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该不该有年假?没有年假是否违反劳动法?

年假,又称年休假。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所有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都应当享受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没有年休假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维权。

当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的,而《劳动法》是1995年1月1日起执行,《劳动法》中可能没有考虑到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执行,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是都有相同效力的,违法就是违法。尤其是《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国务院公布的行政法规,一样是有强制约束力的,相应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年休假应该如何维权?

首先,如果企业没有相应的年休假制度,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投诉。当职工举报以后,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

查实之后,劳动监察部门可以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要求,首先对用人单位进行责令改正。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改正,或者已经超过时间无法改正的,应当向劳动者按要求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年休假工资报酬,应当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计算。职工的日工资收入,一般是按照月标准工资除以21.75天计算。

21.75天是怎么来的呢?一年有365天,扣除52个周末104天,平均到12个月是每月21.75天。法定节假日的11个休假日,按照法律规定是必须要发放工资待遇,所以也按照正常出勤来算。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逾期之后,劳动监察部门除了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以外,还要额外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同等金额的赔偿金。这不是经济补偿,而是一种赔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也不支付赔偿金,劳动保障部门或职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企业职工年休假的天数怎么算?

企业职工有专门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休带薪年休假的前提是,职工必须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就我们理解,如果我们中间失业了一段时间重新加入就业单位,以后就不属于连续工作了。因此单位新招用的员工,如果不是工作接续满12个月以上的话,第1年可以不用安排年休假。

年休假的天数主要分为三类:累计工作满一年以上10年以下的,年休假5天;累计工作满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年休假10天;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

注意累计工作时间是包括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

带薪年休假的天数计算是按整天计算,尾数不计算。如果我们应享受年休假5天,可是7月1日才转换的新单位。按比例计算,我们的新单位只能享受2.5天的带薪年休假,但国家在计算的时候只计算两天。

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具有自主权。劳动者不要以为带薪年休假是自己想什么时候休就什么时候休,实际上带薪年休假是用人单位结合自己的生产和工作实际情况,考虑劳动者的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带薪年休假。单位一般也不想强制安排劳动者休假而得罪职工,影响工作积极性,如果能够双赢,这是最好的。

总体来看,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推动错峰出行。这种情况下,未来带薪年休假的落实会越来越严格,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带薪年休假的。

公司该不该有年假?没有年假是否违反劳动法?

员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的,在单位享受年休假,且每年年休假天数根据在所有单位的累计工作时间予以核算。

公司该不该有年假?没有年假是否违反劳动法?

年休假是职工依法享有的休假待遇!

公司该不该有年假?没有年假是否违反劳动法?

公司应该有年休假,没有年休假是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一我国《劳动法》第45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二《职工带薪休假条例》规定: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根据这一规定,年休假制度不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要实行,而且企业也必须实行。不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不论中国人投资的企业还是外国人投资的企业,只要这个企业设在中国领土上,都要给职工放年休假。不属于企业的单位和个体户,只要有雇工关系的,也都要给雇员放年休假。不管有没有劳动合同,只要实际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都享受年休假待遇。

第五条规定了有关年休假的工资待遇问题。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年休假制度属于法律强制规定,所以年休假属于法定假日。单位没有给职工放年休假或者放年休假不够法定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规定给付职工三倍的工资。发放三倍工资的条件是,“单位提出不放或者少放年休假,职工同意的。单位提出不放年休假或者少放年休假,职工不同意的,单位必须给职工放年休假。单位提出让职工放年休假,职工不同意休假的,原工资照发不享受三倍工资待遇”。是否属于职工自愿放弃年休假,以职工本人书面说明为准。“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三条规定了年休假的具体休假日期。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年休假为五天;已满十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十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或者探亲假的,年休假假期冲抵寒暑假探亲假假期。

第四条规定了职工不能享有当年年休假的例外规定。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两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十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三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四个月以上的。

公司该不该有年假?没有年假是否违反劳动法?

公司应该根据各自情况适当安排年假,这也是为员工谋福利,反过来员工也会为公司多做贡献的,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公司该不该有年假?没有年假是否违反劳动法?

2020年了,只要知道这一点公司跪下来求你休假!

马上过年了,这个时候有很多小伙伴才猛然想起来,今年的年假还没休呢!

而且还看到朋友圈里面别人在秀旅游,但是自己呢?还在加班熬夜,心里也不免升起休假的念头,可是无奈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如何放假休息?

还有职场的小伙伴告诉小编公司还规定了,“如果今年的年假不休的话,到了年底就自动清零了,可是哪有公司又不给放,唉,我太难了!”

这种规定可不只是个别存在的,而是大部分公司都是这样,年假要是不休就自动清零了,不可跨年度使用,那么这是合法的吗?

还有就是能把今年的年假攒到明年一起休吗?如果没休年假,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吗?

实际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年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如果公司因为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这其实就已经把年假应该怎么休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说当年该休的就休,不休就作废,但是这是个人的选择,如果是因为单位不能安排的话除外。

所以有关单位实行“年假清零”没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只是敦促员工“该休的休”而已。

而且你必须知道的是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安排员工休年假是用人单位的义务。

也就是说,即便你不主动申请休年假,用人单位也应主动安排你休年假。

如果你未主动申请休年假,用人单位又不主动安排你休年假,用人单位应当向你支付未休年假的工资!

在广州一个劳动案例中,公司主张员工未申请休年假,应视为其放弃年假的权利。但是,年假由用人单位统筹安排,不安排年假的应该支付员工未休年假工资。因此法院判决公司应该未休年假的工资。

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只有一种情况下可以不支付员工年假工资,那就是当员工因本人原因且提交书面申请不休年假,当然是没有人傻到又不休息又不要钱的。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就是打着这个旗号,你不休就没年假的,但是公司又不安排,还以工作排不开为由拖住你,拖着拖着最后年假就没了……

但是你要知道年假应该由公司来安排!

因此,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主动安排其休年休假,那用人单位也有一定的责任,应支付相应的补偿。

“年假清零”并不是针对员工,或者来克扣员工假期的,相反是为了敦促员工放假,“年休假清零”倒逼职工在当年把年假休完,不再给企业找出不批假的理由,如果不批那就是单位的问题。

搞清楚了“年假清零”,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有关“年假”的一些规定!

1、年假怎么休?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时间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

同时大家要记住,这里的工作时间可不是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时间,而是你累计的工作时间,也就是说就算你在这家公司只工作了半年但是你的工作时间已经达到一年了,也是可以享受5天年假的!

2、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

未休年假工资=日工资*应休但未休年假天数*200%

如果你的如工资是200元,年假5天,那么你的年假工资就是200*5*200%=2000元。

3、未休年假工资的仲裁时效是多长时间?

大多数人都不会为了年假和公司去计较,可是如果你离职的时候又想要老板把往年没有休的年假工资一次性支付呢?

仲裁时效是多少,万一过了怎么办?

一般来说,某一年度的未休年假工资的仲裁时效是从次年1月1日起计算1年。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2018年的年假没有休,那么你这一年的仲裁时效为2019年1月1日起,之后的一年就是2018年的仲裁时效。

例如,员工在2018年离职并在2018年申请劳动仲裁,则一般只支持2017年和2018年的未休年假工资,2017年前的未休年假工资已过仲裁时效。

如果在2019年离职并在2019年申请劳动仲裁,则一般只支持2018年和2019年的未休年假工资,如此类推。

4、如何避开仲裁时效这个坑呢?

又没休到年假,还拿到工资,离职仲裁还过了时效,怎么这么惨?

不过在离职后把过去多年累积下来的未休年假工资一次性要回来并非不可能。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举个例子。

如果你2018年的年假未休完,最晚可在2019年12月31日前要求单位支付2018年的未休年假工资。你只需要提出要求即可,单位是否回应没关系。这样,2018年的未休年假工资的仲裁时效就从你向单位提出要求之日起重新起算一年。如此类推。

员工需要注意保留曾要求单位支付未休年假工资的证据,如电子邮件、短信等。

5、这5种情况不享受年休假!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比年休假天数多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只要员工有以上五种情形之一的,员工就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这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中是有明确规定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