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裁员3.5万,基层员工首当其冲,许多岗位被AI替代,你怎么看?
中农工建交,五大银行裁撤基层人员,3.5万人,这是信息化时代AI智能发展不可避免的矛盾。
2018年上半年,五大银行还有职工165.6万人,减员2.1%。所以,大家不必太紧张,AI智能潮来得并不是特别猛烈。其实大家不要悲伤,像百度、阿里的员工,几乎每年离职10%到20%。
这次裁减基层员工,也确实是采取更新的智能技术必然导致的趋势。
比如,以前去银行办卡必须要人工办。现在很多银行卡可以通过自助柜台机办。当然更多的转账汇款、取款存款,大家早就习惯于使用自动取款机和手机银行了。
不过,相应的办理柜台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上次我去给孩子办新的二代医保卡。由于孩子没有身份证,必须要抽号,等待接近一个小时,才能去银行柜台窗口代理孩子办出医保卡。
其实,业务减少是银行裁员的大趋势,但是业务减少之后,也会对应着新业务出现。就比如这次我办的社保卡,现场出卡,至少增加了两名职工,这也可能是柜台工作人员撤下来之后,转岗的老职工。所以,银行也不可能大肆裁员的。
银行基层职工和机关管理人员,人数比例一般是2:1或者3:1。也就是五大行,至少有100万以上的基层员工。
其实,这些员工没必要太多过于担心,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使用,基层的业务量减少,这是一个缓慢的趋势。至少还有10到20年的时间,才能减少20%左右的银行职工。
如果我们被裁员,一定要善于使用劳动法维护好自己的劳动权益。首先,要优先留用孕期、哺乳期、产假期间的女职工。
第二,要优先留用老员工,也就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第三,要按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性裁员,一般是跟劳动部门备案后裁减,每月支付一个月应发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应发工资正常来讲,还要包括上年度的奖金和加班费等平均月待遇,
裁减员工要提前30天告知职工,如果不提前告知,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所以,虽然银行减员是必不可少的趋势,但是也是缓慢的一个过程,这有助于提升银行内部的竞争性,现有基层员工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把自己锻炼成业务能手,这样减员才减不到自己。
五大行裁员3.5万,基层员工首当其冲,许多岗位被AI替代,你怎么看?
从2018年初开始,中行、工行、建行、农行、交行陆续开始进行裁员,主要裁员的岗位是前台岗位,采用大量的智能化设备来提高服务能力。其实各大银行近几年已经陆续为网点配置了大量的自助柜员机,已经陆续开始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了,这为接下来的员工结构升级奠定了基础。
除了自助柜员机以外,现在大量的银行业务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银行网点的很多服务已经越来越边缘化。随着业务流程的梳理,未来银行网点将采用大量的智能化设备,这一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不仅能大大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而且彻底告别了老百姓到银行办业务排长队的历史问题,改变银行的不是同行业间的竞争,而是技术。
银行业务的很多岗位非常适合人工智能产品,具有重复性高、规则明确等特点,而这些正是人工智能产品目前可以逐渐替代的岗位。但是并不是银行的所有岗位都在裁员,目前五大行对大数据分析师的需求非常旺盛,这也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金融业一直是软件行业的大客户,金融业占据了软件行业整体百分之二十的收入,所有金融业的软件化程度一直比较高,未来也应该是如此。
不仅金融业,未来很多行业都存在人力结构升级的问题,针对于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未来一定会陆续被智能体所取代。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整个就业市场的人才结构升级,未来互联网知识、计算机知识将更加普及。
虽然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大量低端岗位被替代,但是也同时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岗位,而这些岗位也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的研究方向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目前也在带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我会陆续在头条上写一些关于大数据方面的科普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大数据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
谢谢!
五大行裁员3.5万,基层员工首当其冲,许多岗位被AI替代,你怎么看?
我觉得,五大行是不会承认主动裁员的。以我的观察,这些减员人数大部分都是主动离职的。
虽说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工,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银行网点,所以可以这么说,人工智能代替人工是趋势,但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至于对银行基层员工形成那么大的冲击。基层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
一是一线员工工作劳动强度大,待遇不高。不要看银行员工坐在柜台里似乎很轻松,实际一大堆的压力在身上:服务态度要好,不然被主管罚;服务技能要好,不然被客户骂;营销业绩要好,不然被领导罚;思想要汇报,不然被领导找谈话——总之,一线员工如被圈养,工作毫无乐趣。
二是银行嘴上不说裁员,但是会想方设法让员工主动离职。这几年银行日子不好过,但主动裁员是很没面子的事,所以大家都不说,不过让人离职的办法是一套一套的。比如说,营销人员给你增加考核指标,让你完不成,收入低了你自然辞职;柜台人员给你减岗,原先三个人的活两个人干,忙到你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还不加工资,吃不消了你也会辞职;把年纪大的员工故意放到一线,让眼花手慢的你承受客户的责骂,受不了你也会辞职;等等。这些手段用上后,肯定有一部分员工因为受不了而主动离职。
三是员工对银行的未来失去希望。这些年来银行尾大不掉,走下坡路的趋势明显,虽然受到政策的保护,但是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部分有能力、有冲劲的员工注意到了这一点,也想及早离开这个老旧的大船,去新的天地闯荡。
我的观点是未来银行也需要去产能,那么多银行和那么多从业人员,会受到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技术手段的冲击。所以这个减员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五大行裁员3.5万,基层员工首当其冲,许多岗位被AI替代,你怎么看?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对所谓白领阶层有极大的冲击。如果说,以前的机器时代,替代的是体力劳动者,这一波智能软件和智能机器时代的来临,替代的是一大批脑力劳动者,什么银行职员,律师,医疗基本工作者,统统在替代行列。
当看到五大行裁员的消息,我想到的就是:这波替代潮来得这么迅猛。我们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想着自己要更有创意的生活和工作。只是流水,流程性的工作,迟早会被智能软件替代的。
银行职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2018上半年,五大行合计减员34716人。有资料显示,2017年五大国有银行总共减少员工达2.7万人,2016年四大行首次缩减人数,共减少18823人。
很显然,银行工作不是铁饭碗了,我们电视剧,中产阶级的标准职业是医生、律师、银行职员,如今看,它们全不是铁饭碗了。
我们经常说机器时代到来,证明新技术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不是相反。但对身处被淘汰岗位的人来说,“机器吃人”现象是真实发生的,相关部门要引起重视,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时要足够重视。
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心。
一个是对自己工作的担忧,另一个是对培养孩子的提醒。
马云曾说,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让孩子牢牢抓住记、背、算这些东西,而不让孩子去体验,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为什么金融行业反而首当其冲,受人工智能的影响?
我们认为,金融行业离钱最近,最能敏感地感受到提升效率带来的成本减少,竞争力提升。
金融行业离钱最近,也最会算账,我们看到前沿技术多在金融领域推广最早。现在的智能视觉系统,现在的区块链技术,智能算法等等,10年来金融科技行业成为了最受关注,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了。
以智能投顾为例,金融行业人才成本高,分析师贵,智能投顾长期看能一劳永逸,于是我们看到,摩根大通、高盛、德银、花旗及日本投行都已经斥巨资投资智能投顾。
不再是普通文员、前台被人工智能替代了,连技术含量颇高的分析员都被替代了!
五大行裁员3.5万,基层员工首当其冲,许多岗位被AI替代,你怎么看?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也是一个银行人,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人员减少是金融业发展的客观必然,不值得大惊小怪。
因为一线简单的人工操作逐渐将被机器人取代或业务操作不断智能化是一种客观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传统银行现在受到新兴金融业态的冲击较大,竞争日益加剧,日子不像原来那么好过,为提高效率必然会在节约劳动用工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简单操作人员也是在所难免之事。
尤为重要是的,随着金融新业务不断涌现,金融新产品不断开发,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而银行现有的一些员工知识结构老化,很少适应银行新的业务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因而被清退或淘汰、推陈出新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总之,不要说五大行现在减少了3.5万人,如果再过5至10年,恐怕减少35万人甚至上百万人都是有可能的。总之,银行业作为资金中介和融资功能正在逐渐弱化而被新兴的金融业态所取代,人员下岗分流也是大势所趋,应正确面对。
五大行裁员3.5万,基层员工首当其冲,许多岗位被AI替代,你怎么看?
生活在山里的人家,,耕种的地,,少,,儿子多,,只能留一个,,资源只够留一个,,剩下的儿子,,出路在山外,,于是,,有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类似的移居,,银行智能自助代替了人工,,留一部分,,走一部分,,,自然规律,,,多叶的大树,,过冬,,留下的是根,,是枝,,树叶落了,,来年,,春天来了,,再发新枝,,再长新叶,,更替,,更新,,更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