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现史上最大回购预案,中国平安拟回购不超10%股份,但为何不设置最低回购数量,这样合理吗?
中国平安这次公布拟回购预案,是在10月26日人大常委会修改公司法之后,做出的。
新修改后的公司法,将公司回购的情形有四项增加为六项,并修改了股权奖励条款。
此次修改后的《公司法》明确,六种情形下,公司可回购本公司股份,包括: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限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五)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六)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公司合计持有的股份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应在3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因此,平安集团公布了上限是10%的回购方案,涉及资金超过1100亿。如果释放出来的资金全部投入资本市场,确实对股票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提振。
至于为什么不设下限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考虑利益。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利益性的,要从本公司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如果企业觉得自己公司的股票价值较高,但是市场价格被严重低估,这样企业才有回购的动力。
现在每股62元左右的股价,公司的管理层不好看,而如果在回购公告发布之后,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比如涨到100元,一方面资金跟不上,另一方面管理层觉得回购了会吃亏,所以回购的数量就会减少了。
第二,没有计划好。这并不是无条件的花掉这1100亿,而是企业为了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而作出的决策。
可以说平安公司并没有一个执行的详细计划,而是通过发布公告,试试看的方式提振股价。
第三,提前打预防针。及时发布回购公告,也不一定能实施,更多的是摆摆样子而已。
2015年,曾有过海通证券不超216亿元回购预案和万科不超100亿回购预案,一个最终未能实施,一个最终仅回购1.6亿元。
相对来讲,平安集团目前公司财报,归属于母公司的盈利已经超过了856亿,确实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和融资方式能够支持1100亿的回购。
不过未来能不能实施,还是一个未知数。
A股现史上最大回购预案,中国平安拟回购不超10%股份,但为何不设置最低回购数量,这样合理吗?
关于超股票的问题吧。我是一个没有钱的人,玩不起股票。从来没做过这项买卖,真外行,不懂,很抱歉谢谢吧。,,,
A股现史上最大回购预案,中国平安拟回购不超10%股份,但为何不设置最低回购数量,这样合理吗?
真的对股市一窍不通!唯一希望股市能为实体企业多做贡献,能让小散户有收益!
A股现史上最大回购预案,中国平安拟回购不超10%股份,但为何不设置最低回购数量,这样合理吗?
如果你在成熟市场这应该是合理的,投资者在买卖的时候,本身就需要考虑这个信息负面的可能性,诸如一家公司回购,1股还是1亿股,这个公告里面都是支持的。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股东判断的问题。这部分,叫做博弈。股市从来没有保证过所有股东胜利,一部分胜利,一部分失败,自古如此。
回购相比于增持,其实争议更小,对于股东来说,回购实施才可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这期间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回购是对持有的股东普惠性的制度,回购注销并不是肥了一个股东,而是所有股东通过流通盘减少集体受益。所以价值投资者实际上是欢迎回购的。这个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富余的利润,同时可以让投资者最小限度的遭遇信息不对称。
当然问题也是有的,问题在于弹性回购制度是否需要有所限制。一般来说,利好就应该在公开的那一刻是明确的,你不能出现一个可有可无的信息,会导致更多的博弈和投资者混乱。在这个理解方面,确定回购下限的方法其实质就是缩小弹性。
但是现阶段信息披露制度同样不支持固定数量回购,而整体上依然倾向于弹性回购。一家企业说未来要回购1万股,那么如果市场价格在操控者手里面,他会抬高虚无的价格,让回购实施更加困难,花费更多的净资产,这对于持有者反而是不利的。如果一个回购不具备弹性,而计划又必须提前表决和通过,我们可以想见这个回购很可能被投机者利用。
现阶段关于回购的做法没有大问题,而对于公司股东,关键要看到落地多少才可以当做利好,而和分红一样,回购这种行为也需要日积月累,长期积累信用。
A股现史上最大回购预案,中国平安拟回购不超10%股份,但为何不设置最低回购数量,这样合理吗?
要说合理不合理,固然不太合理,但也符合A股上市公司的一贯作风,A股上市公司很多的回购计划都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什么回购不超过XX亿,最后回购金额甚少,反正是不超过XX亿,最终回购一点点或者干脆0回购也是满足公告要求的,比如过去万科A号称100亿的回购计划最终仅回购1.6亿,中兴通讯10亿元回购计划以0回购。这也是市场所担忧的,实际上这个问题监管在近期正在跟进,并修改了公司法,10月份发布了《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 13 号:上市公司信 息披露公告格式》规定回购资金总额区间范围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 1 倍,只是
一些上市公司尚未执行到位。
比如中国平安先抛出这回购不超过不超过总股本的10%的回购计划预案,规模可达千亿级别,此等级别先让市场兴奋下,帮助公司股价企稳,建立在中国平安同日披露的三季报中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仅为213.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显得比较必要,否则这两日的贵州茅台的股价表现就是今明的中国平安。至于具体的回购计划未出,也未经股东大会审议,后续具体回购股份的价格、种类、批次、数量及执行时间仍有待确定及具有不确定性,最终中国平安是否会设置回购下限也是未知数。总之,中国平安这一出贼精,战略意图明显,先抛个大噱头,让市场兴奋下帮助稳住公司股价先。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A股现史上最大回购预案,中国平安拟回购不超10%股份,但为何不设置最低回购数量,这样合理吗?
中国平安拟回购不超过10%的股份,将有约1100亿元的回购资金注入证券市场市场。作为A股历史上最大的回购预案,对于各大上市公司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值得投资者点赞。
至于中国平安为何不设置最低回购数量,亦有其公司经营战略上的考虑。因为“危墙之下,岂有安卵”,中国平安的回购不可能无视市场因素。即使为了稳定本公司股价,也要结合具体的市场行情。
中国平安作为一家老牌金融企业,勿会在证券市场傻搏,一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回购的数量以及节奏,需要一定的保密性;否则就变味成为炒作中国平安股票了,记得管理层曾经有过规定,不允许炒作自家公司的股票。
另外一种可能性:平安本身没有多少资金可以用来投资证券市场,所以回购方案也只是一个噱头。只能按照上限报数。如果设定回购下限,必定对平安的资金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平安的回购有可能只是喊喊口号而已,不可能按回购上限数量完成回购。
也就是说要平安拿出1000亿来回购股票,是一个难度很高的艰巨任务。
欢迎批评指正!顺祝工作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