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计算的吗?
养老金计算存在的最大误区就是工龄问题。
很多人想我工作了一辈子,为啥养老金这么低?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时候才才十几二十年工龄?
实际上我们的工龄并不等于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才影响着我们退休待遇的高低,用于计算退休待遇。
比如我们的基本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跟缴费年限挂钩,过渡性养老金跟建账之前的缴费年限挂钩。
我们自己认为的工龄和缴费年限是不一样的。
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一般人连续工龄是不受国家认可的,企业工人的话,一般是国有企业固定工或者国家认可知青上山下乡的时间。当时的条件限制非常严格,农民和无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不符合要求,而且也没有相应的建档或鉴证单位,所以是无法认定上视同缴费年限的。
实际缴费年限大家都好理解,按照市场原则的要求,只有社保缴费才可以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
缴费年限实际上是具体到每一个月,比如我们有18年零7个月的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待遇时是按照18.5833年计算。
值得说的是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1995年前后我们国家经历了一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国家要求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形成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共同养老的模式。因此一些地方又叫做统账结合。当地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由于没有个人账户,所以国家要求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
如果我们的工作的时间用人单位没有给我们缴纳社保,不能计算缴费年限。而且即使养老保险没有到账,因为用人单位经营不善,导致社保欠费,都是不认可缴费年限的。退休时不用做计算养老金。除非我们通过劳动维权方式,督促用人单位缴纳,或者个人以单位名义给自己垫付,这样才能够用于计算养老金。
另外,缴费年限要凭社保缴费记录和职工档案相符才能够认定,如果只有缴费记录,没有职工档案,一般也不会认可相应的缴费年限。不过这一规定仅对过去电子化实施不是很完善的时代,有限制作用。现在实施电子化办公以后,很多就业程序材料、职工档案材料都通过补办可以证明,现在已经完善多了。
职工档案一旦丢失,无法补办。尤其是视同缴费年限时代的档案,所以职工应当高度关注自己的档案材料,委托有资质的管理部门进行保管。防止因企业丢失职工档案,造成自己退休利益的损失。
所以,工龄和缴费年限有区别,一看档案,二看缴费。建议相应职工退休之前提前了解有关政策,别造成利益损失。
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计算的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只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来计算吗?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国家在1992年以后就正式的缴纳了基本的养老保险的待遇,那么也就是说你在1992年以后正常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才可以按照你实际的供应来计算养老金的待遇,如果说在1992年以后,你没有正常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也就意味着,你不会按照实际工龄来计算你的养老金待遇,因为没有交纳养老保险的年限,那么都不会计算你的实际工龄的。
所以说养老金的待遇是根据自己累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来确定的,比方说你的累积养老保险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缴纳费用,那么就和你的十几公里拥有一个相同的缴费年限,这个时候你的工龄就是你的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就会按照这个来计算,但是你在工作期间断断续续的交纳费用,或者说根本就压根没有交纳养老保险那么很明显,你就不能够按照工龄来计算自己养老金的待遇了。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在1992年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群,那么这部分人群是可以享受到退休养老金待遇的。因为1992年之前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只要你的视同缴费年限能够正常的被认定,都会按照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来累加到你总的养老金当中去,所以说,1992年之前是按照工龄来计算自己退休金。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计算的吗?
不是!办理退休手续,计算退休养老金是按缴费年限和过渡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上年度社平工资总额计算而形成的。即:基础养老金+过渡养老金(视同缴费年)+个人账户养老金+上年度社平工资总额。
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计算的吗?
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来计算吗?答案是否定的,也许很多人会因此而感到失望,但是规则就是这样制定的,我们只有遵守既定规则,也就是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才能使我们的心态更加平衡。
第一,养老金不是按照工龄而是按照缴费年限来计算的。目前我国的养老金计算并不是按照工龄来计算,准确地讲是按照缴费年限来计算的,也就是用缴费年限来计算退休工龄,那么退休工龄包含了两个部分。
一是实际缴费年限。我国的养老保险最早从1992年开始试点,1996年全面开始执行,也就是说如果从1992年开始缴费,那么到现在为止,最长的缴费年限也就是37年,但是如果虽然参加了工作,但是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是不计算为退休工龄的,部分人员由于在民营企业工作,但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那么即使在民营企业工作的时间再长,也是无法办理退休的,只有养老保险缴费达到15年以上的人员,才具备办理退休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是视同缴费年限。所谓的视同缴费年限,是指1992年或是1996年之前,《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之前参加工作,其参加工作的年限,是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也就是说1996年《决定》出台之前参加工作为国有企业的正式工人,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集体企业职工或是下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通过劳动部门招收录用的工人或是职工,其下乡或是参军的年限,工作年限可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三是退休工龄。退休工龄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两个部分,就是我们计算退休的年限,如果不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在计算养老金时,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第二,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对养老金的计算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工龄如果不能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那这个工龄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但是一旦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对增加个人养老老金,是有巨大作用的。视同缴费年限这个概念,通过这么久的宣传,大部分人应该知道了自己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但是有视同缴费年限,必须要有个人人事档案才能认定,没有通过认定的工作年限,不能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所以认为自己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应该及时提取个人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找不到的,要及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行查找,不然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在养老金的计算时,对增加个人养老金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养老金的构成。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即国发(1996)26号文件,对我国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明确,即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2011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从上述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规定来看,都没有提到工龄可以作为计算养老金的依据。从始至终都是以缴费年限来作为退休年限的人员,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为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的人员,其养老金计算方式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要增加过渡性养老金。
总之,退休人员在计算个人的退休养老金时,并不是按照原本的实际工龄来计算的,而是按照缴费年限来计算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两个部分,原本的实际工龄如果符合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可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加上实际缴费年限,是计算退休养老金的退休年限或者叫退休工龄。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计算的吗?
并非所有工龄都能用来计算养老金。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计算的吗?
并非如此,现在计算养老金时,依据的是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实际缴费工龄和视同缴费工龄。
也就是说,在你的实际所有全部工龄当中,只有你实际参加了养老保险的工龄,还有视同缴费的工龄,才能用来计算养老金。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1992年以前的工龄没有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话,那么就不能用来计算养老金。
其实涉及这个问题的主要是中人,也就是横跨了养老保险建立的人,也就是说,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在建立之后退休,对于他们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养老保险建立前的工龄能不能视同缴费年限,一般只有国家认可的一般连续工龄才能视同缴费年限。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1979年参加工作,1992年缴纳养老保险,2019年退休,你的工龄一共是40年。
其中,从1992年到2019年一共是27年的实际缴费年限,1979年到1992年13年的工龄是没有缴费的,能否按照40年来计算养老金,就看你这13年的工龄能否视同缴费年限,如果是视同缴费陪年限,就可以按照40年来计算养老金,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行。
当然,对于新人来说,也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后参加工作的人,他们只要参加工作,就要强制性缴费,所以它的所有工龄都是有实际缴费的。所以对于新人来说,都是按照本人实际工龄来计算养老金。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实际工龄计算的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办理退休计算养老金时是按着自己的实际工龄来计算的吗?首先你的这个实际工龄包括你的实际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当然不完全是取决于这一个条件,实际上还有另外的条件,比如说你的这个每一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和你退休之前所在地区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这几个主要条件,来确定你的养老金的待遇。
因为一个人的退休金他一共是三部分,组成个人基础养老金部分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当然还有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取决于你账户当中的余额和你的退休年龄,因为不同的退休年龄,他的计发月数是不相同的,所以说退休年龄越晚的个人,那么获得的这个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来说就是比较高的。
还有一部分就是个人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个人,他们每一年的视同缴费年限,都会计算成为过渡性养老金,最终累加到自己总的养老金当中去,所以说每个人的养老金都是由三部分构成,当然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个人,那么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主要是两部分构成。
那么也就是说实际上,你的这个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那么你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待遇相对来说就是越高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