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末日博士鲁比尼教授,预计今年全球股市会下跌30%-40%?
有这种可能。
2009年3月,道琼斯股票跌至最低点6440点。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的股市进入了长达10年的牛市,最高点达到了29568点,差一点突破3万点。现在的25917点大约是过去的4倍以上。11年300%多的收益,相当于年化收益率12%,平均收益率是每年30%。
在经济周期率的指引下,确实有很大的概率,今明两年会出现一次衰退。股市跌个百分之三四十是非常正常的。
顺便说一下,我们股市现在在3000点左右,即使跌个百分之三四十,也刚刚回到2000点而已,去年的最低分是2440点。
今年经济最大的影响是新冠肺炎。我们中国通过强有力的措施,通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彻底抑制住了疫情的发展。近日来,我国每天新增确诊人数只有一两百人,而且多数都集中在武汉的地区,湖北省以外的其他地区联续多日新增确诊病例已经是个位数了。在国家分类指导的风险等级划分意见中,低风险的地区要积极恢复生产。但是,不管怎样,这一个多月的疫情防控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餐饮、教育、旅游等很多行业受到了沉重打击,经济发展确实会受到很大影响。
可是我国的经验,其他国家却很难学去,像韩国连照抄“作业”的能力都没有。其确诊病人人数迅速突破5000人,疫情几乎不受控制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限制韩国地区的人入境。
这一些问题,都会对未来的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进口14.31万亿元;贸易顺差2.92万亿元。疫情防控影响出口,也影响进口,当然口罩的进出口贸易肯定是大幅增加的。
现在出现了选择题,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毋庸置疑,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疫情防控了。现在就看哪个国家疫情防控措施做的好了。
如何看待末日博士鲁比尼教授,预计今年全球股市会下跌30%-40%?
在这种全球蔓延的疫情情况下,下跌20%应该是有,但是下跌30%~40%,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另外从这个时间窗口来看,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08年到现在了
但是我们底部出现的这个量,还是要注意一下如果是做多那这就是底部
如果是资金对倒之后再出货的这种迹象,那么大盘下跌30%也是很正常。
但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的今天,我觉得有点难度,因为中国的这些股市都在底部的盘整,而且获利筹码达到92%以上的都已经有了600多个了。
如何看待末日博士鲁比尼教授,预计今年全球股市会下跌30%-40%?
谢邀。这个人的预测应该引起投资者的重视,全球股市下跌30%-40%实在是太吓人了,不过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末日博士”鲁比尼鲁比尼,是纽约大学教授,他曾经做过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国际事务高级经济学家顾问、美国财政部政策制定与评估办公室主任。2006 年鲁比尼教授因为准确预测了美国次贷危机而蜚声世界,2008年上半年他又神奇预言了投资银行的倾覆,很多经济学家、政治家、商人对他都是都是非常佩服,金融大鳄索罗斯说,他是所有经济学家中最正确的一个。但他很多预测都是比较悲观的,所以被人称为“末日博士”。
鲁比尼教授的名言是:危机不仅是可以预测的,更重要的是完全可以将它们扼杀在摇篮里。
其次,鲁比尼为何预测世界股市会下跌30-40%?末日博士是在今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这番预测的,他指出COVID-19的爆发导致全球衰退并非不可能事件,预计今年全球股市将下跌30%至40%。主要理由是:疫情将对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按照历史规律,特朗普将在大选中失败。疫情的全球爆发已经让德国和意大利的经济陷入停顿,而美国的疫情防控也有很大的风险。在这样的悲情下,全球股市大跌是很有可能的。
鲁比尼说,“历史上总是这样。1973年石油危机后,福特败给了卡特;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卡特输给了里根;科威特战争后,布什输给了克林顿。虽然民主党阵营很弱,但特朗普已经玩完了。”再次,我们如何看待末日博士的预测呢?如果从技术面来说,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股市,过去十年大多都是牛市,尤其是美股,10年之间,标普指数大概涨了200%,涨了这么多,回调个30-40%其实也很正常,不过这里面并不包括A股,因为我们大A股没怎么涨啊:(
而最近美股包括欧洲股市的下跌其实是受到疫情的短期消息利空影响,所以指数有多波动,而且明显是在做空力量的推波助澜之下才实现的,但是如果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A股,会发现付出代价最大,损失最惨重的国家,A股却并没有下跌,反而走出了一波疫情牛市,而对卫生习惯更好的西方国家而言,疫情也只是暂时的恐慌,加之之前普通民众对病毒并不了解,才造成的恐慌情绪,而随着时间的推延,大家会发现西方国家控制得一样好,该封城的封城,该戴口罩的戴口罩,比如,最近日本其实就控制得很好,所以疫情没那么可怕。
而对于美国来说,因为涨太多了,实际上做空的力量一直在蓄积,然后终于等到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然会大肆宣泄,调整充分之后,美股还会继续上行,即便美股今年会见顶,那么后面的下跌也会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所以,个人感觉末日博士这番言论更多的是对市场的警告,而不是真的就认为一定能跌这么多。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财经验。
如何看待末日博士鲁比尼教授,预计今年全球股市会下跌30%-40%?
其实这个可能性还是挺高的。
全球股市下跌30%~40%似乎听起来很难实现,因为很多国家的股市泡沫并不明显,以我国的股市为例下跌30%看起来几乎不可能,但是由于欧美股市的泡沫和高估程度比较明显,这两个股市又在全球股市中占据耕种的地位,因此如果经济危机真的在今年爆发,那么全球股市下降30%~40%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美股在前一段时间刚刚经历了大约10%的暴跌,而在这次暴跌之前,美股总市值逼近了3万点。这里面有多少高估的成分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2019年美股的全部市值增加来自于估值扩张的带动,而是非盈利,这就意味着,美股在2019年全年上涨的市值都可以认为是高估,这大概是6000点左右,也就是美股总市值的1/5。
而在这之前,美股的上涨则是由美国企业的回购,主要推动这样的回购,是指美国企业用自己资金购买自己的股票,从而带动股市的上涨,这本身并不能创造财富,只是资本游戏在2018年和2017年这样的回购在美股当中司空见惯,从而使美股迅速上涨,然而这里制造的也是美国的泡沫。
再加上为了支撑美股暂时不下跌,美联储可能推出的降息等宽松政策,美股即使在今年继续创造历史新高,也只是将泡沫不断的推升,因此估算美股泡沫在30%~40%还是一个可靠的分析。同时欧洲股市也是大致的情况,在2019年欧美市场都出现了经济下行,但股市却创造了资产价格中第一和第二的家具,这意味着两者的泡沫都十分严重。
虽然说美股和欧股泡沫大概在30%~40%,但如果真的经济危机到来,下跌产生的恐慌情绪和抛售会让美股的下跌高于这个数值,这就意味着下跌,很可能比泡沫的成分更高,从而带动全世界股市,总市值下降30%并不是不可能的。
如何看待末日博士鲁比尼教授,预计今年全球股市会下跌30%-40%?
每个行业都需要一个末日恐慌者言论,这其实就是个好事儿,可以警醒人们知道最坏情景会变成什么样,这就相当于我们在预测时的上限和下限。末日博士的言论就是下限,李大霄的言论就是上限。
其实针对于股市下跌30~40%,他的论据还是在之前一个《危机经济学》言论,就是世界在2020年会碰到四大危机,同时爆发后的结果。当然了,如果这四大危机全部变成了现实,而且变成了比较坏的状态,跌去30%也是正常的,因为那时候人的社会秩序都已经乱了。
1.国际局势恶化发生。各个国家回收黄金,抛售美国国债,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全部放缓。现在俄罗斯他认为就是这么个做法。
2.美国大选会出现风波。尤其是经过此次疫情的影响,他认为特朗普败选是一个肯定事件,而且从历史总统选举中可以得出数据分析。一场大事件发生后的总统选举年,现任总统一般都会败选。
3.网络安全遭受挑战。可能会出现重大损失,尤其是针对金融体系的所谓SWIFT平台。将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损失。
4.气候危机将从一个环保问题变成了经济问题。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对于经济是一个重大威胁。
如果以上四大危机在2020年全部爆发,那么全球的经济肯定是进入了一个停滞期。现在穆尔博士认为疫情就是引发危机的一场风暴,当然,如果全球股市下跌30%到40%,那么人类社会也要花很长时间去重新复苏,很多家庭肯定是进入到破产状态。
但其实末日预言派在那个时候那个行业都会有,但为什么一直末日没来临呢?原因就在于人类并不愚蠢,人类会在危机确认时,检讨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协调一起共同躲过危机。
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末日博士,经常在耳边发出警告声,这也是末日博士进来在全球比较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吧。
如何看待末日博士鲁比尼教授,预计今年全球股市会下跌30%-40%?
如果股市下跌30~40%,肯定是股灾级别了。出现此种情况肯定有两个情况,
第一 股市的估值整体非常高,本身的泡沫非常明显。
第二 出现了挤破泡沫的推手比如战争、瘟疫,流动性吃紧等等。
巴菲特定义泡沫有一个公式,就是股市的总市值和GDP的比值。当股市的总市值达到GDP的120%以上时,泡沫就非常明显。而美国股市现在的总市值是GDP的160%。所以巴菲特保持大量现金,就是不进场买入,他认为泡沫太大了。其他的国家多数也是如此,所以现在具备泡沫破灭的条件。
另外一点,桥水基金的董事长瑞.达利欧在债务危机这本书中也提出了世界出现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条件。当整体债务超过GDP的三倍以上时,最容易爆发金融危机。而目前到2020年的1月份,全世界的债务总额已经占到世界GDP的320%以上。
所以今明两年本身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就偏大。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的结果是很可能加速了泡沫破灭的可能。所以末日博士鲁比尼说股市有可能下跌30~40%是可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