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老年人退休金很高,生活餐饮却很节俭?是不是人年纪大了对美食就没追求了?

老年人经历的时代,不是现在年轻人经历过的。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也无法想象,过去所有的家庭用水都要用人力从公用的水井中提出来,自己挑回家中去。浪费时间、浪费体力,可是你不挑水,没水喝。

老年人过得艰苦生活,是现在无法想象的。在他们记忆中的美味,也是我们年轻人完全不可能认同的。人,最重要味觉记忆的养成,是童年时代的过往。我母亲,特别喜欢吃煎饼,认为觉得煎饼特别香。我岳父,特别喜欢吃土豆、地瓜,总感觉土豆、地瓜好吃的不行。确实在六七十年代,这样的食品也是很难吃得到的,也是绝对的美味。

对于现在年轻人常吃的,经过精细加工的蛋糕、饼干、巧克力,说实话老人们吃不来的,很多老人都不敢吃,害怕糖尿病。我们年轻人喜欢吃的西餐,老人们虽然觉得味道不错,但是绝对养不上喜好。

所以,美味是因人不同,因时代而不各异的。不要强迫老人们接受年轻人的价值观,这样不仅不孝顺,而且还非常幼稚。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为什么一些老年人退休金很高,生活餐饮却很节俭?是不是人年纪大了对美食就没追求了?

我怎么感觉这个问题是专门为我父母提的呢?我的父母都年过八十了,现在的退休金加起来可以说超过大部分上班族,而且他俩身体倍棒,牙口也好。尤其是老爸每周一顿猪头肉是必备的。

但是他们老两口除了爱吃肉以外,基本吃青菜都是挑市场上最便宜的剩菜,而且晚餐的剩菜从来不扔,肯定要留到第二天热热接着吃。早餐就是普通的一碗白米粥,加一个煮鸡蛋,就一点自己腌的咸菜。

午餐就更寒酸了,如果有剩菜就吃剩菜,没有一般一人煮一碗面条,或者买两个馒头、饼子之类的对付一下。午餐基本不会炒菜的!

晚餐有时候会奢侈一点,有时候炖个肉炒个青菜。我去给他们做饭,超过两个就开始吵吵吃不完。不让做了!但是子女有需要的时候,不用你开口就直接拿钱出来,一甩几万眼都不眨一下。而且前几年省吃俭用的买过几次保健品,这个花起来也没见他们心疼过,这几年因为宣传的结果,保健品是不买了。

为什么退休金高的老人,生活餐饮如此节俭?是因为岁数大了失去对美食的追求么?

因为父母住在干休所里,所以他们周围的老人,收入都不低,也经常看他们拖着小车去买菜,而且经常会因为鸡蛋这些便宜几毛钱的东西,而去一排一上午队。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节俭,这点我有切身体会:

  1. 穷日子和苦日子过惯了
  • 我父母这一辈人可以说吃了一辈子苦,经常听我老妈说起,我的爷爷奶奶就是“饿”死的。所以他们对吃,一直感觉就是填饱肚子就行。
  • 小时候父母上班的时候,那时候其实他们的负担特别重。老家的亲戚哪个不需要帮衬?可以说是“勤俭节约”惯了。
  • 到现在家里的穿剩下的破衣服,老妈也坚决不让扔,说等着老家来人给他们。其实老家的亲戚现在过得一个比一个好,没人会在稀罕这点破衣服了。但是她还停留在老观念里。
  • 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想攒钱,不从嘴里省,从哪省”。所以对吃不是她不想吃美食,而是对她而言这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
2.心思太多,老为儿女考虑
  • 其实我们兄弟生活都过得去,但是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直缺钱花的感觉。估计是以前穷日子过惯了,所以感觉孩子们都需要帮助,他们还是很有能力的。现在老妈开始考虑给大孙子买房子,小孙子上大学的钱。这样的心思除了感动以外不知道怎么来表达了!即使你怎么跟他们解释也没用,怎么告诉他们不需要也没用!这事也真磕了!
  • 父母身边大多数的同龄人,都是这样考虑的。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儿女小时候跟他们,吃了不少苦,现在孙子辈一定要过上好日子。自己从嘴上省点,用来贴补儿女和子孙了!所以父母身边很多老人的子女,现在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3.他们其实还是很喜欢美食的
  • 每次有婚礼或者宴请,父母回来都会“眉飞色舞”的评价菜品的好坏,哪道菜如何如何,这家饭店的厨师做的什么没味,可惜了东西这类。
  • 我和哥哥每次回去,他们都会准备好不少好东西。给他们带的美食,也吃起来“评头论足”的。
所以现在退休金高的老人,尤其是40,50后退休的。因为以前苦日子、穷日子过惯了,现在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思想是一时半会转不过来了!所以不是不喜欢美食,而是心思太重!这个需要做子女的多关怀、多帮助、常回家看看!现在我就天天买菜去父母家做饭,跟他们一起吃。

为什么一些老年人退休金很高,生活餐饮却很节俭?是不是人年纪大了对美食就没追求了?

老人有一部分非常的做人家,也就是节约而且是无原则节约,这种节约让正常人无法接受。本人有2位舅老爷,一位是某厂做的。一位是大学教授,二人都退休了,教授退休工资是另一位舅老爷一倍。但是教授为人绝对小气。举个例子,记得那时他还没退休,老岳母八十大寿,这位教授提出让我们与他分担,劈硬柴,上馆子,我们同意了。后来大舅爷来了。我妻提出让大舅点菜。大舅大手大脚惯了,点了许多菜,还没停手,点的节约如命的小舅爷脸色发白,浑身出冷汗,后来干脆跑到外面去了,嘴上大叫心脏不舒服了。最后我与妻协商,你叫大舅爷点的,单我们全买吧。我有个好妻子,幸好我们买了,走时他又笑嘻嘻了。沒闹矛盾。各位看官你说这是节约吗?平时对自己对家人也极小气,这里就不说了,我想他的退休工资有万把元。一不抽烟,二不喝酒,无任何大开销,每月可节约六,七千元。厉害吗。可怜吗?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前几年被人骗了不少钱。把千辛万苦省下的钱交给了骗子用了,可恨不?总之一句话,这种老头老太实在想不穿。到死也想不穿!

为什么一些老年人退休金很高,生活餐饮却很节俭?是不是人年纪大了对美食就没追求了?

老年人的退休金很高?有多高?生活很节俭,请问,谁有头发愿意装秃子?

现在全国有近2.5亿人属于老年人,这其中大部分人属50后,也就是在七十年代以后参加工作。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部分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参加工作时年令较大,相应成家的时间也晚,尽而导致他们所要的孩子出生时间也推后。

这几个“晚",直接影响到退休后的养老金的相对低,还要面对给孩子买房子的高房价。这部分人大都是独生子女,老年人现在不支持孩子一把,真到养老时靠谁?所以老年人生活不节俭,能行吗?

目前全国平均养老金在两千元至三千元之间,能够享受到这个平均待遇的人工龄大约在20一30年区间。俗话说早了三光,晚了三慌。

五0后初生的这一代人,共和国所有的“好事”都赶上了,生不逢时,能怪谁?

俭可兴,奢可败。勤俭持家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没有饭过肚子的人,怎么能体会到一个窝窝头的价值。

今天的年轻人,生的是时候,生的是幸福,赶上了整个国家经济由恢复到发展,由发展到富裕,尽而由富裕到强大的这一过程中。所以,年轻人要体凉老年人们所走过的那一段艰辛历程。(2019/O5/30

为什么一些老年人退休金很高,生活餐饮却很节俭?是不是人年纪大了对美食就没追求了?

这个问题,我有所见识,来插一小嘴,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老父亲,现在是鲐背之年了。他年轻时是个军人,参加过解放济南的战径,然后转成公安第一代教官。他习惯了朴素。他现在的离休金拿一万五。我母亲是耄耋之年。退休金五千。他们两个人,月消费不到五千,确实是吃不动了。

但是,我的父母从年轻到老年,始终如一,就是家常饭,从来不挑剔。从来没追求过美食佳肴。他们甚至不主要是为了省钱,而是对食物本身没有过份的热情。我看到一份科学读物,说的是很多人天生对食物不感兴趣,天生没有分辨能力。特别爱吃的东西很少。这个和我相反。我爱吃的东西特别多。

或者用老百姓的话说,他们天生是穷命。就习惯吃家常便饭。他们觉得吃饭就是最简单的事,不值得太费功夫,比方蠏子,闲费事就不爱吃了。我认为,这种对待食物的态度,不仅是钱的事,更主要是基因的事,和对生活理解的事。我从来是今晚知道明天想吃什么,他们不是,他们到了点现想吃什么,根本不当吃是个事。我当吃是享受,他们不是,吃饱了什么都不想再吃。和动物一样。动物是不贪吃的。

当然了,年纪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老人更节制。也更珍惜食物。而这不仅仅是因为钱,还是因为命吧!

为什么一些老年人退休金很高,生活餐饮却很节俭?是不是人年纪大了对美食就没追求了?

我们都是四十年代的老年人了,也都是学校退休的,退休金虽然远远低于公务员,可跟企业退休的老兄弟们比已算是高的了。

我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女儿,她们都很好也很孝顺,都要我们去同住,可我们丢不下农村老宅,就留守在农村。小辈们也经常来看望我们,每次来吃的,穿的和用的都要带来不少,而且还要给大红包,弄得我们日常开支根本不用去领退休金。

以往小孩们每年都要去出国旅游,要我们一起去,一则我老伴身体不好玩不动,二则我们也舍不得去花那钱。平时小孩们给我们买那些高档的东西我们都覚得贵。

虽然平常我们花在水果和小菜上的钱也不少的,可水果像蓝莓(超市价150元一斤本村种的60元和90元一斤)等高档的,我们自己都舍不得买。小菜像野生鱼虾,牛羊肉虽然因为喜欢是常菜,可是我们不坏掉第二天第三天都照吃不误,小孩说不要吃隔夜菜,我们从来没这讲究的,几乎天天有吃剩饭剩菜的。虽然剩饭剩菜也值不了几个钱,我们也不缺钱,可那是几十年的习惯了。

题主所说的老年人不缺钱却不讲究饮食,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追求美食,而是几十年下来养成的习惯了。这是绝大多数老人的普遍现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