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为什么?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不了解这些可能会吃亏哦

很多人都认为劳动合同不可以口头约定,否则查无实据。实际上,上述规定仅仅局限于大家熟知的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模式。

我们国家除了全日制劳动用工以外,还有一种用工方式叫做非全日制用工。

早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做好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都对用人单位非全日制用工行为进行了保障。

非全日制用工未来肯定是成越来越普遍的模式,比如美国的苹果、谷歌等高科技巨头公司这种“临时工”约占总员工总数的30%~40%。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其第五章第三节,专门就非全日制用工问题进行了明确。

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的一种用工方式。

非全日制用工在一个用人单位,一般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全日制用工是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最重要的一项特点是非全职用工可以双方订立口头协议(口头劳动合同)。全日制用工必须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不签订将面临着双倍工资的惩罚。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跟多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全日制用工只能跟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如果存在多重劳动关系,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很有可能面临被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 。

非全日制用工还有很多非常特殊的地方。比如1.劳动合同双方不能约定试用期、2.双方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合同、3.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金、4.没有带新年休假、5.没有病假探亲假等等福利待遇、6.使用的小时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7.工资支付周期不超过15天等等。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只需要给其缴纳工伤保险,其他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生育、失业等保险可以不用缴纳。《社会保险法》中也规定,没有在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承担社会保险费用的方式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所以,各地在制定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要考虑到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的各项社保费、补偿金等可能的待遇。

劳动关系的确认

大家都知道有劳动关系才能签订劳动合同,究竟什么情况才能够被认定劳动关系呢?依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确立劳动关系需要满足三大内容:

第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第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种劳动保障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第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如果确认无误以后,还需要提供其他证据材料。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明材料;劳动者填写的招用工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等等。

所以,确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还是有非常重要的前提的。劳动者一定要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为什么?

口说无凭,有风险。在走向法律程序时,胜算不多。但是,农民工在老板手头做工,大部分都是口头协议,不会签书面合同的。不止是农民工如此,就是小包工头在大包工头或者劳务公司那里承包工程,有好多也只是口头协议。因为,他们处于弱势。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为什么?

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口头约定。主要取决于用工形式。我们的用工形式和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下:

一、全日制用工(全职)。全日制用工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合同要明确上班地点、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工资发放时间等内容;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要为员工购买职工社会保险;加班应享受补贴,单方面解除合同,须支付违约金。全日制用工工作时间是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超出时间按加班计算。

二、非全日制用工(临时工、兼职)。可口头订立协定,不能约定试用期;用工单位可只购买工伤保险,无加班费之说,工资按约定结算方式及时间发放,随时可解除约定,不承担违约责任。非全日制用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三、签订劳动合同的好处。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

所以,如果你是全日制员工,一定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以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为什么?

当然不能口头约定,口头约定要支付二倍工资,口头约定是不合法。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为什么?

不怎么懂法的老百姓怎么说的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吗?为什么?

只要不是提供一次性劳动,今天做完今天结束的,都应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不是口头说说。

1,口头约定容易产生争议和纠纷。

口头约定,说过就过,可能也不会有录音,各自凭各自的记忆记下,万一有遗忘或者记忆错误,无法客观公正的对质。

2,口头约定缺乏保障度。

口头约定不便保存,也不便第三方核查,一旦发生争议后,利益受损方要维权也因此困难重重。口头约定的劳动合同落实更多靠道德,而不是法律约束。假如有书面的劳动合同,看看白纸黑字好下判断。

3,口头约定缺少工作证明。

企业招聘喜欢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口头约定只有人证没有物证,增加证明成本。

4,《劳动合同法》规定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且需要在1个月内签订。

综上,劳动合同可以口头约定,但还是建议及时签订书面的,保护双方权益,减少潜在劳动纷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