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哪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避免自己吃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了缴纳社保的好处。比如退休以后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待遇,而且每年会根据国家发布的养老金调整通知进行增涨。有些退休时只领两三百元养老金的老人,十几年后现在能领到两三千元。但是参保缴费15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收入不稳定参保断断续续,每年都要拿出几千乃至上万元缴纳社保,确实有一些人坚持不下来。如果到达退休年龄,缴费不满15年怎么办?

一、延迟退休继续缴费

社会保险的规定是强制与自由选择相结合。如果我们是企业职工,企业就有义务给我们缴纳社保;如果我们是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这样的群体,个人可以选择参加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

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对所有人都是统一的,因此对于到达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15年的人群,也需要一定的约束。最初国家的规定是将个人账户部分返还为个人终止养老保险关系,这种方式极大的降低了灵活就业人员成本的积极性。

2005年前后,国家再次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明确其可以延迟退休继续缴费。最初的规定是继续缴费60个月以后仍然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齐15年。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后,并没有相应60个月的规定了。在社会保险法实施细则中,国家明确对于2011年7月1日已经参保交费并建立了个人账户的,仍然可以按照缴费60个月,一次性补齐15年的规定执行。之后参保的新人就没有这一优惠政策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五十九岁开始参保,需要74岁才能退休了。

二、养老保险补缴

很多人遇到延迟退休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划算。因为人的寿命是不确定的,但不管怎样,越早退休肯定领取的养老金时间越长。自己会有更多的可选择性可以继续打工,也可以安享晚年。因此,很多人就想养老保险可不可以不缴呢?有的情况可以,有的情况不可以。

为职工缴纳社保是单位的义务,也是劳动者的义务。如果我们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话,那么这是违法行为。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仲裁或者人民法院维权。企业缴费需要承担每日5/10000的滞纳金。

灵活就业人员不可以补缴养老保险。人社部201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不可以通过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这是两种参保行为的不同。

三、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有的人确实缴不起了,也不愿意晚领养老金怎么办?因此社会保险法规定可以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有关待遇的规定领取养老金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保险缴费档次,从每年100元到几千元不等,几乎所有成年居民都可以参加这种保险。即使是低保户,国家也会为其代缴最低的档次的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缴费不足15年,在60岁时可以一次性补齐,然后享受退休待遇。不过其退休待遇构成跟职工养老保险是不一样的,待遇普遍会低一些。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补贴,各地普遍在100~170元之间。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缴费的全部部分加国家补贴和利息除以139。而且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时候,只转移个人账户,部分统筹账户缴纳的部分是不转移的,所以个人缴费的劳动者会吃亏一些。

综上所述,对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也是有上述三种方式可以解决的,不过每一项都不是很划算,一般还是建议大家尽量早缴费的好。

2020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哪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避免自己吃亏?

2020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哪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避免自己吃亏?如果相差缴费年限比较短的,应该不会吃亏,如果缴费年限相差比较长的,吃亏是必然的,但是个人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下面和大家探讨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寻找是否有补缴的可能性。

按照人社部发(2016)132号文件精神,如果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基本上是没有补缴的机会,因为文件明确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不能以通过补缴的方式来增加缴费年限,所以补缴的大门几乎是关闭的,但是如果属于中间断缴部分,比如自己一直缴纳社保的,但是由于跳槽或是其它原因造成断保后,自己后来续交的,那么中间断缴的年限,部分地方是允许进行补缴的;如果属于单位在岗职工,主要寻找在在岗期间,也就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是否存在用人单位应缴而未缴纳的年限,如果有这种情况,可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补缴,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补缴的,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的方式,责成用人单位为自己补缴。因为用人单位原因而造成的断缴行为,是可以进行补缴的。

第二,注意参保缴费的起始时间,对于2011年7月1日之前开始缴费的有政策优惠。

按照人社部有关的政策规定,对于2011年7月1日,也就是社保法生效之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但是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的人员,在继续缴费达到5年以后仍然没有达到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余下的缴费年限。因此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员,要认真核对自己是否属于2011年7月1日之前参保的,如果符合这个条件,那补缴就是大有希望的。

第三,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如果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自己没有经济来源,继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可能需要65岁或是70岁才能达到15年,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后,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可以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余下的缴费年限可以进行一次性补缴,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达到60周岁的,可以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在计算养老金时,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合并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采取分段计算的办法来计算养老金,总体上还是不会吃亏的。

第四,办理退保。

对于已经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而且距离缴费年限满15年比较长的人员,如果既不愿意继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也不愿意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可以办理退保。但是退保为单位缴纳的人员,只能退回个人缴纳部分的本金和利息,这部分人不算吃亏;但是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只能退回个人账户部分,也就是个人缴纳部分的8%,这是比较吃亏的。退保以后,可以重新去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一次性补缴15年以后,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办理养老金的领取手续。

综上所述,对于到2020年社保缴费不满15年,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通过积极寻找补缴机会、查看最初参保年限等进行补缴,也可以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一次性补缴后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办理养老金的领取手续;最坏的结果是办理退保,当然这种方式是比较吃亏的,不建议操作。

2020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哪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避免自己吃亏?

根据相关规定,社保必须缴满15年才可以领取养老金!而2019年的社保新规,又不允许通过补缴的方式来增加缴费年限!

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可社保(主要指养老保险)未缴满15年的老人来说,就无法顺利办理退休、也不可能领取到养老金!难道之前缴纳的几年、十几年社保就白交了,其实也不然,还是有一些办法可以来处理的!

第一种:继续缴费

这里根据首次参保的时间,以2011年7月《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为分界点,可分为两种情况:

1、2011年7月之后开始缴纳社保,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比如男60岁),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申请延长缴费(不超过两次,每次最多5年)。

  • 待缴费年限达到15年之后,可正常办理退休手续,次月可享受职工养老金退休待遇!

  • 举个例子来说,第一次参加社保52周岁,到60岁退休只缴满8年、未满15年,此时可申请延迟缴费一次5年,到65周岁后,再申请延迟缴费2年。至67岁后,可按流程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2、2011年7月之前缴费,但累计期限却未满15年,也可申请延期缴费。不过,如果延期5年之后,累计缴费年限依旧不满15年,此时可申请一次性缴满15年的。

  • 同样的例子,到65周岁之后,如果缴费年限还是未满15年,这个时候可选择一次性补缴2年保费,完成清缴!然后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待遇!

第二种:一次性补缴

据我所知,虽然职工养老保险不可以进行补缴,但城镇养老保险(新农保),2019年部分地区还是可以补缴的,但一次性补缴年限不得超过5年!

因此,如果之前累计缴费年限超过10年,此时,可选择一次性补缴的方式来增加缴费年限至15年!这样一来,在清完缴费之后,可按约定享受基本的养老待遇!

总之,如果到了退休年龄,社保还未缴满15年,可采用延迟缴费的方式来解决的,并不用太多担心!具体的方式,建议去当地社保中心咨询,毕竟很多地方社保政策还是有蛮大差别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2020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哪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避免自己吃亏?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2020年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哪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避免自己吃亏呢?如果说你的社保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那么你所面临的结果就是不能够正常的办理退休,因为即便是你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那么是不能够直接办理退休所面临的结果就是需要延迟退休。

当然,除非就是说你之前有过中断的缴费年限,并且这个中断的缴费年限是有所在的企业单位造成的,那么这种情况下企业单位是可以来进行补缴的,在企业单位补交完成你的这个中断缴费年限之后,如果说累积缴费年限在15周年以上,那么就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当然办理退休的时候同时还要具备自己已经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否则的也是不能够办理退休的。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造成这个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不满15周年这样的一个缴费年限,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在参保养老保险的时候自己的年龄已经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周年,所以说就会导致这样的一个情形出现,如果是这种情形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能够是延迟退休或者说转移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然后一次性补缴完成相应的费用直接来办理退休。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2020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哪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避免自己吃亏?

国家政策规定个人缴纳社保满15年的,退休后可以每月取得固定的养老金收入,每年这笔收入会根据国家发布的养老金调整通知进行增长。如果个人收入不稳定,退休时缴纳社保年限不满15年,以下应对可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1、补缴社保

对于2011年6月30日及以前开始缴纳社保的个人,2011年7月1日及其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可延长缴费至满15年。延长缴费满5年时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办理退休手续,从清完缴费的次月起发给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保时间在2011年6月30日之前的,即便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满足,延长缴费5年后就可以进行一次性补救。

对于2011年7月1日起开始缴纳社保的个人,虽然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已经被禁止,但是在部分地区,个人是可以对中断的社保缴费年限进行补缴的。

例如,企业职工甲于2015年7月份首次参加社保,在2016年到2017年期间中断缴纳社保两年,部分地区现允许对这两年的社保进行补缴。所以,大家在退休之前都要对个人所在地区补缴社保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解,如果有机会补缴社保,就一定要抓住机会。对于临近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补缴社保是领取养老金的捷径,今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补缴社保方面的规定会越来越严格,补缴社保这个方法一定要牢记。

2、延迟退休继续缴费

如果个人在退休时缴纳社保年限不满15年,但缴纳年限接近15年,在考虑自身经济情况和身体健康状态的前提下,可以延迟退休继续缴费,等到缴费年限满15年后再办理退休。

3、清退社保

如果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又不满足继续缴费条件,可以申请退保。例如,临近退休年龄时缴纳社保只有几年,如果要选择继续缴费到满15年,就要等到65岁及以上才能办理退休;或是身体情况不佳,经济条件不足以承担社保缴纳。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继续缴纳社保就没有太大必要,选择正常退休才是更好的方案,退保清算是比较合适的。

4、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确实无法承担社保的继续缴纳,但也不愿意延迟领取养老金的个人,可以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有关待遇的规定领取养老金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种较为灵活的保险缴费方式,年缴费额从一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只是其退休待遇构成跟职工养老保险不同,待遇普遍会低一些。

国家规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不能退休,且社保不能补缴,一方面是鼓励大家逐年缴纳社保,另一方面是以大局为重,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平稳发展,能够保障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应该坚持缴纳社保,对于个人和国家都是正确的选择。

2020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哪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避免自己吃亏?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2020年社保缴费不满15年,有几种办法可以解决,如何来避免自己吃亏呢?如果说你的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那么对于你来说,即便是你到了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也是不能够正常的来办理退休。那么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方式可以解决,但是我个人建议选择第1种方式是最合适的。

第1种方式就是选择延迟退休,然后逐年交费,当你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第2种方式是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转移完成之后,那么是可以允许一次性补缴完成所有的费用,然后就可以享受居民养老金的待遇,但是这个居民养老金的待遇,普遍明显偏低于职工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是不建议选择这样的办法。

还有最后一种办法就是可以选择一次性退出个人账户部分的费用,当然这里面指的是个人账户部分的费用,实际上它不是我们的交费总额,个人账户部分的费用仅仅只占有我们交费总额大约1/3左右,剩余的2/3是进入到统筹账户里面去了,但是这个统筹账户的费用是没有办法来退还的,所以说只能够退还1/3的交费总额,那么这种方式很明显也是不合适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