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宁愿用买保险的钱去买吃的也不愿意买个保险躲避风险?

很多人都知道保险非常重要,但是却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却宁愿花钱去吃饭,也不愿意去买保险?

实际上,花钱吃饭是人们基本生活的保障。花钱购买保险是人们对风险的一种应对措施。

2015年,中国的人均有效保单数量只有0.31张,而美国平均则是0.87张,台湾则高达2.0张。

产生这样区别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的风险意识不高,另一方面就是大家的生活水平太低。

说句不当听的话,为什么富人愿意买保险?主要是他们有钱满足了较好的生活,希望能够有一定的财富保障维持自己现有的生活。对于不确定性,保险当然是可以通过杠杆作用,实现保障的最好选择。即使没有发生保险承保的情况,对于消耗掉的保险费也不会心疼。

对于普通人来讲,为什么我们宁愿花钱去吃饭,也不买保险?花钱吃饭,既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甚至也拓展了自己的交际,满足了自己的精神需要。很多情况下,保险投保的各种可能太低了。自己的生活,遇到这种情况之后,即使变差也不会太差。从100分到10分和从60分到10分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有人说为什么美国人就喜欢买保险呢?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2017年家庭收入中位数为61372美元,相当于年收入42万元人民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花不了1/3,所以就喜欢买保险了。大家想想,一个家庭基本吃喝拉撒花费14万元,这样的家庭肯定希望能够享受到这样稳定的生活了。手里还有高达28万元的可支配收入,当然,这种情况下要选择保险了,而不是再出去吃喝玩乐消费掉。

在现实情况下,我们国家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家庭,购买保险的比例明显要比20万元以下家庭的比例要高得高。说的再现实一点,买得起车的家庭几乎都有一份交强险,呵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大家对于保险的认识会愈加深刻,而且购买保险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为什么大家宁愿用买保险的钱去买吃的也不愿意买个保险躲避风险?

保险公司的赔付条款说实在的没几个人能完全看懂,连保险推销员自己也是似懂非懂,只给你讲其中的几项内容,猛一看觉得对自己有利,其实仔细看看细则里有许多不公平条约,真有事了,找保险公司赔钱是各种理由不想赔,所以买保险没啥意思,搭不起那闲工夫。

为什么大家宁愿用买保险的钱去买吃的也不愿意买个保险躲避风险?

我用自身经历告诉你为什么!

因为以前的保险被做臭了,严重透支了民众对保险的信任。同样也是民众对保险的要求太高。

我大学毕业以为自己很屌,去大城市准备闯一闯,结果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不是朋友救济怕都饿死在外了,后来没办法去了平安保险主做寿险。民众对保险抵触到什么地步,我曾被大妈用拖把追了半条街,也曾被当骗子骂个狗血淋头。做了两年不做了,原因是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保险行业门槛太低,低到什么人都能做,保险从业的考试都是开卷的。所以做保险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有负责任的慢慢和你解释条款,那就一定也有啥都不管,卖出去为算的人。他们为了收入,你喜欢什么就说什么,恨不得让你相信你挖个鼻屎保险都陪你两块钱。好人难做,当骗子多简单,还有钱赚,所以保险公司这种人占80%。只是现在各种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了,骗子才相对少了点而已。所以保险本身是好东西,是给销售他的人给搞臭了。

国人对于保险的要求真的是太多太多,我做保险的两年听到询问最多的是“这单子利润多少?”“有返利嘛?几年返一次?一年多少钱?”“这单子交满我能拿多少?”一份保单,你需要有红利,有返现,保本金,保大病,保住院,保意外,还要交钱少!!中国保险也是奇葩,基本上全做成了理财产品。翻出你们的保单看看,你需要的到底是保障还是那少的可怜的红利?在中国,你不加点理财你都不好意思叫自己是种保险。而这在保险行业发达的德国,美国等,你想都不要想,保险就是保险,只保障你的风险而已。

这里我说一个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案例。有一对新人,刚订婚。互相为自己买了大病意外保险,受益人写对方。这是个一年6000交10年的险种,保额20万,住院一万,附加收益保本金。其实不要收益本金的话,这保额也就值一千块,当然这不是重点。本来是件很浪漫的事,我和他们说的很清楚,但有一点,整容导致的不赔没有说。女孩长的很漂亮,很水灵,我看了都心动。左边眼角下有颗痣,男方人说是克夫痣,希望结婚前女孩能去打掉。激光打痣算是小手术了,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女孩签了风险责任书就准备打痣。结果结束没一周,引发黑色素瘤,扩散的特别快,两周没到人就不在了。作为代理人,我听到消息都惊呆了,恶行肿瘤得赔啊,当时就答应了下来。后来公司通知下来了,整容一切相关的不赔,解释也很明白,你不打这个痣什么问题也没有,打痣是整容手术,黑色素瘤是打痣恶化的。结果就是大字横幅举起来,保险就是骗人的。我能怎么说?其实是我没有解释到位,我自己都认为只要是恶性肿瘤就赔了,我自己都不明白,我还给别人推销,那别人能明白吗?所以我一直说,保险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从业人员不规范,业务能力不强。从而导致现在人们都不相信保险,宁可吃好喝好!

在这里,你能看到这里,那么我得有个忠告。对于商业保险来说,是作为社保不足的补充。如果你有能力的话,还是需要买一份的,你不用担心保险公司倒闭,你的保单有保险法的保护,是不参与倒闭清算的。社保是没有垫付的,也就是说你必须先有钱看病,它才能报销。这是一定的,所谓的可以刷医保卡刷的是你医保卡的余额,是你自己的钱。余额不够的是需要你垫付的而商保是有垫付功能的,先给钱。对于养老来说,你要知道一点,你要活到88岁才能把你交的钱赚回来。而你能不能活到88不知道,但社保养老基本用的还是你自己交的钱。而商保就不同,现在很多商保养老金是根诱人的。

当然,如果要买保险,一定不能听业务员的鬼话。一定要自己去看,特别是赔偿条款和免赔条款里的每一条。真没不明白,可以拿着保单去律师事务所,让他们帮你看看。保险是有30天犹豫期的,期间不满随时退。

为什么大家宁愿用买保险的钱去买吃的也不愿意买个保险躲避风险?

买保险可躲避风险吗?实际就是放羊的孩子,人们己经被骗怕了。真正的骗子我可以告,这种骗子我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举例①,我儿子买保险有受伤残可保险,可到保险公司,找到业务员叫找经理,一个推一个,无法了就给你说,要等死亡后才能领,这明摆着"猪尿泡打人″,气都会把你气死。举例②,被诱惑我也买了保险,原听她们说5年起就可分红,可5年到了他们又说要十年后才能领,问我一个搞保险的同学,她则说我"你自己不看清楚",确实当时由于她们的左劝右说,一会叫看这,一会看那,被她们的"好处"迷惑了和几大篇细小字也没时间细看,怪谁呢?怪自己吧!我即去退保,结果5万元就退回3万9千几,叫人们还怎么相信保险?

为什么大家宁愿用买保险的钱去买吃的也不愿意买个保险躲避风险?

为什么不买保险,本人真实案例。一朋友做保险推销员,每年交5000,交满15年,有三次退款,孩子上高中,退2万,上大学退5万。结婚达到法定的年龄退5万。随后到60岁一月有1000的养老金。然后报销权益一直都在,什么意外险,包括,猫爪了,狗咬了,一次赔一万,医疗保险也有,除了合作医疗不报销的,剩余的扣除100不报销,全部报完。交保险第一年,孩子肺炎住院,花了5500合作医疗报销2000不到,剩余报保险,最后打卡上1000块钱。问保险业务员,说报销包括比例什么都在合同你可以查。我勒个操一个合同书跟一本法律一样,我也没仔细看。第二年又交了5000。随后去保险公司查询账户余额只有1100元不到,果断退了。

为什么大家宁愿用买保险的钱去买吃的也不愿意买个保险躲避风险?

保险有没有套路过顾客,保险公司可以扪心自问。

去年买的泰康公司的保险,主险理财类,附加健康及意外险,为什么强调主险与附加险呢?请继续看。

去年骑共享单车意外摔骨折,采用内固定手术安装钢板的治疗方法,出院后理赔都很顺利。

但在今年续签保险合同时,附加险多出了条款,表示拆除钢板及后续治疗,以及骨折部位可能出现的各种治疗均不在理赔范围之内。

那我当然不同意,这时就看出保险公司设置的套路来了。医疗及意外险是附加险,一年才几百块钱,你对增加条款不满意可以不再续约。但主险合同没有变更,如果不继续缴纳保险费,则去年的缴费将不再退回。理财性质的保险,可想而知损失是蛮大的。

而我被套路的根源就在于,我想要的医疗及意外险,是作为附加险,不单独售卖,是以购买理财险种为前提。而保险公司这种设置,就可以将可能存在争议的险种,打包成赠品的方式。你不满意可以不要,但主险不退。唉!买的没有卖的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