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纳15年才有养老金领取,为何不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呢?

很多人在缴纳社保的时候喜欢斤斤计较,总觉得国家会占个人的便宜。比如说,有的人认为养老保险缴纳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如果缴纳的早了,国家早就将钱用掉了,个人不是很亏吗?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其实,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划算。

缴纳到退休刚好满15年,直接领养老金,不好吗?

按照《社会保险法》第16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缴费满15年,到退休年龄就可以保证领养老金。但是我们要注意这几点:

第一,缴费钱数负担越来越重。很多人参加社保都是自己缴费的,这样的门往往收入水平低。自己参加社保,缴费钱数等于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国家给出的优惠是20%的比例。为了减轻负担,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多数人选择的是60%的最低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实际上是跟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由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很快,一般在8%~10%以上,近年来我们的最低缴费基数和缴费钱数也水涨船高。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我们的收入增长,赶不上社平工资的增长呢?一般来说,低收入群体的增长速度慢是一种社会共性,这也是马太效应的一种表现。对于大家来讲,大多数人的收入都是在平均数以下的。

统计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中位数。比如说,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而中位数是26523元,相差15%以上。2019年我国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8.1%,自己问问自己,你的工资增长了8.1%吗?

所以,对于中低收入的劳动者来说,拖的时间越久越不划算。甚至有的老人会出现缴纳几年之后缴不起的情况,这样缴纳的钱可就浪费了好多(因为可以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且自己还领不到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非常不划算。

第二,年纪大了收入压力也会变大的。当你老了干不动了,还能有现在的收入吗?绝大多数人的工作还是按劳分配,不工作就没有工资。

我们普通人,女性年龄超过40岁、男性超过50岁,就被称为4050就业困难人员。如果没有过人的技能或者知识,挣取收入的方式很少,收入也开始降低。这种情况下万一发生点意外,你还能缴得起社保吗?

年纪大了以后可能会遇上子女结婚上学,父母需要赡养等支出更多的情况,这个时候再给自己攒养老金,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第三,我们有失去劳动能力的意外风险。年纪大了以后,得病和出意外的概率也会增大。这是为什么商业医疗保险年龄越大,缴纳的费用越多的情况。一旦我们失去劳动能力,没有收入了,拿什么缴保险?

可是如果你趁年轻将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情况又不同了。按照有关退休的规定,如果我们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经劳动能力部门鉴定确认的话,我们退休年龄实际上是男同志50岁、女同志45岁。这个保障年龄,可比大家预想的提前了10年和5年。

另外,如果我们没有到达上述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也可以领取病残津贴待遇或者办理退职手续。病残津贴是一种新的养老保障,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才可以,每月定期领取病残津贴待遇。也可以继续缴保险,到50岁和45岁办理退休手续。

退职手续跟病残津贴差不多,不过计算方法跟养老金一样,是一种特殊的退休。不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不需要再次办理退休手续了。未来退职手续将全部转变为病残津贴制度。

第四,社保包含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的退休年限并不是15年。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以为社保都是15年。实际上社保包含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四大保险在内的综合体,曾经还有生育保险,2019年底并入了医疗保险。

目前,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比较低,一般是各个地级市,极少地区实现了省级统筹。即使是养老保险,也只是要求2020年底之前实现省级统筹,距离全国统筹还比较远。

各地的医疗保险退休年限并不相同,甚至男女都退休年限不同。比如说广州、上海退休缴费年限是15年,杭州市是20年,青岛、北京、烟台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重庆、南昌等地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

看看以上四个原因,你真的还愿意距离退休15年再去缴纳社保吗?

社保缴纳15年才有养老金领取,为何不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呢?

命题条件下,是指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因为“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社会保险”涵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个人承担个人应缴部分。

个人缴费只能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完全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临退休前15年缴纳和临退休前>15年缴纳有区别。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不管是退休前什么时间段缴费15年,养老金核算,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在临近退休前15年和>15年前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比较。

缴费年限相同,都是15年,在缴费基数、缴费档次、在同一地区办理退休相同的情况下,核算基础养老金各个参数相同,退休时,按上一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基础养老金。

所以,临退休前15年和临退休前>15年缴费,基础养老金相同。

临近退休前15年比>15年前缴费,缴纳费用高,个人账户余额高,因为社评工资高。个人账户余额高。

所以,临退休前15年比临退休前>15年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高。

结论:

临退休前15年比临退休前>15年缴费,养老金会高一些。

不过连续缴费和累计缴费,退休养老金还有微小差别。主要要差别在每年缴费基数上。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有微小差别,基础养老金没有差别。

一个利好消息:

各地正在以满足最低缴费年限核定的养老金基础上,再提高养老金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满足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缴费方式因人而异。

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下岗职工,变成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缴费的和完全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缴费的。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即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下岗的职工,有视同缴费年限、有单位缴费年限,有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缴费的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达到15年的。这类人员有过渡性养老金。这种情况不是命题比较对象。

社保缴纳15年才有养老金领取,为何不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呢?

题主的说法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错的,因为退休要求的确实是社保缴纳最少满15年,然后到达退休年龄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所以在退休前15年开始缴纳至退休年龄刚好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开始步入社会就缴纳了社保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

这个原则也是众人所熟知的,意思就是我们缴纳的年限越多,将来退休后领的越多,缴纳的基数越高,将来领的更多,所以导致很多人都想领的更多,于是年纪轻轻就开始缴纳社保。

2.为了享受终身医保报销待遇

这个大家也应该知道,虽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对于社保规定的缴纳年限最少为15年,但是想要想要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的话,一般情况下需要社保缴纳的年限为男25年,女20年才可以。所以男士最少应该在退休前25年,女士应该在退休前20年缴纳方可。

3.防止不确定因素造成断缴,不能退休

为什么不能在退休前15年才可以交社保,因为这是有风险的,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现在年轻人工作流动性大。比如一位男士在A单位工作,45岁开始交社保,结果交了5年后不干了,开始找新工作,找新工作花费的时间为6个月,那么即便他上班之后按时缴纳社保,到达退休年龄时也不足15年,所以会导致最终无法顺利办理退休。

这种情况下要么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继续交费,要么进行往前补交,要么采取一次性趸交才可以顺利解决,但这种情况下解决了也只能领取养老金,依然不能享受终身医保报销待遇,因为医保缴费年限不足。

4.防止“临时账户”不能办理退休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很模糊,以为社保交够年限就可以在任意地方退休,其实不然,官方有一个规定,男士在异地新参保的年龄超过50岁,女士在异地新参保的年龄超过40岁,这样的账户叫做临时账户,也就是说即便在异地缴纳社保满10年,累计社保缴费满15年也不能在异地办理退休。

这种情况下只能回到原籍办理退休,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距离退休年龄15年才开始缴纳社保是不能自由选择退休地的,只能回到原籍退休,这对于长期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划算,也不方便的。

所以,社保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里面门道儿特别多,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入坑,能早交就早交,能不断就不断。

感谢阅读,我是杏豆,企业培训师,劳动纠纷咨询师,社保专家,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笔记簿杏豆

社保缴纳15年才有养老金领取,为何不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呢?

有一句话说的好,年轻人,社保趁早缴纳比较好!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有人就问了社保缴纳15年才有养老金领取,那么为什么不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呢?

没错,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就是15年,如果一个人是60岁退休,为什么不在45岁才参保呢?

这问题其实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第一个,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工作了就必须参保,从哪一年工作就从哪一年参保,因为社保是强制性缴纳的,不允许你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你从25岁找到了工作,那么就要开始缴纳社保了,而不是说等到45岁再缴纳,距离60岁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

参加工作后,社保是由单位代扣代缴的,而且以后社保费的征收,是由税务部门征收,更没有你选择自愿不参保的余地了。

第二个,只缴费15年养老金比较低,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才会越高。

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你只缴费15年,这是缴费年限的最低标准,养老金不会很高,有可能还超不过1000元。

所以如果你想养老金以后高一些,那么就要尽早参保,提高自己的缴费年限,一个缴费年限30年的人比15年的人,养老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是要高出很多钱的。

第三,退休前15年参保太晚了。

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社保,如果说你没有稳定的工作的话,就需要个人全部缴费了,这样是比较吃力的。

而且对于45岁以上的人来说,找份工作缴纳社保也是比较不容易的。

而且这15年你必须保持连续缴费,才能够刚好在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领取养老金,如果中途有断缴,那么到退休年龄的时候缴费不足15年,那么你就要需要延长缴费,也就是要延后领取养老金了。你能确保这15年里你不断缴吗?

而且对于4050人员来说,如果在异地参保的话,建立的只是养老保险的临时账户,最终还是要回户籍地领养老金,这样其实是比较吃亏的,因为如果异地的平均工资比户籍地要高的话,你就是高缴费、领取低待遇,比如你在北京缴费,但是却要回河北领养老金。

所以,趁早缴纳社保能给自己更多的灵活空间,也能让自己多拿养老金。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讨论。

社保缴纳15年才有养老金领取,为何不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呢?

首先更正楼主的说法,社保缴纳是至少连续缴纳15年才可以领取养老金,而不是楼主说的缴纳15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

楼主的想法是很好的,在退休十五年前开始缴纳社保。那么我们先考虑下面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是社保不是我们个人想缴纳就缴纳,想不缴纳就不缴纳的。这是国家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单位必须给职工购买社保,如果公司企业或者单位不给购买是违法违规行为,会受到处罚的。

2、第二种情况是假设楼主在退休15年前开始缴纳社保,那么我们敢保证这15年工作期间不出现意外么,万一被公司辞退了或者说自己干的特别不快活主动辞职了呢?满打满算的15年就会出现空缺情况,这个到时候就会出现延迟退休甚至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补缴社保,这就得不偿失了。

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第一影响因素就是缴费年限,第二个就是工资。缴纳最基本的15年待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当然就很少咯,不过这也是可以满足日常基本生活的,但是谁不想自己退休后生活好点呢?

总之,希望退休后养老金多多益善,那么就从年轻时候缴起。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生活当然就越好咯。

我是大江,生活在农村喜欢说大实话的大江,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您,欢迎点赞评论分享你的看法!

社保缴纳15年才有养老金领取,为何不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呢?

我的回答最专业

第一,如果你真有本事,能准确知道何时退休,并且准确到15年才交社保,你肯定是吃亏最少的。关键你做不到,XX也刁难你,不让你做到。

第二,假设你以为60退休,于是你45才交,结果等你60的时候,延迟退休到65了,你的计划泡汤了,又被坑了5年,少领取5年,再多交5年,里外里10年。

第三,就怕你少交,所以养老和医疗捆绑,要交养老就要交医疗,要交医疗就要交养老,养老是15年,医疗是25年,退休才给你报销,所以没办法,你只能交25年了。

第四,就怕你不交,所以法律强迫你上班的单位给你扣除了,必须给你交,根本不是自愿,所以你想不交都不行。

第五,其实最公平的就是,你不交,你也不让国家给你养老,你是愿意,国家不愿意,因为之前很多给国家付出需要国家养老的人,国家没给养老金,挪了你的给了他们,所以不是给你养老,是要你给别人养老。

第六,养老制度,其实就是庞氏Xx,靠收后面人的钱给前面人。一但后面没人了,后果我不说你也明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