他要负起这个养家糊口的责任。
再后来就是BP机的时代了,我爸也买了,他把号码写在纸上留在家里,说有事找他就打他传呼,我那时候小不懂事,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给我爸连打了十几个传呼,我爸晚上下班的时候才看见,找到电话打回家以为家里出什么事了,我妈晚上才知道我白天打了那么多电话,然后给我一顿胖揍,在那之后我就老实了。
那一年我家还买了彩电、DVD机、音响,这些在我们村里都比较少见了,村里那时候有这些的也就两三家,所以那时候我们家在村里算是稍微有点钱的,至于多有钱我也不知道,爸妈也不会跟我说。
小学5年级的时候,父亲想让我转学去广州,他说在大城市待了这么多年,越来越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不想让我输在起点,想让我也去大城市上学,希望我以后可以靠读书走出农村。
但是我妈不同意,我自己也不愿意,觉得太远了,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很难适应。后来我爸就把我转学去了市里,那时候去市里的小学属于插班,而且算是我们市里比较好的小学了,交了3000的借读费才办好了上学手续,那时候是1998年左右,3000块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小数目了。
在城里上学以后,我妈就在附近租了个房子陪读照顾我,然后她自己也找了个班上,那时候一个月能挣1800,她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这样的生活过了2年,我上初中了,我爸觉得总是租房子也不好,那时候就是别人家里的一间屋子,很小,住着也不方便,而且离我上学的初中比较远,就在城里没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二手房,当时花了5万多,然后我们终于在城里安了家。
初中三年我学习还是挺努力地,高中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然后我爸一高兴,就决定换个房子,那时候刚好学校附近有个楼盘要开,我爸和我妈散步的时候路过那边,觉得地理位置不错,就想在那买,但是当时还没开盘,就让我妈留意一下,他又出去打工了。
那一年我16岁,我妈在家盘算买房子要多少钱,家里有多少钱,还差多少钱,然后把家里的存折和存单都拿出来数,有好多,有的几千有的几万,我妈数了好几遍,每一次数的都不一样,然后我妈就叫我去帮她一起数,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家里有多少钱。
反复确认了3遍,我发现家里的存款一共是22万,当时我觉得家里好有钱,虽然跟真的有钱人没法比,但是在我们村应该是比较有钱的了,我当时的眼光就只有这么一点,在当年那个我每个月零花钱只有10块钱的时候,我觉得这已经很厉害了。
后来家里花了20万买了第二套房子,然后还把之前的老房子给卖了,卖了8万,住了3年等于还赚了3万多,这钱用来给第二套房子装修了。
可能是因为我们家以前穷怕了,所以有了一点钱以后也不敢乱花,记忆中家里的生活一直过得都比较节约,我上初中一个月零花钱才10块,上高中的时候一个月也就20,用完了再要,不要就一直没有。
那时候只能说日子过得还行,跟普通家庭差不多吧,不会再为了缺钱而担心了,但是也不算有钱,我爸还是一直在外打工,也从以前的小工转变为项目经理了,我妈后来就不上班了,只要负责给我做饭监督我学习就行了。
再后来就是平淡的生活了,后来我考上大学去省会城市读书,毕业后在当地找了一份还可以的工作。
刚毕业的时候我和同事一起合租,住的偏远了一些,去公司要一个半小时,那时候三个人租一套房,一共才1000块。爸妈回来时去我租的房子看了一下,觉得太偏僻了,让我换个靠近公司的房子。
后来我们一起去看了一些靠近公司的小区的房子,看了很多,但是普遍一个单间都要1000,不过确实离公司近,爸妈让我还是换过来住,房租可以他们出,我没要,因为我那时候已经上班了,有工资了,每个月有4500左右。
所以后来我就自己付了租金,为了能便宜点,房东说一次付半年可以每个月就950,然后我就把上班以来的大半积蓄都拿出来租了房子。
我爸因为在大城市工作了十几年,他觉得房价会涨,也是心疼我每年租房子要花不少钱,所以决定在省会给我买一套房,那时候房价大概是9000一平米,我爸看中一套100平米的,我说我刚工作,又是一个人单身,没必要买那么大的,买个80平左右的足够了。
我爸不肯,非要一步到位买个大的,我说反正我没钱,要买你买。我当时也觉得家里没那么多钱,也不是很想买房,所以故意这么说的。
我爸说钱的事不用我担心,他来解决,然后他和我妈把家里能动的钱都整理了一遍,最后只有60万,还差30万,也就是说在我初三那年买完房以后到大学毕业,七年的时间家里存了60万。
我以为差30万买不了了,然后我爸说家里还有个40万的存款,存了5年,还差一年就到期了,提前拿出来利息就没了,不划算,然后就找家里的亲戚借了30万,承诺第二年还。
然后凑了90万给我全款买了房。那时候时候是2012年,买的期房,当时还拿不到,要等2013年底才能拿。
2013年底我拿到房以后,我自己也有了4万多的存款,然后爸妈又给了20万,用这些钱装修了新房,装修完家里也没钱了,因为这时候我已经长大了,父母也拿我当大人看,所以家里的经济情况他们也会跟我说,当时家里确实是没有钱了。
2015年的时候有消息说我们城市马上要限牌,以后买车容易上牌难,我爸又给我买了一辆车,落地接近20万,我自己出了5万,我爸妈给了10万,剩下五万是找朋友借的,我后面用工资慢慢还。
2016年我把买车借的钱还了,爸妈也攒了一些钱,这一年没有什么其他大的支出。
2017年我谈恋爱了,2018年结婚,彩礼加上婚礼一共花了20万,自己出了5万,父母出了15万。
2018年底同事开始买二套房,我无意中跟父母提了一下,父亲觉得可以买,于是又买了一套房子,这次用的公积金贷款,父母出了70万帮忙付首付,这70万是把县城的房子卖了,卖了50万,还有20万是他们这几年的积蓄,我自己的工资有10万,首付一共付了80万。
剩下的150万就是贷款了,公积金可以还一部分,然后剩下的我自己掏。还款的压力还是挺大的,不过这几年因为我工资有所提升,所以总体来说还完贷款每个月还有剩下一些,也够生活了。
父母说给我30万帮我再还掉一些,这样我每个月的负担就少一些,我没同意,真的,他们对我已经付出了所有,我真的不好意思再要他们的,而且现在我也有能力承担这个贷款,所以从那以后我没要过他们的钱。
现在我父母住在第一套房子那里,父亲也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门口找了个活干,母亲帮我带孩子,我和妻子孩子住在第二套房,我们家也从老家的农村搬到了省会城市,在我们村里算是过的比较好的一家了。
回到题目,一个普通家庭一辈子能存多少钱?这个其实没有仔细算过,也没法详细的算出来,只能估算个大概,而且如果把消费算进去更是无法衡量,以我父母为例,我们来大概计算下:
他们结婚之前算是没有存款,在我三岁时我家盖房子时那时候大概存了两三万。我去城里上学时家里大概有个七八万。到我家在县城买第二套房时大概是22万。我在省城买第一套房时家里是90万,买第二套房时家里是70万。
如果说是现在的存款多少,我估计我爸妈还有三四十万的存款,我爸还在工作,每年有十二万左右的收入。
但是如果算我爸妈从结婚到现在挣的钱,前前后后大概已经有了两三百万吧,而且我们买的第一套房子已经升值了,现在卖可以卖300万左右。第二套房子也涨了一些,不过这些都是自己住,所以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说起来有些惭愧,因为我确实做了啃老族,我觉得家里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主要归功于三方面:
1、父母的辛勤工作
这么多年我家的收入大多是依靠我爸外出打工赚的钱,我妈也贡献了二三十万,在他们最青春的年华没有选择稳定舒适的生活,而是艰苦努力的付出,爸爸早些年外出打工很辛苦,妈妈在家既要照顾我也要做农活,同样很辛苦,是他们两人的共同努力使得这个家走出了困境。
2、父母对我无私的爱
我爸妈对我真的是义无反顾的好,为了我买房两次把家里的钱用光了。其实我第一套房可以晚点买,第二套房没必要买。但是父母一是不想我一直租房住,二是觉得房子会升值,所以还是给我买了。
而且很感谢父母在我小时候就决定让我好好读书,让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
3、全家的节约
不管是我父母,还是我和妻子,都是穷苦家庭长大的,从小就树立了节约的意识,我们家最大的开销就是在房子上,其他的生活方面一直很节约,从来不会买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东西,我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也是一致的,都比较节约。
综上所述,一个普通家庭,如果不算消费支出,我觉得一辈子能挣个二三百万,如果算上消费支出,存款可能就少了,因为大多数家庭都会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婚姻和买房上,真正再有存款,都是等孩子的家庭稳定下来以后才开始有积蓄,到老人退休无法工作,大概还能再存个三十到五十万之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