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人性化的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

从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下岗失业职工一直都是政府关注的对象。

政府先后出台了失业保险条例、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于失业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设立了一定的制度。

首先,下岗失业职工都是非个人意愿失业的。

失业保险交费满一年,就可以领取一个月的失业金待遇。2020年之前,国家将把失业金待遇提高到最低工资的90%。

领取失业金期间,国家会给代缴基本医疗保险,2017年国家失业保险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拟为领取失业金人员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这又是一个好政策。

失业保险金最长可以领取两年,两年时间个人通过提升职业技能,或者自己创业应当会有一定稳定的收入了。

第二,失去劳动能力,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按照我们国家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失去劳动能力女同志45岁,男同志50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前提是养老保险交费满15年,所以年轻时缴纳养老保险非常重要。

一些地区执行的是缴费满15年,失去劳动能力,不符合办理退休年龄条件的,可以办理退职手续。

宁夏自治区2018年底出台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制度,是针对交费15年以上未达到退休条件的人员,按月发放600到700元的病残津贴的一种待遇。

第三,有劳动能力,找不到工作,可以求助当地的就业部门,如果属于就业困难人员,将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服务。当然这些岗位收入不高,但能够满足基本生活保障,有养老医疗保险还是不错的。

对于就业困难人员,我们还对企业有一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基本上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企业部分会有补贴成本抵消掉,这样也增大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吸引力,多数4050的下岗职工都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政府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国家将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实施300万青年见习计划,开展失业下岗人员帮扶,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落实有关失业保险待遇,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范围。

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我们的社会是不适合养懒人的,希望所有下岗失业职工能够自立自强,在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支持下,能够顺利实现就业,或者成功创业。

很多人说:难。但生活本就如此,只是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切向前看,积极去努力,总会成功的。

如何人性化的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

下岗工人生活已经成为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这个群体为我国经济腾飞牺牲自我 贡献了青春,现阶段比农民还困难,可以说是当今最需要扶持的群体,建议有二:1参照公务员退休制度 给满30工龄 或者满55周岁的下岗工人予以提前退休。2.把社保中的20%统筹部分免去,由国家承担(理由是改革开放让下岗工人承担了巨大的牺牲,现在国家富强了,应该对这个群体回报,让致富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个人只交呐8%,以减轻下岗工人高额的社保费用,让这个群体减轻一点生活的压力。

如何人性化的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

首先声明一点,我说的话纯属个人建议,是站在一个下岗工人的角度上的,不同意的可视为空气。比较人性化的解决下岗工人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第一,让每一个下岗工人享受低保待遇。第二,每一个4050下岗工人享受社保优惠,直至退休。第三,下岗工人工龄30年,年满55岁可以提前退休。第四,未退休的下岗职工每年能享受民政部门的春节慰问及补贴。

如何人性化的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

下岗职工,一度是职场中的金句。仅管是金句,但他(她)没有含金量。职工下岗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家庭生活的拮据,夫妻双方下岗者将导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个别家庭已严重影响到了下一代人的成长。下岗职工是职场中的庞大人群,情况千差万别。一般是由企业经营不善,产品结构老化、企业重组、等问题造成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因年龄、文化、劳动技能等问题、使的再就业十分困难。下岗职工中,少数人实现了再就业、另有少数人自某职业也取得了成功,但大部人是没能力再就业或自某职业的。失业关乎的是民生问题,也是关乎到社会和谐的问题,政府应该依据不同情况出台优惠、帮扶政策,使其尽快脱困致富。

下岗职工的美好年华,是随着下岗而失去的,是社会的贡献者。青春是为企业献出的,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政府的帮助。尽管政府再不断的推出新政,还是不能全面的惠顾到每一人。

为此建议:

(一)摸底调查,撑握实情。

建议有关部门,下沉到街道。以办事处为单位,对辖区内的下岗职工,做好摸底调查。数量要准确,情况要吃透,分类造册,一对一的做好帮扶前的准备。

(二)做好统计,分出一二三。

统计,是情况的汇总。造册,便于全面情况的撑握。一对一,是精准。禁用一揽子方案,它不能惠顾全面。

(三)依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措施。

下岗职工中,文化、老动技能、身体、家庭环境、个人意愿各有不同,采用一对一的方法,针对性强。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缺钱是不能补的)拿出贴合其实际的政策或措施,准能快速脱困。

(四)政府应指定专业部门、专人负责,实行垂直领导,辟免其它干扰。负责人要象货郎一样,走街串巷,认真体察民情。不求速度、只求质量,据实开展工作。

以上(四)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措施到位。适合再就业的,政府可以购买岗位,按置其就业。适合做点小生意的,例:早点供应、帮其购置必要的设备或赞助、垫付流动资金,实际上,这是花不了多少钱的。例:家庭成员因病致困的,政府应设专门的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应对这类情况,相信没有人愿做一生的寄生虫。只要下功夫,真抓实干,一对一的贴合实际,绝对能够解决问题。

民生是大政、也是大事,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必须责任到人,依实考核。工作做没做好?下岗职工脱没脱困说了算。

以上看法和观点,不知朋友是否满意。如果你有新观点,好方法。我一定会为你点赞!

如何人性化的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

下岗职工实际上也分上中下经济条件,好的胜过在岗,中的本来家庭经济环境好不在乎下岗,其次确实是困难上有老下有小,家里有一个或几个身体欠佳还没收入。现在国家的困难是怎样真正区分这部分人群,真正帮到该帮助的人。不至于让地方把经唱外,层层拔皮。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把退休干部群众组织起来深入下岗人群中,人的经济条件肉眼是可以看出来的,另加宣传广而告之接受申请。让退休的干部群众把它做为积德行善的事业发挥余热,为党和政府减轻负担。

如何人性化的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

从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下岗失业职工一直都是政府扶持的对象。政府先后出台了失业保险条例、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条例,用于保障失业下岗职工的生活。

首先,下岗失业职工都是非个人意愿失业的。

1.失业保险交费满一年,就可以领取一个月的失业金待遇,并且领取失业金期间,国家会给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金最长可以领取两年。

2.失去劳动能力,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按照我们国家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失去劳动能力女同志45岁,男同志50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只要你的养老保险交满15年即可。

3.有就业能力,但是就业困难的人,可以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公益岗位,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基本生活可以保障。

4.除残障人士外,大家有手有脚的,可以自力更生。开个小店,卖个早点之类的,一个月的收入也不低的。

总结:国家的扶持是有限的,中国人口十三亿,怎么可能个个兼顾呢?

说白了,还是要靠自己的。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可以利用领取失业险的两年时间,学个手艺,自给自足。

希望可以帮到题主,感谢收看,谢谢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