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是教师的职称级别。教师的职称分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
教师由于走的是专业技术职称路线,因此带套用工资的时候,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级教师,实际上是原先的中级教师职称,可以聘任的岗位级别是八、九、十级,对应的岗位工资分别是2440元、2174元和2007元,这实际上都比普通事业单位的岗位工资提升了10%。
高级教师实际上就是副高级职称,可以聘任为五、六、七级岗位,对应的岗位工资分别是3405元、3005元和2773元,工资高出近千元。
如果仅仅待遇是岗位工资差距的,这近千元那么也就罢了,而实际上岗位级别还对应着其他各类待遇。比如绩效工资一般是依据上年度的全年基本工资额度确定,然后又分为奖励性绩效和基础性绩效。中小学教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是70%的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到职工工资里,剩余的30%统一调度。
另外,学校要想发放各种精神文明奖、冬季取暖补贴等待遇,都是要按照有关职称级别来确定的。
由于教学工作多数是按工作时间来确定工作量的,所以职称引起的较大工资差异,也有一些教师有意见。未来国家会推动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重点加强超课时的奖励和班主任津贴的落实。
未来的职称制度会更好的。
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近年来,小徐老师所在的地方,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差异主要体现在工资和职务两个方面。
一、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工资上。我地职称所挂钩的岗位工资级别都是每一级职称的最低档,即一级职称套专技十级的岗位工资,而高级职称则套专技七级的岗位工资。这一差就差出三级的工资级别去,而且一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无论在职多少年,都只能领其岗位级别的最低档,中间没有再晋升级别的可能。这就造成了我地高级教师所拿的职称高资要远远高于一级教师的工资。
如下图所示,最新义务阶段教师工资标准套现表:
此图中一级职称教师所套的专技十级的工资是2007元,而高级职称所套的专技七级的工资是2773。相差767元,同时,薪级工资也有相应的调整,一级职称薪级级别起点是9级,而高级职称的薪级起点则是16级,这样一来又差出300元左右,同时绩效工资以及地方津贴,甚至边乡村老师补贴等都会随着职称的增加而上涨。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高级职称和一级职称相比不就差这1000元左右吗?但是这1000元可是占我们当地一级教师工资总数的四分之一了,主要是教师的工资基数太低了,所以相差的这1000块钱,却极大的左右了老师们的生活水平,让许多老师穷其一生为评上高级职称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而绞尽脑汁。
二、近几年能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多是有管理职务的老师,或者有关系和较硬后台的人物。要么近水楼台先得月,要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可以在职称评定中加分的证书,从而在职称评定的极少数名额中脱颖而出。因此,高级职称的老师一般都不会是普通一线教师,一般都有一定的管理职务,或者和有职务的人有非常近的关系。三、高级职称和一级职称的教师差异还体现在年龄上,一般能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都已年近半百,且他们为了多挣几年高级职称的钱都会选择延长退休,而一级教师则到退休年龄必须退休,不可以延长退休。总的来说,高级教师在公关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上面都要较只会死教书的一线普通老师更强一些。这应该也算差异之一吧。不知其他各地,高级职称教师和一级教师的差异还有哪些呢,欢迎补充交流。
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高级教师与一级教师相比,这两点差异明显:1、工资待遇差别大;2、从教心态差别大。
一、高级教师与一级教师相比,工资待遇要高很多高级教师对应的岗位是五级、六级、七级;一级教师对应的岗位是八级、九级、十级;高级教师满五年,在有岗位指标的情况下,可以向上升一级,最高五级;一级教师满三年可向上升一级,最高八级。
老严在2015年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岗位工资由中级十级升至高级七级,对应的岗位工资也由十级2007元,升至七级2773元,一个月就涨了767元,30%奖励性绩效工资也由年终10097元,涨到10791元,全年累计共增加将近10000元。
与我同一年参加工作的同事,还是一级教师,现在享受的是九级岗位工资2174元,绩效享受的是10097元,与老严相比,他一年要少7882元。
正因为工资待遇相差大,所以,一级教师们都在为评上高级教师而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甚至在部分学校,勾心斗角,同事之间闹得极不愉快。二、高级教师与一级教师相比,从教心态差别大
高级教师评上了职称,从教心态会平和很多,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1、对一些荣誉和优秀指标看得淡了,县优秀教师,你爱给谁给谁,师德考核、年度考核,你咋弄都行,只要合格就可以,优秀嘛,给需要的人就好;
2、对学校工作热情有所减弱,部分高级教师会要求带副课,课时量还不能多,甚至有的高级教师还要求去干一些闲散工作,如看大门、做图书管理员等。
一级教师从教心态与高级教师相比,会积极很多,甚至会很急躁,有意思的是,一级教师也存在两种心态:
1、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型:这类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工作上,还是在教研工作上都很积极,因为需要证明自己给领导看,自己是优秀的,那个县优秀教师、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我是够格的;甚至会有教师因为没有获得这个证书,而与领导吵闹;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毕竟没有这个县优证书,是没有参评资格的。
2、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型:这类教师一般年纪都挺大的,有的过个两三年就退休了,高级职称对他而言,基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朋。所以,他不在乎了,优秀教师也不要了,论文课题也不搞了,反正也没有机会了。有的老教师摆起了老资格,与学校讨价还价,不上主课了,少上两节课了。
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都在对职称制度进行改革,像江西省就推出了《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条件》,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进一步放宽条件,使乡村中小学教师安心教学,乐于从教,让乡村中小学教师都能评上高级职称。
希望这个不是梦。
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姑苏讲堂,专注于教育类问题的解答。欢迎关注!这个问题其实又是拉仇恨来的!高级教师与一级教师差异还是有的,但一般都不太明显。要说最大的差异,还是体现在工资上!我是中学高级教师,我就比与我同一年工作的同事工资多1000多元,因为他是一级教师!其实,他干的活不比我少,工作业绩也不差。但是,我拿副高教师中的七级工资,他拿一级教师中的八级工资。就这一级之差,便少了1000多。这就是现行职称制度下的现实。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年轻人由于职称低,工资低。学校便会给年轻教师压担子,分配较大的工作量,这样到了年底。年轻老师的绩效工资,便会普遍超过工作量低的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般年纪比较大,工作量相对少一些。)再加上年轻教师的超课时奖等。最终的年实际收入与高级教师也是差不多的。唯一就是要多干工作。这就是我们学校现实情况。
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谢邀,我是英语教科研,愿意就“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这个问题谈一谈个人的一点看法。当然,既然是个人感受,那就有可能不太正确。
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大脑中闪过两者之间的差异的诸多答案,或是教学素养、教学水平、教学研究能力不一样,或是工资水平的高低不一样等等。然而,沉下心一会儿,发觉有点儿不对劲。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等级制度已经实行了30多年,基本上形成了相对规范的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的职称序列,由高到低一次划分为高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楼主为什么偏偏提出高级教师与一级教师之间的最大差异,而不是其它等级之间的差异?据估计,这可能是因为当前的职称制度的上升通道的瓶颈就体现在“高级教师”这个等级上。那么,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就是高级教师当前的职称制度的上升通道的瓶颈,而一级教师不是。进一步说,楼主的真实意图其实是想通过“高级教师”这个瓶颈来揭示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
那么,如何理解“高级教师”这个瓶颈问题呢?
第一,根据英语教科研身边很多中小学老师参加评定职称的经历来看,初级的评定,初级评定为三级,再由三级评定为二级,再由二级评定为一级,一路走来,似乎都是顺风顺水,感觉所要做的就是填写一份职称申报表而已。这样的“自然式”升职谁也不会有意见。
第二,从一级评定为高级的时候,问题就变得诡异起来。一方面,高级比一级的工资的水平涨的不是一般的多,可能相差1000多元。对于很多教师而言,这绝对不是小数目。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实行岗位配额制,高级岗位的比例特别少,占比10%以内。这样就必然带来“僧多粥少”的问题。
当你需要申报高级教师的时候,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自然也是最困难的时候。鉴于第一点,由于绝大部分老师在评定一级之前太过容易,一旦遇到申报高级岗位的种种困难就马上退怯了。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有的时候人生太过于顺利的话,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更为关键的是,作为香饽饽的高级岗位,占比甚低,究竟谁更有机会申报呢?由于有人的地方就是一个江湖,自然就会出现令人不齿的龌龊情况。比如说,上课的老师评不了高级教师,没有上课的人却评上了高级教师。或者是,教学水平高的老师评不上高级教师,教学水平很一般的却评上了高级教师。
总之,通过对“高级教师”这个瓶颈问题的分析,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职称等级设置不合理、评定滞后、评价标准不科学、职称名额尤其是高级职称名额受限等问题。不知道这样的答案能否满足楼主所问的问题。当然,如果楼主还希望进一步了解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革新想法的话,大家不妨继续探讨下去。
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高级教师和中级教师的差别,就像是一个已站在山顶的人,和另一个尚处于半山腰正努力向上攀登的人的差别。
我知道这么说会有许多人不满意,但事实是:哪一个高级教师都不是一参加工作就被评为高级教师的,都是从“实习教师-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一步步熬过来的,个中甘苦,未曾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得来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普通老师,从参加工作到评上高级教师,起码得20年左右的时间,等评上高级教师,年龄也基本超过45岁了。这时候的人,颈椎病、咽炎等职业病会不请自来,无论视力、精力还是身体状况,都已开始衰退,绝不可与年轻时同日而喻,所以,工作上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可笑的是,一些年轻老师只看到高级教师精力不济的现状,却无视高级教师前一二十年的辛苦付出,一味地与高级教师比工作量、比工资待遇,并据此得出“不公平”的结论,这也着实让人无语。谁没有年轻过呢?谁又不会变老呢?
平时不钻研教学,逃避做课和做课题,看不上写论文的老师,甚至连班主任工作都能推就推,到最后,评高级职称时又没有过硬的条件,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个个都评上高级了,于是,心态就开始失衡了,工作就开始敷衍了,就开始质疑分配制度的公平性了,并进而一厢情愿地认为全天下所有的高级教师都是“高职称、低能力”、靠“拉关系、走后门”窃据了高级职称的岗位,这样的人,难道应该让他们享受高级待遇吗?
年纪比中级教师大,教龄比中级教师长,经验比中级教师丰富,职称和工资比中级教师高……这些都是高级教师与中级教师的差别。谁也别不服,不服你也去评高级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