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余额宝,余利宝,等其他货币基金跌破2.5%的时侯,代表什么时候到了?
最近一段时间,确实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越来越低。有一开始的4%逐步下跌,破3%。在双11,余额宝的收益率已经达到了2.57%。不过余额宝有九只基金,多数还在2.9%左右。未来一段时间真的有可能跌破2.5%了。
如果达到了这种程度,说明我们把余额宝作为一个理财工具,已经没有意义了。毕竟银行存款的基准利率是2.75%。
余额宝的上限目前是10万元,如果存10万元在里面,不如将其存入银行获取定期的利率大。
目前,中农工建交和招行虽然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2.75%,但是对于大额存单一般可以上浮40%到50%,已经接近4%的收益率。不过大额存单的起点是20万元。
除了大额存单外,还有起点1到5万元的理财产品,他们的收益率通常会在3%到5%。但是目前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根据资产新规的要求都是不保本的,收益率也是最高可能收益率,所以还是有风险的。
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目前是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有浮动性,一般2%到4%之间。
今天我拿儿子的账户做了一下定期存款,我发现工行虽然明面上三年定期存款利率是2.75%,但我存了三年定期后显示存款利率是3%,上浮20%。
至于我存了多少钱,600元。。。可能让人大跌眼镜。所以,说在后余额宝时代,将使宝宝类货币基金大幅缩小规模的时候。
不过由于余额宝类特殊的流动性优势,在里边存个几千块钱还是不错的。
如果余额宝,余利宝,等其他货币基金跌破2.5%的时侯,代表什么时候到了?
余额宝现在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3%,虽然市场中很多的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能够高于3%,甚至高于3.2%,但是今年不断呈现下跌的年化收益率已经成为了显示。从现在的利率走势上来看,依旧存在走低的可能。
那么,如果说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均跌破了2.5%,代表着什么?我印象里前几年利率调整的时候,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也仅仅处于2%-3%之间。那么对应的阶段来看,代表着什么?
一、代表着货币的再次宽松。低利率水平代表着的就是货币的宽松,2014年、2015年我国的年化利率不断的下调,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更是由3%调至如今的1.5%。而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是大幅的下跌,印象中2014年时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甚是能够达到6%,就算是存在下跌也都能够处于5%以上,而2016年时甚至都跌破过3%。而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只有市场的资金充裕了,资金的年化收益率才会是低的。如果现在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跌破2.5%,说明市场中并不缺乏资金,甚至说是再次的宽松的货币流入到中。
二、代表着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依旧处于低位。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说是显示着社会中安全级别较高的产品的综合收益率。因为其主要投资的产品为: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理财、信托、国债、国债逆回购等。所以,如果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跌破2.5%,说明对应货币基金所投资的产品中也并没有很高的收益率回报。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如果余额宝,余利宝,等其他货币基金跌破2.5%的时侯,代表什么时候到了?
代表你该买股票了。
为什么余额宝、余利宝的基金利率非常重要呢?关键在于其份额十分大,而且用户基础十分大,属于分散的资金。所以,余额宝的利率水平十分能够代表当前的市场的缺钱程度。
利率低了,说明市场上不缺钱了,利率高了,说明市场上目前非常缺钱,特别是当余额宝的运行已经开始走入正轨以后,这种利率反映的程度则更为精准,因为市场参与者更多,市场竞争者也更多。
2.5%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准利率,因为很多机构都把这个利率作为一种判断基准,当美元基准利率上升至2.5%以上以后,市场将会非常敏感,对于人民币来说也是相同的。
市场上钱多了,有两种可能:
1)央行放水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将会通货膨胀,买股票大多情况是没有错的;
2)货币需求不足;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货币需求不足可能由多方面导致的,要综合来考虑;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需求、投机需求以及预防需求,而且各种需求往往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所以,在关注利率的同时,还得关注央行的各种政策,并不能够独立的来分析。
如果余额宝,余利宝,等其他货币基金跌破2.5%的时侯,代表什么时候到了?
如果市场中所有的货币基金产品,收益率长时间都处于2.5%的低位,那通常就代表着货币政策宽松时代的来临,市场中充斥着大量低成本的资金!
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长期处于低位我们都知道,货币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就是银行存款(大额存单、同业拆借等),如果其收益长期处于低位,就意味着市场资金面很是宽松,银行根本不缺少资金,自然无需给予货币基金较高的通知存款利率!
银行不缺少资金,通常是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持续的向市场放水(通过降准、MLF等方式),注入资金流动性!当然,这么多资金,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最大的收益!银行常用的做是,加大信贷投放的力度,将其投放到市场当中,从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资金具有从低收益往高收益流动的特点一旦银行资金面宽裕,必然会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实体产业当中,如果再加上政策的引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渠道依然不够畅通;而资本具备逐利的本性,会将资金流向收益性更高的产业,比如国内依旧有很强吸引力的房地产市场。
如何将银行大量的低成本资金,服务好实体经济。我觉得不光要从政策上进行引导,更应该建立起合适的制度,形成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由大银行、中银行、小银行,甚至微型银行,这样一个多层次的银行服务体系,寻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最佳路径。
总之,如果市场中所有的货币基金产品收益都低于2.5%,市场中将会有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存在,如何引导并合理使用,成为考验银行的又一大难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如果余额宝,余利宝,等其他货币基金跌破2.5%的时侯,代表什么时候到了?
代表金融机构不缺钱了。
价格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很多复杂事情背后的逻辑往往都很简单,余额宝、余利宝等作为货币基金,将大部分资金投向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都会投资。
当银行缺钱的时候,货币基金是银行最好的资金来源。相比提高存款利息从每个储户手里吸引存款,显然从货币基金手里拿钱更方便,规模也更大。要是今天就需要10个亿必须到账,靠吸收存款还真解决不了问题,货币基金就可以做到。所以多支付给货币基金一些利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花钱买时间,花钱解决问题,大家不都是这么干的么,银行也同样会这么做。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银行不缺钱,这种情况下就不愿意支付更多成本获取资金,明明2%利息就能拿到钱,谁会去拿3%甚至更高的钱?还是那句话,金融领域从来不缺聪明人,这种明眼人都算得明白的账,银行会算不明白?
有人会奇怪吧,为啥银行现在不缺钱了呢?
因为央妈给钱了,大水漫灌,钱管够。
2018年1月25日实施面向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4500亿元 ;
2018年4月25日实施定向降准置换9000亿元MLF,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
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7000亿。
三次合计释放15500亿元资金。
能从央妈手里拿钱,谁还愿意从市场上花高价拿钱?没有了银行的迫切需求,货币基金收益怎可能不下降?
另外,自从余额宝自2013年推出以来,除了自身规模不断增长,也带动了整个货币基金,结果就是2013年以后货币基金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增加。
需要钱的银行少了,可以提供钱的货币基金多了,互相一竞争,收益不就更低了么?
如果余额宝,余利宝,等其他货币基金跌破2.5%的时侯,代表什么时候到了?
单只货币基金跌破2.5%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大部分货币基金跌破2.5%,问题就非常明显了。
货币基金都有一个业绩参照,一般在2.5%以上,这就说明基金业绩不及预期,也就说绝大部分专业投资人士都判断错了目前的经济现状,你说问题大不大呢?
问题又来了,是既然错了,可以改呀,怎么业绩上不去,反而更多的跌破参照标准呢?
因为大家都害怕风险,宁愿固守较低的收益,也不愿去冒损失的风险,当风险高企的时候,不赔钱就是赚钱,恐慌已经成为主流,想避险却无法规避。
虽然说物极必反,但这种状态不会短时间解决,就像冬至虽然离太阳最远,但并不是最冷的时候,寒冬是在冬至后一个月。
所以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充足的资金,所谓现金为王,不要贪恋暂时的高收益去冒险,即便春天来了,也不是最好的播种时期,除非你有塑料大棚。
最好的播种时期是在谷雨前后,也就是资本回暖之后。
如何判断什么时候回暖呢?
如果资本回暖,那么货币基金的收益会回到预期收益之上,也就是说,大部分货币基金的收益会再度重返2.5%之上。当然这有一个确认的过程,短时的资金收紧也会有这个效果,但这是假象。
谁也不是准确的预言家,现在也无法准确判断,只有不断关注市场的变化,多了解靠谱的信息,才是明智的选择。
关注理财,请关注天涯孤行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