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这个词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说起“退休“可能会被很多农民喷,农民就没有“退休”一说。
实际上,作为一个人社工作者,我很清楚虽然我们现在习惯于说退休、退休,而国家却在淡化这一个事情。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原先的时候退休,要有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退休费。2015年国家最后一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从此以后退休费称呼改革为了“养老金”。
《社会保险法》中,关于退休的表述是这样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并没有提出领取养老金的手续叫做退休手续,还是其他的定义。
关于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并没有提及退休。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在大家的普遍理解上,领取养老金就是退休了。但实际上退休本身的意思上,指的是退出工作岗位依靠单位支付的养老金或者退休金生活。
确实有很多人退而不休,领着养老金继续工作。城镇老人一般是有这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养老金对于水平比较低,满足不了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老年了生活比较枯燥,希望有更丰富的生活。
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当然更是这样了。即使领取了养老金,田地仍然属于自己的,不照料土地能产粮食吗?现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2018年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实际上城镇人口增加1790万人,年轻人乃至新出生的孩子,几乎都涌向城镇了。
我国仍然是典型的城乡二元体制,城镇和农村生活差距非常大。201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51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617元,城镇是农村的2.68倍。
收入低,代表了储蓄的能力就低。2018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城镇是26112元,农村是12124元。能够储蓄的余额13139元和2493元,城镇是农村的5.27倍。
目前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职工本人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16%。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承担全部养老保险费用的话,国家一般要求按照20%比例缴纳,即使是这样,一年也需要七八千元。看看农民的收入,真的负担不起。
所以,目前的农村养老保险机制采取的是个人缴费、国家补贴为主,集体补助只占极小一部分(3‰),主要针对失地农民。养老金水平分为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累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的信息显示,2019年7月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是162元每月。
综上所述,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镇职工,都没有所谓的退休制度了,都是通过缴纳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了。总体待遇方式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要想有一份跟自己收入相匹配的养老金,还是需要自己一定比例的积蓄的。
“退休”这个词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人就是农民。简单一点说,就是以农为生的种田人。农民完全是个职业的概念,指的是经营(农场、农业)的人,这个概念与(渔民、工匠、商人)等职业并列。而所有这些职业的就业者都具有同样的公民权利,亦在法律上他们都是公民,只不过从事的职业有别罢了。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就此而言,退休即退出工作岗位。农民是以种地为职业的,农民的岗位是什么?恐怕只有种田了。也就是说,农民以不种田为生了,也就是“退休”了。这就意味着:
身为农民的人还是老去了,有种莫名的失望和无奈目前农村的现状是农二、三代都去城市务工,还真正留在农村的反而大部分都是老人家:因为70年代的人不想种地,80年代不懂种地,90年代的人不提种地,从而导致农村种地的还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甚至还有八十岁以上的下地干活。除非是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住了,不然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自己做点农活,攒点钱来养活自己,不再依靠子女。若是农民“退休”了,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老人来说,也就是自己的身体实在撑不住了。这对大半辈子守着土地的老农民来说,其实就是件极无奈又悲哀的事。
国家还没有农民退休的说法,农民只能“退而不休”退休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生活保障金,也就是退休金。2015年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进行了最后一次调整。从此,退休金也改称“养老金”了。如此看来,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也就是退休了。
不过,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并没有提及退休。只是说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国家并没有农民退休的说法。
从普遍的理解上,领取了养老金就是退休,但退休本身的实际意思是指退出工作岗位,依靠工作单位支付养老金或退休生活。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他们有“依靠单位”;而农民哪还有单位?因此,退休只是针对国家事业单位的人员。至于说农民有退休,还是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张亚忠首次提出给农民发放退休金,后来,李成贵委员也加入提案行列。农民的退休,仅仅是个提案而已。农民的退休,是退而不休,仍需继续维持。
年满60周岁的农民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了。一些地方70岁以上的可领120元,80岁以上的发放150元。如果退休金就是养老金的话,除了体现政策种安慰心理,又怎么能真正起到养老的作用呢?做为农民当然更希望像国家干部和工人一样有退休的那么一天。可是,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只有干不动的哪一天,而没有退休的一天。
【#为生活而提神】
“退休”这个词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真正从农村出来的人知道农民的辛苦,尤其是南方种水稻的农民。我是从农村出来的,1963年9月因上大学迁户口进了城,从1958年到1963年,我因家庭困难,每年暑假要挣工分,只有半劳力的我唯有插秧才能真上挣到正劳力的工分,因插秧是以亩计分的,我与母親两人,她拔秧,我插秧,一季双抢十多天要插十几亩秧,我曾经插秧累到有鸡毛眼,即到天黑就看不见了的一种病。我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农民过去交公粮是无偿交的,所以农民为解决吃饭问题有贡献,至于给不给养老金,给多少养老金,那由政府决定,但老农民做了贡献是事实!
“退休”这个词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农民退休意味着失去了劳动能力。为什么农民七八十岁了大多还在干农活?不干不行呀,儿女们的负担更重,老人们只有靠自己养活自己。一旦干不动了就退休了!😭也就快走到头了。😂😭😭
“退休”这个词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农民你是被谁遗忘在一个角落,他们在土地上艰辛地劳作,产出的农作物作公粮上交给国家,解决城里所有人的重要生活,沒有人关心吗?关建时还是说了几句话的,可那有什么作用,老了,六七十岁还在劳动,几十年的劳动却不算工年,几十元解决不了问题,农民国家的生命线中主力军,不能忘掉他们。
“退休”这个词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是农民,我来回答,中国几亿农民,有的家儿女本事好孝顺,到六十几七十岁儿子贡养父母,让其享几年清福,大部分要干到,身体有病,或干不动农活了才休养,哪有农民退休的,这几年国家照顾每人每月百元左右,好多农民干到倒下的那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