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资2000元(含五险一金),每月到手头的工资大约是多少?

企业的工资名目繁多,有基本工资、有绩效工资、有奖金补贴、有加班费,其实真正的工资水平并不是简单计算出来的。

按照我们国家《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企业缴纳社保是是个人和企业分别按照有关规定共同分担相应的部分。

缴费比例

职工本人需要承担的部分基本统一,养老保险是个人缴费基数的8%,医疗保险是2%。失业保险各地并不相同是最高不超过1%,比如青岛市只有0.3%。

用人单位承担的部分可就比较复杂了。养老保险国家已经逐步统一到了16%,过去各地是13%~20%都有。现在低于16%的地区也要制定过渡方案,逐渐过渡到16%。医疗保险跟各地的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有关,一般在6%~10%之间。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每一种保险一般都不会超过2%。

住房公积金是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缴费比例是5%~12%,过去的时候最高可达20%。职工和企业缴纳比例相同。

因此,职工本人至少需要缴纳15%的缴费比例。但是缴费比例有了,缴费基数又是什么呢?

缴费基数

社保的缴费基数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一般都是按照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比如上年度月工资是6000元,那么今年缴费基数就是6000元。

工资总额是如何确定的呢?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文件规定,工资总额有6个部分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和个人所得税部分都应当包含在工资总额内。因此,往往计算出来的缴费基数会比大家的到手工资水平要高很多。

缴费基数是有上下限的。按照人社部门的规定,2019年我们全口径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上下限的核定最低是60%的社平工资、最高是300%的社平工资。过去的时候,各地并不统一有关基数核定标准,有的地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往往比全口径社平工资高出近20%。

如果我们的缴费基数低于60%的最低基数或者高于300%的最高基数,都应当按照最低和最高基数来执行。

由于缴费基数核定是企业自主申报制,很多企业都会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给职工缴纳社保。职工可以通过投诉维权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当然,有可能会造成自己工作的不稳定。

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如果是新入职的职工,缴费基数核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执行。如果约定的低,那么缴费基数就低了。

综上所述,如果当地的缴费基数下限是3600元,个人负担部分15%,大约就是每月540元。基本工资2000元,到手可能只有1460元了。

有人说低于最低工资怎么办?很遗憾的是,最低工资标准除了北京和上海,其他地区都是包含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的。一般除了加班费、特殊岗位津贴、交通补贴等待遇不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内,其他很多待遇都是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中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