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会不会遇上延迟退休?人社部有什么新的政策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延迟退休的风声越吹越紧。有的人说2020年即将出台延迟退休方案,有的人则说2020年就会实施。关于延迟退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反对的。

大家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理由

实际上在世界各国,大家都在推动延迟退休。俄罗斯从2019年起逐步将女性退休年龄有55岁延长至63岁,男性有60岁延长至65岁。美国从2000年开始就逐渐将退休年龄有65岁延长至67岁。日本将企业继续雇佣职工的年龄有65岁上调至70岁,公务员的退休年龄也延长至65岁。当然大多数声音都是反对的,大家的主要原因有:

领取养老金时间的减少。俄罗斯男性的平均总体寿命是64岁,将会有大量男性领不到养老金就去世。有点像建国初期,我们的人均寿命只有40岁一样,当时的退休年龄是女性50岁,男性60岁。现在我国的男性人均预期寿命是73岁左右,相对而言还是不错的。但是人年纪大了以后每时每刻都有去世的风险,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推动延迟退休,人们通常认定是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减少了。

退休前失业下岗或者收入待遇降低等原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失业不知道工作好。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力精力的不断衰退,人们的劳动能力也在减少,体力劳动者收入会降低。没有技能的劳动者,失业以后再找到工作的难度非常大。没有收入来源,人们自然就想退休了。

延迟退休面临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加速老龄化的时代。劳动力人口2012年达到顶峰以后,现在已经累计减少了3500万人以上。90年代我们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是五个参保缴费人员供养一个退休人员。2018年末,离退休人员共有11798万人,参保缴费人员只有30104万人抚养比是2.55:1。

2018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是5.11万亿元,当年支出却达到了4.46万亿元。真的以为仍然是收入比支出多吗?2017年各级财政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金额已经达到了8004亿元,2018年应当接近万亿。也就是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纯的征缴收入已经满足不了支出了。

近年来国家对退休人员年年调整养老金待遇,而且每年新退休的人员要根据当年的视频缴费基数计算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是越来越高的趋势,现在的人均养老金待遇水平已经接近3000元。

目前我们国家的参保缴费率只有38.8%,但是没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人参保缴费动力不足,还需要养老保险基金发展的社会全面认同。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维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要么增收,要么减支。

增收措施有很多。一是增加缴费基数,提高缴费比例。当然这种情况跟实际是相悖的,2019年5月,国家刚刚将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企业负担部分由最高20%降低至16%。同时,国家明确将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社平缴费基数的核定基础,比原先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低了近20%。二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现在国家每年2万亿以上的资金补贴社保。当然除了财政拨款以外,国家从2018年12月起,就努力推动国有企业10%的股权划归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也夯实了社保基础。但是治标不治本,养老压力仍然越来越大。三是扩大参保缴费的群体。可以将还没有参保的60%多劳动力纳入养老保险范围,但是这些人群中多数是灵活就业人员或者农民工群体,收入较低,参保意愿不高。还有就是实施延迟退休,能够有效缓解参保人员数量的减少。

减支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降低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的增长,降低养老金水平当然是不现实的事情。另一种是减少领取退休人员的数量,那就是延迟退休了。

所以,不论从哪种角度,都避免不了延迟退休的问题。虽然我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觉得不延迟退休好一些,可是一些客观情况决定了不是你不愿意就不实行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2020年将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不过,好在国家未来推动的是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政策,并不会一蹴而就,对大家的影响只是缓慢性的而已。对于临近退休的中老年人,可能影响不是很大的。

70后会不会遇上延迟退休?人社部有什么新的政策吗?

最近,延迟退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有人说2020年将出台延迟退休最新草案,以供社会各界讨论。也有人说2020年渐进式延迟退休将全面实施。不过,面对延迟退休政策,社会各界反对声是此起彼伏。群众不喜欢延迟退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76岁左右,如果延迟退休至65岁,那等于退休人员只能享受到11年的晚年生活。如此短的晚年生活,大家觉得缴纳养老金就很划不来。而如果是60岁退休的话,很多人还可以享受16年的退休生活,这让普通百姓觉得还是可以接受。

再者,很多国企下岗人员现在都已经是50多岁了,他们如今是在外打着临时工,还要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替自己缴纳养老金,本来盼望再过几年可以享受到安逸的退休生活,没想到延迟退休意味着还要让他们多干几年,这让他们实在是在精神上面接受不了。

再次,一些国企或央企的工作岗位,还存在着一大批老职工,他们干着繁重的体力活动,觉得身体已经有点透支了,盼望着到60岁就能退下来,安度晚年。而如果推行延迟退休,那意味着他们还要干上几年,这让一批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的老职工,觉得好像退休一下子又望不到边了。他们出于身体的考虑,也盼望着国家能够让他们早点退休。

但是,我们国家要延迟退休的理由也很充分,主要核心理由有二个:一方面,中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截止2018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亿,占人口总量的17.8%。而越往后,退休人员数量将越来越多,这就会导致国内的赡养比越来越恶化。本来可能有3.2个在职职工养一个老人,现在可能要2.8个人赡养一个老人。所以,采取延迟退休已经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养老基金已经入不敷出了,2018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是5.11万亿元,当年支出却达到了4.46万亿元。表面上看,收入略大于支出,但实际上国家财政补贴就高达1万亿。更有资料显示,如果任由目前形势发展下去,到2035年,中国的养老金的发放将会难以为继了。

面对,养老金所面临潜在的危机,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解决:一是,现在全国职工的养老金参保率只有38.8%,除了中小民企业不给职工交纳养老金外,还有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民工也不交养老金。所以,我们应该吸引广大农民工群体也参与到养老保险的队伍中来,这既要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缴纳养老金的压力,也要养老金全国联网,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养老金待遇,这样参加养老金的人积极性逐步增加,认缴的群体会越来越多。

二是,国家除了财政拨付资金充实养老金外,还可以让国企出售国有资产变现,或者每年让国企拿出10%的红利充入养老保险中。三是,盘活存量养老金,不仅要允许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还可以让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到国企混改中来。只要养老金能够保值增值,就会延迟养老金发生危机的进程。

实际上,如果实行了延迟退休,受延迟退休最直接影响的应该是70后群体,因为,到了2035年,70后群体可能刚到55-65岁之间。所以,大家都关心的是未来70后一代该如何养老?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办法可采纳:第一,70后群体可以在自己的基础养老金之外,再买一份商业养老保险。晚年如果遇到弹性退休制,那可以选择早点退休,并且多了一份商业保险收入,可以提高你晚年的生活质量。

第二,不管是将来延迟退休,还是弹性退休制,70后这一代还是要多存点钱,并且还要掌握一些理财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在一般的通胀情况下,让资产保值增值,这样晚年有笔存款,更添一份安全感。第三,70后将来还可以通过“以房养老”的形式来支撑起晚年的幸福生活。这次延退养老制度,可能对70后影响比较大,我们既要寄希望国家能把养老金缺口能够及时补上,但也要替自己做好准备,别等到晚年发生没钱养老的事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